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Joker

正片

主演:华金·菲尼克斯,罗伯特·德尼罗,马克·马龙,莎姬·贝兹,谢伊·惠格姆,弗兰西丝·康罗伊,布莱恩·考伦,布莱恩·泰里·亨利,布莱特·卡伦,道格拉斯·霍奇斯,格伦·弗莱舍尔,比尔·坎普,乔什·帕斯,但丁·佩雷拉-奥尔森,玛丽·凯特·马拉特,迈克尔·本茨,莎珑·华盛顿,桑德拉·詹姆斯,托尼·赫德,曼德拉·贝拉米,乔·奥克曼,卡尔·伦德施泰特,米克·奥罗克,大卫·吉布森,伊万·罗萨多,安妮·比萨比亚,布莱斯·科里根,乔恩·道格拉斯·雷尼,艾恩斯利·丹恩,杰森·约翰·奇卡莱塞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 / 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丑Joker 剧照 NO.1小丑Joker 剧照 NO.2小丑Joker 剧照 NO.3小丑Joker 剧照 NO.4小丑Joker 剧照 NO.5小丑Joker 剧照 NO.6小丑Joker 剧照 NO.13小丑Joker 剧照 NO.14小丑Joker 剧照 NO.15小丑Joker 剧照 NO.16小丑Joker 剧照 NO.17小丑Joker 剧照 NO.18小丑Joker 剧照 NO.19小丑Joker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丑Joker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湿冷无望的哥谭市,卑微的亚瑟·弗兰克(华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饰)依靠扮演小丑赚取营生。与之相依为命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而亚瑟深记母亲的教诲,无论遭受怎样的挫折都笑对人生,却因此让自己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濒临崩溃。他梦想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怎奈生活一次次将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头上。不仅如此,他因意外丢掉了工作,偶然瞥见母亲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对那个与之地位悬殊却从未谋面的父亲的殷切渴望。命运习惯了事与愿违,空荡荡的地铁内,悲伤的小丑在无法自已的癫狂笑声中大开杀戒……尼罗河女儿1987我想戴上戒指金光御九界之魆妖纪冒牌特工我们的婚姻相煎何太急母女情深1983里克·斯坦的西班牙美食之旅穿书后反派大佬偏宠我霍金传2004治愈者左拉亲密姐妹铁男本色2000只有猫知道 初恋~格子爱情错生我在人间当阎罗快乐猎杀二人世界暗芝居第三季历总,江秘书她离职了稻草狗2011青春的脚步只想说爱你摇滚新乐团威尔和格蕾丝第七季魔卡少女樱 总集篇地下黑拳护士当家第二季阁楼里的花2014好汉两个半第十一季拉字至上第六季铃芽之旅罪与罚女子特警队隔离日暮光幻影 国语版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新土202云南省春节文艺晚会爱情自有天意外出偷马炎神战队轰音者

 长篇影评

 1 ) 《小丑》剧透解读,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我想了一下是否现在做剧透解读,但因为中国目前没有上映本片的计划(我估计也上不了),所以我也不等了。只能打个剧透警告。请大家在看完电影再来看这篇。希望大家尽快看到啦!

文:不开玩笑的蓝猫

之所以决定写这个解读,主要是因为我第二次看本片后,发现了更多细节。而且发现一些观众回来的反馈,说本片剧情简单,俗套,我就知道,他们也跟我第一次看时一样,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换句话说,没看懂编导的心思。

再看一次,我发现,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playful的,它故意设下很多圈套,让你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在很多人控诉最后那场众人簇拥小丑的戏份有煽动性时,你真的确定,那场戏是真实发生的吗?

其实,在采访导演的时候,他就开玩笑滴说:“我听到了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不同解读,有人说,整个都是小丑脑中的幻想,都不是真实发生的。我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解读。” 导演其实自己在拍摄的时候未必真的有一个结论性的内容,确定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幻的想象,也许他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讨论。

但是,必须要肯定的是,这部电影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值得进一步的探讨有些内容,片中有明确交代是假的。也有些内容,片中看似说是假的,但又做了其他暗示,似乎转折之外又有转折。

以下就真的是剧透了,请大家谨慎阅读。

疑问1)托马斯维恩和曾经的女仆潘妮究竟是不是亚瑟的亲生父母

片中有提到他的母亲坚持说是,而且还说,当初被托马斯维恩逼迫签了保密协议,维恩始终不承认,还谎称是她有病且领养了亚瑟。虽然亚瑟的确是去那个精神病中心拿到了母亲的报告,上面也说,他是被他母亲领养的。但真的如此吗?一切看起来更像是托马斯维恩安排好的报告,并告诉亚瑟去那个医院查看。

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在他杀害了母亲之后,他找到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背面写着“你的笑容很美丽,T.W.” 。也就是托马斯维恩给他母亲写的暧昧话语。如果精神病院的报告是真的,这个细节被安排在这里,就变得多余和没有必要了。所以我觉得,既然要放入这个细节,反而说明,也许他母亲说的是事实。

我们不能忘记,托马斯维恩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完全可以伪造医生的证书,及亚瑟被领养的证书,并强调是潘妮有精神疾病,大家会信谁?显然是信这个有钱有势的人。谁会在乎潘妮这样一个仆人的死活?

这就好像是那些性侵的案列,女方说被性侵了,男方说:“都是她的臆想”。没办法证明。除非查DNA。以托马斯维恩的地位,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有私生子的,特别是他正在竞选市长。

当年施瓦辛格有私生子也是在他从州长退休后他才承认的。你能想象如果早年爆出他有私生子他还能竞选州长??

而且一个女人也许会不记得自己跟谁上过床,但一定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谁的,因为要经历十个月怀胎和多年养育,她每天对着这个孩子,怎会不知道他是谁的?不信你问问你妈妈。这是一个女人永远不会搞错的。她妈妈尚未病到这个程度。另外,这个情节正是为了去展示富人阶级的残酷和冷漠,政客为竞选拒绝承认私生子的真实例子太多了。

更何况,虽然他母亲是有精神问题,但她一直强调了两次托马斯韦恩不承认,谎称是领养,还提到了保密协议。如果她只是妄想,应该影片不会一直强调这些。一个神经病怎么会想到保密协议这么细节的内容?加上后来的照片似乎都在暗示,她并没有说谎,而是维恩试图掩盖事实。编导也没必要给你抖了这么大的一个包袱,然后跟你说:“逗你玩呢”

我认为编导安排这一些列伪造的医院病历目的可能是要展示富人的虚伪。一个无权的人,在一个有权势的人面前,根本没有地位,没有能力为自己争辩,真相,只是富人口中的真相。而一个富家子弟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去,是可以做到如此冷酷的。

另外,她母亲这么穷的人,真的领养得起孩子吗?一般领养孩子的都是有钱人,既然有文件说明是正式的领养。你知道领养需要调查领养父母的背景和情况及随访吗?他们这样的生活情况是不会被准许领养孩子的。

更新:找到新证据!片中精神病院母亲病历及母亲收养证明都是一个叫Dr. Benjamin Stoner的人签署的,而这个人在DC漫画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一个反派!导演会用这个人物角色也说明这个医生并非好人,很可能是与托马斯维恩串通好的,伪造病历和收养证明,逼迫亚瑟的母亲签署保密协议,断绝与她的关系

那么为何小丑要杀死他母亲呢?并非因为觉得母亲说谎,而是因为看到病历上说,他小时候被继父虐待,母亲袖手旁观。也就是他将自己的病痛归罪于母亲没有好好地待他。

疑问2:究竟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小丑脑中的臆想?

