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2014

HD

主演:罗杰·伊伯特,马丁·斯科塞斯,沃纳·赫尔佐格,查姿·艾伯特,埃罗尔·莫里斯,吉恩·西斯科尔,艾娃·德约列,拉敏·巴哈尼,斯蒂芬·斯坦顿,玛琳·西斯科尔,A·O·斯科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2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3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4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5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6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3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4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5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6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7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8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19人生如戏201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但愿朋友都健康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大半年不见的朋友,在北京这个地方,终于聚上了一回。

小酌完几杯,看夏夜来得晚,决定穿过胡同小巷,换个地方再喝一轮。途中,有人说,不如大家合张影吧。其余几个,一边做惊讶不可思议状,哇靠起来,一边还是迅速配合,就地站好了。

事后再看照片,我清楚地记起,三年前,我在那个胡同口拍了张风景。当时怎会想到,三年后居然鬼使神差,又站墙底下合影。北京的大风还是一阵又一阵,提醒着我,时间的海洋正在翻滚。

这几个朋友因为喜欢电影结识,如今也还做着跟电影有关的事情,跑宣传或者写评论。有人不再看那么多电影,但是我们总还是会聊电影。就像以前,正如当天。

《人生如戏》里,罗杰·伊伯特说,他每年都会到芝加哥的一个小公园。在那有个朋友只凭记忆,给他朗诵《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页。

“ 那些消失了的树木,那些为了给盖茨比的别墅让路而被砍伐的树木,曾经一度迎风飘拂,低声响应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想……这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些,把胳膊伸得更远一些……”

对写电影评论的人,罗杰·伊伯特是一个无法逾越、不可复制的人物存在。

如果是一个爱电影的人,想要写好影评,他首先应该比其他人更热爱电影。

有些人,因为喜欢电影而开始写影评。还有些人,他们写影评是因为不想成为影评人。

罗杰·伊伯特说,他写了数以百万计的评论文字,但大多已经忘了。这是一个影评人的生命感悟,因为最终留下来的,始终只会是电影本身,而且还必须是流传于世的伟大电影。

哪怕你没有看过任何一篇罗杰·伊伯特的影评,《人生如戏》拍的是一个美国著名影评人,这都不会影响你对这部纪录片的看法。因为它在讲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还有他生命中的电影。

《人生如戏》感人,但也刺痛人。电影一上来就是伊伯特因为癌症发作,做了摘除下颚的手术,从此无法说话。尽管伊伯特本人坦然面对,乐观依旧。但在旁人看来,从他的相貌变化到管道发出的嗤嗤声,无不令人感受到直接疼痛。

“放我走吧”,

最后,他终于觉得累了,这么跟妻子说道。

整部电影,更像在讲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生命与死亡,只不过,他恰好做了一份了不起的影评人事业。伊伯特谈到了他的工作,他可以滔滔不绝,跟台下观众评析完一部电影。

还有那个同城写影评的死对头西斯科尔,后来在电视上捧逗哏的好友。伊伯特有时候咄咄逼人,像小男孩一样,一定要在嘴上赢过对方。因为西斯科尔跟伊伯特隐瞒了身体状况,53岁就离开人世。后来伊伯特决定,向外界公开自己的身体疾患。

伊伯特曾经酗酒,感情方面漂泊无定。后来,他遇到了人生挚爱查兹,在差不多五十岁时,才开始了迟来的婚姻生活。

伊伯特对妻子说,我差不多等了一辈子才找到你。真高兴,我找到了。

《人生如戏》还讲到了伊伯特的一些人生琐事,他写过一个剧本,叫《飞越美人谷》,朋友说,因为是伊伯特的朋友,他给这部电影打三星——满分十星。伊伯特有苛刻严厉的道德准则,所以他对大卫·林奇“臭名昭著”的《蓝丝绒》并无好评。

