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作

HD

主演:汤姆·希林,塞巴斯蒂安·科赫,葆拉·贝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奥利弗·马苏奇,叶甫根尼·希迪金,马克·扎克,乌尔里克·C·扎勒,巴斯蒂安·特罗斯特,汉斯-尤韦·鲍尔,汉诺·科夫勒,辛纳克·勋纳曼,詹妮特·海因,乔切·舒托夫,约翰娜·加斯多夫,弗罗里安·巴西奥罗麦,本·贝克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意大利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主之作 剧照 NO.1无主之作 剧照 NO.2无主之作 剧照 NO.3无主之作 剧照 NO.4无主之作 剧照 NO.5无主之作 剧照 NO.6无主之作 剧照 NO.13无主之作 剧照 NO.14无主之作 剧照 NO.15无主之作 剧照 NO.16无主之作 剧照 NO.17无主之作 剧照 NO.18无主之作 剧照 NO.19无主之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主之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库尔特(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的姨母曾经被关进过集中营,最终在纳粹医生卡尔(塞巴斯蒂安·科赫 Sebastian Koch 饰)的折磨下不幸死去。虽然库尔特幸运的在柏林墙建成之前逃往了西德,但他的整个童年时代都生活在纳粹的阴影之下,这给他的人格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之后,库尔特进入了杜塞道夫美术学院就读,无法走出过去阴影的他将内心的绝望和伤痛都挥洒在了画布之上。一次偶然中,库尔特邂逅了名为艾利(葆拉·贝尔 Paula Beer 饰)的女孩,美丽活泼的艾利渐渐的治愈了库尔特内心的伤痕,当两人鼓起勇气想要将关系再推进一步时,却遭到了艾利父亲的强烈反对。英勇赞曲小鱼吃大鱼2012幸运欧尼克斯和灵魂护身符梦之园初恋男人不可以穷(粤语版)铁塔油花浪漫曲谁摘了傅总的蔷薇窗子里的女巫订阅不伦午夜食人列车章西女王落泪成金追忆似水年华皮绳上的魂坂上之云 第三季浅坟小店看中国钻石谜情声生不息宝岛季鲨海(国语版)空中浩劫 第十二季新精武门1991猪猪侠之勇闯巨人岛死亡幻觉2扎醒将军,居然忘记我是白月光BEN 10:终极异形第二季脑神探怪兽卡车积极地生活吧拜见岳父大人1谍影迷情 第二季拳族贱神三少爷2我的血腥播客起势摇滚红楼枪声危险恶邻奥利维娅桃花缘起终成寡妇

 长篇影评

 1 ) 关于乐透彩号码的隐喻

关于乐透彩号码,我理解这是导演关于艺术品意义所设置的一个隐喻,一组随机的数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当它成为中奖号码的时候,随机的数字就因为中奖这件事,以及奖金数目对应的大笔金钱而变得意义非凡。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在作品不被社会认可,作品不能与欣赏者之间产生互动,引起私密的情感交流和共鸣的时候,作品只对艺术家本人有意义,对大众而言就像一组随机的数字,不能引起关注。

用乐透彩号码这个隐喻,我理解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乐透彩中奖号码的组合虽然随机,但是这6个随机的数字组合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数字,都不可能中大奖。回到影片的三段故事,画家库尔特找到真正自我的过程包括,童年姨妈的影响,挣脱东德艺术学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教育的影响,在西德杜塞尔多夫来自同学和教授关于创作观念的影响,岳父齐邦德教授对他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妻子的影响,多个影响因素中,导演并没有特别强调哪一个因素的作用更重要,而是用乐透彩号码的隐喻,留给观众去品味。就片子而言,库尔德最终找到自我、找到最佳的形式表达自我的过程,有必然因素如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偶然因素的触发,比如岳父请他吃饭、委托他帮忙拿新护照,席间有报童卖报,他从报纸新闻照片中获取灵感,找到通向自我的正确途径。

这些因素,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都是宇宙中的随机事件,谁也不知道哪件事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以及该不该发生?这样处理故事的主题,确实会给一部分观众带来观看解读的困惑。片子用很大篇幅讲岳父齐邦德教授,作为著名的妇科医生,在纳粹统治期间,曾经参与希德勒的净化种族血统、消灭无价值人口和基因的行动,战后,岳父也因为画家库尔德的父亲自杀、在库尔德身上看到他的忧郁气质,岳父认为这些表现不符合他自己关于优秀人种的看法,而亲自动手拿掉了女儿艾丽和库尔德的孩子,并导致艾丽习惯性流产无法再怀孕。用了这么多篇幅,结果并没有如观众预期的那样将纳粹罪行控诉一番,而只是作为画家的生活背景,衬托他在明确地找到自我之前,不断被社会、被某种权威(岳父)否定的事实。

在挣脱了他人强加给我的意识,识破重重幻象的迷雾之后,我是谁?我是什么?是导演尝试引导观众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我有勇气,寻找和面对那个真正的“我”吗?

 2 ) 首艺联×欢喜首映的德国电影展上的播放版本被减了30分钟

没人说我就来说一下吧

在开票时选座页面标的时长是189分钟,实际放映时间是18:00-20:41,不知这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开场时厅里基本坐满了,但这播放质量实在太差,所有有火出现、树叶晃动的镜头都有马赛克,所有文字和片尾字幕都能看到明显像素点,这码率是不是太低了?

