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 第五季

已完结

主演:窦文涛,马未都,许子东,邓亚萍,陈佩斯,周轶君,任长箴,陈晓卿,李松蔚,刘子超,肖全,尹烨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2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3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4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5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6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3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4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5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6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7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8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19圆桌派 第五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直接上尹烨老师的图

两暗一黑三起源始终是人类在追求终极答案路上的很难甚至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能说当下的科学是无法解决的,未来的科学呢?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希望你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经历过人性的可爱。 你用你无私的人性去克服了自私的基因性,同时别忘了感谢菌群的帮助。如果生命是一部代码,我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

 2 ) 生不逢时的圆桌派

看了很多期圆桌派了,之前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也经常看,这类谈话节目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聊天选题够广泛,邀请的嘉宾也都是社会上有名的精英人士,各行业的佼佼者。所以是既又宽度,又有深度,能给许多迷茫的人许多灵感,以及作为年长者,作为成就者指点方向。 上圆桌派的嘉宾,都有一口会表达的好口才和性感的思想,最重要的是,主持人窦文涛是个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人,他天然就能知道底层人民在想什么,在纠结什么,不装、真实是窦文涛最大的优点和卖点。上了他节目的嘉宾,自然而然也得受他影响,他会笑的贱兮兮的说一些比较露骨“粗俗”的情色话题,也会看似打趣,实则严肃的对着柯蓝问:你会觉得社会也都是你们的吗? 窦文涛经常自讽,圆桌派就是老男人的聚会,来的最年轻的也就只有蒋方舟。在开头念完一段广告词,笑着说:我们也是有钱就开张,没钱多休息。在我看来,圆桌派本身就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节目,能参加的嘉宾肯定不会是那些徒有外表的当红明星,坐在那聊一个多小时,需要深入浅出,引经据典的聊,是要口才的,是要有文化功底的。这也就注定了,能坐在那的嘉宾,年龄和阅历都不会小,除了蒋方舟这种才女能融入其中。 但钱和权是比情怀更霸道的存在,收视率不够,再好的节目得砍,尺度控制不好,再有收视率的节目也得砍。这也使得圆桌派的选题,不能是那些令大多网友看不懂的生涩严肃的话题,不能是触犯红线的敏感话题。这就让圆桌派发挥不了它最大的魅力,发挥不出它最大的能力。 但是圆桌派似乎又不算一档彻底献身资本、利益的节目,上这个节目的嘉宾,都是不差钱的人,从登上富豪榜的马未都,到拍了多款爆红电影的姜文,甚至有开国元勋的直系后代柯蓝。圆桌派为什么让人感觉到自然,那是因为他们私下彼此都是很好的朋友,这个节目是有理想主义的影子的,这或许也是我觉得这个节目令人着迷的地方。 圆桌派是精英阶层思想的代表,让底层民众能知道这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每天在想什么,每天在干什么。但是圆桌派最遗憾的是生不逢时,我真心希望能在未来舆论宽松的时期,窦文涛头发花白,和老友们围在一桌,点上一根香,没有任何限制的再聊上一期,把过往那些想说不能说,想说不敢说,想说不会说的话,一次性都讲与我们这些老听众听。

 3 ) 最后两集直接节目效果拉满

第一集:心战:“把球打到台子上”

我天,第一期太精彩了,邓亚萍口才太棒了,情商也很高,听她说话好舒服!

第二集:传承:“我跟父亲越来越像”

这一集有点无聊

第三集:笑道:“爱笑咱就打不起来”

笑的根源-获得感,从别人的悲伤中获得快乐😅

第四集:品质:“告诉了我一个诀窍”

第五集:边界:“你PUA我”

李教授的声音好能安抚人心。

第六集:凡学:“我价格太高自己请不起”

工具人性化,而不是工具人化。

陈晓卿老师讲话的声音听着好舒服!

第七集:社交:“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第八集:独行:“没人知道你是谁”

刘子超有点魅力啊!准备看看这本书!

第九集:简单:“你别让我选了”

第十集:体面:“丢人就挣钱?挣钱就丢人!”

