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注定

HD中字

主演:赵涛 / 姜武 / 王宝强 / 罗蓝山 / 张嘉益 / 更多...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天注定 剧照 NO.1天注定 剧照 NO.2天注定 剧照 NO.3天注定 剧照 NO.4天注定 剧照 NO.5天注定 剧照 NO.6天注定 剧照 NO.13天注定 剧照 NO.14天注定 剧照 NO.15天注定 剧照 NO.16天注定 剧照 NO.17天注定 剧照 NO.18天注定 剧照 NO.19天注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天注定:新闻或电影?

用《儒林外史》转场式的结构,这是不得不为之的结构?整个影片蜻蜓点水般展现了四个“可能”来源于新闻的故事,或许是出于艺术的处理抑或是为故事而故事,老贾一如既往的将社会样貌穿插在电影人物的背景中端给我们:煤矿、县城(城乡结合部)、火车站、渡船、工厂、城市的街道等等,让我在这些片段中展开对影片之外的想象,进而弥补在电影中看不到感受不到的社会真实性和丰富性(这是我打三星的重要因素)。

姜武、王宝强展现的武侠感,单看是有味的。姜武那段是一个平民英雄型,王宝强是游走社会罅隙的江湖刀客(枪客)型,如果老贾深入浅出的细腻呈现这些古典侠义逻辑,也许这个片子会更加好,在这里我没有看到。赵涛的表演差强人意,到杀人那段尤其突兀,那几个杀人的招式是为武侠感而武侠感吗?我只能想这是老贾对杀人的残酷性进行的艺术处理吧。

东莞的故事,不说那段露水爱情戏的矫揉。让我受不了的是,那个湖南小哥们,就这样跳楼了吗?这个故事发展太突兀了吧,难道是因为富士康有那么多跳楼,就一定要在电影中有一个跳楼桥段吗?

看完这部片,我得出的思考是:

这部电影对于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不是通过电影获得,更不是通过电影的艺术性获得,而是通过这个上下浮躁的每个个体如脓痰般的吐槽获得。整部电影如果因为有勇气呈现了这个社会的暴戾、混乱、粗粝,以及隐隐约约对社会的反思,而给予这部影片褒奖的话,这只能映衬我们的社会是多么“可怜”,而我们的电影创作又是多么“简单”。

这部影片要展现的林林种种还真不及一个个深度调查新闻来的痛快,当然电影在它独有的众多传播空间中,比调查新闻有价值,毕竟是电影,而不是速看速朽速删速忘的新闻。

我是通过网络所观,有机会給老贾补偿票价。欢迎各位板砖!

 2 ) 苏三,你可知罪?