看完出来后上豆瓣看影评,感觉我看的删减后版本跟影评的就是两部片子,片尾那个耐人寻味的桥段被删光,严重影响了导演的意图。

写这篇不算影评的观后希望能给大家排雷,看到首艺联×欢喜首映的片子要慎重考虑!

 3 ) 真实、自由、自我、世界

对比《窃听风暴》(又译《别人的生活》),本片在色彩,低调光,高调光的运用上都更具美感,尤其是大量对影的运用,赏心悦目。但从现今电影审美来讲,大众对电影的欣赏或探索,重点仍聚焦于电影中的人物,能打动观众的电影必然存在打动观众的人物。而人物显然是本片的不足之处。

是导演的问题吗?不是。大概在《窃听风暴》中关于艺术与人的问题探索得不够尽兴,导演这次完全放开了。以男主的经历,如果正常讲想必是一次次的尴尬、苦难或煽情,然而导演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这些仅是蜻蜓点水。淡化人物背后涌动着强烈的主题,对真实、自我的无比渴望,这一点让长达189分钟的电影没有丝毫涣散。有点无我之境的意思。

不太严谨地讲,电影对于观众大致有两大作用,取悦和引导,无高低之分,和电影主题有关,这点就不细谈了。本片偏向引导,所以重点不是让观众感动,而是思考。

寻求的道路上一切阻碍都可轻描淡写。但如何得到对于真实、自我的绝对体验了?在大量随机性无意义不具代表极其私人的生命经历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那把钥匙。男主导师得到了,是油脂和毛毡毯。

处于真实和自我的顶峰,也很容易坠入无尽的黑暗和虚无吧。就像本片男主一样,似乎每一步都有可能毁灭。比如存在的可能:他无法度过童年创伤,没有机会进入美术学院,和女主不欢而散,被表面的社会主义创作腐蚀,被同学陷害,岳父的旧账暴露……

黑暗和虚无有时会舒服些,但并不迷人,不是吗?只是迷人的事物或者人,少也易逝。

再说说首尾呼应的结尾,只能说一般,从人物表演上来看,其中对姑姑的怀念是真实可信的,但表演想表达更多的是,对真实、自我的体验,男主选择了和姑姑一样的方式,显然这点和他在艺术上的突破性自相矛盾,他应该有自己的方式。也和电影整体风格有些不契合,失去了那种随性一笔的洒脱感。

男主面对空白画布那段虽短,但太真实了。我想任何创作的人都有类似体验。

你没法笑,太阳帮你笑;

你没法喊,海浪帮你喊;

你没法唱,群鸟帮你唱;

你没法跑,狂风帮你跑;

你没法舞,丛林帮你舞;

你没法活,宇宙帮你活;

你即世界,你即自由,你即是你;

你之作,自由之作,真实之作,世界之作,无主之作。

大部分创作只是一种宣泄,只有当自己知道要创作什么了,会相敬如宾,惜字如金。

以前想得少,写得多,现在想得多,反而写得少了。

好想再体验一把过去的创作方式,被文字宠爱,肆意妄为,如脱缰烈马,如浪尖吻霞,如瘦月倚窗,如繁星盈盈笑河汉,如百鸟齐鸣穿山林……

如电影中所表现,爱人的身体,是这个世界最好的地方。

 4 ) 最有主的“无主之作”

每一个周五晚上注定都是身心俱疲的,于是随便翻了一部不算太有名的片子来看,看之前甚至都不知道这片子有189分钟,甚至都不知道这是哪国哪个导演说什么的片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看不出什么名堂,谁料无意间竟发现了宝藏,作为今年看的第49部片子,我给出排名第一的评分,和《罗马》并列2019年度我最爱的影片。

三个多小时的片长已经大大超出了正常水平,但全片一点都不拖沓,节奏非常好,周五晚上我竟然在家一气呵成看完了第一遍,中间都没有看一眼手机,第二天一早我又仔细做了笔记,看了第二次,发现189分钟,主人公30多年的经历,没有一个冗长的镜头,每一个交代都非常清楚(虽然有人会说,缺少了克制和含蓄,但我觉得这和片中传递出导演对于艺术对于世界的思考是如出一辙的态度,所以让观众清楚的知道导演想说的是什么,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其实相对于导演想表达的内容,能表现的这么清楚,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有人觉得冗长,我只能说,就像有些艺术作品一样,并不是创造出来就要让每一个人都理解并接受的,就像片中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授说的那样“只要艺术家自己觉得清楚,就足够了”。

1 主题

最喜欢的是片子的主题和片名,译名也好,无主之作,影片的最后在库尔特画展的记者会上解释了,是指库尔特否认了和自己画中人物的关系,他认为就是因为和画中人物没有关系,才能更好的表现“真实、和谐、真诚”,“真实才是和谐的”。而这也恰恰是导演在全片所表现出来对现代艺术,甚至是对艺术、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

