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HD国语

主演:李秀明,李志舆,王馥荔,于是之,黄梅莹,丛珊,言兴朋,石维坚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国语年份:198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秋瑾 剧照 NO.1秋瑾 剧照 NO.2秋瑾 剧照 NO.3秋瑾 剧照 NO.4秋瑾 剧照 NO.5秋瑾 剧照 NO.6秋瑾 剧照 NO.13秋瑾 剧照 NO.14秋瑾 剧照 NO.15秋瑾 剧照 NO.16秋瑾 剧照 NO.17秋瑾 剧照 NO.18秋瑾 剧照 NO.19秋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秋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00年代,清未的北京。遭八国联军蹂躏过的京城,满目疮痍。立志推翻清帝统治的秋瑾(李秀明 饰)在友人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她与徐锡麟(李志舆 饰)等击掌为盟,并结识了《警世钟》作者陈天华(陈希光 饰),身在异乡,巧遇知音,大家共同憧憬着祖国的未来。秋瑾等人的革命活动遭到日本当局的限制,广大学生集会抗议,陈天华更是以投海殉身明志,呼唤苍生醒悟。不久,秋瑾奉孙中山(石维坚 饰)委派回到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她回到故乡绍兴,与王金发(张克忠 饰)一起联系各地会党,准备浙皖两省起义,后因东窗事发,秋瑾被捕......春逝进击的小辰子全球顶尖餐厅斯拉格精灵黑暗中的音符奇门暗刃爱与恨别犹豫摸金之古国秘境今天开始做明星开心汉堡店名侦探柯南:沉默的十五分钟春假2012比尔·伯尔:我的朋友都很杀超模是我:革新第一季敬盛堂的春大神等锅开别叫我儿子广告狂人 第四季暗夜无声春之祭黄金拼图 Thank you!!一件幸福的事艺术大师功夫无敌无敌三脚猫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010新扎师妹3 (粤语版)未知时间的爱鬼井三度空间飞跃霓裳粤语越线梧桐雨偶然的社长 第二季斯蒂文·巴克肖:挑战垂直峭壁查理说我们2017反贪风暴粤语我们是你的朋友大世界之旅第二季圣诞铁粉男孩自导日记有很多蛋的公鸡