他热爱的那些电影:《甜蜜的生活》、《生之欲》、《白昼美人》、《2001太空漫游》……

片子传达了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只要你爱电影,电影就不会亏待你。正如朋友说的,伊伯特之所以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因为他的个人成功就是美国梦的完美体现。然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尾,它也萦绕着死亡的气息,就像一部电影的落幕和散场。伊伯特很早失去了父亲,死亡又夺走了挚友,然后迅速压迫着他。他与死亡坦然面对。

因为电影,我得以认识许多好朋友。有一些人不幸离开了人世:从阳台上摔下的,在睡梦中停止心跳的。还有人被病魔缠身,正在努力地活着,像平常一样坚持看电影。看完《人生如戏》,我想到的不是电影,而是朱天文在《菊石纹》结尾写的:想要说,二十年后,但愿朋友都健康。那篇文章里的杨德昌,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伊伯特说,在所有的艺术形式里,电影无疑是最有力量和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2 ) 伟大的电影

罗杰·埃伯特,美国影评人、剧本作家,是写影评中唯一普利策奖获得者。这是他自演的纪录片。他去年因病去世了。看后我又找来他的《伟大的电影》一书。他一生看了1万多部电影,从中写了3千多篇影评,就1万多部电影,是一般人不能望其项背的,而且他写《伟大的电影》时说,书里100部电影他每部至少看过十几遍,我们能有这样的耐心吗?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电影让我们能“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片子就难以忍受”。这是一部普及经典的电影和书,从他个人经历,为我们观影人提供观看参考,少走弯路,当然每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和选择,培养自己的观影品味很重要,你就不会肓从于热闹,如果人人都喜欢《小时代》这样的电影,那还要电影学院干什么,还需要培养导演吗?有什么样的影迷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热门是真正电影人的悲哀,也是真正爱电影人的不幸,因为谁会去拍那些挖掘真相、直指人心的电影。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看多了垃圾,而不去认识这些电影中的魁宝那一定是人生的损失,译者说:看过《热情似火》就会认为《我为玛丽狂》是多么无聊,看过《彗星美人》就会发现《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是多么庸俗,看过《现代启示录》就会发现《拯救大兵雷恩》是多么幼稚,看过《卡萨布兰卡》就会发现《珍珠港》是多么肤浅。这些电影幸好我都看过,我非常有同感,好的电影能让你思考,丰富人生的经历。希望人们不追逐新的大片,也停下你匆匆的脚步,回过头去看看那些大师留给我们的经典。从这一部电影、这一部书开始。

 3 ) 生死人生

罗杰与吉恩亦敌亦友的往事很动人,前者最终无言,后者最终无思,人生何尝不是一场精彩刺激的苦痛之旅;养育子女是上天安排精妙的人生再教育课,让人真正懂得人之生,而后一课则是面对死,其间,中场休息而已(此处不展开细说了,会写进新书《胴体:向日葵总在日落时分低头》);如果一部作品无法让你对人生有所思考,那它就是狗屁——永远不要怀疑这一点。满分

 4 ) 东方早报:他为美国电影代言


  罗杰·伊伯特于1942年6月18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1967年他放弃了芝加哥大学的英语博士学位,入行写影评,并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评论奖。他在电视节目中开创的“拇指向上”的评定方式,成为影迷心目中影片的质量保障,《盗梦空间》的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就曾在2002年因为他的《失眠症》获得伊伯特“拇指向上”的肯定而激动万分。