苏三,你可知罪? 苏三,你可知罪?这是电影《天注定》里的最后一句台词。但它却钩沉起了整部影片最为核心的意义,我以为。电影由四部分组成,而每一部分,都对应着一个真实的故事。2001年10月26日晚,山西人胡文海,因不满村支部有关人员的贪污行径,在上访未果的情况下,持枪暴毙14人。2012年8月14日,背负11条人命的苏湘渝系列持抢抢劫犯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被便衣警察击毙。2009年5月10日,湖北人邓玉娇在巴东县“雄风”宾馆做服务生时,因不堪邓贵大等人的骚扰挑衅,奋起反抗将其刺亡。后被判有罪免处,得以释放。2010年1月23日至11月5日,富士康连续发生14起跳楼事件。并且从11到14年,全国各地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仍在继续。富士康跳楼事件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广泛讨论的社会问题。 导演贾樟柯要将这四个故事改编成电影,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转型时期的中国,无奇不有的新闻逐渐压缩了艺术创作的空间。正如人们所说的,真实故事的曲折和惊悚早已超出了原本只属于戏剧才有的冲突和离奇。今天中国的艺术,尤其是现实体裁的艺术在戏剧化的现实面前,常常感到无力。这既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对艺术家的一大考验。如果艺术家仅仅停留在惊叹式的故事呈现中,其实更多时候是艺术家根本难以逃避震撼的事实对其注意力和思考力的抢夺,那么艺术的力量和生命也就随之大打折扣。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却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得出,艺术高于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时候连艺术家本人都难以厘清。当然,更多时候则是前文所述的,当一个关注苦难、热心现实而又满怀激情的艺术家在目睹了震惊的事实之后,他便很难退回到一个更为沉静的艺术世界中去对事实进行更加细腻和深度的加工。因为不只是观众,就连他们本人也会担心这种加工会显得过于冷漠甚至是麻木。 这就好比去年余华沉寂数年后献出《第七天》所遭受的批评那样。梁文道认为余华正是因为过于着急于呈现一个故事或者是结局而忽略了叙事之中的幽远和细致。他认为,很多地方都过于点到为止,这与余华一贯的水准不相符合。而相比之下,阎连科的《炸裂志》则更受好评。两本小说都源于现实,可在艺术加工方面,后者则要胜于前者。很显然,作为同样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艺术家,贾樟柯导演依然无法绕过艺术叙事中的现实表达问题。但我觉得,《天注定》在这方面做得足够优秀。 艺术高于生活的本质在于,面对同样的现实,艺术家所呈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深度不同于常人。也就是说,一个作家在描写他的童年抑或经历时,他的出彩并不在于他所经历的事件本身有多么离奇,而是他感受到了平常事件背后不平常的联系。如果我们将现实比作波涛的话,那么艺术家所关心的则是这波涛下面深沉的暗流。社会是复杂的,人性更是如此。任何一个事件,你都可以为它找到无数个理由,但艺术家所找到的那一个,往往是更深沉也是更普遍的。艺术家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呈现这一主题。从语言到结构再到叙事…… 一:从隐喻到叙事 《天注定》有四个故事,不仅叙事一流,而且四个故事的安排也相当精妙。影片一开头就是三儿残忍击毙三个劫匪的镜头,这为接下来的暴力叙事奠定了基础。从大海到三儿,影片前两个故事的暴力色彩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了一种持久的压仰、反抗和宣泄之中。但暴力并不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全部。暴力仅仅是一个开始和表象。正如前文所讲的,艺术家在对现实题材进行加工时,他需要找到并表现波涛(暴力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也正是因为如此,贾樟柯对四个故事,尤其是除开三儿之外的另外三个故事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这种修改的力度之大,几乎接近再创作。毫无疑问,四个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悲剧。这是比暴力更为准确的一个词语。那么悲剧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何发生呢?这就是导演试图在影片中探索的问题。 大海的悲剧是因为他的正义情怀吗?不是。而是在一个腐败成为常态的恶制度下,他的正义情怀与之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个体抗恶的最终命运就是使他成为一个悲剧英雄。