可以肯定的两个绝对是幻想的片段包括:

1)女友。这段影片明确展示了是小丑的幻想。他只是见到了女邻居在电梯里,之后的约会、亲吻和去看他表演,甚至与他一起去医院,都是他的幻想。当影片再度回顾这一切时,我们看到女邻居并不在场。当他闯入女邻居家里,女邻居的反应也明确显示,她其实与他不熟,很吃惊他为何闯入。

2)另一个幻想的部分发生在影片开头不久,他与母亲观看真人秀时,他开始想象自己出现在真人秀的现场,还被主持人叫上了舞台。这段表示他一直很希望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希望登上这个节目。而且看起来是比较年轻的亚瑟,似乎是说他很早前就有这样的幻想。这段可以看成是他内心一个美好的愿望,他后来自己也在真的见到主持人时承认一切如他想象中的一样。

但是后来,他断药之后,影片最后的15-20分钟,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究竟是否真的发生?

有的人认为自从他钻进冰箱开始,后面都是臆想。。。

有的人认为一切其实都是他与心理治疗师的谈话讲的故事。。。,他其实一直都被关在精神病院,没出来。但我觉得出现在片尾的心理医生与前面的社区心理医生并非一个人,没有明显地展示他一直都在医院里。还是觉得他在片尾是因为杀人而被关押了回去。

我个人觉得,杀害母亲、登上脱口秀并杀害主持人、及杀害同事都是真实的。因为这一切都因地铁里的自卫导致的杀人所致,是他重要的转变。地铁的那段绝对是真实的,因为导演自己有解读,认为那一开始是正当防卫,直到亚瑟追着最后一个人从背后开枪,那一刻是丧失了理智。之后他因为断药及一系列刺激,逐渐演变成为杀人狂。

但所有他觉得自己被无限崇拜、追捧和倾慕的内容都是假的,只是脑中的幻想。这就包括最后他从警车里被拖出并受到大家的膜拜,我觉得这段也可能是他的意淫。他很可能直接就被警察带去了精神病院。

正如幻想女友和曾经登上脱口秀,那两个片段里,别人都是对他很关注,这正是他想要的。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这样说有点残酷,就是但凡片中他觉得自己是英雄的时刻刻能都是他的想象。而他遭遇霸凌,被父亲抛弃,小时候曾被继父虐待,医疗保险被夺走断药,及后来他杀人,这些冰冷的内容则都是真的。

最后结尾在精神病院,他走出来时有血脚印,但我个人觉得他没办法在精神病院杀人,应该会有保安,而且也没有凶器,可能也是他的意淫,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为所欲为。

但是,最难说的是:维恩夫妇被杀的片段究竟是真的是假。我一开始觉得是真的,因为小丑不太可能想象到这样的结局,如果是他自己幻想,估计他会亲手杀了托马斯维恩。导演之所以按照我们所知道的死法拍摄,也是为了呼应漫画原著,还原这段悲剧,确实可能因为各种骚乱导致了这场枪杀。

只不过,想想在那么乱的夜晚,这一家人居然去看戏,有点令人无法理解。一般如果有骚乱发生,这样的重要人物应该是待在家里才对,更何况,连保镖都没有也是奇怪。从这点看,又觉得很像幻想。。。

你们觉得呢?欢迎看过的同学说说你们的看法。Again,我不觉得有明确的答案,而是导演要呈现精神病患者本来就有可能臆想,让现实和假象难以分清。这也是为何我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忘记亚瑟是精神病人的事实,这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认为他只是被逼得走上了绝路。我们都知道,很多恐怖片、悬疑片都是因为主人公精神有问题而产生的虚幻的影像,分不清现实与幻想导致。本片也是走的这条路线,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看一个可怜的底层人物如何报复社会”路线。

 2 ) 看完这个电影,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特朗普能当上总统了

在电影的结尾,哥潭市民带上小丑面具上街暴动,整个城市火光冲天,戾气逼人,完全就是一场民粹主义狂欢。

我看现实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美国民众暂时还没有上街杀人,只是选出了一个特朗普总统而已。

世界为何变成这样?小丑在富兰克林的节目上说的很清楚。因为富人从不站在穷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他们一点也不想知道一个像小丑这样的失败者生活如何、心情如何、脑子里在想什么。韦恩只把小丑当作凶手、失败者、精神病、变态;他说所有无所建树的失败者都是小丑、都是笑话;至于他自己,从蝙蝠侠系列里我们知道他是个大慈善家,他(还有他儿子,也就是蝙蝠侠)一定觉得自己光辉伟大,无懈可击。

可韦恩们都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小丑也想活得不那么像个笑话,如果不能是正剧的英雄,至少做个悲剧的角色。可他没有那个资本,他做不到。

小丑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曾经如此驯顺:按时吃药,按时去医生那里报道,保持微笑,随生携带“我有病,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的卡片。他信奉着韦恩的逻辑,梦想是把欢笑带给世界。

美国铁锈地带的失业蓝领工人恐怕也有和小丑类似的心路历程。因为技术创新和全球贸易,他们没有了工作,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一路下滑。可是精英阶级只会说:你们失去工作是因为你们学历低,能力差,为什么不去多受教育、转型再就业?我猜那些失业的工人一开始也和小丑一样,每天背负着“是我的错,对不起给他家添麻烦了”的标签。可是,如果等不来帮他们脱困的帮助,他们不可能永远无休无止地对不起下去。

小丑看到生活中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丢掉工作,成为最不好笑的脱口秀艺人,他不是富翁的私生子,邻居女子并不如他所想。然后他看到韦恩们是多么冷酷无情,毫不关心他的死活:社会救助项目被砍掉,费尽心机见到韦恩只得到一记老拳,然后韦恩却在电视上一直宣传他的慈善晚宴和竞选计划。失业工人看到的也是希望的破灭:制造业的工作越来越少,整个本地社区越来越衰败。有人建议他们重回学校提高教育程度,但是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离开校园几十年的人,那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何况学费很贵,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然后他们看到造成金融危机的大银行拿到政府的大笔救助,他们看到华尔街的人谁也没进监狱,他们看到高管们短短几年以后继续拿天文数字的薪酬。天长日久,他们开始想:真的是“我们”的错,不是“你们”的错吗?

小丑说:对错是“你们”定的,好不好笑也是“你们”定的,凭什么”我们”要活在”你们”制定的标准里?“你们”凭什么以为“我们”会永远像个乖孩子一样,安静地任凭“你们”摆布?

也许没有人能永远忍受屈辱和践踏,即使那些侮辱“事出有因”(小丑确实是个杀人犯,蓝领工人也确实缺乏今天的市场需要的生产技能);也许没有人能永远忍受不公,即使那只是他们以为的不公。

韦恩们认为哥潭的世界是很公平的,他自己做了那么多慈善,小丑们却只知道索取和破坏。现实世界里的,美国新崛起的精英阶级甚至不是韦恩那样的富二代,他们是硅谷的那批人,很多人只是中产出生,高学历高技能、工作勤奋努力、凭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自然觉得自己富裕天经地义,而什么也不会、一味索取的穷人毫不占理。

大家都活在自己的逻辑里,积累愤怒和分歧。

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引述了《经济学人》上的大量数据,理性中立客观地解释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其实对穷人的损害比对富人的损害更大。

我当时觉得他讲得好对,为什么穷人那么愚蠢,就不能看清这么简单的事实呢!?

现在我想问他一个问题:你知道失业的蓝领工人平均学历是高中吗,你高中的时候看得懂《经济学人》吗?也许批评别人之前应该先提醒自己一下: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有博士学位。

我相信《经济学人》是对的,逆全球化确实对穷人害处更大;就像富兰克林怒斥小丑的话也是对的:你怎么可以杀人?杀人是错的!