 长篇影评

 1 ) 评《竞雄女侠秋瑾》

读研时曾偶得《竞雄女侠秋瑾》一片,稍阅。西湖旁的名人墓很多,秋瑾墓算是其中非常醒目的一座了,墓座上有秋瑾汉白玉立像,高近3米,左手叉腰,右手按剑,颇有巾帼英雄之气。说实在的,我并不喜欢什么“女英雄”,但我敬畏“女英雄”,所以游孤山西泠时,也曾在这尊墓像前驻足良久,相比较那苏小小、武松之类的墓冢,这样的与我们相近的“革命人物”的丰碑才更使我觉得有瞻仰的价值。 一 这片子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开头将徐锡麟刺杀恩铭之事掠影而过,重点放在贵福等缉捕秋瑾一段,之后于审讯处斩秋瑾一线的时间轴中,又穿插进秋瑾对过往之事的回忆,最后重头戏又落回到片头徐锡麟刺杀恩铭之事的具体过程,做到头尾呼应。其中打戏比较多,主要是头尾两场,熊欣欣先战秋瑾,再战徐锡麟(虽然时间上是反过来的),俨然大BOSS,大反派,但与一般剧所不同的是,这片是“邪”胜了“正”,反派打败主角,所以这片子弥漫的不是一种主旋律的“胜利感”,更多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肃杀与悲凉。最后秋瑾洒血于轩亭口,旁边站着的是拿着馒头的路人,是否让人想到了鲁迅的《药》呢?秋瑾等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在鲁迅笔下展现的却是异样的扭曲与变形,而片中的最后,也不是以革命的成功告慰烈士,使观众获得一丝心灵上的解脱,恰恰是代以秋瑾那与孩子们嬉戏的梦境。我隐隐觉得这片虽然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应时物,但却并不是仅仅讴歌革命这么简单,其中的若干剧情设置,使人看到的不是革命的兴奋,反倒是,革命的“虚无”。也许我们大可以不必对一部电影抱有太多的期望,但题材自身仍足够引起人们的思考:在这个“辛亥革命”尚被称为“不确定的遗产”的时代,对于为辛亥革命所捐躯的革命者的评价同样也将是“不确定”的。对于我们这种专业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 “是男女平权的革命,不是政治革命。”这是秋瑾对自己所进行的革命的定义,但是我们仍然分明地看到她所进行的是政治革命(起义),那么秋瑾如何从一位鼓吹男女平等的女权急先锋变成了一位革命党呢?她到底是在进行前者的革命,还是后者的革命呢? 从剧情上说,秋瑾从小便有一颗”巾帼不让须眉“之心,拒绝缠足,习文练武,关心国事,自叹”身不得 男儿列 心却比 男儿烈“,想做让男子都觉得吃惊的事。但这种念头是驱使一位女性走上革命之路的理由吗?似乎是,但似乎又不是。徐锡麟劝诱秋瑾加入光复会一段,秋瑾对于自己政治革命决心的确认乃是以追述过去的一段经历而完成的,这段经历尤值得我们细细分析。 秋瑾之夫乃是湘潭有名的富商公子,走马斗犬堪称纨绔,且比秋瑾还小几岁,故而自比男子的秋瑾是看不起他的,在一番激烈争吵后,王廷钧捐官京城以示自己“不忘救国”。他们一行人刚入京师就被众多难民所阻,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乞求施舍,秋瑾立即给了她们一个馒头,但随即引来更多的难民乞讨,这时突然一大队官兵出现,以暴力驱散难民,秋瑾看不过去与他们打成一团,正酣战时一位洋人开枪射击但随即被秋瑾制服,正当秋瑾怒斥洋人与官兵时,这位洋人的孩子在后面大喊“DON'T KILL MY FATHER!"秋瑾便不再作声,放他们走了。日后秋瑾对这段经历的定义是:自己和孩子的温饱是不够的,希望全天下的母亲和孩子都能得到温饱。毫无疑问,在此,秋瑾并不是以渴望男女平权,而是以天下同福作为自己的革命诉求,真正促使其走上革命之路的,不是女性对男性的反抗(女权问题),而是女性(秋瑾)对女性(慈禧)的反抗(政治问题),所以我认为秋瑾在面对贵福所说的“是男女平权的革命,不是政治革命”一句台词的真正表述应该是“是男女平权的革命,更是政治革命”。但是片中过多地纠缠在秋瑾对“女权”的吹捧上,从而使得秋瑾真正的革命问题时隐时现,暧昧不清。 秋瑾想要成为一名男性(“像男子一样,有一颗强大的心”),这使得她成为反抗“封建礼法”的急先锋,但促使她真正变成革命的急先锋的,却是女人的特点。以上的那段故事实际上突出的不是秋瑾男儿的品性,而恰恰是女性的特点即怜悯(关于这个特点请参看刘小枫的《普罗米修斯之罪》),这是一种高贵的品格。秋瑾这样的女人,是能怜悯那些难民的高贵的女性,她们出于这样的善念,故而有这样的善行,但是却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麻烦:如果她不给那位母亲馒头,就不会招来如许多的难民,而这些难民远远不是她一人她一家所能解救的,那么她必然要面对一个问题:要救就应该救全部,否则她便不应该施救,而她个人恰恰是不能做到的。这样的救助不再是她当年救助一位可怜的童养媳那样简单,她所要面对的,是这个世界无限的“恶”。我以为,秋瑾鼓吹女权,应该是建立在两个渴望上:一是自我解救的渴望,二是全部妇女解救的渴望,这两者的关系就恰如马克思对于犹太人问题所思考的那样:只有解救全部人,才能解救犹太人。而想要实现妇女的解救,就必须更进一步,即解救所有的人!既然是解救所有的人,那么它便不能只着眼于男女的这样一个层次上,而必须付诸于一个全面的政治问题的解决(由男女的平等转向人的平等)。秋瑾是否真的理解了她所进行的政治革命的真谛呢?还是她错误地仍然以为自己所从事的(政治)革命乃是一个男女平权的革命? 我们似乎并未能从电影中得到这个答案。

 2 ) 讲好故事,要嘛宣传。

  [秋瑾]应该是这会儿纪念辛亥的电影里最好看的,不用扎堆的明星包装,只要安心把故事讲好。它的优势在于切入点小,专注人物的成长过程,不会陷入太多历史形态的窠臼,120分钟的片子只剪掉了5分钟,想来万恶的审查部门也犯不着跟一部小片子锱铢必较。