大海未尝没有想过走正常渠道上访,这也是原版故事中的胡大海选择的道路。可现实往往比电影更残酷。在今天的中国,路人皆知各地都有专门的截访办,像湖北钟家姐妹这样被逼躲到卫生间里向记者发信息求救的例子并不鲜见。电影里的邮政人员,标准的国营面孔。表面上认真严谨,而实际上是冷漠麻木的“理中客”。以致大海咬定她和村长们是一伙的。大海找村长找会计甚至还找他的矿老板同学。或许观众会笑他傻,他竟然傻到直接去找老板要钱告老板。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些做法根本就是自取其辱。但正是这些又傻又蠢的举动表现出了大海内心里天真、坦荡和善良的一面。正义是什么,正义就是得其应得。而大海的这一切行动没有换来得其应得,而是一顿毒打。打是其一,其二是医院里砸钱的一幕,这与后面小玉被嫖客砸钱何其相似。在权势和金钱面前,尊严与正义荡然无存。七尺男儿怎堪如此羞辱。不仅如此,被打之后大海试图去姐姐那里寻得一些安慰,可没有料到的是姐姐也拿他和焦厂长比,让他莫管闲事。还有那些冷嘲热讽者给他起的外号“高尔夫”……一次比一次更深的打击,最终激起了大海心中的猛虎,令人忍无可忍。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正义,让每一个人得其应得。伴随着京剧林冲夜奔的曲调,枪披一张猛虎毛毯,手起枪响,数人倒于血泊之中。虎,在这里成为一个符号。 在视觉叙事的电影艺术中,用动物来进行隐喻表达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果吴宇森的鸽子还过于直白,那么卓别林的羊群则稍显隐匿。但在《天注定》中,贾樟柯可谓将动物的符号意义推向了极致。在大海的故事中,是虎。这象征着大海内心的狂野和彪悍。而在三儿的故事中,则是牛。三儿在作案之后骑车回家,前方的车辆上载满了牛群。甚至导演还在影片中给了牛群的眼睛一个特写,然后是跟拍及大全景。我不知道导演明确的寓意是什么,但艺术作品一旦生成,观众就有自我解释的权利。在我看来,牛对红色有着独特的攻击欲望,而红色又是血色。所以,三儿的嗜血在这里其实已经被赋予了某种明显的隐喻。此外,满车的牛群驶向的最终目的地,很显然就是屠宰场,这也象征着三儿最后的命运。在小玉的故事中,则是蛇。直接的寓意揭示是灵蛇知祸福,但小玉何曾知道自己的祸福,所以应该是冷峻。从小玉的出场打扮我们就可以看出,头发高高束起,白衬衣外是牛仔服,再外面是黑色的立领马甲,下面是皮靴。这一典型的干练打扮刻画出了小玉内心刚烈的一面,结合着蛇的冷峻,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不堪忍受后的怒目一刺。这就是导演的功力所在。而在小辉和莲蓉的故事里,则是鱼。正如莲蓉的网名所描述的那样:他们都是一条渴望自由的“寻水的鱼”。 当然,对人物的刻画和叙事的推进,除了运用符号意义进行隐喻之外,对观众而言更明显和有力的表达还在于情节和故事本身。例如,导演为了揭示大海内心善良而怜悯的一面,安排了大海打死抽打马匹的老头的情节。尽管从法理上讲,大海打死老头属于残忍的犯罪。但观众的情绪则绝不会从法理的角度去考量。大海手起枪落给观众心理上造成的冲击恰恰使人们感到某种“正义”得到了伸张,大海对马的移情和对马的人格赋予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在的怜悯和善良。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被升华了。而在小玉的故事中,导演将她安排为一个小三也极为精到。为什么要为小玉安排一个小三的角色?为了表达小玉的重情。她当小三,非为利,甚至非为名,如果不是因为要给家人一个“交待”,她或许愿意继续隐匿。如此重情的女子,再加上刚烈的性格,直接表达出了她蔑视金钱和暴力抗恶的全部心理。小玉的纯粹得以展现,故事也变得更加丰满有力。等等这些,都是原版的故事中所没有的,这些艺术化的加工展现的不只是导演叙事技巧的成熟,而是导演在处理现实与艺术之间差距时所加入一种思想,艺术的思想。这一点在本文接下来将要讨论的导演在对四个故事的安排以及意义表达中得到了更加清晰的表现。 二:从暴力到悲剧 无论是隐喻、细节、情节还是故事,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了表达某种统一而深沉的含义。《天注定》以暴力开场,又以暴力贯穿全片,包括小辉的跳楼也是一种自我施暴。大海的暴力充满了正义感,明晰有力,甚至有些大快人心。而在后面的三个故事中,暴力则显得更为模糊和黑暗。三儿的故事中,除了三儿的冷酷杀戮这一直接暴力显现之外,萦绕在整个故事之中的压抑和暴戾气氛也十分浓重。春节回家的底层人民动辄拍桌而起,这何尝不是压抑的怒气在一触而发下的狂热释放?似乎人人心中都暗藏无限的怒气,只等着任何一个可以释放的火苗。是的,释放。可在三儿看来,这些释放都太轻佻,完全不如一枪一命来得痛快。三儿对儿子说,让老爸给你看看烟花,然后就是朝天一枪。在小玉的故事中,一帮蛮横的坐地收费者根本懒得和司机费话,一声招呼就是几个打手冲出来追着司机打。而且这招呼者正是随后对小玉施暴的人。在小辉的故事里,被缝纫机划伤的工友招了一帮兄弟终于找到小辉,手里拿着一根铁棍,尽管出于导演的安排没有动手,但眼神里却充满了随时可能发泄的暴怒。 暴力和压抑,无处不在。 这也正是导演所要竭力营造的一种气氛以及实在。