开篇就是一个从模糊变清晰的镜头,是伊丽莎白小姨带儿时的库尔特参观颓废艺术展,从模糊的全景变焦清晰之后接了一个锐度很高的导览员人物特写,象征着艺术界在这个时候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画面中是趾高气昂,甚至背对着参观者讲解的导览员,声音中传来的是导览员代表了纳粹对现代主义的否定和批判,认为现代艺术是一群具有遗传性视力障碍的人胡乱而作的,是在浪费大众的钱,是连库尔特的这种小孩子都能画出来的。但小姨和库尔特却看的津津有味,康定斯基、蒙特里安、毕加索、包豪斯、还有一些德国本土先锋艺术家,库尔特被hoffman雕塑虚无空洞而夸张的眼睛所吸引,伊丽莎白小姨却在导览员的否定中说自己喜欢康定斯基。导演从这开始展开对现代艺术的讨论,但这似乎看不出导演的态度到底在哪里。别急,后面紧跟着就是了。在伊丽莎白小姨带着库尔特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伊丽莎白又一次站在了公交站司机面前,祈求听司机们鸣笛奏乐,在铁栅栏围成的有限空间里,伊丽莎白听着司机们的鸣笛,整个阴郁冷峻的世界都幻化了,伊丽莎白陶醉了,真实存在的喇叭声变成了世界上最和谐的的声音,就像伊丽莎白解释给库尔特听的第一堂艺术课所说“凭感觉画一幅画,这就是艺术家们在做的事”,这是对之前展览上导览员所说的驳斥,也是全片导演表明了自己对现代艺术、对艺术的第一个认知——感觉。不论是纳粹、社会主义、还是现代艺术,最重要的是表达真实的感觉和内心,这才是艺术最美的模样。伊丽莎白小姨对库尔特的最重要的艺术影响,同样也是导演表达的对艺术的第二个认知——真实,即“别把目光移开”,同样存在的即是真实的,真实的就是美好的。这既包括了伊丽莎白小姨留给库尔特赤裸着身体弹钢琴的背影的美好,也包括伊丽莎白被卫生部抓走时候狰狞的残酷,不管是美好还是残酷,只要是真实的,就别把目光移开,就值得我们关注。这里还涉及到全片五次使用的失焦镜头,在下文说技巧和人物的时候再说。导演对艺术的第三个认知是关于对艺术家的看法的,体现在伊丽莎白小姨的两次解读上,第一次是在弗朗茨医生的诊所,伊丽莎白看见弗朗茨的全家福,照片上医生离妻子和孩子很远的站着,伊丽莎白说医生不能忍受他妻子,然后医生立刻就被戳中,气变得很凶很,让伊丽莎白出去,同时送走客人后就立刻放倒了照片,仿佛照片就是他的内心世界,再也不想看见了一样。第二次是在西本德医生的办公室,伊丽莎白解读医生女儿的画,说看得出医生女儿没什么艺术天赋,但因为医生溺爱女儿,所以医生自己对此还挺满意。后来的事实也一再的说明艾莉是没有艺术天分的,比如库尔特第一次约艾莉出去,艾莉挑起的话题只能是“你怎么看社会现代主义”,还有当库尔特说西本德教授说库尔特的画具有“威利希特风格”的时候,艾莉竟然接了一句“那挺好啊,说明你挺成功”,在库尔特标示对此不满想要离开的时候,艾莉竟不知为何,这样的例子可谓还有好些。这两次完全正确的解读,无疑表明了一个被认为精神不正常的人却更具有洞察力,更具有知晓世界真实性的能力,这说明了什么了,这个扭曲的世界错把癫狂当艺术,把虚伪当做清醒。第四个认知是关于认知世界方式的,1948年库尔特长大后对世界的顿悟中展现的,这也是导演想通过库尔特一次顿悟来表现现代艺术的萌芽阶段。阳光洒在金灿灿的田野上,风吹动着一浪一浪的波动,库尔特爬在树上审视着、思考着一切,此刻的构图左边近景是树,右边中景是成块的稻田,远景是绵延起伏的山脉,整个构图都像极了现代艺术启蒙之作——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塞尚在做这幅画的时候是在艺术史上第一次把画面的理性结构和作者自己的主张结合在一起,因为使画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被画面的重心和构图所重新引导,在二维的平面上最大可能的描绘了最真实的自然以及世界万物的联系。无疑,导演用这样的构图将库尔特的顿悟表达的淋漓尽致,之后镜头随着库尔特爬下树慢慢落下,仿佛真相永远超脱世俗的人间,然后库尔特向父亲报告这个消息的时候,人物的对话故意让大家联想起被定性成精神病的伊丽莎白,但所有拍库尔特的镜头都是小幅度仰角,导演是赞成库尔特的认知的。第五个认知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在西本德被授予人道主义奖项的时候,他说其实自己和这些画出极具谄媚画像的画家一样,自己只是社会主义滚滚向前的一个轮子,此时镜头切到库尔特为西本德画的画像,再切到尴尬到点烟的库尔特。这里导演想表达的其实是个反语,表明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其实是极具意识形态性的,无论是片头美术馆导览员对纳粹艺术倾向的宣贯,还是东德对社会现代主义的推崇,亦或是最推崇自由的西德,在最后记着对库尔特画作报道时也要避免裸体女人和纳粹军官画像,这种避免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而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授全都解释了,“两个派别之间选谁?选艺术”,说完烧了两个派别的海报, (在熊熊燃烧的火中间的教授形象简直帅呆了),“艺术家要做神父,在战后的社会中,只有艺术家可以重新建构人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能真正解放自己去了解世界,才能获得自由。”第六个认知既关于艺术家自身的觉悟和成长,也关乎艺术史自身的发展。艺术家的成长靠天赋、运气和思考,而艺术的发展具有偶然性,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启蒙,在第四个认知里已经说了。第二个阶段思考,在库尔特为西本德画完画像之后,库尔特说为什么自己再怎么画都赶不上随意拍的一张愚蠢的照片的真实,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却都喜欢自己的画像,可明明照片比画更真实。第三个阶段是顿悟,同第一阶段启蒙时一样,画室外突然起风了,吹动巨大的窗户不停的打开关上,也将西本德的证件照投影在母子照上,从而诞生了全片我最喜欢的画作——“无主之作”,画面上左上角是杀人魔克罗尔,右下角是西本德,中间是这两个人的牺牲品伊丽莎白小姨和库尔特,是看似是毫无联系的三部分,但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西本德知否无从明确推断)明白,这四个人是有千丝万缕的可怕的联系的,就像世间万物一样。