2000年,罗杰·伊伯特(右)与伍迪·艾伦在芝加哥大学聊电影。

影评人Dana Stevens收藏的伊伯特回复她的信函。
  早报记者 沈祎
  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美国著名影评家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因癌症在芝加哥去世,享年70岁。2002年,伊伯特被诊断得了甲状腺恶性肿瘤,2003年,癌细胞转移到唾液腺。在去世前两天,他还在博客中写到,自己因为癌症复发,正在接受化疗。罗杰·伊伯特的妻子Chaz Ebert周四向媒体表示,伊伯特在最后一刻很平静,“他看着我们微笑,没有挣扎,也没有痛苦,他走得平静而有尊严”。
  “回头电影院见”是他
  留给影迷的最后一句话
  伊伯特在博客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A leave of presence》里说:“过去一年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高产的一年,我写了306篇影评,每周写一到两篇博客,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章。我必须放慢速度了,把剩余的部分交给我欣赏的有才华的影评人,而我现在要有选择地写影评,只写那些我真正想要评论的电影。这也是我这辈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为什么我乐意把这一状态称之为‘虽然离去,心将犹在’(a leave of presence)。”在这篇博客里,伊伯特仍然乐观地对未来的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规划,他表示将全身心投入和妻子、朋友一起创立的“数字Ebert”网络媒体,并即将在4月9日推出全新升级版的网站RogerEbert.com。届时,网站将建立更丰富的影评资料库,不仅有伊伯特从1967年开始写的1万多篇影评,同时也会为其他影评人制作特别专题,包括对纪录片和经典电影的回顾。同时,他也提到了每年在他的母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举办的“EbertFest”电影节,这个电影节即将迈入第十五周年。未来几周,他将要筹备一个活动,把电子游戏做成电影版。“一旦我做成了,欢迎你们来和我辩论,这到底是不是艺术。” 同时伊伯特还提到,由Martin Scorsese、Steve Zaillian和Steve James共同筹拍的关于他本人的传记纪录片也正在进行中。“我觉得受宠若惊,但也深表感激。”伊伯特如是说。
  在最后给影迷们的文字里,伊伯特毫不讳言他的“隐退”多少也出于健康因素。去年12月,他遭遇了一场尾骨粉碎性骨折,而近期的癌症复发使他行走和讲话都很困难。尽管去电影院越来越困难了,他仍然通过片方寄来的拷贝坚持观影。伊伯特在去世前两天似乎并没有停止笔耕的意思,他说:“真的很糟糕,癌症复发使我在医院呆了太多日子。所以在未来的‘坏日子’里,我会写一些疾病带来的脆弱和困扰,而在‘好日子’,我会写一部令人狂喜的电影是如何帮我摆脱痛楚的。”
  “回头电影院见。”是他留给影迷的最后一句话。
  奥巴马:“对于一代美国人来说,他就是电影”
  从1967年为芝加哥太阳报写影评开始,46年来,伊伯特笔耕不辍,在整个西方影评界,甚至无数中国影迷的心里,伊伯特无疑是一个教父级人物。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对于一代美国人,尤其是芝加哥人来说,他就是电影。2005年,伊伯特成为第一个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足迹的影评人,同时,他也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评论奖的影评人(1975年)。伊伯特并不是一个停留在平面媒体上的影评人,除了报纸之外,伊伯特品牌在电视、互联网上都有广大的影响力。在获得普利策奖的同年,伊伯特和搭档Gene Siskel在芝加哥地方电视台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电视影评节目“Siskel&Ebert”。在半个多小时的节目里,两人会依次点评四五部电影,并且给出“拇指向上”或者“拇指向下”的评定。如果两人意见相左,便会展开一番论战。由于谈话风格即兴幽默,使得他们成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而“拇指向上”也变成了极具个人标志同时又声名远播的电影评判标准。甚至对很多中国的影迷来说,初次认识伊伯特这个名字,可能就是从早期在盗版碟封套上的Thumb Up这样的推荐语开始的。在全世界的影迷心目中,似乎倘若伊伯特跷起了大拇指,那么一部电影的品质多少就有了保障。
  1999年,老搭档Siskel去世之后,节目由伊伯特在太阳报的同事Richard Roeper接手,变成了“Ebert&Roeper”。早高峰时期,伊伯特的电视节目收视人数在800万到1100万之间。导演斯皮尔伯格这样评价:“伊伯特以极大的热情和真正的电影知识来写影评,帮助无数的电影找到了它们的观众,并使得电视影评在历史上找到一席之地。”2011年初,已经与甲状腺癌抗争多年的伊伯特又推出了全新的电视节目,彼时他因为手术失去了一部分下巴而且已经无法正常讲话,但节目仍用画外音朗读他的影评。
  伊伯特的电视影评在走红之后也引来了同行的争议,例如有电视营销,助长观众的惰性,带来影评文化快餐化的不良趋势等。对此,伊伯特反驳道,自己的电视影评从来不收片场的费用,所谓的“影评末日论”只是危言耸听,影评人的影响力则是更该被关注的。确实,“影评人”一直是伊伯特放在第一位的身份,而且作为一个有着极大工作量的日报影评人,他在1991年《给我自己和其他某些影评人的备忘录》里写道:“每天为报纸写影评,那是一种在底线和更高追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行为,是一种在两个问题的答案间寻求平稳的行为:1.这部电影值得掏钱看么?2.这部电影会否增加或者否定我关于人性的认识?”