暴力只是一个开端和表象,比暴力更广阔的是整个社会的暴戾(一种暴力心理)、压抑、扭曲、物欲横流和纸醉金迷(东莞的性娱乐)。而这一切又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悲剧。四个悲剧构成(客观点讲是投射出)了整个中国大环境的悲剧和变态。从制度到人心,从文化到心理,从物质的繁华到人性的无力,在这一普遍悲剧性的环境下,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海、三儿、小玉以及小辉。在整个暴戾、扭曲而变态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试着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大海和小玉用的是自己的行动去实践正义,三儿则走向更为极端的比狠斗凶和屠戮无辜。而小辉呢?他将暴力对向自己,选择了自我了结,以自杀的方式逃离这个压抑的社会。 从暴力到悲剧,从愤怒(大海)到绝望(小辉),这既是悲剧从外在到内在,从表象到本质的逻辑路径,也是我们在思考一个社会、理解一个社会所必经的理性进程。令人欣喜的是,贾樟柯在对四个故事的顺序安排中完全把握住了这样的理性进程,甚至是从一开始在众多的悲剧性社会事件中选择哪一个或是哪几个事件进行艺术表达时,他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从大海的复仇,到小玉的反抗,他们都能找到具体的报复对象。可到小辉那里呢,没有对象。无形的压力就像漫天乌云一样遮蔽了一切的希望与可能,活在压仰中的小辉没有发泄的对象,如果以前的工伴用钢棍打了他,他还可能直接报复在工伴身上,可是没有。于是小辉的暴力只能面向自我。其实自杀的伏笔早在小玉那里就已经开始。她问一起工作的姐妹,动物会自杀吗?但真正的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小玉未曾没有想过“自杀”:自首。可她被有罪释放了。小辉曾想把压力释放到母亲身上,但母亲根本不给他机会,潜藏在小辉骨子里的孝道使他只能把电话伸到一边。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抱怨道,“我又不是抢银行的”。最后,在工作的失意,恋爱的失意和生活的压力之下,他选择了纵身一跃的解脱。 小辉的悲剧作为影片的结尾,它揭示出了悲剧最最深沉和残酷的形式:绝望。小辉的经历是何其的典型而常见。今天的中国,像小辉那样的底层人物比比皆是。他们活在整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之下,他们没有真正的仇人,无法像大海和小玉一样找到明确的反抗对象。所以他们只能将暴力对向自己。在个体与社会的对抗中,一种无力感就像长满枯草的土地上的火焰一样蔓延开来,最终余下的只是尸骸与灰烬。悲剧走向绝望,存在的意义也就立即被触及。所以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导演对悲剧内涵的深刻理解由此可见。 三:从沉默到罪责 从暴力的畅快到个体的无力再到漫天的绝望和坠楼,观众的情绪逐渐被引向悲剧深层的黑洞,当无力感和绝望情绪蔓延到观众的内心时,影片在叙事上的表达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但贾樟柯并不满足于此。于是,影片终于走向对这一系列的悲剧的探索或是叩问。这也正是该片英文名a touch of sin所要表达的意义:罪责问题。这一切都是谁的罪? 从大的叙事框架来看,影片的四个故事已经结束。但倘若影片就在此处结尾,正如前文所言,它必定会被观众诟病为现实压倒艺术的又一范例。尽管导演在叙事过程中已经加入了诸多的隐喻和各种成熟的手法。但这一切都是谁的罪?这是影片要在四个故事之外展开最后一个小故事的主要用意。小玉被有罪释放,导演安排她到了千里之外的死去的焦厂长的工厂工作。为何要这样安排,不只是为了把小玉的故事和大海联系起来。而是要去大海的故事中寻找答案。这答案是什么?我觉得是沉默。 1849年4月23日,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其他成员一起被捕。12月22日被判处死刑,后被改判至鄂尔木斯克服苦役四年。1854年期满后到西伯利亚常备营当列兵,直到1859年被批准退役,回到彼得堡重新开始中断了十年的文学创作。然而,当众人以为他在被恶制度伤害后会以笔代刀进行制度反抗时,他却醉心于以小说的方式走向对人的内心、精神、心理以及基督教神学的哲学式探索。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是在这之后写就的。很“不幸”的是,面对众所周知的由恶制度造就的普遍性社会灾难,贾樟柯同样没有将控拆的目光简单的投向所谓的“体制”。一方面,在影片的悲剧叙事中,导演将叙事主体聚焦于底层人物,因为他们往往是一个恶性社会中最为敏感的群体。同时,导演选择四个故事进行表达也在暗示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底层人物的暴戾和压抑正是因为他们对正义感到失望,对法制感到失望,对权贵感到失望,对爱情感到失望以及对整个社会感到失望后所产生的必然心理。