可是富兰克林的话对小丑不会有帮助,《经济学人》对失业工人也不会有帮助。

不管韦恩或者富兰克林或者《经济学人》的读者认为自己多么正确,民粹阵营自有他们自己的力量:小丑发现自己可以杀人,蓝领工人发现自己可以投票。

所以哥潭市的街上火光冲天,特朗普成了美国总统。

但我总觉得现实可以比电影更黑暗:哥潭市民拥戴的小丑好歹确实是他们中的一员;美国的民粹主义者选出的总统却是个亿万富翁,他分明是韦恩们的一员。

最后,小丑杀死了一直给韦恩写信、对精英阶级始终抱有幻想的母亲。也许这标志着他彻底斩断了对韦恩们的幻想,站到了所有社会秩序的对立面。他成了一个和电影开头完全两样的人。他说: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我,也许我本来就是这样。可我总觉得他这么想只是为了合理化自己行为而已。看过电影的前半段就知道,他并非天生就是妖魔鬼怪,他曾经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人,一个孤独无助、走投无路的善良人。

 3 ) 关于小丑精神疾患的解读:他是一个病人,但没有得到重视

多说几句关于小丑的精神疾患 #Joker#(轻微剧透,不涉及关键剧情,请酌情阅读)

我看到一些影评一直在说小丑的行为是报复社会,悲剧是贫富差距和阶级差距造成,对此我不是完全同意。其实如果你看过本片,他是一位精神病患者,而且已经很多年,这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外界的刺激是一方面,本质上是因为他本来就是有精神上的疾病,而且突然出现了断药。也就是说他在片中的转变,并不是某一个人,一件事造成的,而是一个多年的精神病患者,在诸多元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的病情恶化。

片中讲的很清楚: 1)他以前进入过精神病治疗所 2)他同时在服用七种精神方面的药物,七种!常常不自觉地大笑也是症状之一。 3)他小时候曾被毒打而脑子受伤,母亲精神也有问题 4)他不断地说,自己一直都很痛苦。这就是挺典型的抑郁症的症状。

虽然社会上的霸凌存在,他没有正式工作也是事实,但很多时候他头脑中的negative thoughts,不一定是别人给的,而因为他本来就有抑郁而产生的。比如觉得所有人都讨厌他,觉得大家都嘲笑他。虽然有时我们会被嘲笑,但我们不会认为所有人都嘲笑,也不会因此就仇视所有人。这就是正常人与有精神疾患的人想法上的不同。其实很多正常的人,就算一辈子平凡,也是很乐观的。而他就不是。他不知道怎么快乐起来。

预告里也放出了片中那句,他说:“All I have are negative thoughts” 这不代表是人们对他不好造成的,没有positive thoughts,很可能因为他大脑中制造正面、积极、乐观情绪的部分在小时候受伤时已经被破坏了。所以原本他存在的精神疾病症状是完全不可以被忽视的。

以上这些的细节还说明 1)他的精神疾病有可能是遗传的,因为这类病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遗传,包括抑郁,遗传也是主要因素,特别是他的母亲显然是不正常的。(这里我选择相信他母亲说的是真话,原因 //movie.douban.com/review/10553755/

而托马斯维恩因为不承认而伪造了医院的病历和谎称他是领养。但他确实有遭受过后来母亲嫁的继父的毒打。)

2)他童年就生长于一个对他很不利的环境下,曾受到创伤,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创伤是很容易造成大脑器质性的改变,导致比如情绪容易过激,容易抑郁,脆弱,暴力行为等。这些都不是因为穷造成的。

3)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也是有成瘾性、戒断反应及各种副作用的

影片还有重要的细节就是曾经小丑有的免费的医疗咨询和药物,突然间没有了。这其实是对目前美国共和党健保体制的一种控诉。

一个精神病患者,突然间断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大部分使用精神疾病的药物都是为了缓解症状,比如失眠、头痛,需要长期用药。我老公是药剂师,他有很多病人真的就是很多年持续在用。而这些人本身的情况确实相比正常人来说就不稳定,比如他的病人中有的就会出现突然自杀或进监狱,作为药剂师他发现这个人一直没来拿药,家人来了才得知。

而且在药物滥用方面,精神疾病的药物被滥用的最多。比如解决头痛的药,的确会让一些人high起来,也常常成为一些人抢劫药店的原因。我老公的药店被打劫过,丢失的也是这类药物。为何抢呢?就是医生不给开了,但是成瘾戒不了,这类药都是成瘾性的。长期服用,过于依赖或服用不当,it's going to mess up your mind

但精神病患者如果突然没有了这些药物的控制,也没有了心理咨询,在这种时候,就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以及幻觉(片中他的确出现了幻觉)。

我觉得本片的编剧是很用心的,对mental illness的病人给予了全面的解读。剧本完全没有只强调他的变化是外界刺激造成的,而是不断地在强调他和他的母亲都是mental illness的患者。

我之所以会把这部分单拿出来说,也是希望大家看过本片后,不要忽略这一点。因为我认为本片的编导并不是在强调他就是穷人,反社会,憎恨富人,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病人。他需要被当成一个病人去看待。而本片是希望大家重视这类精神病患者,特别是低收入的一群

因为他们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本片中市长的候选人,长得与老川都很像,背景也相似,一开始还打算找Alec Baldwin出演,这就很明显是把这个人作为共和党代表。共和党的政策中有一部分就是并不照顾穷人,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获得免费的医疗保障是对富人不公平的。

这就说到了我希望提醒大家的第二点,Joker其实也是一部很贴近美国政治的电影,你可以从里面看到对共和党的不满。

anyway,我只是看到一些人看过本片似乎没有看到我上面说到的这些内容。其实很多的历史上真实的杀人狂都是精神病患者,而不只是反社会而已。多看些犯罪类纪录片就知道了 。 这也是为何,我们的社会,需要重视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美国这种可以持枪的国家,应该对买枪者的精神健康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审核。

 4 ) 《小丑》:糟糕的电影,一个恶毒的异己发明

福柯在《疯癫与文明》的开篇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中的话说道:

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

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用“人们不能”,其原因在于我们经常如此。我首先坦率的评价,我非常讨厌2019年的《小丑》这部电影,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以最平庸的方式建构着观影者对世界的平庸理解和想象。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禁闭邻人,他还让我们不是带着恐惧和敬畏禁闭邻人,而是带着轻蔑和同情禁闭这位我们本应该尊敬的邻人。

这部电影强化平庸,践踏意志。不过这也许这就是它的票房如此至高,如此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吧。

一 毫无意志的小丑

这是最令我惊讶和失望的,小丑本是“疯癫”的代表,用他在黑暗骑士里的话说,他是“混乱的代理人”。但这部电影中的小丑却完全不是,他的每一步行为都“有理有据”。

而且从剧作角度而言,这部自传体影片塑造了一个完全“无意志”且“无弧光”的人物,抛离上面的所有价值评断,这部电影也是不及格的。电影中他所有积极的举动,都是无意志,无目的的。

小丑为何杀掉三位华尔街人士?因为他需要自卫,且自卫的武器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阴差阳错由别人给他的。

小丑为何杀掉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一直欺骗她,曾经还纵容虐待她。在电影中,这位母亲一直絮絮叨叨的要给韦恩写信,不关心亚瑟,也不认可亚瑟。