  不论如何,对于伊伯特“快餐影评”的指责多少是不成立的。曾亲身经历电影黄金时代的伊伯特显然对电影艺术在票房时代的没落而痛心:“再也不会有狂热影迷在普通电影院的门口排队等待观看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和戈达尔《周末》了。”他说,“对于许多电影爱好者乃至最狂热的爱好者而言,早期经典电影仍然是一片尚未开发的领域。作为一家日报的影评人,我不想一辈子只把眼光放在当代影坛。”于是,伊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开始了“伟大的电影”专栏写作,向影迷推介、分析影史上一百部电影佳作。《伟大的电影》被三次结集成书,就在伊伯特去世前不久,他在博客中表示该书将会第四次编辑出版。
  “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
  更好的人”
  伊伯特于1942年6月18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厄巴纳,父亲是一名电工。从15岁起,他就开始为当地报纸写高校的体育报道,同时也在一些杂志上自编自写科幻小说。成为职业影评人,似乎并不是他计划中的事情。据他回忆,马克思兄弟的《赛马场的一天》是他看的第一部电影。1964年,伊伯特大学毕业后在南非的开普敦大学获得了一年的奖学金,之后在芝加哥大学开始攻读英语博士学位,第二年他放弃了学位,在影评写作的“黄金一年”(1967年)入行。在当时业内仍然是以波斯利·克罗瑟这样的“保守派”影评人为首的局面下,伊伯特准确地把握住了青年电影具有反叛、抗议的时代特点,在围绕《雌雄大盗/邦妮与克莱德》(1967)、《2001太空漫游》(1968)、《逍遥骑士》(1969)展开的几次大规模影评论战中都站在了正确的一方,对同龄的“新好莱坞”导演不吝慷慨的赞美。不少资深影迷表示,因为阅读伊伯特的文章而改变了对罗伯特·奥特曼的看法,而另外一位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现今为伊伯特拍摄纪录片,多少也带有一些私人的感情因素(为了感激当年他对自己的保驾护航)。毫无疑问,在书写“新好莱坞”的历史时,伊伯特的评论可以说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章。
  伊伯特与导演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是电影界的佳话。他去世后,德国导演赫尔佐格第一时间接受了西方媒体访问,他说:“我一直敬爱他是一位伟大的电影战士,而且是一位多年来伤痕累累的战士。他一直坚守在最前线的哨岗上,即便那块战地已经被多数人遗忘。在过去的20多年,关于电影的知识分子式的沉思正在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明星的花边新闻。罗杰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仍然感受到他的目光,我会因此坚守这一阵地。”
  执导《黑暗骑士》的克里斯多夫·诺兰在伊伯特去世后也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1998年在多伦多的电影节上,诺兰将要放映他的第一部作品《The Following》,当他正焦急地等待观众进场时,他看到了伊伯特的身影。不过戏剧性的是,诺兰刚和同伴击掌庆祝,伊伯特却跑出来对他说:“啊,对不起,我走错了戏院。”尽管如此,诺兰仍然表示,自己在孩提时代就已经对“Siskel &Ebert”的电视影评节目印象深刻:“这是我了解电影评论的启蒙。”诺兰回忆:“多年后,在2002年,当我的《失眠症》获得了‘Thumb up’时,我都难抑激动……当你认识像伊伯特这样的影评人之后,你才会对电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会明白一部电影应该带给观众什么。”
  除了作为媒体的影评家外,伊伯特自1969年起就在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教电影。1999年,他在母校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EbertFest电影节,关注被忽略或冷落的好电影。伊伯特去世后,不少后辈影评人提到了伊伯特早年对他们的慷慨鼓励。女性影评人Dana Stevens甚至找到了自己少年时给伊伯特去信后收到的回复。她说:“他很快就回复了我,用打字机一字一句地打在芝加哥太阳报的信纸上,他鼓励我尽力去看所有的好电影,并且要坚持写作!”
  去年,两本伊伯特的影评集中文版《伟大的电影》和《在黑暗中醒来》在内地出版,使中国的读者得以更系统全面地了解这位影评教父在电影评论方面做出的伟大成绩。大卫·波德维尔在《在黑暗中醒来》的序言里写道:他将惊人的能量、敏锐的判断、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眼光和敏锐的幽默感融入了他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中,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洞察力的影评文字。
  作为一个伟大的影评人,伊伯特生前写过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他对所有影迷的共勉:“我们生活在一个时空的盒子里,电影则是墙上的窗子。它们让我们得以进入他人的思想,并不只是简单了解他人的角色(尽管那也很重要),而且能够通过他人之眼看世界。特吕弗说过,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最鼓舞人心的场面莫过于你走到剧院里,回头看到观众在银幕灯光下的面孔。如果电影有任何的美好,便是那些面孔上所反映的体验。在某一个时刻,观众体验了不属于他们生命的人生。而在所有的艺术形式里,电影无疑是最有力量和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5 ) 死后,街道上仍贴有他们的头像。