试看小辉的故事,他和莲蓉都生活在某种底层环境中。他们的境况已近悲惨,然而工作之余,当她们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的时候,她们看到的是什么呢?不是漫暖,而是哪哪哪官员又贪腐了、包二奶了,是哪哪哪又发生矿难了……TMD。千言万语都在这三个字里了:他妈的。如此无奈,如此绝望。小辉如此,莲蓉如此,大海、三儿又何尝不是?只不过三儿不说,他用枪向这个世界说:TMD。这一切甚至都不需要影片来传达,只要观众打开电脑、翻开报纸,压抑与疯狂就无处不在。这也正是另一方面导演想要追问除了制度之外的属于人心的那一部分罪责问题的原因之所在。因为艺术需要表达更为内在,和远离事件本身的部分。在今天迫切需要改变些什么的时刻,或许只要将目光投向文化和人心都会很轻易的被人视为是不敢对恶制度进行发难而表现出的:冷漠甚至是懦弱。但我却觉得,这更真实。无论是对于艺术还是社会,尤其是对于艺术。 贾樟柯当然没有像陀斯妥耶夫斯基那样将叩问的航标锁定在深层的灵魂和形而上学的神学基础上。就像在缺乏信仰传统的国度,也没有多少人会将a touch of sin中的sin理解为原罪一样,但我们却可以把这里的sin放置到普通的法律、伦理与道德的框架下进行追问。影片以暴力开场,以绝望结束。因此一旦需要追问悲剧的起源,就自然应该回到大海的故事。这也是为何导演要安排小玉回到山西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究清大海的悲剧何以发生?影片的最后一个片段给出了答案,除却了所谓的制度之外的答案。乌金山外,唱起了《苏三起解》。戏台上连续三次铿锵有力的质问:苏三,你可知罪?第一次质问,镜头给到了剧中人。第二次,给到了小玉。因为她是“罪人”。但慢慢的,随着音乐的戛然而止,在一片死寂之中,镜头切出来,给到了所有的观众。看到那些朴素的底层人物麻木的表情,在我脑海里顿时闪现出另外两部电影。余华的《活着》和姜文的《鬼子来了》。这是多么熟悉的面孔啊。他们既有传统农民特有的善良和朴素,但当面对自己切身所处的环境时,他们却又饱含着《活着》里的隐忍与《鬼子来了》里的麻木。戏台上的三次质问,第二次对向小玉,但其实何止小玉,而是整个影片中的施暴者和反抗者。诸如大海和小玉这样的,他们有罪吗?罪与无罪,界限何其模糊。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所指向的那些麻木的人民。他们有罪吗?试想一下,和大海在一起的邻居们谁不知道村长贪污的事情,谁不知道那些官商勾结的勾当。可是又有谁站出来呢。不仅不站出来,人们还嘲笑大海,给他起外号叫高尔夫。人们叹息大海“生得不是时候”,言下之意,这是一个众人皆知,普遍沉沦的时代。你为何要起来反抗?更为可悲的是,麻木与隐忍已使人们对人性的美好的丧失了信心与渴望,他们说“当时把媒矿要是承包给你(指大海),你还不是一样样的”……麻木与罪恶似乎早已融为一体,麻木被罪恶同化,罪恶因麻木而疯狂。谁能说这些人的麻木和沉默不是村长和老板的帮凶?他们的沉默是否助长了另一种恶,让这样的恶有恃无恐、得寸进尺?大海的悲剧,小玉的悲剧,小辉的悲剧,乃至今天整个中国社会的悲剧……能说它们和这些麻木与沉默一点关系都没有吗?真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鲁迅笔下的看客,跃然纸上。 恶制度下的罪责问题,确实难以厘清。在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奥斯维辛的集权灾难之后,德语世界里涌现出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和他的学生汉娜•阿伦特。两人都对集权罪恶之下的大众沉默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雅斯贝尔斯在专著《罪责问题》中将这种沉默罪责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刑法罪责,二是政治罪责,三是道德罪责,四是形而上罪责,即宗教信仰层面的罪责。需要注意的是,我这里所用的沉默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说未能反抗极权恶政而对之保持默认的一种行为。在刑法罪责方面,除非是那些直接参与暴力迫害的人,除此之外都很难触及这一罪责。而在政治罪责方面,则首先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之上,例如纳粹政府的民选合法性。显然,这一点对中国并不适应。而在最后一个层面,对于同样缺乏宗教和信仰传统的中国来说,也极不现实。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正是因为缺乏信仰,所以我们才要期盼信仰。而导演在影片中也确实增添了一定的信仰诉求和关怀。例如,毛雕像下三轮车拉载的圣母像,马拉车挣脱之后路过的两个修女,以及小辉和莲蓉准备在车上亲吻时那雨中的佛像,这些都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宗教隐喻。是对sin进行一定的基督教原罪层面上理解所作的尝试与努力。但这些隐喻毕竟只占少部分,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影片留给本土关于普通大众在恶权体制下的沉默罪责问题,主要还是集中于道德罪责这一点上。