就像库尔特彩票理论说的那样,原本平白无奇的一串数字,当被宣布为彩票号码的时候,一串无意义的数字立刻就变得真实、有意义、甚至有一些美感;一些真实到没人喜欢的家庭照片,被无意间画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了艺术;现实中貌似毫不相关的人和事暗中却密切相连,当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洞悉了一切(此时片中人物却并不知情)的时候,讽刺的世界却变得真实、和谐、回味无穷。导演用普通人的小故事说清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和世界万物的道理。在这个意义上,柏林电影节因为导演没有明确表现对二战的一贯态度从而被禁止上映,那可谓这样的狭窄的视野也欣赏不出这部片子的绝妙之处。

2 视听语言

有一种电影批评理论认为电影重要的不是那个主题,而是如何表现主题,用来说这部片子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没有花里胡哨的噱头和炫技,单纯用色彩、镜头、剪辑、声音、象征就传达出了所有想表达的信息。

先说色彩,因为已经明显相信即便流水观众也能察觉的到。全片有五次冷色调处理,第一处是伊丽莎白小姨带着库尔特从雷德斯顿回家,傍晚下车后整个色调都是冷极的,我想是一方面是为了象征当时社会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和伊丽莎白小姨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陶在公交司机鸣笛奏乐的艺术世界里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第二处是在消毒房里伊丽莎白最后一个走进消毒房,显得如此的平静,就和周围冰冷的色调一样,不禁让观众觉得其实从被绝育开始她早已预知了一切。和伊丽莎白一起要被消毒的同伴虽然精神不太正常,但死之前对护士说我喜欢你是那么真诚,但护士虽然也回应了我也喜欢你,可却是那么敷衍和虚假,越发的凸显这个冰冷的世界的恶心。第三处是在飞机轰炸德雷斯顿的的时候,漫天飘下妨碍无线电信号的铝箔片,就像漫天雪花一样,此时镜头切到在雪地战场牺牲的库尔特两个哥哥,仿佛奏响了最悲痛的乐曲,镜头再从远处雷德斯顿熊熊燃烧的大火,淡入库尔特的小伙伴约翰娜家被烧的场景,一冰一火形成了观众心理最大的视觉冲击。第四处是库尔特和艾莉第一次滚床单被西本德抓个现行,在清冷的背景中,西本德进来吹灭了整个空间里唯一的暖色调——艾莉床头的蜡烛,也预示着西本德日后对库尔特和艾莉关系的阻挠。第五处是西本德向库尔德撒谎,借口艾莉身体有问题因此需要终止妊娠时,艾莉在冰冷的黑夜下向前走着,不禁让观众对西本德连自己女儿都不放过的厌恶,也对艾莉悲惨的遭遇心生怜悯。 第六处是艾莉流产的时候色调是冷的,凄冷微弱的月光下,库尔特和艾莉抱头痛哭,显得两人是那么的无助和渺小。第七处也是最后一处,库尔特从自己第一次画展出来,路过公共汽车站,犹豫了片刻,走下了楼梯,和伊丽莎白小姨一样,走进了一个四周都是铁栅栏的封闭场所,让公交车司机为他听鸣笛奏乐,和最开始一样一样,虽然依旧是冰冷的社会,依然是只有自己才能了解的世界,但是库尔特幻化了,和伊丽莎白一样陶醉在真正的世界中,露出了最迷人最温暖的微笑。

再说镜头,除了色彩,镜头焦点的运用可能是全片第二明显的艺术技巧,导演用镜头的失焦,来表现库尔特每次遭遇痛苦事件的时候故意模糊掉的视线。第一次可能也是最不明显的一次,全片的开始的那个模糊镜头,在主题第一次认知中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第二次也是最明显的一次,伊丽莎白小姨被卫生部抓走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孩子本能的想逃避内心的痛苦,库尔特不停的举起手挡在眼前,模糊了眼前的世界。但是伊丽莎白却说“别把目光移开”,所以在妈妈捂住他的眼睛的时候,库尔特挣脱了,就算模糊视线,他也不想被蒙蔽双眼,以至于最后汽车消失在转角,库尔特被抱进屋子,视线也没有从转角移开。第三次是