  没能想到这其实是部风格很正的片子,抽离出以往港片的插科戏说,不是主旋律的那种,但也显得颇为正经。因为全片的故事结构确实把握地不错,拍惯cult片的邱礼涛竟然是岭南大学的文化博士,不管你信不信,看完这片反正我相信了。故事的出色首先来源于剧本的扎实,一看就是用过心的,比那些粗制滥造糊弄观众的国产片显得有诚意的多。


  要让历史片不闷,邱礼涛在叙事方式上动了脑筋,倒叙与插叙更迭,正线与闪回相承。开场用清军围剿大通学堂的动作戏份唬住观众眼球,继而被捕入狱的秋瑾在狱中闪回成长的过程。电影整条线走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所有的节点都拎地住,不像有些国产片拍后来线索莫名其妙就拍没了。[秋瑾]最值得表扬地就是这点,hold住,童年、出嫁、留学、革命几个段落都是有因有果的,更妙地是它在几个过度段中暗嵌了铺垫的细节,故事片味道也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现在很多的电影,都不好好讲故事,或者压根不会讲故事,某种角度讲最简单的叙事,也是最难的。于是太多的电影为了掩饰这种单薄,只好一味地加大投资,制造那些惨不忍睹的特效,糊弄观众。港片对于剧本的精微,是内地电影一直学不会,不肯好好下功夫,整天想着多弄点噱头、敛点票房,舍本逐末。


  [辛亥革命]出来评价也有微词,其实一眼就能看出,影片上映前早已动过多少手脚,这么大主题怎么可能让你按照自己的意愿表达,当领导是死的嘛。在这里要替张黎鸣不平,早在《走向共和》里就看得出导演的水准,虽然剧本很聪明,已经将重点放在成龙和李冰冰的战火爱情上面,可是可是,拍得毕竟是民国的诞生啊,当领导是死的嘛。


  最后说一句。历史不是你想拍,想拍就能拍。

 3 ) 瑜不掩瑕

首先片名让人很想吐槽,要么鉴湖女侠,要么女侠秋竞雄,竞雄女侠是怎么回事?其次片中武打、戏说成分太多,并非一部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片;最后片中的一些对白还是让人比较触动的。虽然这部片子瑜不掩瑕,但正面表现秋瑾、以秋瑾为主角的作品实在太少了,我还是无法下决心黑它,鉴于我给了老版五星,给这一版四星吧。

 4 ) 背影后的声音——秋瑾与王廷钧

背影后的声音——秋瑾与王廷钧

作者:武才人      

她的所有传世照片里,那张手持短剑的最常见。她的相貌原本极为端庄秀丽,却因为眉宇间和剑锋透出的凛冽寒气,令人不敢久视。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难以想象女人也可以写出如此豪迈的诗篇。可她不是普通女人,她是鉴湖女侠秋瑾。      
她也曾有过很女儿气的名字。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这些汉字温存灵秀,读起来和琼瑶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般可人。只是后来,她决心“一定要胜过男人……我要让男人屈服.……要做出男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于是改名秋瑾,号竞雄。  

这是一个令人一见难忘的女子,最早是在中学课本里读到她的诗和她的事迹。曾想过,她一定是饱受封建家庭和男人欺凌,于是奋起反抗。      

有时候,历史的真实面目并非来自大多数人的想象。这差距,颇值得人再三玩味。   

她出身于仕宦之家, 自幼便天资聪颖,才气过人。“幼与兄妹同读家塾, 天资颖慧, 过目成诵……及笄以后, 渐习女红, 尤善刺绣。”“读书通大义, 娴于词令,工诗文词,著作甚美。”  

“一湾流水无情甚, 不送愁情送落红” “陌上烟轻莺边语, 廉前香暖燕双飞” “窗外草如烟, 幽闺懒卷廉”——这些,是她早期的诗句。无非是些莺飞草长,闺情春怨的句子。虽说她自幼便喜爱骑马和剑术,但从这些诗句看得出来,少女时期的她也曾多情善感,有一颗细腻缠绵的心肠。      

