他人之子

HD中字

主演:奥利维埃·古尔梅,摩根·马林,Isabella,Soupart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0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他人之子 剧照 NO.1他人之子 剧照 NO.2他人之子 剧照 NO.3他人之子 剧照 NO.4他人之子 剧照 NO.5他人之子 剧照 NO.6他人之子 剧照 NO.13他人之子 剧照 NO.14他人之子 剧照 NO.15他人之子 剧照 NO.16他人之子 剧照 NO.17他人之子 剧照 NO.18他人之子 剧照 NO.19他人之子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恰到好处以及男性的不响

我需要选择两部达内兄弟的电影在影展观看,根据简介我认为这部的故事最有潜力,只要老实照着简介拍必是一个好片。因此我最先买了这部的票。看完之后感到片子完全符合简介且超出预期。

这是一部非常贴合传统的男性视角及男性表现的电影。但是,这不意味着它没有趣味。因为男主性格很闷,而现实中没有几个男人这样闷。男主木工匠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他几乎不表露自己的内心,只有微表情和少数提高音调的时刻能显示他的情绪、情感。我父亲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也是一个匠人。这让看这部电影变成了看一个非常,非常熟悉的角色落入一个非常陌生的处境中。

选角特别优秀,表演特别好。我父亲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他们这种男人会有这样的长相,这样的手指,这样的反应,这样的沉默,这样细微的不耐烦和漠然,这样细微的溢出的情感。当可怕的颤抖个不停的手持长焦镜头把他的脖颈和耳朵放大到占满整个银幕的时候,似乎也放大了他克制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可以听见他在考虑什么,他没在考虑什么,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考虑。不必要的时候他不想多说话,但是他没有消极地处理事情。他不是一个“酷”的男人,只是生性如此。

镜头对着他的眼镜,导引着观众的视线穿过他的眼镜。镜头跟随他昏头落踵旋转着下旋转楼梯,带领观众迎头撞向他逼仄的处境和内心世界。镜头扫过他扛的长木条,再扫回来,按部就班地看东西,看人。镜头捕捉到一辆普通的汽车在普通的一天普通地行驶时的车内,一个收音机在简陋的暗扑扑的室内和半罐牛奶一起摆在桌上,这是他的日常,他看到的东西,也是他本人的观看和思考停留的轨迹。他本身就是一把锁,不需要任何钥匙。

一个丧子的中年男人,前妻已有了新家和新人生,他还没有走出来,他选择被遗留,还要想办法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他跟随直觉做了一些事情,他谨慎中时时在失控。他有失去所有耐心的暴怒时刻,尽管他的耐心相当好。也有柔软的时刻,同情的时刻。他不会把很多事情往心里去,因为他这样的男人是有行事和认知的惯性的;他不会轻飘飘地原谅。剧情没有按他的头去做一些脱离惯性的决策。

年轻人也演得很好,母亲不愿见,父亲不见踪影,这样一个偷了东西又过失杀人的从少管所换了五年放出来的问题少年就会是麻木不仁的,他自私,随便,态度散漫,对人充满警惕没有信任,在某些时刻有强烈的攻击性。片末的两场戏从角色动机和故事走向来说都极为写实。没有任何生硬的内容,没有大团圆,没有圣父,没有用力过猛而落入烂俗。影片结尾处的留白也是真正开放式的,观众得以从自身角度出发甄选一个想像中最合理的后续。在一个戏剧张力稍有喘息而情节上已完满的时间点掐断叙述是很正确和成熟的做法。

达内兄弟是一对重视准确性的拍摄者,影片中很多地方能看出他们对细节的考究。本片没有宏大叙事,它的故事是小而美型的,很完整,很服帖,塞得满满当当,但并不使人腻味。

硬汉派可能不是什么好词。如果气氛、张力和叙事不考究,角色表现不细腻,那么硬汉派的情感模式和拍摄手法就会显得老套和做作。

它很男,然而不是没有美德。这是我的看法。🍵

我不觉得我会再在大银幕上看一遍这部电影。它非常折磨人,大量的颠簸和镜头推拉让人想呕吐和晕眩。但是我会给这部电影打五颗星。

 2 ) “拍片子就要像达内兄弟这样沉住气啊,不到终点的那一刻,一定不能泄气啊”

1,细节。刻画一个人物,一定要精通这个人物的职业,通过职业细节来刻画人物,同时增加影片的真实性。 2,台词。如何在日常对话即废话中恰如其分地加入主情节麦格芬重要的信息,一步步吸引观众前行,这部影片给出了很好的示范。 3,类型~反类型。还是那句老话,反类型是建立在类型的基础上的。这部影片无论是叙事还是镜头语言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4,创意。或者说是核心一句话梗概。一个父亲面对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会做出什么行动与反应呢?~~~在这样的一个戏剧张力极强的戏剧情境前提的设置下,整个故事紧紧围绕着这一对人物关系,只要“共处一室”~福利院,车,超市,工厂等,就具有了一层天然的人物关系对立的张力,而父亲这个主人公又有一个核心行动驱动力~真相(细节/动因)的探寻(心结:儿子被眼前这个少年杀害)或者说是复仇,这样的故事没法不紧凑

5,最匹配的表演,最匹配的视听语言,这一切的一切在一个假定性极强却又扎根与现实生活的故事里完美地匹配在了一起。文本,视听语言,表演~很好的研究范本。

6,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导演好冷静好沉得住气,所有的柔情直到在影片结束的时候,以一种非常克制含蓄但却充满仪式感,动作感地表达了出来,这种创作者的心态可能是制作出这类影片最大的法宝之一,这种创作者极强的心理素质直接投射到影片当中。

7,此外,最后想说,无论塑造什么样的人物关系,一定要有充满仪式感的互动,让人物关系之间的心理状态或者人物关系的变化,成长,突变,和解等通过共同做一个什么事或者东西外化出来,这是个很好的剧作技巧,也是达内兄弟反复用呢一个方法,很有效。

 3 ) Fils, Le

镜头是如此的自我,以至于起初令人找不到故事的方向,只有不停的晃动,像是日本的AV,镜头直贴到脸上,随着呼吸而呼吸,主观的像是不曾存在,只有奥利弗那旋而急躁,又旋而停滞的感情,像走廊一样逼仄,又像房间一样空荡。而这时玛格丽说,我怀孕了,自然还有些不经意的谈话,两个人如此之近,又那么遥远,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到奥利弗急跑下去的质问,一脸的迷惑,让人迷惑的还有弗朗西斯。

终于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诧异于奥利弗的平静,诧异于奥利弗同样平静的躺在弗朗西斯的床上,时光的剥离,似乎没有了仇恨,那种波涛汹涌的惯性让所有微妙的情感化作缓慢的情绪表现的略感迟钝。平静成为剧情的更大张力,等待着它必然爆发的时刻。那种爆发,在奥利弗车里对弗朗西斯的质问间,却又被弗朗西斯的疲惫所压抑,回答是还是不是,突然竟显得有些残忍。

奥利弗问,“你后悔了吗?”