小丑如何去到莫瑞的脱口秀的呢?不是他要去的,是对方主动找他去的。

小丑为何杀掉同一个剧团的另一位小丑?因为他先是嫁祸小丑,打小报告令他丢掉工作。然后他这次登门的关心也是虚伪的,他不是关心小丑,只是希望自己脱罪。

对于真的关心小丑的那位呢?小丑温情脉脉地放他走了(我当时的反应是,What?!)。

小丑如何重创两位追捕他的警察呢?他什么都没做,警察阴差阳错的被其他抗议者阻挡了。

小丑为何杀掉主持人莫瑞呢?因为主持人利用他,还数次播放他的影片羞辱他。

小丑如何在杀掉莫瑞后脱罪的呢?他什么都没做,是别的抗议者制造了车祸。

脱罪后他如何站起来翩翩起舞呢?不是他想做的,是周围人的起哄鼓励他做的。

小丑为何杀掉最终的那位心理医生呢?因为她与最初的那位心理医生连长相都十分近似(应该不会是同一位),他们虚伪,从来不真的关心病人。

小丑的任何一步行为都是“被动”的,是“自卫”的,是“报复”的,合情合理,甚至有正义在其中。

这位小丑追求的东西和我们一模一样,他渴望成功,被动的抓住事业的机会,他渴望被爱,在脑子里幻想自己被其他人接受,他渴望社会阶层的提升,希望得到韦恩的认可,他渴望自尊心,所以在众人起哄后,他也享受那样的时刻。

这还是小丑?这不就是“每个人”么?

二 小丑:从“酒神”到“爽文”

不管是动漫《致命玩笑》中的小丑,还是电影《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此角色的意义绝不是一个“普通平庸人”。

小丑最初是作为蝙蝠侠的对应物出现的。蝙蝠侠象征我们想象中完美的警察,拥有完美的技巧和完美的道德,无所不能,不犯错误,这是一个很“日神”的形象。

而小丑最初就是以“酒神”的方式进入蝙蝠侠故事的(动漫中小丑使用的病毒就叫“酒神病毒”),小丑不相信我们的一切信念,但不代表小丑是“虚无主义者”,小丑信奉混乱,信奉疯狂,他不是被迫疯狂,被迫混乱的,因为他真的相信疯狂,相信混乱。就像在《黑暗骑士》中,小丑说:

这座城市需要一点有品味的罪犯。

小丑不要钱,不要世俗意义的成功,不要被尊重。他是彻彻底底的“反英雄”,而“反英雄”也是一种“英雄主义”。这是区分小丑与其他罪犯的区别,因为他还相信些什么,他要证明他的信念是正确的。

因此面对《黑暗骑士》中的小丑,我们会害怕,他不懦弱,不愚蠢,他意志超强,与我们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我们都无法称他为“异己”,因为我们“无法理解”。《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如同《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博士一样,像一团危险而庞大的火焰,以我们无法理解的内核运转着,比起平庸的观影者。他们以更强的“生命力”旺盛的燃烧。因为我们明白蝙蝠侠的“生命力”是一个理念的想象,是把我们自己无限拔高的形象,是虚假不可信的。小丑和汉尼拔反而体现着一种更本真旺盛,又可信的“生命力”。

从每个平庸者自身,到平庸者将自身无限拔高的理念,到与此理念完全对应的反理念,才构成黑格尔所谓的一组“辩证概念”,而戏剧的张力和艺术的价值,就在这样的一组“辩证概念”的张力中运行。

而2019版的《小丑》,完全失去了这样的张力,以完完全全迎合的姿态,将平庸者自己摆上银幕,将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以廉价的同情姿态呈现,其戏剧性与网络小说的“爽文”没有区别。

三 险恶而懦弱的平庸人视角

观影的过程令我非常不适,主角似乎在调动全身的潜能在电影中大喊“可怜可怜我”,这不应该是“小丑”的基调。

主角简直是教科书般的可怜虫,被领养,养母精神疾病,被养母的男友虐待,孤独,被陌生人霸凌,被上司错怪,被同事嫁祸,被他人嘲笑,被他人漠视,努力但不成功,自己也有精神疾病。

这就是今天所有自怨自艾的现代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哪个年轻人在网上抱怨不是这些,如果说蝙蝠侠是我们理念的放大版,小丑就是我们自怨自艾的放大版。

影片中的其他抗议者呢?粗暴,野蛮,无脑,打砸抢的脸谱化形象,他们就是无数个自怨自艾被放大的庸众。

而韦恩呢?他似乎看上去还像个正面人物,高高在上,竞选市长,有血性的为了保护孩子揍了小丑一拳,最后为保护家人牺牲。

所以看到最后我非常疑惑,这部电影到底要表现什么?有钱人是高尚正义的,穷人是野蛮愚蠢的?

电影中呈现出三种人,1 因为幸运而有钱的人 2 不幸但嘴上抱怨,自己忍受的人 3 不幸但起来反抗的人。第一种人(韦恩)被塑造得孔武有力,有责任感,有担当;第二种人(邻居女士)被塑造得豁达,幽默,友善,关怀;第三种人(小丑和其他抗议者)被塑造得疯癫,野蛮。电影在直白地锁定一种偏见,如果你是幸运而有钱的人,请你改变这个社会,如果你是个不幸没钱的人,你可以抱怨,但请守住你份内的事,你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你是不幸没钱的人,你还想反抗?那你不是坏,就是被逼疯了。

这部电影直白的袒露着,一切理智的正常人会幽默豁达的忍受,因为他们理智的意识到他们什么都做不了。而反抗者都是坏人和疯子。这个世界还是等着韦恩老爷来拯救。

阶层固化,生活不值得,反抗者又疯又蠢又坏。这是什么内容?这不就是每天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都在看的东西吗?

四 被禁闭的邻人与真疯子

谁被排除在这个狭隘懦弱的世界之外了,谁就是被这部电影险恶禁闭的人。

有勇有为的反抗者。

这个社会容不下有勇有为的反抗者,系统容不下,因为他们危险。普通人也容不下,因为这些人衬托出他们的丑恶懦弱。因此我们塑造这个2019年的《小丑》,为所有的“反抗者”定下基调,他们和我们一样,不过是比我们更可怜,更坏,被逼迫的更厉害而已。

至此,所有不能低头默默忍受之人,都仅仅是更惨和道德水平更低,智力更低的平庸人。而我们虽然看上去懦弱忍耐,那是因为我们更睿智的意识到反抗也没用,也更有道德做不出丑恶的行动。而我们为何无法做些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够好运,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之人。况且比起那些好运又积极的有钱人,我们还更有道德,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一个消极,但睿智而道德的平庸人诞生了,他们被想赚他们钱的公众号、综艺节目一再强化,一再娇惯着。今天,我们拍出一部叫《小丑》的电影继续娇惯他们的平庸想象,这无疑大获成功,这已经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R级片,可能明年还会获奖无数。

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真正改变,迈向下一时代的关键,正是那些有勇有为的反抗者们,而希望消灭这些反抗者的,正是那些同样压迫着他们的韦恩老爷们。老爷们当然乐于看见所有人都出手污名和谴责反抗者,而他们只用为这些平庸编织着令他们更为平庸和懦弱的神话或恐吓。

到底谁是疯子?电影里的小丑疯了么?他不是就是可怜,现实中的平庸人谁没有情绪失控爆发过?谁脑子里没有报复的念头,谁没有想彻底自我毁灭一番?有勇有为的抗争者疯了么?世界如此糟糕,这连平庸者自己也知道,勇敢而耐心的让这个世界改变,这有什么疯的?

谁真的疯了?将这个可怕的世界说成是美好时代的人,或是在心里认为人可以并应该忍受这一切,可以忍受高压,忍受平凡,忍受无尊严。并相信竟然久而久之,可以从这种生活中,靠理论,靠群体行为,获得美,获得尊严,获得好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疯狂吧,这有多疯狂?他们晚上不睡,也睡不着,失眠困扰着他们,他们发疯一样的消费和娱乐,他们年纪轻轻患上抑郁症,他们放弃社交和亲密关系。别忘了,还有个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概念在等待着他们。

所以到底在这里,谁才是真的疯子?