到了出嫁年纪,秋瑾被父母许配给富绅之子王廷钧。她所嫁的那个小她四岁的丈夫,毕业于岳麓书院,相貌清俊,性格温文。有记载说他:“体清腴,面皙白,有翩翩佳公子之誉”。  

虽然王廷钧才气不及秋瑾,但也不是一些文学作品里所描述的目不识丁,算得上是个知书识礼的富家公子。而且在出阁之初,秋瑾和丈夫公婆的关系也比较和睦。接下来的几年里,秋瑾陆续为王家添了一子一女。      

与丈夫真正的背道而驰同床异梦,是从她来到北京之后开始的。1903年,王廷钧通过与曾国藩家的亲戚关系,捐了一个户部主事的京官。秋瑾和丈夫一起到了北京之后,结交了不少有进步思想的朋友,眼界也渐渐开阔起来。凑巧的是,她在北京的住处又恰好同一位颇负文名的才女吴芝瑛为邻。秋瑾与吴芝瑛情投意合,她们都对诗词有着浓厚的爱好和很深的造诣,思想又都倾向革新,向往着当时传入中国的种种新事物,于是结拜为姐妹。通过吴芝瑛,秋瑾经常看到当时出版的一些新书、新报,境界不断提高。于是,她和思想保守,热衷仕途的丈夫王廷钧逐渐拉开了差距。  

从一些记载可以看出,虽说王廷钧是个比较守旧的男人,但他并没有像那些封建专制的丈夫一样,对妻子的言行严加约束,秋瑾在与人交往上,一直较为自由。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大的冲突,缘于秋瑾在中秋夜时着男装去看戏。据说,王廷钧为此事动手打了秋瑾。对他来说,他毕竟是个京官,妻子的这种惊世骇俗的行为,不少人当面背后指指点点,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而当秋瑾负气出走数日后,他不仅让朋友去再三相劝,最后还是乖乖地亲自上门赔礼道歉,将她接了回来。  

他对秋瑾,其实是算得上忍耐迁让的。也许是想试图和她更为接近,他也曾研习过洋文。而秋瑾对这个才气不够思想陈旧的丈夫仍不满意。    

秋瑾在北京结识了一位日本妇女,她就是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服部博士的妻子服部繁子。秋瑾曾对她说,她不喜欢、甚至厌倦了丈夫的温文善良,不满足“太和睦了”的家庭氛围, 却又找不到反抗的理由—— “我对这种和睦总觉得有所不满,甚至有厌倦的情绪,我希望我丈夫强暴一些,强暴地压迫我,这样我才能鼓起勇气来和男人抗争。”  

对于王廷钧来说这未尝不是最大的悲哀。当一个人不爱你,连你的呼吸都是错的。   
服部繁子在她的回忆录里说,秋瑾曾对她一再表示: “我坚决要干那种让男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尽管服部繁子告诉她“女子生来决不比男子差, 作为人都是平等的……穿了男子的服装, 但身体是换不了的, 女子到哪里也是个女子, 要毫不自卑地、堂堂正正地活着, 才能使男人敬慕……你硬要战胜男子, 反而表现出你软弱的本性。”其实两性之间,永远不存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回事,需要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尊重。但这些观点,秋瑾很难理解, 也不接受。      

关于秋瑾去日本留学一事,王廷钧当初是极力反对的。有人抓住这点大肆抨击,称他为清廷走狗等等。其实从人性的角度想想,王廷钧是朝廷命官,妻子留下年幼的孩子远赴日本,还可能参与反抗清廷的革命活动,一则从夫妻情分上难以割舍,二则唯恐招祸于家,要他慨然应允,才称得上是咄咄怪事。王廷钧为了不让秋瑾出国,抽出时间来陪秋瑾逛街,看戏,购买她喜欢的字画文物等,但是这一切却挽留不住秋瑾的心。  

而到最后,见秋瑾决心已定,这个男人因对妻子出远门不放心,还反而还去服部繁子处求情,让她做秋瑾去日本的“引路人”。他对服部繁子说:“假如您不肯带她去,我妻将不知如何痛苦了。尽管我们有两个孩子,我还是请求您带她去吧!”      