“显而易见。”

“为什么显而易见?”

“我被关了五年牢,这值得后悔。”

让人不能抑制的遗憾。终于,奥利弗说,“你杀死的是我的儿子。”

影片的最后,奥利弗静静的把木料装上车,斜眼看到弗朗西斯站在那里,迟疑间给予的鼓励,弗朗西斯同样静静的过来,拿起木料从奥利弗侧立的身边走过,放到车里。内心中所有澎湃的情感在缓慢中平静的释放,奥利弗看着弗兰西斯,平常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在那一刻化作永恒。

 4 ) 摄影机啊,帮他说些什么吧

当Olivier拦住前妻,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冷静”,前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接受Francis做自己的学徒),他说不知道。她质问:你以为你是谁?

正因为他搞不懂,说不出来,摄影机才得是追随的姿态,贴近的距离,才能帮他“说”点什么。

影片前段大段的跟随并没有给出理由,Olivier为什么老是跟着Francis又拒绝表露出来?观众产生了和Olivier程度相近内容相异的焦灼。感叹表演分寸的重要,一不小心就会滑向变态大叔了。

Olivier为什么接受Francis?绝不是宽恕。他在厨房用餐偷看Francis时甚至借了一把刀。

Olivier两次得以长时间看着Francis,都是在他睡着时,最人畜无害的时候。他长着猫科动物一般的脸,很有辨识度,看着漫不经心,但并不是混账,他会害怕,会倾听,会在提出做自己监护人的请求后颇有小心机地展现唯一的特长。Olivier会不会在注视着他时感到已经快消失的和死去儿子的某种联系呢?所以不能放任自己看下去,必须叫醒他,就像他拦腰抱住前妻时一遍又一遍喊的“冷静”…他只是个疲惫的孩子,无措地面对荒芜的生命,但是他犯了罪,他需要承担,需要被叫醒。于是他叫他起来开工,他问他为什么杀了人。

并不认为Olivier会计划在木材厂复仇,但免不了疑问:不会一不小心出事吧?就像当年一样?Olivier说出自己是被害者的父亲后,俩人撕扯搏斗了一番,当Olivier扼住了Francis的咽喉,他发现自己也可以成为凶手,而Francis这位当年的凶手离被害者也只有一线之隔。

Olivier松了手,他不能是凶手,他是一位父亲。Francis也不应该成为凶手,他是一个孩子。原名没有“他人的”前置形容,只是“儿子”。

Olivier和Francis第一次比较像样的对话是关于测距,Francis佩服他的眼力,一眼就看出自己的身高,Olivier说这是熟能生巧,他不正是一直在看着他吗?他坚持留在岗位,教出狱的少年们扛木材做木工,教的正是负重和承担。而他也是这么做的,松开束腰做仰卧起坐,去训练着克服身体和内心的伤痛。而Olivier教Francis,从不堪重负地摔倒到结尾的一次如父如子的协作,生出了希望的意味。

达内兄弟也正像木匠完成对作品的精密构建,镜头的摇晃正如测距,跟随就像对人物的打磨,肢体的拉扯是对关系的打磨。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对人物的关注不会采用独白/自白的形式,因为镜头里的这些人并不明白自己,他们有什么可说的呢?就像这次作品回顾展的主题:“无法逃遁,这就是我”。作为客体的摄影机是必要的。追随也是。所谓的“后脑勺影帝“也是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们没法真正面对他们接近他们。因此必须跟随,他们本来就是被忽视的匆忙奔波的边缘人,不跟随怎么能看见他们呢?但别急着同情,他们并非手无缚鸡之力。

片中挤挤攘攘的木材厂堆放出了人生的重量,各种品类硬度的木材都是可塑的。Olivier和Francis无法逃遁彼此的命运,他们的关系也像木材,当Olivier打头阵,Francis跟在后面分担重量时,重塑过去的仇恨是可行的。他们挑选的偏柔软的北美松木,也许能在镜头之外经过一番敲敲打打后被塑成家具,摆进他们暂时空荡荒芜的居所。

 5 ) 电影┃《他人之子》:关于电影现实与戏剧是如何结合

儿子的意外被杀让奥利维(奥利弗·古尔迈 Olivier Gourmet 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一生都会记住这个混蛋,即便他也只是一个少年,即便他即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时间匆匆流走,五年后,奥利维与一个名叫弗朗西斯(摩甘·马林纳 Morgan Ma rinne 饰)的男孩相遇了,而这位弗朗西斯不是别人,正是曾经杀害他儿子的凶手。弗朗西斯并没有认出奥利维,但这重逢却触痛了奥利维的心,也勾起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感情,在一番波折和纠结之后,弗朗西斯成为了奥利维的“学生”,跟随着他学习木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以来形单影只的弗朗西斯在奥利维的身上看见了父亲的影子,而内心充满了痛苦的奥利维则选择说出了那个充满了毁灭性的秘密。 ©豆瓣

从文字的提炼中可以得到一句话的梗概阐述:由于男主儿子意外被杀害导致自己的家庭分崩离析,从此陷入愤怒的生活;但是多年后由于工作关系与杀害儿子的人重新挂钩起新的联系,令男主重新释放了内心仇恨和对他人的谅解。

达内兄弟的电影《他人之子》其实讲的就是一件“很小”的故事,但是内核包含是人类的“共情”:曾经对你做出很大伤害的人,如何与自己和解并原谅他人?!所以要提取这样的在电影里的概念关键字眼出来的话,那就是无非是“伤害”与“谅解”。