不过这终究是场意志的较量,不是票房的较量,不是声量的较量。平庸者当然想要禁闭掉这反抗的邻人,因为隐隐约约的,他们自己才是疯子。但这会不会最终发生呢。

还好这也不由他们决定。

 5 ) “喜剧”之王(《小丑》拉片笔记,乏味慎入,附表)

这是一篇用于拉片的笔记,分享出来是供爱好者参考,行文并不雅致,阅读过程不一定会有抒情为主的影评那种愉悦的感受与智识的启迪,对拉片没概念的同学,还请谨慎选择。

无疑《小丑》是一部探讨同理心的影片,而同理心恰恰是悲剧和喜剧两类影片间分寸感拿捏最微妙的部分,同理心旺盛的看喜剧笑不出来,同理心匮乏的看悲剧哭不出来。作为主角,亚瑟当然在谴责后者,但谴责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意即是目睹生活不如意的弱者的悲剧,有能力帮助他们却毫不关心他们死活的,那些自私自利的被取悦者,明明取悦希望换取微薄的尊重,慰问只要由衷就可以,哪怕只是认真听听在说什么,而不是急着打发、处处提防甚或加以利用。

之所以认为它足够经典,并非里面铺天盖地的情绪与口号,也非DC反派角色的又一次本垒,而在于它兢兢业业完成人物研究的同时,在本体论上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分岭,并通过人设和基调分列这两种叙事,难点在于是反派唱主角束手束脚,输出的还不是什么主流价值观,在设定上找平衡是必然,但此等技术难度与舆论压力下,竟仍可以在结构上做到近乎完美,简直匪夷所思,这一点上其实是十分服气的。

以人物研究为终极诉求的电影是建立在心理分析和社会观察上来组织情节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应激反应,在这一点上,表演(或者说经过导演的表演)简直没话讲,所谓反派悖德型人格的养成,这部算是很有分析价值的作品,鉴于对其他文章津津乐道的心理、表演、美术、导演乃至神学、符号学什么的没啥研究,只谈一下对本片三幕结构方面的一些心得,对结构和拉片有基础的可以直接去文末看图片部分的表格,以下文字部分只写节拍表中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五个时间点,其他的估计大多数人也都不会很在意,有动力的自提吧。不过我英文稀烂看不了英文剧本,凭借听译版不好说是否准确,成片也不代表三幕式剧本,总之条件有限本文凑合看吧。

《小丑》的开场画面、第二幕衔接点、中间点、第三幕衔接点和终场画面的含金量非常高。

更多被探讨的是影片首尾两个用手咧出小丑嘴的画面,也就是两张静帧图片说明一切的道理,是很典型的开场画面、终场画面相呼应,但用以展示人物状态及内心变化的相呼应的情节,莫过于片头片尾两场追逐戏,开头是亚瑟追着小瘪三跑,紧赶慢赶却诱骗进了陋巷一顿胖揍,结尾是搞死了社工的小丑被疯人院护工撵着在楼道里追跑打闹,追逃两者之间的角色转换足以说明小丑这一角色已经完型。

重点说一下衔接点和中间点。中间点我一开始觉得则设计得略显一般,但在做表过程中居然几经犹豫才有了最后的判断。拉片的时候我一般先找到中间点,有助于指认主角的问题根源在哪里,中间点往往是不经意的稍纵即逝的一个小错误,其影响是深远的,虽然不一定即刻展现,但注定摧毁主角与其团队之间的纽带,且往往是在心理层面产生了罅隙。中间点确认的难度通常要小于衔接点,然而本片却难分伯仲。

在此之前提炼一下道德前提。

虽然小丑这样的“反派角色”未必适用道德前提,但不普世也同样是人物所输出的价值观,道德前提基本就是论文的结论,论证道德前提的影片基本就是辩论专题片,写清楚这些的剧本大概就是三段式议论文、八股文,辩证地提出中心思想而已。用复句来展示比如:什么是错的,而怎样才是对的;这样会失败,那样才能成功。要把持否定的观点和建议的观点都展示出来,借助在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展开分别予以论证。三幕式结构就是在这种论证过程中形成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旧世界进入新世界(立论),新世界更容易暴露本性并招致旧世界大门关闭(驳论),在新世界活下去只能通过改造自己根治症结(合题),用立案、取证、审判来形容也是一样的。故事的选择无非就是找到天然具备这种阶段性变化的题材、人物、意志并将其概念化、类型化。节拍表就那几页纸,能吃透就已经烧高香了,读麦基很容易对理论研究本身上瘾,从而陷入一种想当然的宗教狂热,最终在流派之争和自我满足中裹足不前,有碍于实践创作,这段纯属苏乏瞎说啊,不做准的。

亚瑟希望:“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可以理解“死”的“价值”就是不再为别人添麻烦,意即“活着”比较多余,他是有自杀倾向的。这句话写在收集笑料的日记本中,意味着多余这件事很值得调侃,“死”这件十分暴力的事反倒可以让别人高兴。影片中亚瑟多次被评价他的言行“不好笑”,他作为笑星娱乐大众的必然性,强化了自杀的必要性。所以可以理解为: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剧。结合上述本体论的考量,大概就是亚瑟的另一句话:“我曾以为我的生活是悲剧,但我现在明白了,它他妈是喜剧。”喜剧对应的是悲剧,那么他的希望就变成:既然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剧,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剧。再结合故事最后他的选择,我猜道德前提应该是:好人的死亡不是喜剧,坏人的死亡才是喜剧。那么影片主要就是在求证:好人的死亡是他者缺乏同理心所致,不好笑,而坏人的死亡是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从自杀到杀人,亚瑟如何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文末的表格详细分析了这一过程,这里只探讨他的主动性。因为幕间衔接点是进入下一幕的标志,要求主角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个人认为被迫也是主动的一种,只是无奈之举而已,有时这种被迫的决绝代表了更强的意志。结合道德前提和本体论基本可以得到:

人物塑造经历的四个阶段(中点算一个幕间的话视同四幕式):

1、开场画面~第二幕衔接点(旧世界):作为悲剧的受害者; 2、第二幕衔接点~中间点(新世界):作为喜剧的受害者; 3、中间点~第三幕衔接点(因旧世界的消亡而崩塌的新世界):作为悲剧的施暴者; 4、第三幕衔接点~结局(重建秩序的新世界):作为喜剧的施暴者。

幕间夹着的就是衔接点和中间点。实践死亡的道具“枪”在影片中充当了线索,可以考虑借助这个线索来检验新旧世界的切法,但归根结底是沿着死亡这一动作的施受方及心态变化来梳理人物。

先说第二幕衔接点。

第二幕衔接点前后在心理上还都是受害者的人设,但行为上已经不得不迈进了新世界,我猜应该位于枪杀烂人这场戏,一般而言找到这里就好了,但杀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要安排亚瑟杀三个人呢?这个处理是很有意思的。他杀敌一个人的时候是自觉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正当防卫,亚瑟完全是慌的,心想坏了,他很害怕,所以近乎惯性杀了第二个人,然而第三个人他是可以不杀的,但是他下意识决定要杀死他,跑了很远,开了好几枪,他没疯,也不享受,他只是在权衡利害,既是被迫也是主动,所以只有杀死第三个人的时候才算踩到第二幕衔接点,此后他的生活从没意思慢慢开始有意思,这也是游戏环节主要完成的叙事任务,但他还是受害者,因为他不想施暴,所以是“作为喜剧的受害者”。