有人说,假如王廷钧能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和妻子比翼齐飞,也许就能挽救这段婚姻。而他真这么做了,他就不是王廷钧,而是谭嗣同。只是这个世上,勇士永远只是我们中间的极少数。  

她是要兴风布雨的蛟龙,而他只是喜爱偏安一隅的锦鲤;她是想翱翔天际的鲲鹏,而他只是枝头上安静的小山雀;她是众人眼中的铿锵玫瑰,而他只是玫瑰脚下的一株无名野草。谁都可以看到他们之间那巨大的悬殊。于是有人说,他应当感谢秋瑾。如果不是因为他那令举世皆惊的妻子,那他在历史上永远籍籍无名。  

但实际上他们忘了,就算他只是根野草,他也需要雨露的滋养。也许他要的并不是什么青史留名,他要的,不过是一个安稳的家庭,儿女绕膝,还有一个相濡以沫的妻子。  

他似乎没什么大错。错的是他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了错误的人。 

据史料说:秋瑾死后,王廷钧遭大故,奉汤药数月,哀伤过度,体渐消瘦……病延两载,遂不起,年三十岁,葬潭邑三都四甲叶子塘巳山亥向。  

看到太多对这个男人的指责,而实际上,他才是长期受到命运戏弄的那个人。他若娶的不是秋瑾这种世间少有的侠女奇才,或许他这辈子会幸福得多。秋瑾常年与他分离,对他的感情趋近于零,他却坚持不肯放弃这段婚姻,也一直没有纳妾。这在男人三妻四妾十分正常的当时,已算十分难得。就是放在今时今日,他当年所为秋瑾做的,今天恐怕也不是一般男人能做到的。      

身不得,男儿列。心更比,男儿烈!秋瑾的传世照片里,有不少男装的图片。她相貌的柔美和她行为的刚烈成反比。如果从来她就是一个男人,也许,她自身的痛苦会少些。或者说,留给他人的痛苦也会少些。  

她和王廷钧育有一子一女。只是,从她的所有诗句里都看不到母爱的半点痕迹。而在她东渡日本之后传世至今的书信里,也未曾看到她对他们提及一字。      

据1935年《湘乡史地常识》记载,民国24年,秋瑾回到湖南湘潭王家。王廷钧的父亲见儿媳突然回家,以为她是回心转意了,大喜过望,于是热情接待。秋瑾说自己想办学,但缺少经费。为了让儿子能和秋瑾破镜重圆,王廷钧的父亲拿出一笔钱来送给秋瑾。几天之后,秋瑾改男装乘机从王家溜走,并迅速返回了上海。  

秋瑾回王家要钱的事情并不止这一次。王蕴琏在《回忆婶母秋瑾》一文中说:我家原住湘乡荷叶神冲。我四五岁时,看见秋瑾婶母来我家,她每天在我母亲房里看书,不出大门。她在湘乡住了一个月,便回湘潭去了。 听我母亲说,秋瑾婶母曾向她家娘要钱,家娘不理她。秋瑾婶母就把刀子向桌上一砸,扬言要杀一个人,她家娘家爷见她这样凶猛,就要管家的拿了四千元给她。      

1907年,秋瑾在浙江大通学堂主持教务,并编制光复军制,暗中策划武装起义,事败被捕。于农历六月初六就义于轩亭口。  

她死了。为了她心目中的理想和大义而身首异处。有人目睹过那残忍的行刑现场——从人群的缝隙里看过去,有一个女子躺在血地里。人显得很瘦小。      

她的一生,除了生育了两个孩子,她几乎是按一个男人的生活方式在活着。有人会认为,死最终是成全了她。可是我,竟然只感到悲凉。  
刀和酒,其实原本就不是属于女人的东西。而她佩倭刀善豪饮,身着男装改名竞雄,也许,她的理想就是男人的理想。而历史,依然是男人书写的历史。      

秋瑾死后,她的兄弟摄于淫威,不敢前往收尸。先是由善堂收敛,草草下葬(葬于府山之麓),然后被挖出来装殓好寄放在“严家潭丙舍”。后由吴芝瑛徐自华将她葬于西湖边不久,却因清政府要平坟,只好又将其遗骨挖出来放回严家潭。  