中间没有客座嘉宾的几集有点水。

第十一集:基因:“一个理科生侃晕三个文科生”

第十二集:多样“我相信人类的代码中有爱”

最后两集太顶了,干货满满,逻辑清晰,表达利落,三观还正!

 4 ) 平常中见感动

今天看到了第二集,有两个片段我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周轶君说有个朋友怕生儿子,因为他对父子之间的冲突有种预见。我的观点其实和他类似,我甚至认为父子间的冲突无法避免,不可逃避。因为作为儿子的个体想要真正的独立自主,他就不得不打破父亲的权威,建立自己的存在感。但不同的是我并不恐惧我的后代是儿子,这里面还涉及到对后代的培养问题,我总觉得只有同性后代才可以在自己的影响下,去弥补自己的遗憾,或去走自己想走而未走的道路。这并不是说把后代当成自己延续梦想的机器,只是给他一个偏向于自己的选择。选择有很多,偏向于父亲的那一个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绝不是最坏的,那为何不可给儿子这个选择呢?何况最后的选择权仍在他自己手中,无人会强逼于他。

另外一个片段是陈佩斯老先生谈到对自己儿子小时候的培养方式,他不准儿子考满分,一到周末就带着他出去玩,这与我的教育理念完全相同。我想人活一世,追求再多金钱和地位,不过是为了获得幸福和快乐,如果孩提时期没有快乐,那即使长大后获得再多,也是无法弥补的。而且如果在孩提时期未能培养出一颗阳过平和健全的心,长大后恐怕也很难长久的快乐起来。

 5 ) 如何抗压

圆桌派终于回来了,第一期邓亚萍持续高能输出,对乒乓球的解说,让普通观众也能一窥究竟,一席话就提高了观众看比赛的专业性。圆桌派如果能多请一些各个领域的真正精英,绝对可以极大拓宽普通观众的视野。

邓亚萍关于抗压方法的表示和自己这些年的领悟不谋而合。凡事过于关注结果,往往容易得不到自己所想,只有脚踏实地做好事情本身,才是最好的抗压方式。从前高考的时候,倒计时100天,每天都会给自己重复一遍高考目标大学,最后并没有成功,彼时的我还不懂,作为十几岁的孩子,在周遭学校家长同学的高压环境下,我应该做的,不是继续给自己施压,而是要为自己减压。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后来出国念研究生,面对跨专业,跨语言这些障碍的时候,考试压力也很大。第一学期没想太多,只是认真学习,成绩出来以后远远高出周围朋友很多,萌生了想要distinction毕业的念头。第二学期一开始,便总是忍不住想要每门都拿distinction,渐渐感到学习开始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开始告诉自己,那个结果不重要,不要去盯着它,你要做的是,认真去听每一门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然后去消化所学的知识。每当心理想去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就会反复提醒自己。后来以每门课都拿distinction,圆满完成了英国的学习。从此我便领悟到,不要去过分关注你的目标,定好目标以后,要做的不是反复提醒自己目标是什么,而是要专注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上。只要你把每一个过程都做好了,结果是水到渠成的。这和邓亚萍说的,上场以后不要去想输赢,要想着怎么去打好每一个球,做好每一个动作,完成好每一个技术,异曲同工。如今,我每次面对压力的时候,就会告诉自己,关注当下,关注过程,踏踏实实把每一个步骤做好,结果自然不会太差。同时,面对输球,她也很坦然。在分析了所有原因以后,没什么包袱,很放得下。这或许也得益于她的问心无愧,如果自己已经尽力了,那结果真的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还有就是,“如有神助”是建立在绝对扎实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心存侥幸,等待奇迹。只有在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时候,上帝才会打开那扇门,让你窥见那种随心所欲的状态,然后让你享受片刻,这已经是另一个境界了。就像演员,只有对角色和剧本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在真正拍戏的时候,才有可能更多的自我发挥,最后塑造一个经典的角色,怎么演怎么都对。