再说中间点。

亚瑟的同事在影片第二幕贡献近乎为零,能够依靠的只有家庭。中间点是关于犯错的,亚瑟犯的错误不少,但并不能影响到他和母亲的关系,因为这是他表现出来的底线,甚至用心程度高于收集笑料。真正的坏事是从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显而易见是母亲中风住院,但这跟警察来访调查有直接关系,不过亚瑟内心会认为自己负有责任,如果他没有去找韦恩,警察就不会有机会骚扰母亲。亚瑟去找韦恩认亲是抱有极大期待的,却被管家告知母亲有妄想症,和韦恩的关系是她一厢情愿所捏造。本来是希望家庭变完整,收获的是对母亲的怀疑,他又无法向昏迷的母亲求证,只能搁置,虽不知道谁在撒谎,但这件事埋下了让他、母亲、韦恩、少爷的“家庭”破裂的种子,但作为伪胜利似乎证伪来得太直接。是否还有别的中间点?是有的。

我曾猜测亚瑟在病房收看电视的位置更合适作为中间点,莫瑞在他的节目中播放了亚瑟的第一次登台表演脱口秀的录影,亚瑟大喜过望,但莫瑞只是把他当笑话,这令他很受打击。这是一次典型的伪失败,他的蠢样一经播出人气飙升,所以后来节目组邀请他当嘉宾,甚至更进一步捆绑他和母亲两名忠实观众与他的精神教父莫瑞组成的“家庭”。可是这个错误并不是亚瑟犯的,甚至称不上错误,而且母亲中风的坏事明显早于这件事发生,不可能归在“游戏环节”。我甚至猜想亚瑟之前上台表演是不是中间点发生的错误,毕竟埋下了使他、母亲和精神教父这样一个“家庭”破裂的种子,也是伪胜利,但无论从时间线上还是情理上都很难说服自己。难道中间点仍旧存在于造访韦恩的事件中?是的,因为我在另一场戏找到了一处细节。

亚瑟在卫生间见到韦恩,他还没说什么,韦恩就知道他的来意,主动奉劝他打消认亲的念头,可以猜到管家跟他复过盘,他不打算接盘。亚瑟是在从韦恩口中获悉自己是母亲领养的之后才爆发的,他因意外、委屈和愤怒失态,发病后大笑不止,韦恩恼羞成怒饱以老拳。表面上看韦恩动粗是因为权威受到挑战,但他说了一句话,让亚瑟离他的儿子远一些,这足以证明他的愤怒是因为家庭安全收到了威胁。可是亚瑟对他儿子做什么了么?他一直非常礼貌甚至谦卑,除非对方的言行涉及母亲的名誉或者他作为儿子的本分。于是我可以确认中间点的位置就在亚瑟从管家口中得知母亲有妄想症之后,他对管家动粗了,正是这不同寻常的举动致使管家对韦恩说了什么,他的错误直接导致见到韦恩时,等待他的不是“父子关系”而是“敌人关系”,再加上因为他的出行他对母亲中风负有间接责任,此刻亚瑟的“家庭”正式瓦解。

最后说第三幕衔接点。

第三幕衔接点意味着亚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呢?显然不是自杀,因为自杀的目的或者说获得的价值是不给别人添堵,很好解决。自杀这个方案只是道德前提被否定的前半句而已,前述道德前提讨论的并非怎么死,而是谁该死的问题。亚瑟在片尾提到“咎由自取”,所以在衔接点得找出这个“咎由自取”的人,让他在第三幕死掉。亚瑟在进入第二幕之后杀了三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兰道尔,一个是莫瑞。杀死母亲是因为他打算自杀,他死之后没有人照顾母亲,他只能杀死她,以避免她成为拖累别人的悲剧。兰道尔虽然“咎由自取”,但有点临时起意。那么是莫瑞?这要从他死的那场戏入手。

这是个重场戏,亚瑟按照他提前设计好的方案登台,他翻开日记本凝视着自己的执念,此时他都还没下决心杀莫瑞,但他的段子被视作不适当,他谈论死亡被嘉宾攻击,讨论杀人结果嘘声一片,质疑大家同情烂人却毫不关心病人,此时他也没有下决心杀莫瑞,直到他坦言莫瑞是坏人,请他来无非是为了取笑他,应该是已经有了杀意,但他还是没有立刻动手,他什么时候动的手?我们回忆一下,亚瑟坦言自己杀了人时,金提醒莫瑞请他下台,莫瑞没有,接着观众要求他离开,莫瑞没有,他试图教育他批评他,但亚瑟释放想讲笑话(死亡)的信号后,他因为被打岔显露出不耐烦,可直到亚瑟发怒,他才意识到失控,匆忙让金叫警察,此时亚瑟选择开枪。为什么这个时候动手?我们以莫瑞的视角回放一下,当亚瑟谈话的内容跑偏,出于职业敏锐,莫瑞想利用这一点制造话题,这位精神教父一步步引着亚瑟暴露他的问题,直到谈论社会并批评韦恩,莫瑞作为控场老手,觉得刚好踩到可以批评他的节奏,想通过指认他为歹徒的精神领袖来占据道德高点,但却成了没有同理心的权威典范,此刻亚瑟终于有了杀意,释放了死亡段子的信号。再以亚瑟的视角代入一下,之前他没有开抢,是因为他把莫瑞看作笑星在过招,看作和精神教父在交谈,直到莫瑞批评他是精神领袖,他才意识到莫瑞和韦恩是一种人,他们既不在场,不了解他的痛苦,又沉浸在控场的快感中一味指责,丝毫不想理解他,亚瑟感到伤心,他要讲的笑话亦杀他的理由,叫“咎由自取”,但此刻他还没有行动,直到莫瑞连听都不要听他说话,执意要金叫警察,亚瑟才送他上路。

这样一来,莫瑞更像是韦恩的替罪羊,在这场戏亚瑟有可能是为了指认韦恩是个混球,因为他也该死。可是亚瑟并没有杀他,他死于小丑党徒之手。借刀杀人是其一,强化精神教父的“咎由自取”是其二,影片很想让我忘记对于亚瑟而言韦恩才是最该死的,亚瑟甚至挨了打都没想过报仇。看得出是不太想让主角背负弑父的重担,这给第三幕衔接点的确认带来了干扰,但必须要让亚瑟确认韦恩是“咎由自取”的,才能符合前述重场戏中精神教父背锅的设计,从而解决第三幕衔接点的动机问题。影片没有给出让亚瑟下决心的证据,毕竟他似乎跟亚瑟母亲除工作关系外确无瓜葛,反倒是管家的表现比较暧昧可疑。但当我反复观看时间线前后的片段时,我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第三幕衔接点,最终还是与韦恩和亚瑟妈妈组成的B故事有关。

“Love your smill.” -TW

亚瑟从母亲的梳妆台翻出了一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背后赠言署名TW——分明是托马斯韦恩姓名首字缩写,而赠言“最爱你的微笑”或许证明了什么,甚至影响了母亲对亚瑟的期望,连小名都起为快乐(happy),如果他们曾有这样的过集,为何在韦恩的口中将母亲描述得如此不堪?韦恩撒谎了,至少他为了免于撇清关系隐瞒了什么,而亚瑟刚刚亲手送走了母亲,然而他除了将照片攥成纸团,表现得异常平静,但敲门声重又刺激(提醒)他,所以他将剪刀藏在身上,不管门外是谁,必将成为韦恩的替死鬼,此刻他也已做好了准备,加冕为彻头彻尾的施暴者,佩戴他独有的喜剧王冠。