Life itself. 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是一封信、老照片、颤抖的手、镜头前的微笑,是堂吉诃德向死亡发起挑战,《I'm your man》随之响起。 老了,他给吉恩的妻子写信:“现在我年老体衰,变得更加想念吉恩了。或许因为我当年犯蠢,让我没意识到他是我见过最风趣、最幽默的人。” 镜头面向镜子的瞬间,我们已陪他走过一生,如今穿越金字塔,站在他的病床前。 死后,街道上仍贴有他们的头像。在光线昏暗的电影院中,他仍在鬼魅般走动。

 6 ) Inspiring

普利策奖第一次颁给film criticism,怎么会有人这么热爱自己的事业啊,有那么多的激情和勇气和尊重献给与爱好合二为一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一生。看起来幽默又励志,但是几乎是从头哭到尾,很少有的不是被情感左右而感动,是被一股非常坚实的力量所鼓舞和触动到流泪不止。

太多让人emotional的点了,很多话我想在影院里掏出本子记录,也许这才能叫有温度的传记吧,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在公园里只凭记忆,给他朗诵《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后一页,“这一年年在我们渐渐远去的极乐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会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膊伸的更远一点。”太美好太悲伤了。

而且这样一部片子,它所呈现的只是一种表达,而没有输出任何观点,真的非常难得,就像他的遗言“感谢你们和我走过的一切,我们电影院见。”说了再多的话,写过再多的字,留下来的,最终只会是电影本身。

看完电影从小西天出来,太阳落在了马路中间,把路另一头的匾照成了金色,北京的大风一阵又一阵,我不再为了干燥的天气焦虑,我的心里充实又快乐。

 短评

夜观罗杰·伊伯特纪录片《人生如戏》几点感触:纯粹热爱一个东西,会充满幸福感,坚持一辈子,也许能出一点成绩;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评判标准,不迷信权威和固步自封;偏激观点也是观点,学会独立思考个性表达,面对团体圈子、利益关系坚持底线;开阔个人视野,一直保持新鲜感,永远学习。

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Roger Ebert可以算是我的电影启蒙老师。若这只是一部关于影评人的电影,相信没多少观众能产生共鸣;它更多讲述的是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对生活的好奇和对人性的感悟。艾伯特说他活在电影里,因为电影就是生活本身。共享感受、分享感悟是它最大的魅力。我们爱他的影评,也因为那里面就是生活!片尾哭瞎!

