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的鸟

HD

主演:雅克·贝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语言:法语年份:200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迁徙的鸟 剧照 NO.1迁徙的鸟 剧照 NO.2迁徙的鸟 剧照 NO.3迁徙的鸟 剧照 NO.4迁徙的鸟 剧照 NO.5迁徙的鸟 剧照 NO.6迁徙的鸟 剧照 NO.13迁徙的鸟 剧照 NO.14迁徙的鸟 剧照 NO.15迁徙的鸟 剧照 NO.16迁徙的鸟 剧照 NO.17迁徙的鸟 剧照 NO.18迁徙的鸟 剧照 NO.19迁徙的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超强的电影

第一次看完没有字幕的电影(外篇)
第一次看完鸟类为主人公的电影
第一次……
电影的画面 美的无法挑剔
电影的音乐 我更是推崇
电影的故事 简单而感人
看到老妇人喂食 我感动的掉下了眼泪
看到猎人猎杀大雁 我气愤
不知不觉 就看完了没有人物的电影
强烈推荐的电影

 2 ) 最……

看完这部纪录片,才第一次那么真实那么平等的和迁徙中的鸟“面对面”,影片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最独特的拍摄角度:和鸟儿一起飞翔 那些贴近大雁的翅膀的视角真是极具美感,摄影师就是迁徙鸟群中的“一员”,那么近距离零视角的拍摄让人如此真实的和鸟儿一起“飞翔”。用这种视角去穿越河谷、跨越大漠的体验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不知道这部纪录片有没有IMAX版本,如果有的话绝对要去影院看了!据说为了拍摄这样的镜头,导演亲自饲养了一群小雁,从他们孵化出壳开始几乎每天“混”在一起,小雁当然将他视作父母看待,拍摄也就水到渠成,但是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2、最美的一个长镜头 俯拍全景:黄昏一个农场,一群天鹅从画面一侧慢慢走向画面中央,一个老妇人从另一侧走向画面中央,手里提着一个小筒,镜头逐渐下摇旋转变为平摄侧面,老妇人和天鹅接近了,老妇人慢慢的从筒中抓出一把谷物,慢慢半蹲下身子,伸出手…… ,剪影,背景的天空广阔无际。非常美的一个长镜头。 3、最具震撼力的画面 一群灰雁(可能不是灰雁:))在迁徙的回程途中,背景音乐空灵洁净,突然“砰”的一声枪响,音乐嘎然而止,随即灰雁的“嘎嘎”一声,从空中垂直的坠落,摄像机跟着他坠落的轨迹真切的纪录了他整个过程中的动作,更多的枪声响起……,每一次迁徙都是一次危险的旅程,而人恰恰是这些危险的最大制造者。 4,最催人泪下的画面 一个不速之客袭击了小企鹅,企鹅妈妈和爸爸虽然进行了斗争,但是最终无济于事,小企鹅死了。接下来导演拍下了这个画面:企鹅夫妇站在岸边的岩石上仰头长啸,叫声凄厉,低下头,如泣如诉……,舔犊之情,世上生灵都与生俱来,这个画面完美的表现了这样的情感,如果是女生观看必将落泪。 影片的音乐也很漂亮。

 3 ) 关于鸟类为何会迁徙?

候鸟为什么要迁徙,目前有3种不同的观点: ①鸟类起源于南方,由于大陆板块自南向北漂移,许多鸟类被带到了北方,于是由它们返回南方老家的种种尝试便形成了鸟类迁徙的习性。 ②鸟类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第四纪冰川自北向南的入侵,迫使鸟类向南方迁徙,待到夏季冰川退却,使鸟类能定期地往复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从而形成了迁徙的行为。 ③鸟类起源于南方的热带森林,种群的大量繁殖造成了对食物需求量的增加,因此生态压力使得某些鸟类在夏季向北方冰川退却的地扩散,而当冰川来临时再回到南方越冬,久久之,便形成了定期迁徙的行为。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观点有些疑点。因为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明显的大陆板块移动早在鸟类出现以前就已完成。第二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都有一些证据。但第三种观点比较符合现代生态学思想,似乎更为合理一些。

 4 ) 生命真值得赞叹

   很安静的一个人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带给我很多惊叹.跟着这些鸟儿我做了次环球旅行,看着它们飞过那些我都想去的地方,了解到一个个生命的缩影.看着它们原来是如此生活着,顿感生命的强大和坚强,其实它们跟人类一样,也应该是平等的.
   一边看着我一边在想这些东西是怎么拍出来的呢,太神奇了,都想去体会下导演的工作了.后来看到是"一个由300多名成员组成的摄制组,其中包括50多名飞行师,50多名鸟类专家,跟随候鸟的迁徙路经整整三年".
   呵呵,人类和鸟类都不简单.生命真值得赞叹.