如果是说要从这样的概念出发,找到一个在电影中的表达内容,那就所谓想要去阐述的“戏剧”与“现实”。

戏剧在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这样看来,“戏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涵盖的种类以及类目还要细细的分,但是关于“戏剧”的内容总结能够了解到,这是一个表达形式上的,这是与“现实”完全岔开的两个线头。

而“现实”的百度百科是:即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实解释,真实的即时物。组词有客观现实、现实意义等。

在目前从两个词性的解析来看,两个是完全并行前行的;而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说法,目前是最好两个相交叉的点线。

达内兄弟(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的电影(《单车少年》《罗塞塔》《一诺千金》《孩子》《罗尔娜的沉默》)大部分都是相同或者是类似:讲述底层或者边缘人物在道德与人性的徘徊,折射出社会问题或者人类的情感。

虽然这看起来有多电影,但是其实粗暴一点可以归类为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都是手持,但又保持克制。这样的风格甚至在达内兄弟之制片的电影里有影响到,比如《毕业会考》,《山之外》。这样的手持风格并不是完全简单“手持抖动不稳”,反而是交错的保持了现实的真实性。

本片用手提肩扛摄影机拍摄,有粗糙的颗粒感和摇晃不定的写实风格。导演用了半个小时向观众展示奥里维耶的外观形象,大量的特写镜头毫不修饰地将人物的个性表露无遗。影像运动很随意,长镜头用得偏滥,而且由于摄影机运动太快使许多景物都模糊不清,使得观众头晕目眩。但那种两个人物间的一张一弛仍有一定的戏剧张力。男主角获得戛纳影展的最佳男主角奖。【时光网】

按照这样肩抗手持要真的晃到吐应该是《爱情是狗娘》和《上帝之城》,《他人之子》在“虚焦”以及移动上呈现是不固定,更多展示移动的空间的可能,带来是给人物“形象”真实感。包括在人物对话上,也并没有分切,而是一个单纯的手持的镜头拉回移动。

图片

图片

对于这场戏里前妻突然造访,并告诉男主自己有了新的生命了。从男主在厨房里煮咖啡(一边听着电话留言)到喝咖啡,到门外门铃响起。除了镜头自己在变换视角和位置之外,没有更多分切的镜头。这样来回转的镜头更多是追随演员,更多的在记录当下的故事(当然这也跟达内兄弟自己本身有拍摄纪录片有关系)。这样的镜头在看,也要很灵活处理,而不是单纯的卡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时候甚至追不上演员的动作和速度,会造成虚焦模糊现象。

在法国新浪潮时期,四个开山鼻祖就公然对抗好莱坞式的剪辑手法,想要更自然的处理以及更多思考性想法停留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而不是单纯追求精准的画面和节奏感。所以在这些“文艺片”或者“艺术片”看来都带有“严重的节奏拖沓”。其中像类似贝拉塔尔的电影《都灵之马》,老塔的电影《潜行者》这样的片子,更长的镜头,更絮叨的对白台词。现实感是真的很强,就像以你的视角为摄影机一直在看着不远处的挖掘机在作业一样,你知道这是乏闷的,但这个看起来完完全全的时间的存在。

摄影机的语言应该是如何在衔接式接入演员与现实场景中?

回到《他人之子》场景环境中的摄影机运动重要吗?其实是不重要的,反而是在做一个辅助的重要,“人”在运动中是把握在一个焦段内,这个焦段是在35-50。场景环境出现完全没有动机,但是给人信服的理由。在培训中心里,男主在对学员的培训以及把握是达到“真实”的存在,甚至左手边的拇指指甲还有血淤块。

人物在环境之下的现实感,以及背景是扎实的存在。

图片

图片

另外一部手持肩抗的匈牙利电影《索尔之子》,在环境营造上达到一种难以启齿的还原,逼迫感在眼前。甚至那些躺在不地面的“尸体”都给人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图片

《索尔之子》的焦段在40,加上一个浅焦,模拟人的视角去看整个历史场景,把混音开满,画面之外还有很多画面,非常逼真,这也是加强一个戏剧元素。同样是在“人”上,画面上出现了很多人的背部,颈部,特写脸。

“人”作为一个场景环境里的一个因素,《他人之子》的从概念的伤害,男主像一只受困在野兽,把内心收起来,冷漠和无形于色装挂在脸上。开篇有半个小时,摄影一直在追着男主,甚至有点追不上,男主很不柔和,僵硬,有躲避,有起伏。

“我们十之八九的动作服从于习惯或是无意识的,让这些动作服从意识和思维是反自然的。我们的手势,肢体语言,他们本身都是自主的,不受我们控制这在电影中也是一样。”【罗伯特-布列松】

现实中的人与电影里的人大抵上是很大区别,两个的“人”在行为与肢体语言上是受到环境与摄影机的影响,是带有目的性和戏剧性的。

《他人之子》人物在呈现一个专业的“木匠建筑师”以及家庭被破坏的男人。这是他的身体习和行为思维的可能性。从相信出发的原点,摄影师开始找到更多的可能性的语言,比如是在试图解释关于即将要有新的“人”男主的生活里,包括前妻怀孕,杀子之犯要进来他的带领团队里。这样似乎看起来,戏剧的冲突都在前行找点迸发出来,而这个现实感与戏剧感要交叉出来的就是每一个冲突点与矛盾点。

“伤害”更多镜头感是在更加“紧”,和压迫感。特别是在摄影师在室内游刃在空间里,难以想象的流畅,但是会有一种“压抑感”。但我最在意还是关于在人物塑造的戏剧性。姚牧远所说的中年文艺青年在看到这些大同小异剧情已经毫无新鲜感的时候,反而是我看来,每一处的细节令人感到惊讶。

男主与杀子青年的相遇互动,并不是一种干巴巴的点头问好,而是在回归到兮兮相惜的情面,无论是做工具箱,还是在面包店丈量距离,送杀子青年回家,玩两人足球;男主连自己都在迷惑,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两代人的距离不断在拉近。我在想,如果是男主的前妻并没有来亲自告诉他说自己怀孕准备过上新的生活,男主是否会接纳杀子青年(因为本身男主就从一开始就在拒绝接纳杀子青年)。而这个时候影片的人物反倒是有一种熟悉的相处,摄影这个阶段并不是在寻找,而是一种自我诉说,让镜头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褪去一种愤怒感。