7分钟前
  • 望潮
  • 推荐

一位毒舌影评人最终丧失了吐舌的能力确确实实有种《人生如戏》的况味,然而我不喜欢职业影评人的原因是他们所持的“职业化”眼界。在那个狭隘的圈子里,且不说他们极有可能成为坏电影的帮凶,至少他们的见解也难以逾越那方赖以生存的一亩三分地。是否拥有去职业化的观点是检验一个人学识和修养的尺度。

12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很喜欢所有关于伊伯特和他的荧幕拍档、职业宿敌吉恩·西斯科的段落,一辈子能拥有这样的同僚,真是非常幸运。或许限于篇幅,伊伯特这个人本身,以及他对整个影评行业的影响我还希望看到更多,不知能不能在自传里找到答案。结尾也是看到哭瞎,555

1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电影让生活的每一天都有期待。

1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部极其工整老练,情感丰富的纪录片,以罗杰·埃伯特的同名传记为蓝本,重点是他的生活,围绕他一生的各个时期展开,就像事业、为人、友谊、爱情和死亡组成的美丽乐章。他的文字除了敏锐的洞察力、幽默感和学识,其实更打动我的是情感,那些人生体验和心理共鸣的东西,人生真的就如戏。★★★★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究竟是给“电影”,还是“喜欢电影”,还是“喜欢评论电影”,还是“影评人”,还是“影评人的观点”,还是单纯这一部纪录片,来一个评分?

24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虽然差点哭瞎,但就纪录片本身来说太中规中矩了

26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还行

哭到不行。

3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为什么有些人会从生命中拿出那么多的年华交给电影,去忘我的看,痴迷的聊,倾心的评,因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在影院中创造永恒的迷影情结,毕竟,人生有限,但光影无限。罗杰伊伯特,一个有戏而伟大的迷影之魂,天堂依旧会有电影院。

3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更生动地了解了E的生平和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作品的描绘比较边角,缺乏足够量的严肃批评,信息量不够大,基本还是粉丝电影。贵在真挚,有趣味。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极为精彩的纪录片,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美国最伟大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的人生旅程。本片对艾伯特早年酗酒、情场品味差、骄傲自负等缺点毫不避讳,对其家庭身世、职业生涯、爱情、晚年与癌症的抗争作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最让我感动的还是Gene Siskel和Ebert的亦敌亦友“相爱相杀”的关系。(9.0/10)

3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 2015年第一部,让我更加坚定的在热爱电影的这条路上走下去。

39分钟前
  • 郭连凯
  • 力荐

无关成就多少,注定有落幕时刻的生命本身就令人感伤。

4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so basically he was a jerk.

44分钟前
  • Jin
  • 还行

从制作的角度这是一部教科书般的美式纪录片,导演过Hoop Dreams的纪录片老兵Steve James在各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本片有很多注定成功的元素:R. Ebert是一个电视明星,留下了大量的视频素材;那本天然剧本般的同名自传;那些极具视觉和情感震撼的医院内镜头;算不上经典之作,却无疑是一部精品

46分钟前
  • Dude
  • 推荐

著名影评人,赫尔佐格《在世界尽头相遇》即是献给他。

48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看看人家影评人,老马丁听了就面露惊恐地虚心接受。这部电影主要是劝导我们豆瓣标记电影最好写点东西

53分钟前
  • bird
  • 推荐

明月点缀了他的窗,他点缀了别人的梦。在电影和电影迷之间,影评人终于有了存在感。如果说罗杰·埃伯特的人生如戏,那么这部戏一定是“天堂电影院”。

5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best of enemies之电视评论员篇,看二位台前台后斗嘴,还真有点像巨婴症。

60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