全家去看伊丽莎白小姨,却被告知小姨已经被转走,充当纳粹帮凶的护士们库尔特不愿意看见,因此像照相师一样,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第二次模糊了世界,拒绝残酷。第四次是库尔特亲眼看见自己父亲上吊自杀,但这也是唯一的一次,焦点模糊之后又变得清晰了,可能这是库尔特长大后遭遇的第一次不幸,他想尝试着长大,尝试着去面对,努力做到“别把目光移开”。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是西本德给艾莉在家做堕胎手术,库尔特反复追问西本德是不是别无他法,正反打镜头体现库尔特和西本德的矛盾和对立,西本德咄咄逼人,逼着库尔特倒退着退出房门,此时镜头一直保持小幅仰角拍西本德,库尔特的形象因为绝大部分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无助和绝望,此时镜头推向进行手术的房门,里面传来医疗器械碰撞的声音,画面最后一次变得模糊。所有这些被模糊掉的痛苦的场景,都成为最终库尔特艺术创造的灵感源泉,为什么他所有的画作都是黑白灰色调的,因为记忆是冰冷的,为什么所有的画作的底稿都是无比精细的,因为记忆是深刻的,为什么所有画作最终都被模糊了,因为记忆是痛苦的。

然后是剪辑。正如开篇所说,本片的节奏如此流畅,正是因为剪辑的精巧。有太多的例子,第一种处理是利用剪辑形成鲜明的过渡对比,比如西本德帮艾莉做完堕胎手术后,镜头给了个上帝视角,艾莉在床上哭着描绘西本德的纳粹形象,说医生笨应该救人,但自己却被父亲种族基因的观念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艾莉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摆脱父亲的控制,此时下一个场景的声音先入,用音响的消叫声先行,镜头切至对西本德颁发人道主义奖项,对比太强烈了。第二种是利用剪辑形成承接,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授向库尔特回忆过去的时候,镜头是从库尔特的近景切到了飞机失事的场景,回忆结束再切回库尔特特写,导演利用这个剪辑,是想说明教授在把怎样的思想和感觉传递给库尔特,而库尔特也是感同身受的,这些回忆并不是教授自己干巴巴的单方面的记忆而已,这是一种艺术感悟的传承。第三种是利用剪辑形成前后对照。最明显的就是在西本德的办公室,先是伊丽莎白被实施绝育的术前谈话,后是库尔特来给西本德画肖像画,时钟、桌沿、西本德女儿的画、以及墙角,导演通过剪辑一一交代,让观众不停的在库尔特身上发现当年伊丽莎白的影子。

还有就是声音。导演用了大量的声音特殊处理,比如上面说的剪辑时候的声音先行,让观众自然而然的接受剪辑的过渡。还有就是导演特别善于用声音的停顿和气口,来制造心理上的紧绷感。比如库尔特和艾莉滚床单,西本德夫妇突然回来,库尔特从树上跳下来被艾莉妈妈撞个正着,两人目目相视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而后艾莉妈妈主动递出了鞋子,打破了僵局,音乐再度响起。还有,因为片中大量的需要表现伊丽莎白和库尔特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所以导演利用声音给人带来的距离远近的差别,从而制造的空间关系的隔离和人物关系的疏离。比如,在伊丽莎白接受元首检阅,给元首献花之后,伊丽莎白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妄想喜悦中不能自拔,所以在周围同学都羡慕的簇拥着伊丽莎白想询问她感受的时候,导演将周围的杂声做了空灵一般的弱化处理,给了伊丽莎白的拥挤的人群中一方属于自己的思想空间。

最后想提一句是意向。最明显的骷髅。西本德的军帽上、西本德办公室中的骨骼标本、库尔特给西本德的画像、消毒室军官的戒指、库尔特在广告工厂上班之余画的画作,所有的这些骷髅意向都传递着残忍和痛苦。

3人物

写到这已经完全写不动了,但有几句对人物的观感还是想提一下。如果说我喜欢《罗马》是因为在没什么短板的情况下,部分优点实在是太突出了。那么我对这部片子的喜欢,则是因为以我的水平,实在很难找出让我觉得不好的地方。(现在看来只有一个,留到结尾再说吧)除了主题的表达,视听语言的把控,以及人物的塑造,都让我觉得可圈可点。最值得说的无疑是西本德。时刻不忘强调他西本德教授的头衔,接受审问被揍了还不忘抹平他那油光发亮一丝不苟的头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点(第一次见库尔特就说他有面部神经麻木),以及神经质一般的职业敏感度(坐牢都能听见少校妻子难产的叫声,以及自家女儿怀孕的迹象)。

整整6个小时,实在写不动了,最后写一个全片我唯一没看明白的地方。在影片最后,当库尔特顿悟的时阶段,他那三个在艺术学院的朋友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帮他一起在妇科诊所里洗地板。可以理解的是,导演想表现出库尔特一切的改变,但是这个安排的突兀,实在是有点不太能理解。除此之外,真的是一部好电影,虽然好像外媒评价褒贬不一,但完全不影响我的喜爱。

 5 ) 《无主之作》:自身真理和所有人的相似性

艺术或许就是不同形式的自传

比如《Zima Blue》中那位AI艺术家Zima,在宇宙星云与广袤天地间探索过艺术与表达的边界,最终在一池蓝色中分解成最初的那个小小的清洁机器人,回归最纯粹的自身真理。

《无主之作》,也同样讲述了一个艺术家探索与成长的故事。用三个小时跨越三十年,从纳粹德国,到二战后的东德西德,从潦草的铅笔裸体画像,红白色的政治标语,色彩浓烈的社会现实主义壁画,最终回到帆布上模糊的业余家庭照片。