每一个关键球得分和失分的复盘分析,无论多时间多久远,她都记得特别清晰,这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必备品质。这也是任何一个行业优秀的人的必备品质。简单如学生,学习的时候有错题集,帮助复盘纠正做题思路的失误。复杂如职场,哪一个项目做得好,为什么好,哪一个项目做的不够好,哪一个环节不够好,好的职场复盘可以迅速提升技能。

关于对手和场上形势的分析,这一段特别让我意外,同时我坚信,这种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是邓亚萍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品质。对于对手的不同表情,要细致的观察从而判断他的状态,进而判断和感受场上的势。根据不同的势,来调整自己的技战术是博、是稳还是顶,要顺势而为,方能百战百胜。

最后让我特别惊喜的,是邓亚萍的表达能力。她不仅是逻辑清晰,同时表达的方式让人觉得既真诚又有趣。很能吸引人,窦文涛把她解说比作说评书真的是很贴切,口才好,内容更好。而且她还特别爱笑,让周围的人也觉得聊天很轻松。她可是运动员出身啊,试问有多少运动员可以如此健谈。

邓亚萍真的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在乒乓球上,她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达到了巅峰的境界。在乒乓球以外,她也如鱼得水。拥有非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她就算不打乒乓球,在其他行业,也会发光发热的。

 6 ) 外面的世界好大

——圆桌派第五季11期:基因

推荐理由: 1、你认为是两个人聊天,其实是一堆生态系统和另一堆生态系统在聊天。你以为你是个人,其实你是细菌、病毒的培养基。 2、 当年曼哈顿原子弹计划,算核爆算不出来,ENIAC就诞生了。 3、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危险的。基因本私,人性无私。 4、生物多样性能重生,生物单一性会毁灭 5、我们现在吃的很多东西都是转基因,自然转基因,比如木瓜、茭白,一千多年前的真菌感染后转基因。我们吃的圣女果不是转基因,是生物多样性的保存。 6、病毒最终和人类趋于温和的相处,而不会消灭,基本上只有极少的药物能够消除病毒,比如丙型肝炎。 7、你身上携带的能够使下一代致残的基因,是为了抵抗历史上某种病毒而遗留下来的。你某些基因的缺失可能会阻碍某些病毒的传染,比如CCR5。人类的基因是没有完美的,你以为的好也许是不好的,你以为的不好也许是好的。 8、AI是计算,人类大脑是算计。AI无法取代人类大脑的简便性和精简性,大脑不可束缚,有自我意识,那么我们到底有没有自我意识? 9、一个人生物、历史、化学、物理、哲学、IT相互杂糅且有侃侃输出,尹烨,华大基因CEO。 10、看过无数期,这是封神的一期。 11、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就只关注一件事,比如绞尽脑汁评职称,绞尽脑汁挣钱,绞尽脑汁难过,放轻松,外面的世界很大,人类未知的领域太多,你以为的事儿也许根本不算事儿。

 短评

首期干货满满,聊出了刀光剑影的感觉。邓亚萍输出能力太强了,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冲力,四人谈话局变成了“一人评书三人观众局”。许子东在努力扩展话题面,马未都负责画龙点睛。窦文涛在高手之间推拉摇移,这控场能力真不是盖的。

5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终于到了。7一小时教你摆脱社交恐惧。5你永远可以信任涛哥,这一集值得每一个被现代性折磨的人反复观看。1邓亚萍真能聊,听她复盘比赛,比现场看球还精彩,真是体会到过去说书的风采了!关键是还能得出如此深邃平实的结论,专注过程忘掉结果,观察对手选择技战术,“把球打在台子上”。2陈令人尊敬但不接地气,窦试图拉回大地也无可奈何,马虽顺陈而时有难圆其说之苦,周世界走访他人的童年也对陈之高论无分析能力,请到好的嘉宾真不容易,尴尬的一集。3渐入佳境!笑是社会的活化剂,我们曲解了莎士比亚(to be是要让人笑的),小事(对个人)、喜剧(对社会),笑扩大了我们的宽容度!4涛哥点题能力超一流,“追求就是品质”,而追求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6人是语言的动物,而语言的多样性才能获得社会可持续的健康生态。8旅行即苦行。