《他人之子》给人感觉就像是再吹鹅毛一样,永远让鹅毛不要掉落,有时候会用使劲让鹅毛飘的更高一点,有时候会让鹅毛缓慢掉落。唯一穿插点的是在矛盾冲突与达到现实与戏剧的结合,从没觉得是吊链的单纯。

 6 ) 《他人之子》永远的缺失与不可挽留的伦理道德

人类自觉应该继续上帝未完成的任务:把人类从如黑夜般的颓丧中拯救出来。任务没能完成。当帕斯卡尔写下“无边的宇宙中的永恒的寂静使我害怕”时,他是没有信仰的。因为如果上帝存在,就不应该是寂静的,不该是各个星球和谐一片。但如果上帝不存在,那就对了,寂静使人不寒而栗,因为睁眼看不到死亡,也看不到存在。帕斯卡尔对于人类重新走入充满希望的世界而满怀激情。由此,人类也走出了颓丧。【让-保罗-萨特《伦理学笔记》】

事实上我并不是很赞同这段话里的部分意思。设身此时想想,如果是身处在“永恒的宇宙中”的寂静,我应该是跟帕斯卡尔一样,带着巨大的害怕而看不到存在,而想象到即将要发生或者是未来要发生的事,那就是死亡。正是因为是“人”才会这样,带有生物特征和精神脆弱性。

人,英语为Mankind。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2号染色体和猩猩甲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平衡易位)缔合模式接近度超过16N,并臂间多次倒位,其余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百度百科】

看得出来,作为人是多维度的丰富,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其中涉及到文化,宗教,教育背景(含家庭),经济等。我们定性一个人的时候,确实以一个最大特性来圈定,比如这个人不好,这个人很坏,这个人很亲和友善......这样非黑即白的定调来自现今人与人之间的普遍相处结果。

前面的让-保罗-萨特《伦理学笔记》提到的人类其实和人还不是同一个概念。人是作为一个总体单位,而人类是一种智力群体著称。人类是人的一个下属子集,也是唯一一个现存物种。比如植物人(脑死亡)例如归为大单位里,只能作为一个道德存在的人,是一个大种类群体。

这样定义辩证看待人和人类之后,社会群体中的人和以单位出现在每一个层面的人带有背后(如种族,地域,肤色,文化,宗教,道德)色彩更具有浓烈撞击感。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让令人惊奇之处。我们不可能脱离自身的独一性,而这种“不可能”便是存在的明证,正是这种“不可能”让存在成为真实。电影捕捉到的也是关于一个手势,一个身体的运动,一个声音,一个沉默,一个步态的独一性......很显然,在身体和独一性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吕克-达内《影像背后》】

如果,是要做到一部电影的艺术达到人共情的,那是不是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完成一次人类的洗礼?!!!为什么要说是洗礼?主要是源于对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以及互相伤害。这就是有时候为什么有些人看不得(或者听不得)对人或者生物种群上太悲惨的事件。比如南昌红谷滩割喉事件,上海幼儿园校门砍人事件,南京新街口砍人事件,大连闹市开车撞人事件。

如果要解释这些当下时代里对人的恶的解释,其实是无解的。在达尔文进化论来说,人的进化是时间上超前了许多,在创造和智力上是空前的。或许也正是这样,人总是有种错觉:“在统治”!在解构人社会里粗浅的说强者对弱者瞬间性决定。这个瞬间性决定是在人这个复杂的结构里是有优选冲动选项。

人的生命总是趋于死亡,这便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各种毁灭和破坏,所谓人性的举动,不过是有能力干涉这一进程,并重新开始,这种能力蕴于人的内在,仿佛在不断提醒人类,尽管人不免一生,但他们不是为了死亡而生,而是为了革新而生【......】拯救人类的奇迹,人类的一系列问题,正常且自然的灭亡,这归根到底是一个出生率的问题,而行动的效能从本体上就植根于它。换句话说:是人类的再生,重新开始,即通过出生的权利而具有行动能力。【汉娜-阿伦特《人类的境况》】

所以当我们要做一个载体发出一个频率或者是一个声音画面东西来的时候,部分人对待人性上的看法各不一样。比如早期在中国第五代,第六代的导演里,他们大部分电影里的人是那个时代里的“人”,带有“不堪”底层和道德,现今看起来会有一些道德上的“不适”。这样的“不适”其实已经翻过了一个时代,而是从经济发展角度上,人对从前都会有些“难以理解或不可思议”。以前贾科长被国内媒体臭骂说揭露国人的伤疤给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看,以获得在文艺界(或行业里)自我身份认知。即使知识分子之间口诛笔伐的激烈骂战,那也是相当体面。每一个领域的话事人都在捍卫彼此的领地,彼此的尊严,只是大家出发视角不一样而已。例如,2000年,在丹麦的一家博物馆艺术家马克-艾瓦利斯蒂展示了一样艺术作品:在一个带有搅拌机的装置罐子里装着游动的金鱼。马克-艾瓦利斯蒂把这个艺术展出称为“Helena”,他在博物馆现场邀请游客启动搅拌机。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敢这么做,最后有一个游客按下启动搅拌机按钮,金鱼被搅拌得粉碎,最后惊动警察,而停止这个艺术装置。但对于马克-艾瓦利斯蒂来说,这个艺术装置是成功的,他把在现场参加的游客分为三类人。一类是在现场按下搅拌机开关的是施暴者;如果你在现场看到这个场景感到不安的,那你是道德者;如果你在现场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观看其他人的反应,那你是窥视者。

那么,当立场和视角同时不在现场的时候,这些被审问的臭骂是有效么?