"任何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遮蔽视线的手挪开的一瞬间,那种模糊又清晰的失焦感,就是直视真实的意义。


德累斯顿出身的Kurt,是这出艺术与政治交缠的个人史诗的主角。《无主之作》用细碎又连贯的针脚,串起Kurt在这巨变的三十年间经历的一切。

故事的开始,是一场名为“Degenerate Art”的艺术展。即使严肃的导览员大肆批判现代艺术的腐朽与无意义,Kurt年轻的小姨Elisabeth,却蹲下身悄悄说,“别告诉别人,其实我还蛮喜欢这幅画”。

Elisabeth是家族里唯一肯定并发掘Kurt艺术天赋的人。她美艳灵动,欢快自由,是懵懂的小Kurt艺术与性观念的启蒙者。然而Elisabeth不稳定的精神状态让她不得不被送入精神病院,又在纳粹无情的统治下被判定为没有价值的人,被剥夺生育权,随即被剥夺生命。

悲剧的缪斯早早陨落,但她“Never look away”的教诲,让小Kurt有了直视真实的本能,从此不管是面对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和变成火海的故乡,异性裸露的器官,还是重重帷幕后自杀的父亲苍白的脸,Kurt从不移开视线。

全片最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或许是德国陷落前夜那场交叉剪辑。战机投下漫天的锡箔纸,紧跟着的是一排排炸弹。在魔幻的银色和满城的火海中,那曾经为Elisabeth鸣笛的绿色公交车被断壁掩埋,在不远的战场上家族里男孩们年轻的身体被子弹穿过,Kurt老家红发的小伙伴变成一具燃烧的尸体,Elisabeth,在一间毒气室的地板上,徒睁着空洞的眼睛。而Kurt,一次次挪开母亲遮挡在他眼前的那只手,直直注视着所有时间和空间中同时上演着的惨剧。

战争过后,Kurt凭借过人的技艺,被推荐进入美术学院学习社会现实主义绘画。在那里他遇到了时装专业的富家女孩Elisabeth (后来为了区分Kurt叫她Ellie),和小姨拥有一样的名字和一样美丽的身体。青涩热烈的爱情将Kurt带到了Ellie父亲面前,一位刻板冷酷的妇科专家Seeband教授,曾经的纳粹,也是在Elisabeth的诊断书上宣判了她死刑的刽子手。

被父权剥夺生育自由的爱人,迷茫的青春,封闭的政体,让Kurt的艺术之路停滞不前,只能悄悄把爱人的形象画入一幅幅歌颂劳动人民的宣传性质画作中。在柏林墙竖起前,Kurt终于醒悟,带着已成为妻子的Ellie奔赴想象中的自由之地,而他这个社会主义叛逃者留下的壁画,全被刷上白色的油漆,抹去了存在。


要讲述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故事,都不可能脱离语境。Kurt经历了纳粹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然而对于战败后的东德人民来说,“共产主义”不是一场革命,而只是一种纳粹主义替代。一夜之间,改变的似乎只是墙上挂的领导者的画像,统治阶层的语言和肩章,不变的,是意识形态的强制统一,高压,刻板,和艺术形式的单一。

在这样一个所有信仰都摇摇欲坠的时代,还能相信什么?Elisabeth也曾信任希特勒,是欢呼人群中最幸运的那个献花少女,却被剥夺子宫,否定生存价值。Kurt的父亲,信任自己的良心的道德,宁愿说“Drei liter(三升啤酒)”糊弄过去也不愿意讲“Heil Hitler”,却在大环境下被逼加入纳粹,又在战败后因纳粹身份饱受歧视,在新世界的纯净中上吊自杀。

Seaband教授,却能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如鱼得水,身份转换从容顺利。他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投机,在他给红军将军的妻子接生以换取庇护的时候,他曾说“我来帮忙是因为我有这个能力”。巧的是,Kurt在标语工厂时,被问起为什么不用模板画字母时,也曾说“因为我有这个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或许Kurt和这个造成了他家族悲剧的大恶人是同一类人,在这个动荡的年代里坚定地信任自己所做之事,信任自己表达与治愈的能力,不过一个人拿起了罪恶的手术刀,一个人拿起了画笔。

有人诟病本片对于历史呈现的轻描淡写和在情绪的渲染上过于隐忍。确实,《无主之作》对于战争的残酷性与民众伤痛的刻画,是克制而有距离感的,没有激烈的挣扎没有反抗,有的只是向前流动的生活。但这或许,就是曾拍出过《窃听风云》的导演Donnersmarck的历史观

对于后世的人们来说,那些改变世界走向的大事件,是历史的一部分,它的起因,发展,影响和得失,变成数字和故事,成为教科书和常识。

但或许身在事件中心的人们,没有人有能力跳脱到事件之外去观看历史的全貌,他们被洪流裹挟着向前,努力适应新的生存法则,麻木而懵懂。这可能才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最真实的反应,还来不及理清眼前的状况,怎么可能有能力反思。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直到影片结尾,Kurt还是没能将Seaband与小姨的悲剧联系起来。观众期待着的戏剧瞬间没能爆发,这个秘密或许将被命运永远雪藏,而恶人将永远逍遥法外。

我们都不是上帝视角,对于近在眼前的真相也可能视而不见。Donnersmarck用这样一个或许有一天会被发现的定时炸弹,勾勒出命运的神奇布局,每个人可能以想象不到的方式相互联结。这种隐秘性和未知的可能性,正是人生最有趣的哲学命题。