9分钟前
  • 裴楷
  • 力荐

文涛久违了,这是一档不可能给低分的节目,永远支持。

13分钟前
  • 英伦boy
  • 力荐

这大概是《圆桌派》最“静态”的一季了。除了谈基因和病毒让人眼前一亮,其他的部分都很平淡。大概是因为现实生活已经因为种种不确定因素天翻地覆了,谈幽默、社交和选择困难,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甚至于无聊了。

1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好久不见。马爷硬朗,许老师健康,轶君清瘦,文涛胖了。同样期待尚未出场的老朋友们。(这一季结束了,我最喜欢一头一尾两位嘉宾,她们都成功地让文涛许老师他们变成了好奇宝宝,把各自领域专业性极强的东西讲的极具人文气息和故事性,她们自己讲的过瘾,我们大家听得入迷,特别好。

20分钟前
  • 烦了🌈
  • 力荐

窦老师一直做,我就一直等。

21分钟前
  • Mona
  • 力荐

马未都说现在年轻人不用再为了吃饭而去找工作了,不想工作了回家添副碗筷就行了。天啊,这得多少年没见过年轻人了才会说出这种话,放到微博上是会被骂“privilege男”的程度

25分钟前
  • 衣锦与夜行
  • 还行

最后2集封神,最高质量的谈话节目.

29分钟前
  • mingming
  • 力荐

虽然这样说很对不起其他嘉宾,但是看完这一季我心里只有尹烨老师

30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两年未见,甚是想念。开局经典老三样,和邓亚萍老师一起聊乒乓球,之前奥运会就看个热闹,现在也算知道一点点门道了,受益匪浅。个人最喜欢第5期边界(工具人,生活与工作的边界)、第7期社交(社交焦虑)、第10期体面(体面与赚钱)、第11期基因(最长知识的一集,好多专业名词,都听晕了)、第12期多样(完结篇,同前期一样,干货满满)。感谢各位老师们的谈天说地,每期都有新收获,特别最后这两期,够我消化一阵子了。同样也非常期待第六季,希望这类节目能够长青,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感谢赞助商爸爸们的赞助。

31分钟前
  • YU
  • 力荐

什么叫高质量主持人啊,窦文涛总是能把话题拉回来!

35分钟前
  • 彳亍着
  • 力荐

多请尹烨这样的嘉宾吧

36分钟前
  • 寺。⛓️🔒
  • 推荐

即便话题收窄了,聊天类的节目还是独此一家。

39分钟前
  • 田子Amon
  • 推荐

这一季看了5集了,没有喜欢的,感觉没有以前几季深刻。更新:6集开始渐入佳境

43分钟前
  • Cam
  • 推荐

民智亟需开启,这类谈话节目太缺太缺了。

46分钟前
  • 小艮
  • 力荐

五星给的是节目最后两期。

51分钟前
  • 三刀刘索隆
  • 力荐

比第四季好多了。但是没有了看理想三个字蹦来蹦去,总觉得缺了点啥。

52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推荐

第一期也太无聊了🥱

55分钟前
  • sex_robot
  • 推荐

马未都侃侃而谈“脱口秀”的时候甚至还拿题词器说事,对别的行业一知半解还能这么自信的滔滔不绝。每次看他聊这些他不懂的东西却能这么自信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坐在胡同口的老大爷说“这事啊,不就是那么回事嘛,跟那啥啥一样”。不懂装懂这劲儿,确实能唬住不少人,但是但凡他聊到一个你了解的领域,你就会发现他纯粹是胡扯。

58分钟前
  • 小个QAQ
  • 推荐

等了两年的圆桌派第五季终于回归了,第一期邓亚萍讲的太精彩了,听完了简直意犹未尽的状态,窦文涛依然保持着以前的的小机灵,马爷也是一如既往,年度下饭节目Top。

1小时前
  • 提笔落墨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