回到艺术与人的层面来,到底是我们喜欢黑暗的东西还是说当我们对待人的时候,千差万别的之中总会有一个样“东西”是令我们感到恐惧的,而这个恐惧正是我们要体现的。吕克-达内是这样说:“为什么要刻画这样一些深受折磨又折磨别人的人物呢?有时,我会自问是否我们的眼光有施虐狂的倾向。有时,我想,我们希望塑造栩栩如生的,真实的形象,而痛苦正是鲜活存在的证明,是血肉之躯的特质。有时,我又觉得,或许我们以为那些痛苦的人可以成全一个故事,或者说任何故事都必须有痛苦,有变化,有过程,所以,痛苦是必须(当然,不是唯一)。有时,我觉得是内心深处(可能我哥哥也是)有种对人的恐惧,害怕生而为人的我们所携带的恶,我自己所隐藏的恶,也许是对这种恶的恐惧,令我们总是以为恶为主题来工作。”人性的恶是在一个人完全里的一面。比如俩个小孩在抢玩具的时候把另外一个小孩推倒并打了他/她,使这个小孩完全占有了这个玩具,那么这个小孩会对宠物动手残忍么?其实这个还不一定;救猫咪这个故事也是如此,一个恶贯满盈的人救下了一个弱势的美好愿望。善和美是人长期并永久存在的,而恶则是关键因素和和突发或者冲动得来,并在瞬间爆发造成破坏性的伤害。

诚然,恶的美感带有极大的戏剧性。把人如同感冒一般,挣扎细微的气息,娇嗔和力量的愤怒结合在一起。

回顾比利时导演吕克-达内和让-皮埃尔-达内两兄弟在经历自己认为噩梦的“烂片”《我想你》之后,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怎么办?是否需要继续拍摄?拍电影?有什么用?刚刚完成一部烂片,永远无法消弭这种幻觉,这种自负的企图。”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在想,做电影算是一件这么“痛苦的事情”,这样算不算按下搅拌机开动的施暴者,只不过对象是自己而已。每做完一部片子,都要把自己放进搅拌机里粉碎,然后再一点点把自己重建起来。

“竭力抵抗艺术品的命运,抵抗那种令其僵硬,堵塞,禁锢,窒息抑或散发香气的无声力量。与这一命运抵抗才能锻造真的艺术品”从《一诺千金》到《罗塞塔》过渡到《他人之子》的时候,真正看到的是“我们的作品和“道格玛”有相同的意愿:自由。我们这两个来自小国的电影人,由于资金短缺,必须找到自己的影片风格。”

“下一个剧本:复仇/宽恕。直视宽恕的瞬间,而非怀揣人性的感伤或过多的人情味。直视这一瞬间,并不意味着真的到了宽恕的地步。”

【儿子的意外被杀让奥利维(奥利弗·古尔迈 Olivier Gourmet 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一生都会记住这个混蛋,即便他也只是一个少年,即便他即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时间匆匆流走,五年后,奥利维与一个名叫弗朗西斯(摩甘·马林纳 Morgan Ma rinne 饰)的男孩相遇了,而这位弗朗西斯不是别人,正是曾经杀害他儿子的凶手。弗朗西斯并没有认出奥利维,但这重逢却触痛了奥利维的心,也勾起了他心中压抑已久的感情,在一番波折和纠结之后,弗朗西斯成为了奥利维的“学生”,跟随着他学习木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直以来形单影只的弗朗西斯在奥利维的身上看见了父亲的影子,而内心充满了痛苦的奥利维则选择说出了那个充满了毁灭性的秘密。 ©豆瓣】

我小的时候养过一条大黑狗,很壮实,那是一个九十年代,物资匮乏时代,加上这个狗偶有几次咬过人,所以我爸就有了想卖掉的想法,好几次阻拦我都成功了,但是有一次由于卖方价钱实在是有点高,终于卖成功了。买狗的人目的很单纯,就是杀来吃。那天杀狗的时候围着很多人,狗被绑在一个树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心里很难过,所以跑过去想看看这只狗,这只狗被吓得躲在树根下,旁边的人一棍子下去,打中狗的脑袋,狗叫的很大声,我听得很难受,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失声痛哭,便很狼狈的往家里跑。

那是我第一次有种失去的感觉,很莫名的感觉。这样的失去令人感到窒息和心里的愤怒,但是同时也倍感无力。在电影《他人之子》里,失去其实已经在淡化,但是会一直在牵绊着丧子之痛的年轻父母,奥利维和他的前妻。电影并没有交代说是两人因为丧子而分开,反而是在正视关于失独家庭带来的伤害。前妻对奥利维有感情么?有的!奥利维对前妻有感情么?也是有的。这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在于:“情节发展,主要在于人物的神秘性。可能并不只是剧中人物,也在于演员本身,比如奥利维耶-古尔麦的身体,颈背,脸庞,藏在眼睛背后的迷离的双眼。”奥利维情感是偏失的,试想一下,如果把一个人的生活失去平衡在为一个人是否正常来判定的话,那奥利维是一个“生病的人”。

严谨的来说,不能把【失去】等同于【生病人】,但是为了佐证这个是趋于约等,那么奥利维做了什么?影片刚开始的时候,青年犯罪培训中心的校长来找奥利维说有一个刚从监狱出来的到中心学习技能再就业的人青年,这个青年就是弗兰西斯。弗朗西斯的一举一动奥利维都想要知道,甚至想时刻观察这个杀害自己儿子的人。校长想让他来带这个青年,但是他拒绝了校长的请求,说人太多了,自己带不过来。“在开始创作《他人之子》的时候,我认为以宽恕的形式和解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之后的写作中,我越深入的刻画奥利维耶这个人物,越觉得宽恕是不可能的。但仍能从其中找到一些东西。”奥利维让我相信他是受害人,能理解他的行为,但是他令我感到一种难以述说的背后掀不起的“恶”。

但是,在构建一个很重要的戏剧因素的时候,前妻再婚并再次怀孕。而这个怀孕的消息却是在奥利维刚接触到弗兰西斯(杀子之人)之时。达内兄弟用一个长镜头(大概5min)来告诉观影的人,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可以结束和迎来新的生活。

奥利维从中心回来后,一直在忙碌自己的事情,记录电话录音信息,开汤罐头,煮咖啡。这里只是时长99min电影里的第8min左右。也就是说,在这个画面里奥利维不断画左画右,来回走位,摄影机(手持)给镜头都是这个人物的身体,很多身体部位,特别是奥利维的手。

“手,将是电影主角之一,要体现手的质感。”

“在近处的镜头要使人炙热,达到自燃程度,才能让人颤抖起来。我们没有拍摄过性爱镜头,但我们的摄像机是性感的。他拍到了身体上的冲动,或利用道具传达出来,它努力寻找能够表达这分冲动和重压的合适机位。”