附:拉片表

1/7

2/7

3/7

4/7

5/7

6/7

7/7


距离上次认真写影评已经快八年了,那还是为了交作业。距离最后一篇随便写的也有三年半了,我以为自己犯不上再写了。就这么徒有虚名以影评人的身份继续存在于学习型豆友,我的心也不会痛。今年第一次想给一部影片写点什么是《寄生虫》,最后就糊弄了个短评给自己交代了。到了《小丑》呢,是趁手热干脆拉个片,结果边想边做弄了三天!双十一都没顾上。本来只有一张表,写文自我矫正又拖了两天 ... 上次这么纠结还是十年前为了把《小猪教室》写好一点,自己贼感动,但那也只用了三天。这一部是因为逻辑相对复杂,给难住了,生怕出什么大的纰漏让人笑话,但也没道理非得我对是吧。就这样还是借助影像才能梳理到以上程度,通过结果去反推开发,可想而知编剧在剧本阶段有多纠结。既有珠玉在前无可超越,又得从零干起标新立异,光想想就觉得难到无以复加,有此成绩,实至名归呗。

 6 ) 超级“坏蛋”电影在下沉的世界中上升,小丑在笑话中说出真相

作者 | NoNoNos

今年威尼斯的第一部爆款出炉!

媲美《黑暗骑士》、横扫年底颁奖季、杰昆·菲尼克斯碾压式的表演二封威尼斯影帝…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它就是由托德·菲利普斯导演的——《小丑》(Joker)!

IMDb9.7分(3006人评价)、豆瓣9.2分(1714人评价),能在威尼斯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片子,是带给影迷的一份至高的礼物。当然,不要迷信评分!

而北美影评人的评价则一定有争议,烂番茄85%新鲜度,Metascore仅获得75分…但也不会阻挡其成为今年继戛纳《寄生虫》后的又一部海外巅峰之作

开分如此之高,电影品质到底如何,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散来自威尼斯的特约作者,饭都没来得及吃,为你带来全网最快中文长评,一睹为快、了解个究竟。

(剧透慎入!!!仅给想提前了解更多影片信息的朋友参考阅读)

很难描述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现场看《小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威尼斯电影节刚宣布片单的时候,杰昆·菲尼克斯版本的小丑就是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

起大早排着超长队伍在丽都岛等着开场的时候,就预感这部电影将成为爆款

带着极高的期待走进放映厅的时候,能感受到全场记者、包括卢奎西亚·马特尔(本届威尼斯评审团主席)在内的国际评审团都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

电影放映过程中,所有人随着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或放声大笑或倒吸一口凉气。

电影结束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人甚至起立大声欢呼。

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和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的名字出现在片尾字幕开头的时候,大家纷纷吹起口哨尖叫起来…

似乎整个威尼斯都等待、期待《小丑》成为爆款,而这一刻终于到来。

电影节从来没有哪一天像那个时刻一样,如此像一个节日。

不少人等不到embargo结束就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疯狂赞美本片。而我,连打开手机的工夫都没有,立刻从Darsena影厅狂奔到Grande影厅。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甚至今年的最佳影片诞生,看一遍怎么够,我要趁着热乎劲儿连看两遍。

1

这部华纳出品的《小丑》在全球漫改电影大赛中保持最后一名的DC公司并没有太多关系

整个原创剧本由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和他的编剧伙伴斯科特·西尔弗共同完成。

事实上,蝙蝠侠的影片、动画、剧集拍了千千万,但是小丑作为其最著名的宿敌,从来没有人拍过他的源起故事

观众们只能在蝙蝠侠为主角的影视作品,一星半点地拼凑小丑的背景和成长。

但是小丑这个反派角色又是如此的邪恶迷人,各路戏骨都忍不住挑战。

目前来看,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抑郁、疯狂、神经质,是公认的小丑一番。

唯一能挑战希斯·莱杰的,恐怕就是蒂姆·波顿1989年版本《蝙蝠侠》中的杰克·尼科尔森吧,他的邪典小丑让人过目不忘。

此外,《自杀小队》的“少爷”杰瑞德·莱托《无耻之徒》男星卡梅隆·莫纳汉等后生的版本,也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而动画声优界的小丑第一名,当然是《星球大战》卢克·天行者的扮演者马克·哈米尔了…

但是今天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杰昆·菲尼克斯,他的小丑,狠狠攥紧你的心,全力一击

2

《小丑》的开头,便是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Arthur Fleck对镜化妆。

惨白的底色,夸张的眼线,鲜红的唇形延伸到脸颊,这张小丑的脸,简直比广播里哥谭市垃圾成灾的新闻还要凄惨。

可是小丑看着自己的脸,粲然一笑。

Arthur是一个职业小丑,平时靠公司派活,去各种场合为人们提供小丑服务:举着大清仓的牌子做广告,或者去儿童医院逗生病的孩子们开心等等。

他和母亲拮据地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公寓中,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看Murray Franklin(罗伯特·德·尼罗 饰)的脱口秀访谈直播节目。

梦想是做一个成功的脱口秀喜剧演员。

但是现实惨淡,他真心想给人们带来欢乐,却总是遭到冷遇、虐待甚至毒打。

他的母亲总是梦想着曾经的雇主、哥谭市富豪托马斯·韦恩会拯救母子俩于贫穷之中。

他同时服用七种药物治疗自己的童年创伤和抑郁状态,却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病理性的放声大笑。

祸不单行,同事为了栽赃给他,他的枪被人发现,Arthur惨遭解雇。

当晚在地铁上,他又被三个华尔街金融男欺凌,一口怨气咽不下,他拔枪把这三人全杀了。

小丑地铁杀人事件迅速发酵,全哥谭市的底层人民都对杀人者产生了诡异的同情和崇拜。

社会仇富情绪到达最高点,小丑成为反资本运动的象征,示威轰轰烈烈,甚至影响到了托马斯·韦恩竞选市长的进程。

而就在这时候,Arthur的母亲突发中风,他也因此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在追逐真相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和背叛,那个被乌合之众虚构出来的反英雄“小丑”在他身上逐渐苏醒

3

小丑形象原本出自于DC系列漫画,和傻白甜拯救世界的漫威宇宙不一样,DC一贯以暗黑深刻而出名

而小丑的形象,正是这种世界观的精华所在。

他扭曲的面容,疯狂而神经质的性格,出格狂乱的行事风格,和蝙蝠侠形成鲜明的反差。

他一出场就是黑暗世界里的头号恶人。

他甚至不像一个人,像是邪恶及其一切要素的集合体,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文化符号,代表着道德、秩序的反面。

但是托德·菲利普斯的《小丑》要做的,正是将小丑还原成为一个人

恶人非天成,在小丑之前他是Arthur Fleck,一个被童年阴影折磨、在破碎家庭中挣扎、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毫无还手之力、寸寸心寸寸伤的可怜人。

超级英雄不是有超级能力、就是超级资源,但是超级反派小丑什么也没有,靠的只是痛失一切之后无恃无恐的纵身一跃

正如导演托德·菲利普斯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他和菲尼克斯的小丑,并不是一个危害社会的坏人。

他发自内心地想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笑声,只是在丑陋的世界中,没人有能力笑,这让他只想加倍地伤害自己。

正如他面对假想的父亲托马斯·韦恩所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是这么粗鲁这么愤怒?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说话?

我并不想要钱,我从你身上不想得到任何东西,或许只是想要一点温暖,一个拥抱,“爸爸”?