 5 ) 雅克·贝汉离世,《天堂电影院》里的“托托”走了

4月22日清晨(巴黎时间21日),雅克·贝汉,这个希望在镜头里容纳每一个生命的呼吸,始终关注着地球命运的电影大师去世了,享年80岁。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斯人已逝,那些关于生命的影像,就是雅克·贝汉留给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Jacques Perrin

生命的礼赞

“你如果真正喜欢一件事,你每天、每时、每刻、每秒都期待这件美好的事情出现,当它在你的等待中终于出现的时候,你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雅克·贝汉

文/摸鱼暴龙兽

公众号:抛开书本

在很多普通观众的记忆里,雅克·贝汉就是《天堂电影院》中视电影为生命的托托,或者是《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指挥家。

他自己也说,托托的成长经历和自己很像。

阿尔弗雷多去世了,托托很难过

《放牛班的春天》

“小时候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便时常将自己带去剧院。一开始,自己并没有觉得是为此而生,但有一次看见演员们的演出,便爱上了这份事业。”

对许多影迷而言,雅克·贝汉的名字就代表了纪录片领域的巅峰水准

用胶片为观众记录下极致的自然奇观,让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师。

鲜有人知,出生于戏剧世家的雅克·贝汉六岁就开始参演电影,十五岁登台表演,创下一出剧目连演四百场的佳绩,二十五岁凭借《半个男人》,一举拿下威尼斯影帝

《半个男人》剧照

手提箱女郎 La ragazza con la valigia (1961)

二十九岁,演员事业如日中天时却转战幕后,成为一名制片人

第一部参与制作的电影《焦点新闻》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五年后担任制片的《高歌胜利》再度获此殊荣。

他说,希望能在电影里活够一千次。

于是从九十年代开始,他再次拥有了全新的身份——纪录片制作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就像他说的:“如果最后世界上只剩下人类,那就糟透了。

雅克·贝汉(1941.7.13~2022.4.21)

如果世界上只有人类,就糟透了

在观众对于现代电影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并被现代电影浓郁的脂粉气和铜臭味熏昏之时,高天之上刮来了一缕清风——《迁徙的鸟》

影片的拍摄过程像是一场修行。

雅克筹划两年,拍摄四年,横跨七大洲,动用了17位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支科学考察队,30个电影摄影师,观众仿佛透过一只鸟的眼睛目睹了史诗级的迁徙。

涉足175个自然景地,拍摄了460公里长的胶片素材,平均每天有600人参与工作,飞行了15000小时,甚至历经七次事故,最终交织成这首94分钟的大自然赞美诗。

其实这些还不算什么,拍摄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让飞行器接近鸟类

雅克·贝汉听说鸟类会在破壳而出的瞬间会将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当成父母,于是他在法国诺曼底建起鸟类训练基地。

从一颗蛋开始,让它们从出生开始就与摄影机和飞行器为伴,成了专业的“鸟演员”

跟注重叙事与科普的传统电视专题纪录片不同,雅克·贝汉始终秉持从生物的视角看生物的艺术理念。

为了捕捉最鸟类生命最朴实的真面目,第一年他们不拍摄,只是跟随候鸟到出飞,直到鸟对他们熟视无睹。

于是在第二年的迁徙之路上,摄影师从滑翔机里把特制的候鸟模型伸出驾驶舱外,微型摄影机就藏在模型中。

“鸟演员”们就挨着这些熟悉的道具的“实景演出”。

在这段辛苦又感动的四年里,雅克不禁感叹:“我们把摄影师送上了天,才发现原来鸟类看到的世界那么真实自然,是我们人类没办法用肉眼看见的一个世界,它们活的是这么美好,它们在两千米的高空上活着,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我非常兴奋。

作为艺术家,他用法兰西人的浪漫与爱奏响了一曲挑动生命之弦的合奏。

作为导演,他对拍摄技术革新的贡献,为其赢得了“上帝之眼”的美誉。

作为地球的子民,对生命的礼赞便是观众“天·地·人”三部曲(《迁徙的鸟》、《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发出的共同心声。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

为什么要拍《微观世界》?雅克·贝汉说:“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其他生命的角度去尊重它们。我们需要时间去认识和理解其他生物的重要性。”