可以大胆猜想,这位父亲是否将用自己的双手把“恶”逼出来,为自己孩子复仇,怎么去行使在奥利维觉得自己才可以践行的权利。随后前妻的到来推进了整个剧情,这是一场最精彩同时也是如何在“尴尬”中看到爱已经开始消失了。

而这5min左右的长镜头正好阐述了:“一个镜头,首先是一股能量的洪流,流淌于演员的身体和道具之间,它不仅仅为了把这一切融入其中或构成一个镜头框架,而最主要的是为了把它们包围起来,使它们处于一个压力和频率下,使整个电影成为颤动的躯体,吸引住观众的目光,使观众的身体随之颤抖。【......】而一个极其快速的移位,则是为了产生一种距离感。”

关键因素:在奥利维家里,家庭是缺失,爱也是缺失,作为一个孤独的人,以及情感偏失的人。他看到前妻开始重新生活(以前他们是相爱的,一个细节点是奥利维看到前妻到来其实是开心的,甚至前妻也是开心的。),准备结婚,甚至怀孕了。也就是说,在孩子死后,五年内,两人经历了离婚,各自生活,有一道墙阻隔了他们。奥利维还是那个不肯放过自己的人。他是正常人么?在电影里,别人眼里的奥利维是正常人,但是在观影人眼里,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普世的正常人。

还有一个点从剧作上来说,达内兄弟只是用了一场戏并把人物及生活很快速交代清楚。而且这个摄影机的机位其实会有一种“不在现场”的感觉。因为两人一直在交换位置,左右,前后,甚至遮挡画面大部分的画幅,两人的表演完全在沉浸式进行。

“摄像方面还是锁定镜头处理。眼神凝滞,聚焦,迷失,窒息,沉溺于镜头的走位中。”

我昨晚看了《浊水漂流》,我突然明白到吕克-达内说的那句话:“我们得拒绝给予身陷厄运中的人物同情,舍得让他们孤身作战,对他们的求救声充耳不闻,绝不像母爱泛滥的妈妈那样着急着急奔向他们,将其揽入怀中,任其在胸前哭泣而倍感满足。我们得懂得充当父亲的角色,不能任其为所欲为,不能轻易地原谅他们过分的行为或是不足之处;得懂得对他们严厉,对他们说:够了!别再哭了!和别人玩去!”在《浊水漂流》中,眼泪最不值钱,导演在展现每一个人的时候,都是被他们很悲惨的设定,眼泪,无尽的眼泪,到处都是眼泪。特别是吴镇宇和谢君豪,他们的眼泪就像珠江水一样,源源不绝。其中一场是阿木被警察带走回到家里,何姑娘和吴镇宇去看自己的儿子墓碑,眼泪不停;谢君豪视频看到儿子不停得眼泪。

我就想问问导演:边缘人情感这么丰富,眼泪说出就出,共情能力这么强,是训练班出来的么?

保持了克制,是《他人之子》的一个最大亮点,谁也不想怜悯谁,再说彼此之间也没资格。

奥利维跑出来强行质问前妻“为什么你要来这里?”,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弗朗西斯今天也是刚来报道,你跑过来跟我讲这些,你考虑过我的感受么?而导演的意图也很明显:奥利维失去了他的所有,他没有什么可以在拥有了,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就是你,弗朗西斯。

奥利维杀人的动机有了,他内心的恶瞬间爆发出来。

“我刚刚读完玛丽-巴尔玛丽的《禁忌的圣祭》,她的结论是:人类的意识不是在拥有和被控制中产生,而是在放弃与自由中生成。”

罪恶不在神学范围内,不是用一个宗教仪式就可以抹去的,这是人对人的侵犯。没有人,即使上帝也不能使罹难者复生。那个无所不宽恕的过度,必将是非人性的国度。【伊曼纽尔-列维纳斯《自由的困难》】

“父亲只有在复仇没有成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父亲,在某种意义上,即年轻罪人的父亲。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杀人犯是未成年人时成立。”

奥利维在用餐时借一把厨具刀,想在必要时刻杀死弗兰西斯。

弗朗西斯正在午休的时候,那是一个毫无可以防备奥利维的情况下,只要奥利维随随便便走上去捅一刀在要害,基本可以复仇了。然而奥利维观察弗兰西斯许久后,迟迟不下手,敲响旁边的铁片,叫醒了弗朗西斯。

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为什么奥利维选择不杀?或者是不去伤害一个人?或者是这个复仇的伏笔要留在后面?从人物的观察来看,奥利维进去弗朗西斯的休息地的时候,他一直在胆怯,以及害怕,害怕的是面对弗朗西斯这个人。奥利维有能力作为一个父亲,去爱,去社交,和组织家庭。但是,他没有杀人,或者伤害人这个能力。

注意:是杀人能力。

“在奥利维耶和弗朗西斯之间,宽恕不是万能的。重点不是宽恕,而是奥利维耶无法下手杀人。”

奥利维不杀弗朗西斯代表原谅弗朗西斯了么?

从情感完全失去到寻求复仇失败,最大阻力是什么?

是父亲这个称职。

“电影质疑的是父亲,而不是宽恕。”

达内兄弟有意识的把奥利维这个人物推向一个自我救赎的情景之中。电影里奥利维没有成功复仇,陷入一种暂时性的迷茫之中,导致他要去面对杀害亲人罪犯这个事实,以及帮助奥利维成为一名父亲。换句话说,矫正人物心理情绪,从一个正常人视角和心态去做一个父亲。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接近同类,而不想在雄辩的热情里忘却对方。【......正是在与同类的接近中超越了修饰的距离,诞生了可以从一个到另外一个的超越的指向,而正反映出一种可以指代“无限”的暗喻。】”

“奥利维耶很自大。【你以为你是谁?】马加丽(前妻)问他。他是狂妄自大的,以为自己有能力去宽恕别人,去与杀死亲生儿子的凶手交好;他以为自己可以凌驾于人性之上;认为自己就是上帝。”

有“上帝”这个错觉也正是奥利维自己在中心带了四个有问题少年培训,加弗朗西斯一共五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帝就是宽恕有罪的人,阻止减少恶的发生。进入到一个新的讨论范围里,达内兄弟把前妻剧作人设加强,前面有自己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当奥利维准备也尝试宽恕弗朗斯西。前妻把奥利维拉回现实,让他知道他这个父亲位置是失败的,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想宽恕杀人犯。