这时王家却挺身而出,以其子王沅德的名义派人远赴绍兴,冒着风险将秋瑾的灵柩接回了湖南韶山,与王廷钧合葬。1912年5月,经湘、浙两省商定,秋瑾遗骨又复葬杭州外西湖西泠桥畔。湖南妇女界及同盟会呈准都督府拨长沙市黄泥塅陈湜祠改建秋女烈士祠,经费全部由王家所出。  

秋瑾对王家,不是没有过伤害。而王家对秋瑾,可谓仁至义尽。  

直到今天,一些作家或影视编剧不惜将王廷钧妖魔化,让他的形象描写得极尽龌龊丑陋,以此来衬托女侠的光辉形象。虽引起王家人和秋瑾后人的强烈愤慨,但王廷钧的反面角色已深入人心,王廷钧在泉下,估计也死不瞑目。  

王廷钧在秋瑾就义之后不久死去。失去父母的王灿芝八岁时几乎冻饿而死,王沅德则终生不为母亲写一个字。      

那些完美的,高大的背影之后,有多少微弱的,郁郁而泣的声音。可是,没有人听见。 

 5 ) 革命之前

从煮大锅粥的献礼片到聚焦个人的传记片,无论主旋律还是合拍片,想到寻找到真正的表达自由,尚需时日。广东的陆皓东、湖南的黄兴、浙江的秋瑾、福建的林觉民……这些民国英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被拍成电影还能流传下来的,其实也还就是那么几部。像《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里面,只要听到“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望烈士鲜血满地”的台词,电影画面呼之欲出。很多时候,在港片里头,民国英雄被武侠片改写,侠义渗透到革命其中,意义和理念不分。反观台湾,新电影之前的国策电影,以今时今日眼光来看,恐怕也难以称得上好片。

有人说,秋瑾题材必须拍成一部CULT片才行,这么说当然是扯淡。大概他们只看到了佩刀女子,再不然是被邱礼涛的众多前作给搞糊涂了。相比CULT片,邱礼涛选择了很正统的叙说,既有动作,又有英雄主义,在历史教育片里头又能看到些许的浪漫主义。尽管由于合拍片的影响,港味始终在迅速消失,但比之《百年情书》,在《竞雄女侠秋瑾》里头,我们还能看到浓厚的港味。

在我看来,《竞雄女侠秋瑾》就是另一版本的《叶问前传》,堪称《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的个人版前传。只不过,两部献礼作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这边就聚焦在了一个女人身上。从头到尾,秋瑾变换了多种造型,引人瞩目。尽管有人提出饰演秋瑾的诸多女星名单,然而仅就这部电影来看,黄奕是符合人物角色的,至少不带个人色彩去看,能有一股英气、把男装穿出感觉的内地女演员并不是很多。从功能上说,她的戏份有文有武,古装部分比《雪花秘扇》乃至妖魔化的国庆档电影要妥帖不少,不会有违和感。关键的和服跟现代装部分,黄奕也表现得很沉稳,比之《窃听风云2》,发挥的地方多了,进步不小。

比起可怜的幻灯片加字幕机电影,邱礼涛的重新演绎还算成功。影片截取了秋瑾被捕到就义的过程,主人公回溯往事,从秋瑾的成长到嫁人,入京到旅日,认识徐锡麟到最后上刑场,一一道来。可能不具备献礼片的足够资格,也可能是后人的诸多怨念,总之,在很多看来,电影的纪念意义好像没有两部大作那么明显。然而由单一人物切入,这也是《竞雄女侠秋瑾》的成功所在。影片的一大特色就是动作武打,从头打到了尾:从清兵攻入大通学堂,到京城展露身手,日本的抗议游行到结尾安庆刺杀恩铭、徐锡麟就义。电影大概每隔几十分钟就会来一场阵仗,再不然像开头,居然把关键的毁证据部分拆成了两部分,再往中间填内容,一直铺到了最后。从剪辑来考量,这种潮水般的骚扰让人有点不耐烦,但在事实上,观众肯定知道秋瑾会被捕,其他要看的,除了一些前世今生的东西,还不是往死里打。