当Kurt置身先锋艺术的浪潮之中,导演借教授之口表达了心中的艺术观

总是戴帽子的Van Vertern教授,在课上点燃了两个不同党派的海报,教导学生们“绝不要选择政党,选择艺术”。只有在艺术中,才拥有自由。

他用自己黄油与毛毡的故事,鼓励Kurt向自己的内心深处探索。而Kurt最终采用临摹最真实的照片,学会了用笔模仿眼睛,又用模糊的笔刷,描绘出童年延伸至今的视觉体验。

Kurt说自己的画作,是“无主之作”。画作中的女人是谁不重要,她可以是任何人。飞机,杀人魔,严肃的教授,他们是符号,也是真实本身。

加缪曾说“通常情况下,选择献身艺术的人,都曾自视与众不同。然而他很快会发现,自己的艺术,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就扎根在与所有人的相似中”。

或许这就是无主之作的真正含义。这是Kurt的故事,是他人生的一个个瞬间,一个个碎片,是他内心的体验和情绪。这也是Elisabeth的故事,是Ellie的故事,是Seaband教授的故事,是还没被打败的幸存者的故事,是开往西德的列车上所有乘客的故事,也是这混乱的三十年间所有人的故事。

从东到西,Kurt的艺术之路,不是觉醒,而是回归


除开艺术创作自由,《无主之作》的另一个副线主题,是生育权。然而不知是导演刻意为之,还是出于导演自身的性别意识,本片中的女性形象,除开缪斯Elisabeth,其他角色都非常边缘化与功能化。

Ellie最初是创造力旺盛的时尚设计学生,和Kurt结婚出逃西德后,彻底沦为了妻子与母亲符号,只出现在间隙中的过场性爱中。Ellie的母亲,被丈夫长期背叛,像家庭中的影子。而Kurt自己的母亲,在丈夫自杀之后,彻底消失在了故事中,不知去向。

或许女性的隐形,还可以勉强解读为某种留白的表达,《无主之作》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于对于Kurt艺术创作中灵感来源的体现。作为一部展现艺术家成长的影片,对于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刻画非常不深入,全片只有窗被偶然关上这一处灵感迸发的时刻,其余时候Kurt的头脑和灵魂对于观众都是紧闭的,可能是影片不得不提的最大遗憾。

 6 ) 有自由才有艺术

论德国电影《无主之作》: 什么是艺术,能自由才能有艺术,什么又是自由,不受束缚,胁迫的就是自由,这就是电影《无主之作》。主人公童年经历了德国希特勒的法西斯时代,当德国战败后,苏联又控制了东德,思想被束缚,想象被阉割,否决。法西斯走了,苏联又来继承了。所有人都重新被苏联的意识形态毒害,大家活着没有真相,生活麻木,连思考命运都不能,没有真实的艺术,又怎么有真实的自己,一切和过去一样,还是歌颂,口号。男主人公年轻有为,他本可以画的更好,可想象总被扼杀,因为他不能做自己,只能做工具,听从上级,别人让他画什么他就画什么,还不能推辞,这不是自由的艺术,和服务于权贵没什么区别。很多文艺青年都选择投奔西德,他们不觉得是背叛,因为自己没有国,国被苏联霸占了,属于自己的传统,历史都因为苏联而变得一文不值,体无完肤。 主人公和妻子毅然的选择去了西德,到哪之后,他看到多姿多彩的艺术,看到了生机勃勃般的艺术,活灵活现,又惟妙惟肖,看到了自由和狂热,看到了激情和无畏,文艺青年可以尽情表演,创造,表达,没有人会剥夺他们的想象,或者批斗他们的文艺。所以西德的艺术是活着的,东德的已经死了,像腐臭的死水,根本养不活一条鱼,所谓的艺术不过是专制色彩底下的傀儡。艺术,他不仅仅是启蒙自己,也是启蒙人类,不仅仅解放自己,也解放了人类。艺术是灵魂在这个世间的救赎,让生命远离了魔鬼的诅咒,可以感受万物,可以让自己完美。当一个人对艺术陌生,那是他的无知,当一群人对艺术冷嘲热讽,那是他们已经堕落,当一座城市对文艺驱逐,那是它已经彻底被腐化,已经糜烂,当天下都疯狂摧残文艺,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就要来临。 什么都是艺术,什么都可以拿作品来表达,所有的眼睛都是艺术的观众和时间的证据,比如柏林墙的建成,它就是艺术,因为它是自由与非自由的界限,人们都见证了这一切。西边不要担忧自己爱好什么,说什么话被人举报,肃反,审问,可东边总被人监控,跟踪,怀疑,总有人被抓去劳改,被思想改造,甚至剥夺生命,因为苏联不允许有第二种东西来瓜分对它的崇拜。文艺本来就是人类的传统,孔子六艺就有音乐和写作,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把它毁灭,这样只能显得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和残暴,文艺是服务人类,不是听命于人,文艺应该有批判精神,而非粉饰太平。 (2019年4月)

 短评

我 我 我

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嗯...我以为会是一个东窗事发然后撕成家庭伦理的故事,结果是我的境界太低了...