马加丽(前妻)和奥利维永远都不可能是在同一阵营。

“当我们给奥利维耶说戏的时候,我们曾开玩笑地说,他根本不用去演,因为在片子里不是他在说话,而是另外一个人,一个附在他身上的人。拍奥利维耶的背影,脖颈。无疑就是想凭这个“人”去听,去说,他自然流露的情感会一点点去接近弗朗西斯。”

“要设计一些人物间的关系,令其成为现实激化后的一种状态。我们得把对唯美主义论的抗拒推行到极致。不采用著名的演员将首先是一种避免观众轻视的首要方式。不能因为布景,演员,光线等等令人感觉到一种矫揉造作。”

在达内兄弟眼里,奥利维和弗朗西斯两个人被绑定在一起,虽说在创造故事情节上,奥利维这个买晚餐碰到弗朗西斯实在是“太巧妙以及别有用心”,造成两人有一种宿命感,谁也别想逃掉谁。只有彼此之间才能把彼此拉回到生活里。

“年轻的凶手怎么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罪行?这位父亲又怎么样才能克服心中的恶念?复仇的意义在哪里?什么能使我们跳出宿命?两个同样孤独的人,两个躯体的对峙。奥利维耶的职业是木工,有准确测量的技能,能测量长度,宽度,厚度,角度,还有他和杀死儿子凶手之间的距离。”

在这个场景里,完全营造了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出来吃晚饭并临走前玩一点私人游戏。奥利维有他自己的独特天赋,赋予他在对待专业上令人佩服。当弗朗斯西问到他到奥利维距离的时候,深深被这个桥段折服,同时表露了弗朗西斯的内心对当下现实里父亲的渴望,又希望与奥利维关系更进一步。

那,弗朗西斯的道德责任如何?

影片几乎没有触及到关于这个人物深入的地方,关于他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背景唯一坐了五年的少年牢房。也就是说,在导演眼里,他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士以及背后的神秘感,然而在观影人群的概念里,弗朗西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对他的人格缺失。所以大家的观影情愫会更直接把所有的感情放到奥利维身上,因为他失去一切。这应该是《他人之子》最遗憾的地方,如果再多给一点空间深入,就会把这两个人紧紧的绑在一起。

实际上弗朗西斯的背景在奥利维周末带他去远行的时候,其实有带到一点,不过更集中在为了解释弗朗西斯为什么要杀奥利维的儿子。达内兄弟把弗朗西斯成为杀人凶手的源头推给社会和家庭教育,并且没有责备关于弗朗西斯的内心的恶,直视社会的不堪和大人世界自顾不暇的肮脏。

“我和我父亲斗争了很久,每一刻安宁。我不是孤军作战,我兄弟一直站在我这边,我们俩一起对付父亲。我们之间从来不用高声喊话,但我们知道这场战争无休无止。也许这为我们双剑合璧的电影早早打下了基础。有一点我清楚的知道,那是我们的电影很多次映射到父亲和父亲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希腊神话自古以来,宙斯的孩子每一个都是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与父亲之间的道德责任成为一个隐晦的地带:永远的缺失与不可挽留的道德。

启动奥利维要真的宽恕他的时候,应该是从奥利维偷了弗朗斯西的房间钥匙,看到他的房间,并躺在出来床上。

这个元素符合其实相当可以,在异空间的如父如子。房间在电影语言里是一个完全私密,特别个人化的空间。而在这里奥利维看到弗朗西斯的内心,感同身受了弗朗西斯的物件,并与它重合,两个孤独的人完全走在一起。

“当我们原谅某人时,就再也不需要提防此人。这是原谅的本质。【罗素-班克斯《痛苦》】”

奥利维对弗朗西斯敞开内心,邀请他去与哥哥经营的木头厂。在摒弃精子进化论和血缘的生物性。“人类总是陷入各种陷阱中,必须极力挣脱,找到出路。”即使在木头厂奥利维告诉弗朗西斯,说他杀死的小孩正是奥利维的孩子。弗朗西斯误以为是奥利维找他复仇,其实并不是。

奥利维知道,他不能成为一个凶手,而是一个父亲。“听到一个对现实的评价:人越发缺乏人性了。人性的泯灭本来可以用上帝不存在来解释,钻进浑浑噩噩的斗争中却不承认人类是孤独的。”

写在最后,吕克-达内:我们孤独地呆在自己创作出的影像前,时刻准备着防守、进攻。两人不停地彼此通风报信,好像为了近在眼前的死亡而恐慌不安。死亡也许五十年之后降临,但我们却活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喘不过气。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甚至无法面对自己。有时,经常是夜晚,当我们独自蜷缩在床上或浴室里会嚎啕大哭。

 短评

身高能够目测,白线到轮胎的距离能够目测,那男主和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少年之间的距离呢?男主最后的选择可称他为拿撒勒的奥利维。当然,宽恕本身并不可能。能做的只有放弃复仇。而放弃复仇,不是宽恕。最后一场戏堆叠如山的木料既是动作电影里杀人的好场所,也是男主沉重内心的外显。但他最终选择了挑几根木料带走,再和男孩一起把它们包起来。达内电影最有力的结尾,却是现实中达内展最无奈的收尾。在家补了这最后一部,看完仍然有点生气。

9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还是那句话太精准了,教学时唯独不叫他的名字、买派时单独付款、量尺、说出真相的那个时间点,就只是太对了,细节太完美了。有意思的是手持摄影加上这样完美的编排,本该是非常强烈的纪实风格,然而完全没有,实在是太对我的喜好了。感觉一半的时长都是很近的过肩镜头,这种背影几乎占据整个画面的拍法太低气压了,很对味。ps.豆瓣简介坑死人,你写这么全我还看啥,我要是没看到剧情简介观感一定好一倍

14分钟前
  • Persona
  • 推荐

手持+特写=催眠利器…虽然没有错过几处爆发点,父亲最后按在少年脖子上的手和先前少年提出让其做监护人的对比分外强烈,但是,少年对于五年的牢狱之灾没有任何悔恨的“冷血”给人带来的观感,和情感爆发以外的“昏昏欲睡”之感是不相上下的,待重看