什么是道德罪责,简言之,例如当你看到一个群体或组织正在迫害一个微弱个体时,你出于自保而不能拔刀相助,那你自然不会遭到任何法律或政治上的制裁。然而,倘若你还尚有一丝的道德良知,你便会受到某种层度上的道德自责和良知愧疚。当然,我们并不能预设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道德感知。否则这又将陷入另一种道德理想国式的集权狂热。所以我愿用一个更为温和的词汇:伦理罪责。回到大海的故事中来,众知周知,几乎所有的村民都知道村长和焦厂长的那些事。但又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揭发呢。小在一个村,大到一个国家,莫不同理。公共生活和政治体制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它的任何权利行使都需要建立在集体授权之上。如此一来,任何沉默其实都是对恶权的一种隐性授权。这时候,如果单纯从哲学层面上的自由主义概念来理解,或许个体沉默尚能享有充分的以消极自由为依托的罪责豁免权。但是,从伦理层面上讲,任何一个人的积极主张也罢,消极沉默也好,都是一种态度的表露,而这种态度表露又必将以政治权利的行式进行公共实践。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次沉默实际上都已经为暴力与恶行的实践投上了隐匿的一票。这就是公共生活,只要你还生活在群体之中,你就永远不可能完全逃离政治,逃离一种起码的公共伦理。你的每一个选择,积极也好,沉默也罢,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人。 而除了这些沉默的大众,对那些直接的帮凶,例如大海故事里的会计,又该作如是观呢?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里给出了一个定义:平庸之恶。她认为,那些或被迫或自愿充当恶制度下直接帮凶的人,都属于一种平庸之恶。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这很好理解,因为那些所谓的平庸之恶者,其实也是既得利益者。倘若他们也属于所谓的平庸之恶,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绝对的恶呢?甚至,如果我们以历史学里理解一切就是宽恕一切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邪恶的暴戾者,他们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都可以给他找到许许多多来自家庭、童年、学校教育以及种种后天环境的原因来为他解释,理解他,并最终原谅他?那么最终结果就只有一个:人的主体性在此轰然坍塌,没有一个人是有罪的。因为人人都能为自己找出千千万万个外在而无辜的理由。人人都会说,我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经历了漫长的罪责叩问,当我们再次回到电影里面时。我一直在想,或许整个影片的所有叙事都是在为这最后一个镜头作铺垫。因为这些真实的苦难摆到你的面前,是那样的触目惊心,令人悲痛、怜悯和绝望,也同样牵引着你我的思考。到底是谁造成了这一切? 我想,影片的名字并非来源于所谓的姻缘天注定,而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由人定)。每一个个体的悲剧,即便是某些看上去是偶然的悲剧,例如三儿,也无不富含着巨大的必然性。因为他们都是这个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包括你我他在内的每一个人的选择和作为都与之脱不了关系。三儿如是,大海更是如此。所以,造成今天中国普遍社会问题的,到底是显而易见的制度,还是同样包括制度背后的人心?到底是仅仅包括村长在内的腐败的既得利益者,还是同样包含那些选择沉默的(包括你我在内的)各层人民?到底是天注定,还是人注定?或许电影里的7.23动车事件和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里那麻木的表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 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在看完影片后会扪心一问,从主动作恶到“被动”作恶,再到沉默罪责,自己是否又或者真正属于哪一环节。我只知道,在我脑海里再次浮现起了约翰•多恩的那首《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自成一体 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 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 欧洲就减少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你响起 苏三,你可知罪? 袁渐芝2014.4.9日于蓉城