从骨子里说,好像每个批评者都比编导要懂秋瑾,知道她应该怎么被描摹,有如革命,有如历史,那样才不会变成小姑娘。但对观众而言,他们是否真的了解秋瑾?很显然,这部分内容才是《竞雄女侠秋瑾》的核心价值,毕竟我们身处在一个文化不断被阉割,历史不断被抛弃的环境当中。这部电影出现了被剖心斩首的徐锡麟、韬海自尽的陈天华,无奈的丈夫、有觉醒意识的县令。比之激进、有觉醒意识还付诸行动的革命者,在辛亥革命之前,这些晚清人物的性格,他们的心理斗争,它们在大片里头是不会被加以表现的。更有甚者,在旅日留学生冲突争执的段落,在嫁给“死人”当妻子的朋友身上,电影并未去抹黑对立一方,留出了宽容的空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革命可以有很多种形式,面对身边人和大环境,秋瑾的痛苦和不安,其实正是革命者的困惑。秋风秋雨愁煞人,凭借一己,秋瑾终究无法改变中国,她的努力也没能改变中国女性的命运,然而她明知如此,还是选择去做了。其他东西,还不是留给后世人评说。

 6 ) 老港们一息尚存

        女侠这个词经常在小说中看到,但现实中还真是少见,秋瑾可以算做中国历史上公认程度最高的一位女侠了,因为不仅能文能武,而已高度符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要义。电影《辛亥革命》凄美的开场就是秋瑾就义,从这个角度上说,《竞雄女侠秋瑾》能算是《辛亥革命》的一个前传吧。当然两部电影处理方式完全不同,一个是以历史为主角,以人物为背景,一个是以人物为主角,以历史为背景,很难粗暴地去判断这两种方式的优劣长短,只能说与主旋律历史电影相比,《秋瑾》显得更常规一些,制作上也显得拮据了许多。
        邱礼涛在香港是以cult风格而著名的,他的恐怖片和三级片作品都很有名,但《叶问前传》和《秋瑾》算是他的另类风格电影,尤其是《秋瑾》,绝不为了剧情的奇峰突起而篡改历史,动作场面也用得很节制,也不会为了堆砌场面而凑戏。三场动作戏全是群殴,开场的秋瑾被俘,中间的日本游行,结尾的徐锡麟刺杀恩铭,夹杂了拳脚功夫和枪战的动作戏倒也凶悍,梁小熊还是花了些心思的,动作比较写实,观赏性也不差。但徐锡麟的功夫太强悍了些,历史记载秋瑾是习武的,徐锡麟只是练过枪法而已,杜宇航与熊欣欣那些过招纯属意淫了。
        邱礼涛可以算做一批坚持香港本土创作的二线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了,从他的电影中可以嗅出很多在北上的香港一线导演的作品已经淡漠了的老港片的气质,这种情怀不是用台词说出来靠情节挤出来的,而是融化在血液中的,这与《打擂台》那种做旧是完全不同的。《秋瑾》中的人物气质、场面调度和情节推进甚至都可以追溯到30年前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而这种东西在主流商业电影中确实已经不多见了。也许很多人会说这种表现方式会流于简单粗暴,但对于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港片观众来说,这种一根筋未尝不是一种亲切的恶趣味。这也许不是一部适合于目前大片年代的观众接受心理的电影,但换个心态看,也许会收获惊喜,因为它确实有因其纯朴而显得可爱的地方。其实看一次这样的电影,就觉得老港们不管尚能饭否,但还一息尚存。
        本片的主创阵容基本是全香港的,演员中有黄秋生、林雪、刘兆铭、夏文汐这样的老戏骨,也有杜宇航、郑嘉颖、熊欣欣、黄又南这样的新生力量,这种纯港式的二线阵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部影片的气质,甚至有很一股TVB的味道,于是在这期间主演黄奕被凸显了出来。黄奕虽然看上去一直半红不紫,但在香港导演中还很有人缘,尔冬升监制的《一路有你》、《窃听风云2》、王晶拍《财神客栈》都找她来做女一号,她跟邱礼涛也是继《叶问前传》之后的第二次合作,这也都应该算是对她的个人努力的肯定,而且可以看到黄奕这次在《秋瑾》中的很多动作场面都是自己亲自上阵的,一些文戏的处理也很细腻,如秋瑾在看戏途中抛夫弃子出走的场面,在香港二线女演员青黄不接的大环境下,黄奕的机会可能还会很多。但她的问题在于,内地观众对她的脸已经太熟了,要想感到惊喜也很难,而且一直没有在真正有市场影响力的电影中挑过大梁,实力的磨练和机遇的光顾对她来说是同等重要的。【网易】