18分钟前
  • mr.left
  • 还行

后脑勺影帝名不虚传啊

19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眼到,心到,手到,人镜合一,镜随呼吸,瞬息倏变,暗潮汹涌,戛然而猝,黑屏,字幕起

20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这个电影简直是绝了!!两个细节:奥利弗在训练学院的时候拒绝叫小杀手的名字;还有在买单苹果派的时候拒绝给小杀手买单。达内兄弟最牛的就是将整部电影塑造在巨大的矛盾之中,最牛逼最淳朴的表演逼格。手持不是装逼,而是烘托气氛。每一场两人见面的戏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尴尬,不需要太多言语。太牛逼了

21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力荐

完全自足的影像。达内兄弟为观众提供的“观看”具有很明显的强制性,他们打造了新现实主义最具强度的表达——对人物反应毫无遗漏地进行捕捉、对感知范围最小范围地施加限制——使得观众无需任何来自于影像之外的意指系统介入,就已经抵达“心理现实”。其中,情绪强度的控制依靠于作者的“强制”程度,我们被迫接受收缩的视角,被迫承担和人物同等的秘密,能看到的越少,困惑和痛苦的印象就越深。在他们的电影观里,观众所眼见的表面,就具有作者想诉说的一切意义。

23分钟前
  • Accattone
  • 推荐

达内兄弟的[儿子]把一个社会伦理故事降到如此小的格局里,但角色的情感心理又那么真实和细腻的得以展现,的确当得起大巧若拙四个字。男主角的表演功力要给超五星好评!但这绝非舒服的观影感受:一来这片属于一丁点剧透就死星人;二来全程大景别无剪辑手摇摄影的确是催吐神技——其实这明明是优点来着。

2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3.5 情节更少 大部分镜头接近于“描写” 更走内心 结尾的“无言和解”触到了生活的真谛

28分钟前
  • 河原宏
  • 还行

70纪录片的感觉。影片无比的沉闷,不知观众要如何忍受。手提摄影抖动的头晕,好像是长焦镜头,看不到景深,看不到全景,看不到人与人的真实距离,大部分近景、特写加跟拍。始终围绕父亲,见他所见,闻他所闻,每个镜头都会有他,所以没有正反打,没有主观视点。剧情没吸引力,细节琐碎,这就是艺术片

29分钟前
  • 飞刀员外
  • 还行

达内兄弟是我的神!首先声音做得太棒了,不仅没有音乐音效,连大的环境声也很少,集中展现了锯木、敲击、脚步、关门、呼吸等等这些细节的声音,每个声音都直逼内心。其次手持跟拍锁定了主观视点,让我们随着父亲的情绪进展,随后插入一定的男孩视点,调度做到完美无痕迹。丛林一幕达到情绪高潮时,是父亲体会了凶手,男孩体会了被害者,两个视点同时达到高潮。三十分钟左右的谈话,及之后一些重复式的调度,为我们不断揭开并翻新人物心理。一些省略处理,比如对儿子几乎没有介绍,太高明了啊,这就让观众把自身生命体验中的儿子形象填入了这空白。Dogma95的视听和冷静隐忍的故事处理,将来就要做这样的电影。

31分钟前
  • Kkkay
  • 力荐

手持摄影的极致,全片一气呵成,冷静的外表下都是暗流涌动并逐渐加深的情感(到了后半段会觉得非常紧张),达内兄弟御用男主啊,演得真好!很多都是背面、侧面、或者厚厚的眼镜镜片盖住了眼睛,把一个隐忍的父亲刻画得太好

3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剧作较前两部变得更简约,将最戏剧化的矛盾处理得静如止水却又时刻紧绷,这与前两部不断爆发的激烈矛盾是不同的。情感刻画更深入更细腻了。

3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结局的多样性是最让人期待的,比如给后脑勺一记闷棍,比如永远不说出真相,比如给个掐死的假想,达内手起刀落,给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那个,几乎就是最好的那种。

39分钟前
  • 狄飞惊
  • 力荐

要挺过前三十分钟的铺垫,后面就会一路坦途,应该是手持拍摄的极致了,相似的题材,李沧东拍成了「密阳」,这部却显示了达内兄弟极其内敛近乎于冰冷的风格,所谓沉默才煽情。

40分钟前
  • 阿树
  • 力荐

镜头好像不止是镜头,是另一个隐形的观察者,跟随他隐忍和观察、试探又惧怕那个真相、狠狠抱住那个与他一起丧子之痛的母亲,「你以为你是谁」前妻怒指他,他什么也没说,你却知道他也在心里问自己。贯穿始终的腰疾、与疾痛抗争的日常恰是他内在本来就有的挣扎。终究在放开扼住他喉咙的双手时,给了所有人答案,你以为你是谁,不必答。全片对白精炼到极致,又散散分布在看似不痛不痒的琐碎生活里,都是功力啊~不愧是纪录片出身,完全贴地飞行,棒的。

41分钟前
  • 小年左
  • 推荐

近乎全程的手持近景/特写跟拍,节奏情绪甚至名字都相像的《索尔之子》应偷师不少?信息完全局限在主角视野内,不安感伴随其呼吸起伏贯穿全片(后脑勺影帝名副其实)。一个巨大的伦理难题被如此紧张又(看似)如此轻巧地化解,实在是难以更完满的答案,精准正如最后一镜的剪辑点,也如目测所得「我的右脚到你的左脚的距离」——一个并非看上去那么难以跨越的距离。

46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讲一个父亲在仇恨面前的克制与痛苦,整部片子的镜头70%集中在男主的后脑勺和侧脸,去刻画他的挣扎与矛盾,道理我真的懂,闷也是真的闷,镜头晃我头晕,闭上眼睛尝试让这种晕的感觉消失,结果一闭上就被困意压的睁不开眼......

51分钟前
  • 迷失东京
  • 还行

达内作品最简约的一部。所有的旁枝末节让位于人物关系的角力,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耐力赛,被拉满的一张弓,在即将放出去的刹那,一切戛然而止。

5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反高潮。达内兄弟如何用手持长镜营造一个复仇的假象(锻炼,跟踪,以及最后的镜头处理),在最后一刻释放出人性的复杂:他到底要不要杀他,对这位父亲自己来说也是不可解的。

5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