在BBC与Discovery频道的纪录片中,故事往往从一个悬念出发,延伸出某个动物主角的成长线。

但这部描绘关昆虫与微生物世界的纪录片没有完整的故事线或明显的主题,没有旁白,没有字幕,全靠画面本身来叙述。

,时长03:00

当蜜蜂采花、蚂蚁搬家、甲虫大战、蝴蝶出蛹、蜘蛛缠猎、蜗牛拥抱、孑孓出水等场面逐一"粉墨登场"时,所有人都在感叹大自然的奥妙

同样值得被大家记住的是雅克·贝汉和他的制作团队。

昆虫们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处理后被放大

从前期筹备到电影上映历时15载,其间花费的大量精力和经费自不必多言,光是研制专用的摄影器材,雅克与他的团队就用了两年功夫。

为了呈现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极致画面,摄制组在温暖湿润的法国南部搭设巨大的摄影棚,建造特殊的生态圈,培养微观世界中的“演员”。

二十年的心血最后被精雕细刻成73分钟的影像,微观世界经过放大的镜头重现在银幕上,竟是如此宏大,那么神奇,那么迷人。

大家都说《微观世界》就是“后花园里的侏罗纪公园”

看过了天上飞的鸟地上爬的虫,年过花甲的雅克一头扎进了海里。

与陆地世界不同,浩瀚神秘的海洋世界绝非人类所能掌控,鱼群的聚散,潮汐的回溯,再加上极端的海上天气,一切皆是变数。

雅克·贝汉希望该片能让人们正视经济和资源的协调问题,以及让孩子看到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选择拍摄对象、反复打磨剧本、精心设计分镜头、提前规划时间和路线、选择拍摄对象、与专家沟通,然后进入漫长的等待。

雅克的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为了大银幕而生的。

他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奇观,要在夜晚的深海打起足以照亮整个飞机场的光,一场有关迁徙与狩猎的“海洋盛宴”一拍就是三年。

12个摄制组,70艘船,全球54个拍摄点,耗资5亿打造的《海洋》成为史上最昂贵的纪录片。

为了拍摄《地球四季》,他携300多人的团队辗转8个国家中的100多个拍摄地点进行取材,就算年事已高,雅克仍心系自然。

在他看来,世界上如果有一天再没有鸟儿的叫声,该是多么可悲和遗憾。

无论是千万年如一日地固守着迁徙航程的候鸟,还是不知疲倦地囤积着食物的蚂蚁,它们既不比出海捕猎的海鸥来得更高贵,也不比行走在雪山垭口,用盐巴向远方村落交换大麦的人类商队更为低贱。

在雅克·贝汉的镜头中,我们理应怀着同样的情感、尊重与关怀,去看待每一个为生存而奔波的生命,哪怕是一只推粪球的屎壳郎

※参考:

「1」「1」雅克•贝汉专题|只有疯子,才拍得出这样的电影!,广图纪录片中心,豆瓣,2021-03-16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6 ) 《迁徙的鸟》

当你决定远走,迁徙的意义对于你,到底是什么?

用数不清的时间去实现的,是不是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那个心目中的乐园,到底,存不存在。

你们纵身插入水中,仿佛流星陨落般闪亮。
翅膀滑过水面,飞过山野,越过农场,还有,没有名字的地方。
水够清澈,但是我不能停留太久,因为我还要跋涉,启程,在太阳露脸的时候。

随着除草机的轰鸣声,我看到你无助的双眼。
飞起来的愿望,只能被狠狠扼杀,你,强不过人类。

曾经,你从我身边飞过,亲切地点头向我问好。
我问你要去哪里,你说一个栖息地。
我想与你作伴,但是却逃不出锋利的铁笼。
你跨越冰山,隐没在无数和你一样的身躯中。
我寻不到你,但是能感觉到你熟悉的气息。

谢谢你,为世界孕育出新的生命,它们是值得我来歌颂的。
茸茸的脑袋,如你般,生机勃勃。渐渐长大,开始面对凄惨的竞争生活。
繁殖地是那么的壮观,似乎全世界就只有你们,
只有你们快乐的歌颂,嬉戏。

我爱你的方式就是用嘴喙与你轻轻敲击,
为你小心梳理羽毛,
告诉你,我们会有美好的未来。

狂风暴雨的甲板上,我们停留眺望,看能不能望到远方,
望到心中的故乡。浪一停,我们又要展翅。

猎枪,猎狗,原来我们的梦想是这样的脆弱,
原来我们也不过如此,只能不甘心的坠落,停止喘息。
进入人类的领地,我们讨厌那难以入鼻的恶臭,
我不得已,被侵蚀进犹如魔爪的废气污水中,再也上不来。
弱肉强食的生活之道,你失了翅膀,就只能注定被吞噬。