9分钟前
  • cities
  • 推荐

电影创造出一种回音壁的效果,历史语境下不计其数的偶然,如千军万马般顺着墙壁反射前进,汇聚成为艺术源头的必然。在如此的传导过程中,充满着过度设计的巧合、悬念与戏剧,而这一切之所以并未失重坠落,是因为始终有一团真挚而浓烈的情感将其稳稳托住。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导演障眼法玩的太好了,一个故事转另一个故事,一个中心跳另一个中心,当你以为讲纳粹迫害少女时一下子就变成男孩成长,当你以为在讲爱情时,又画风突变讲艺术,你以为会看到震惊的艺术作品时又成了平庸之作不知所云,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这个无主之作和主题有什么关系了。。。。。。。。博伊斯有点好玩

12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看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谈恋爱是种视觉享受。它拥有浪漫的爱情、美丽的视听、触动灵魂的纯粹,传达出一种栖息的诗意,所匹配的视听语言是传统而浪漫的,看起来缺少先锋技巧,很影戏,很老派。它是“艺术本质为诗”的拥趸,有一种将光照进历史的裂缝中的力量。188分钟,一点也不长。4.5

16分钟前
  • 南悠一
  • 力荐

「你如此美丽,这甚至不那么浪漫,因为爱上你是件太容易的事。」很喜欢。

18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A,姨妈在不正常的年代因展现“我”而被毁灭,父亲迷失了“我”而自尽,岳父压抑了“我”而恐惧,妻子被父亲控制了“我”而想挣脱,老师的“我”因机缘巧合而有所感触,特殊的时代让一个个人的“我”窒息,“我”最终明白了“我”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只是需要拥有直视的勇气,否则都是被模糊化的存在,且“我”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我”,而导演,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作品里从来没有过“我”。

20分钟前
  • 我们敏熙
  • 力荐

生日的时候看的 想起过去两年 从决定来德国的那一瞬间 到开始厌倦这里的街道像厌倦所有生活过的地方 只有重新坐在电影院里 才能想起两年前对德意志的向往 才觉得 艺术 生活 自己 还是很schön的

22分钟前
  • 佳期
  • 力荐

真实的就是美丽的,就是艺术的。普通人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一部充满了哲学的传记片。三个小时竟然一点也不沉闷,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持续了得有三分钟。

24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推荐

如果你问我:艺术是什么?我会暂时模棱两可。但我知道,我看《自由引导人民的》的时候脑海中会回荡《viva la vida》和《春之祭》,我听《中国孩子》的时候眼前会浮现《饥饿的苏丹》和《奥马伊拉的痛苦》,本片我看到听到:精神病知道二加二等于五,神经病知道等于四的时候,我想到了《1984》。艺术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Art can be a party,but not Party,it's about liberty。

2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爱这部电影。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看完之后会长久地哭泣。我用我精神世界的全部沉默去颂赞它。

32分钟前
  • 树骨头
  • 力荐

在这个装装新潮耍耍先锋就能被当作一流影像创作者崇拜的浮躁当下,最通俗的往往是最诚恳的,最情节的往往是最动情的,朴实真挚的杰作,即使的确可能是二流的。

33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你看到的所有真实的都是美好的。” 不及上一部《窃听风暴》惊艳动人,总感觉少一个爆发的出口,但也不失为一部流畅的佳作。“只有在艺术中,自由才不是幻想”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3.5 精致漂亮,但不够惊艳。如果变成bbc三集片比较合适,第一部分五星,中段比较拖沓且闷,第三部分和想象中大不一样,并没有去制造drama,而是冷静讲完故事。但情感冲击弱了,比[窃听风暴]差了一部[黑皮书]吧。

3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用艺术表达真实,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创作了揭露真相的画作。没人喜欢自己的照片,但人人都喜欢自己的画像,照片明明更加真实。那么,就把照片绘成画吧。这样更能看清楚什么是真实,不要把目光移开,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好的。

4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先有自由,才有艺术

42分钟前
  • 橱窗外的大怪兽
  • 推荐

汽车喇叭长鸣,最后“无主之作”片名出来时,想起立鼓掌,电影能展现的人生中的所有美,这片一次性全都给我了,太享受太完美了。这是一部让人“顿悟”的伟大作品,我好像懂得了该如何走今后的路了。所有真实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我能做的就是,永远不要把目光移开。想不到今年最后一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电影,带来如此排山倒海的震撼,它演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了。那些生命中的不协调音,随着关窗投影的剎那,定格在你我命运的画布上了。

44分钟前
  • 四夕中心
  • 力荐

政党的展牌会被烧掉,历史的壁画总被抹去。艺术会点燃保守,禁锢总粉刷自由。万物的力量响在头顶,宇宙的声音来自车鸣,世界的公式写在风中,真实的图像藏在画里。调转胎位可以拯救世界,交叉记号能够毁掉生命,关于恨是画中的模糊,关于爱是额头的油脂。合二为一可以孕育结晶,创造作品,让艺术重生。

4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跟“窃听风暴”相比少了政治批判力度,但多了一份温柔的人性。男女主之间的宿命纠缠足以让旁观者揪心,但爱情让他们灵魂与肉体丝丝贴合,让他们可以不用了解真相的拥抱在一起,无视纳粹、无视父权、无视XX主义。没有大声撕喊,却仿佛听到历史的喇叭轰鸣......

5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Werk ohne Autor,没有作者的作品,没有主角的历史。

5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