 短评

王公子彻底被洗白了,好苦逼的T T女主的表现出乎我预料的好,外形挺适合英姿飒爽的女侠角色的。

8分钟前
  • 大食蚁兽
  • 推荐

3.5,邱禮濤果然還是邱禮濤,沒把它拍成一個主旋律片

9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最近这类题材真多

10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比想象好,双线的传记不错,但每条里面稍有点乱,不过是唯一一部反应革命不落入俗套的片子。秋瑾武功好有点假。。

12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几点感受:1.一些人物不再是历史教科书里冰冷的插画:秋瑾、徐锡麟、陈天华;2.黄奕演的很投入,可以看出努力,不再是一个名人的人名;3.英雄侠客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了的,要成为一个英雄侠客,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周围人特别是家人的成全。

17分钟前
  • Michael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那么低~我觉得挺好看滴~对黄奕的印象也改观了~

20分钟前
  • KudoRan
  • 力荐

我总是习惯看了豆瓣的评分和评论后,挑好想看的影片再去电影院,已避免烂片杀伤力太大。看到《一夜迷情》的分数高,当然要看。《秋瑾》分数较低,还是决定看一看。看完后发现,这回豆瓣坑爹了。《秋瑾》是部好电影,绝对没乱搞,看的我热泪盈眶,居然差点错过。而《一夜》真TMD的没意思,差点睡着。

21分钟前
  • noema
  • 推荐

《竞雄女侠秋瑾》没拍成CULT电影可惜了,为合乎潮流,似乎什么都兑进一点儿,可秋瑾不是鸡尾酒,她天然该是一瓶纯纯的二锅头。

25分钟前
  • 老晃
  • 较差

其实影片是及格的,但这是一贯个性夸张的邱礼涛导演,能够排成这样,非常难得

28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剧本明明很好,倒叙插叙混合,有悬念又讲清了故事。细节很多,而且基本都圆了回来。

31分钟前
  • 打工人(毒瘤版)
  • 推荐

2012.07.24

36分钟前
  • 叫我マグロ
  • 还行

動作戲是本片最大亮點,冼國林和梁小熊交足功課。劇情較為拖遝。幾個人物的描寫和刻畫都不錯。像林雪,黃秋生、鄭嘉穎等所扮演的角色形象都較為飽滿。

37分钟前
  • MovieMania
  • 还行

在日本里面说吃我一刀的,历史上真有此事,而且是鲁迅,许多人以为是主旋律电影,其实不然,推荐大家去看。

42分钟前
  • marco2046
  • 力荐

平铺直叙千帆过……整片平淡如水,虽然用了两线交错叙述,但却由于没有明确的时间标注而显得略微混乱……要说亮点,打斗当属最大的亮点,无奈传说中的频繁PK却没有出现……此外,黄奕的和服、男装都让人蛋疼啊。流水线上作品,不求甚佳了。

44分钟前
  • ZeonGin Sou
  • 较差

减去动作戏,还算是一部诚意之作。

4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这片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献礼电影。但邱礼涛可没有拍主旋律电影的细胞,动作精彩的娱乐片,如假包换

5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剪辑的乱七八糟

56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还行

剧本一看就是用过心的,故事铺陈推进地很得当,始终围绕人物叙事。因为切入点小的缘故,影片整体很顺畅,导演对于结构hold很住,以至于几个演员的文戏看起来不是那么弱。武戏动作漂亮,总体有点多,没想到这竟然是部很正的传记片。PS:终于看到媒体场,还碰到老同学,好欢乐…

58分钟前
  • 亦树
  • 推荐

一部打着革命旗号的功夫片。作为商业片来看还不错,黄奕的扮相很好,故事也比较严谨顺畅。作为将人物演绎化的传记片来看,夸大虚托成分太多,俨然又是一个高大全的形象。

59分钟前
  • 空思
  • 还行

电影的剪辑有瑕疵,但总体比想象的好,黄奕表演很认真。邱礼涛显然研究过史实,日本那段虽没点明是迅哥儿,但能拍出来已不俗。对于说这片子三俗的,我觉得很奇怪,说实话,此片没有一丝三俗的东西,制作还是很严谨的。另:确实被预告片误导,以为是飞檐走壁的娱乐片,但真的不是

60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