 3 ) 注定

尽管它有不少缺点,生硬的符号化胜过故事本身,但天朝依旧需要这样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意义,不是电影本身有多完美,而是自诩为大国强国的天朝竟然没有这样电影,你根本不知道该拿它跟谁比。所以这注定是一部话题之作,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中国电影人没人敢拍这类敏感性题材的片子(不是他们不想拍,是不敢拍,不想惹麻烦),大家普遍喜欢瞎折腾,虽然自己知道没什么用。就像中国媒体一样,净是喜欢捣腾一些诸如正能量之类的华丽空洞的东西,就像最近马航出事后有些公知微博说的那样,这个社会缺少骨气,人们缺少信仰,不懂得敬畏,只要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里歌舞升平,他们就知足了。就像《天注定》那个世界的人,看上去都像集体被洗脑麻醉的游魂。

 4 ) 说说侠义与暴力

       影片的突然“上映受阻”,我认为不是因为片中的血腥画面,而是源于谈到这部电影时贾樟柯口中不断提及的“侠义”二字。
       “侠义”二字,可以从作为电影人与剧本创作人的贾樟柯口中说出,然而放在时下的中国,却尤其容易被解读出很多其他含义。更何况,这部电影和“侠义”的关系实在少之又少。
       通观电影,剧本里的人物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侠义”,电影更多反映的是没有话语权的社会底层民众在面对腐败、财富分配不均、权势之人的欺压及生活迷茫之时的无能为力,导致负面情绪逐渐积攒而爆发的精神扭曲甚至暴力应对,这种a touch of sin,可以算得上片中角色的一种无奈的"暴力"反抗,而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电影里四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原型,除了邓玉娇,其他三个和所谓“侠义”是靠不上边的,更别提胡文海案、周克华案这种在社会上引起极大恐慌的恶性案件。
       总体来说,电影能被拍出来并通过初期审查,在中国算是一种突破,但是并不能因为这部电影突然的被禁就给《天》扣多高的帽子。这部电影并没有外界吹捧的那么“神话”。与其说《天注定》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三个半血淋淋的真实纪录片凑到了一起。电影时代感很强,相对真实的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一些问题,片中也有很多有暗示性(或者说小聪明)的有意思的细节(稍后会专门写一文讨论,在此不表),但是宏观把握则难以让人满意。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节奏比较平庸,故事的叙事张力明显不足,且四个故事像断开的四个片子,没有穿插太多联系。从叙事技巧和电影剧本来说,感觉都比可类比的《低俗小说》差了两个档次。
   