影片的最后时刻,整个哥谭市都被小丑的放手一搏所点燃。

被内伤外伤折磨得一塌糊涂的小丑从昏迷中醒来,面对这个疯狂的城市,被时空的人群簇拥。

他站上破烂的警车顶部,在世界坍塌的轰鸣声中,一个心碎的边缘人绽放出血的笑容,作为小丑跳起和过去诀别的新生之舞

4

走出影院,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有排队失败、两场都没看上的朋友急着想知道电影如何,问我《小丑》大概可以和哪些电影参照。

仔细想了想,我回答,或许《小丑》是更加黑暗和绝望、从底层向上挣扎的《蝙蝠侠:黑暗骑士》,或者是在暴力血浆中沉沦的《喜剧之王》

但是《小丑》是如此当代,和我们的生活、我们世界的现状联系如此紧密,那些带着小丑面具、愤怒呐喊施暴的滚滚人潮,曾经是沉默的大多数。

生活的苦难泥潭没有尽头,他们终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如果要我说,《小丑》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出租车司机》

讽刺的是,曾经出演《出租车司机》中反叛者的罗伯特·德·尼罗,在《小丑》中成为上层阶级的代表,拥有了一个“英雄般”的结局。

或许“艺术”已经成为了一个苍白的字眼,在超级英雄电影中手淫的时代已经结束。

超级“坏蛋”电影在下沉的世界中上升,小丑在笑话中说出真相

 短评

看看社会都把搞喜剧的逼成啥样了!大家善良一点,听到不好笑的笑话多多包容,少疯一个对大噶都有好处

6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看完世界首映激动的打卡!剧情节奏感满分,内涵思考张力满分,艺术戏剧性满分,人物塑造满分。所有奥斯卡大奖给它都不过分,因为此片足够划时代的宣布,超级英雄的时代结束了。

9分钟前
  • 长颈鹿饲养员
  • 力荐

华金演绎的小丑固然精彩,但从导演不相信小丑可以从化学池里诞生这件事中,大概能看出他并不是很相信影像,所以只好大搞心理现实主义的mumbo jumbo,然而最终还是只能用大量堆砌的刻板印象制造冲突来推动故事发生。

10分钟前
  • TWY
  • 还行

語拙的《V字特攻隊》、主旨(仇富)延續卻說服力更低的《黑暗騎士崛起》、社經背景缺席的《計程車司機》、墮落的《喜劇之王》、超齡的《天氣之子》……擔憂這樣一部電影能引發民亂未免杞人憂天,如果厭世者能被這個輕薄到近乎世界系的故事給騷動,那七年前的諾蘭恐怕能推翻美國。瓦昆的演出無懈可擊──畢竟當代還有幾個演員能同時演繹耶穌和小丑?然而全劇最神來之筆的一幕卻不屬於他,而是給了一個侏儒。

11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再也不要有人跳出来把DC和漫威比了,这已经是金狮体系了。

15分钟前
  • 保卫胡萝卜
  • 推荐

Life is a tragedy when seen in close-up, but a comedy in long-shot.-- Charlie Chaplin人生近看是场悲剧,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场喜剧。——查理卓别林

16分钟前
  • Fly you fool!
  • 力荐

正式与Rorschach, V成为DC反压迫三人组。

18分钟前
  • C
  • 力荐

《摩登家庭》试镜落选之后

2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究竟谁是反派?是漫画里先入为主道德沦丧的小丑?是被煽动杀光富人颠覆权力的无政府主义?是居高临下何不食肉糜的精英权贵?还是以阶级分化为轮轴带动社会高速运转的系统本身?表面上是意识形态的尖锐对抗,是小丑不堪的灵魂被一片片撕碎,是将病症视为解药的以毒攻毒;内核却是政治立场的颠倒混淆,是小丑破碎的人格被一点点重塑,是漫长的以疗愈为名的禁锢终获正名。你认为谁是反派决定了你身在何处,而千千万万我们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这个严丝合缝又千疮百孔的世界将迈向何方。《小丑》发出的质问振聋发聩,但对于所有问题,它无力解答。

2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这才叫DC,谢谢。

24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一个生活中的loser,人们眼中的笑话,永远被忽略,永远没有存在感。路人欺负他,同事出卖他,主持人嘲笑他……所有人都不在乎他,把他当成空气。他从来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过,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他的死比他的人生更值得。他不是小丑,人们却说他是没用的小丑;他真正有病,人们又希望他假装没病。于是,他决定再也不要做他人生命中的过客,他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你说我是小丑,我就做小丑给你看。谁出卖我,我就让他知道出卖我的下场;谁把我当做笑话,我就让他再也笑不出来。曾经他戴上面具,总想为他人带来欢笑;如今他卸下伪装,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他是人们眼中的失败者,也成了另外一群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在世界舞台翩翩起舞,宛如一名艺术家。以前他认为自己的生活是一出悲剧,现在他意识到,它是喜剧。

2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完全不是超英片,就是一个以普通底层小市民为主角的犯罪片,大概也是这些年漫威DC所有电影里人性剖析最深刻的一部。影片对哥谭市有着出色的氛围营造,阴暗潮湿的道路,满目垃圾的街头,一触即发的暴动气息,这样的环境,再加上悲惨的身世、糟糕的一天,足以把一个老实的可怜人逼向深渊,从理性善良一点点变得麻木和疯癫,每一步转变都真实可信。杰昆·菲尼克斯瘦骨嶙峋的样子让人心疼,毫无疑问,影帝级的表演,“希斯·莱杰后再无小丑”的话可以收回了。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分几次终于看完了它,男主表演太出色了,一定会包揽许多表演奖项。虽然用喜剧小丑演员做主角,但故事是太沉重和复杂了,让人压抑,喘不过气,回不了神。是寓言?是控诉?很费人心思琢磨。其实编导自己也没有完全想透彻,最佳影片欠火候,最佳演员没问题。

3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电影语言是精致和饱满的,但内核是空洞和混乱的,it’s just a fucked-up white dude creepily stalking a black woman, killing people, and blaming everything on vague, void, and incoherent “social” problems so that it is intriguing but won’t actually offend the target audience. 那些经过精心计算的愤怒和挑衅都成为了商业价值的一部分。Yet it says absolutely nothing.

39分钟前
  • 小油飞
  • 还行

9分,菲尼克斯值得一座奥斯卡,表演太带情绪了,以无法抑制的狂笑表达痛苦,竟然笑到让人难过。影片与之前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截然不同,没有特效、没有奇观、甚至没太多动作场面。而是以略复古的方式,讲小丑为什么会成为那个小丑。其实是挺严肃的一部片子,包括去关注社会问题。片子还挺邪恶的,会让你有些同情这个小丑。另外,这片应该是无法续集和衍生,因为还是太实了,如果这个角色重新漫画化,也就不再是他了。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变成职业精神病后果然精神好多了

47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Venezia 12“希斯·莱杰之后无小丑“这个论述终于是被打破了。这是当代电影史的光荣日。

52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漫威:制造一个大坏蛋,首先要给他超高的智慧,强大的肉体,绝顶的战斗技能,对了,还有无限宝石 DC: 给他一个糟糕的人生吧

56分钟前
  • 小小明月几时有
  • 力荐

社会的疯狂带来反社会的集体疯狂,只需要糟糕的一天,人人皆可成为小丑。坦白说,“因为压迫、所以作恶”的命题已经不算新鲜了,但杰昆·菲尼克斯一步登天的方法派表演升华了整部电影!他的肢体和表情,完美告诉了世人什么是密不透风的绝对黑暗~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4.5 在《黑暗骑士》公映的十一年后,终于有一部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同类电影了。扭曲,震撼,一次进入深渊本体的角色研究,一场庆祝疯狂和悲剧的黑暗大狂欢。凤凰的表演是碾压式的,奖项根本hold不住。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