母亲看着自己的小雏被吃,一点办法也没有。
那一格仰天哀鸣的画面,让我掉泪。

鸟儿们集体迁徙,
最后能够到达目的地的又有多少?
但是它们仍然在用尽全力,为了梦想而奋斗。

我只能用三言两语去描述一个个片断。

也许别人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意义,
没有情节,没有主角,更没有结果。

但我就是固执的喜欢着。
喜欢它用缓缓道来的方式诉说大自然的定则,
喜欢侧耳倾听那敲击膜片的声音,
喜欢用心灵感觉生命的可贵。

如果你觉得你还算是个热爱生命的人,
如果你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能慢慢留心,慢慢品味,
那么我希望你去看它,
然后回来告诉我,
你,也喜欢它。

 短评

看到一只红雁陷到油泥里被同伴抛弃的时候 心痛了一下

6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属于最顶级的自然类纪录片。拍摄难度极高,制作精良,解说辅助展示而非说明。| 陷入油泥中为同伴抛弃的红雁,被猎人打断的迁徙,遭螃蟹围歼的折翼鸟,从北极飞至南极的北极燕,成功破笼而出的蓝金刚鹦鹉。PS:不建议下CiNEFiLE组压制版,英语解说口音过重,不如听雅克·贝汉的法语解说。(9.5/10)

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迁徙的鸟,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在它们身上得到奇妙诠释。可恶的是,某些人类不安好心的介入,破坏了这些可爱的生命缔造的平衡,让这场美好的旅程有了难以忘怀的污点!

1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对不起.我又哭了.当鸟飞过大地的时候,配上那音乐..

13分钟前
  • 寂地
  • 推荐

极品老帅哥,当今记录片也只能看他的了

17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1.仅仅只从配乐都能看出导演的用心,更何况那些真实拍摄的每一个镜头。2.一次回归,便是一个承诺的实现,影片细心的表达。3.纪录片中的文艺片。4.我渴望成为一只可以自由翱翔的飞鸟,只是我是否会忘记那沿途美丽的风景?

2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比起之后的那部海洋来说,内容有点单调了,毕竟鸟类的种类没有海洋生态丰富,在旁白上相当克制,如果能有些故事性可能会好看一点

27分钟前
  • 菠萝
  • 还行

应当感谢人类,这种心胸狭窄历史短暂而丑陋的暴发户物种,还没有在他们那些“神圣的领空”上也拉起铁丝网,尿上国旗。而陆地上那些没有翅膀的生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万里长城永不倒”,还好我是只飞鸟。

29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震撼 完美的记录片!极少旁白 意味深远 原声生动 配乐很好!镜头和拍摄手法 就不说有多震撼了。。。其实 得6*的关键在于 导演把一部“动物世界” 活生生拍成了艺术品 拍成了一部出色的默片电影。。。

34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最美的飞翔。

3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動物比人類更能讓我感到生命的真實和感動。嘿,鳥兒們。

40分钟前
  • 还行

我若是鸟,宁愿死在自然界,死在自己的命数里。不叫人类中止自己的命运,不叫双足深埋污染废区无法起飞。宁愿喂老鹰、遭雪埋、在冲不破的浓雾里迷失坠地。

43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在大城市里呆久了只偶尔会看见天空盘旋的南飞的候鸟。回想起以前小时候在乡下人家房梁上捅鸟窝的情景,掉下来8只小麻雀(因为小时候大人说捅麻雀会长雀斑,我不信就去捅了)然后大鸟飞回来了,好几只在场院屋檐外面冲着我叫,我用竹竿把小鸟顶到屋檐上面,希望大鸟能把他带走,但最后那些大鸟飞走了

46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镜头化身为鸟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导演,可不可以给我安排个角色在里面?”“你演个鸟。”

5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影片里每一个镜头都令人心旷神怡,对于生活在都市我看到这部电影如同置身梦境。。从没这样仔细的观察过鸟类的飞行,是如此的美丽轻盈。对于大自然的壮阔,对于生命的神奇,通过迁徙的鸟可见一斑。。。

53分钟前
  • bay135
  • 力荐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历时四年,跨越七大洲40多个国家,消耗460公里胶片,动用450多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科学考察队。这一切都是为了捕捉鸟在无尽长空翱翔时的千姿百态。能把一部科教性质的影片拍得如此完美,如同一首优雅的抒情诗,一支美和力的芭蕾作品,堪称奇迹。

55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这部纪录片堪称伟大。从未从如此近的角度观察鸟的飞行!摄制团队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在大银幕上震撼的画面里,在悠扬的旋律和空灵的歌声中,看到了鸟的迁徙跋涉成千上万英里,看到弱肉强食的残酷自然规律,看到人类对生态禽类的破坏和干扰,看到一曲生命的礼赞!

59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to be by your side

1小时前
  • 眠去
  • 力荐

据说拍摄鸟儿迁徙的飞行器只能坐两个人,除了飞行员,导演没办法,就只能让摄影师上去了,拍完之后回来,大家团团将摄影师围住,问他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摄影师只是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1小时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