       贾樟柯在谈到电影时表示,“影片借鉴了武侠电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反思暴力,避免悲剧”,“片中的四人都是残缺的‘侠’”。那么何为侠义,何为暴力?再来看看影片中的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姜武饰演的大海由于竞包煤矿失败,开始怀疑村干部与煤矿承包者勾结贪污腐败,并且认为煤矿的承包者没有给村民足够的福利。于是他开始了长年累月的告状、寻访,以及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的诉说,以至于在公交靠近村民都直接得到“我不听”的厌烦答复。在接连被暴打、遭到砸钱羞辱后,大海又被村民们嘲笑为“老高、高尔夫”。心中的怒火让他效仿起林冲,拿起猎枪走出了家门,开始了大屠杀。
       影片中的大海,在其身上并没表现出什么侠义精神。他所纠结的,始终是利益的受损;而导致他进行屠戮的,则是长时间的不公待遇与短时间内遭受的连续侮辱,绝非为人打抱不平抑或专杀贪官污吏。在这个故事里,大海杀了他认为该杀之人,开杀戒后也杀了无辜之人——会计老婆与鞭打马的人。在此之前,他早已心理失衡,只要见到村长和会计就会指责他们贪污受贿。这种失衡与得不到回应也导致了他心理出现了扭曲。去邮局寄信时,由于他没有写清楚地址,直接就认为办公人员是二奶或受贿,故意刁难他。大海的屠杀,是两种心理的叠加与爆发。
       大海的原型,是胡文海。网络上流传最广的,大概是一张胡文海被采访时配有“我不能让这些蛀虫们再欺压人了”文字的照片,和一段不知道谁编造扩充出来的所谓胡文海的最后一段话,并据此被一些人认为他是杀了蛀虫的“英雄”,而忽略了他滥杀无辜的“伟绩”。在被胡文海打死的14人与打伤的3人中,只有4人被其认为是要杀他的人,其余人下至10岁儿童,到其本家兄弟,上至70老者,大多皆为无辜死者,在其“在一个是死,杀一群也是死”的心理下受害。侠义之人,从来不会滥杀无辜,而胡则在开始杀人之后,心理已经由扭曲转为了变态。
       在其采访视频中(http://www.56.com/u63/v_NjI0NzUzNjA.htmll),胡在谈起杀人事件时,胡的脸上大部分时间表情轻松。“杀第一个人我紧张,但是我没有一点恐惧。我头脑相当清醒。”即便胡文海滥杀无辜,在一些贴吧和视频下方的留言里,有人却称之为好汉鲁智深甚至民族英雄,仅仅因为他杀了他口中的“贪官”和发不义之财之人。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这样行使暴力滥杀无辜的人是“英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政府民众矛盾逐渐激化,身边的贪赃枉法之人没有接受制裁,导致政府缺乏甚至丧失公信力,而民众需要一个能替他们惩罚这些人的“英雄”出现。胡虽然滥杀了无辜,但是他也杀了他口中的“蛀虫”(即便在其杀人前没有证据表明,部分民众却在听到“贪污腐败”时选择性失聪、听信),他的行为让民众发泄了不满情绪。其二因为对于那些交口称赞他的人来说,贪污腐败比暴力更让他们厌恶和恐惧,因为贪污腐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能切身感受到的,至少是能道听途说到的,死亡却无法通过听说来感受。试想无辜死者中若是有这些人的至亲之人,被胡打死的那个10岁孩子与70老者若是他们的儿女与父母,他们要强烈谴责和诅咒的就不是那些社会的“蛀虫”了,而一定会对胡用上“凌迟,下十八层地狱”这样的词语。
       对于这样的暴力事件(无论是电影中还是生活中),按照侠义来解读是非常恐怖的。2001年时,网络还并不发达,胡文海那样的事件不会像今天这样迅速的传播并引起大规模的恐惧。而时至今日,昆明砍杀事件后,举国震惊,全国各地都笼罩在恐惧的情绪中。反过来想,其实对于那些行凶者,与他们有相同诉求的人,也会觉得他们是“英雄”。而面对这样一群人,作为一个能切身体会到恐惧的民众,你是否还会觉得他们身上有侠义的气息?胡与这些人,行为上是相似的:诉求得不到面对与满足,从而走向了极端。
       第二个故事,是王宝强饰演的三儿,其家庭亲情冷漠,邻里疏离,而他自己看似老实,实则干着杀人越货的强盗勾当。贾樟柯对这个故事处理的比较暧昧,其故事与影片前后也无太多联系。如果说大海是心理扭曲下的忍无可忍而导致的爆发,那么三儿就是已经心理变态了,——“听到枪响才会觉得不无聊”。
       贾樟柯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部《天注定》可以称为一部‘现代侠义电影’,着重构建古人与现代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纽带便是‘侠义’,比如王宝强就饰演一个游侠”。这种解释,着实让我震惊。如果说枪杀抢劫之人可以算得上侠义之举,看到后面他老练的持枪抢劫我们才明白,或许他只是在杀人寻找快感,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悍匪,而非所谓游侠。
       三儿的原型,是在缅甸当过雇佣军的周克华。2012年重庆劫案后,周被全国通缉。随后官方爆出之前射杀解放军等一系列案件皆为周所为。虽说真假不知道,但是轰动是足够的了。彼时身边之人,皆在谈论周案,甚至官方说周死之后,关于周还没死的消息也是满城风雨,官方没有第一时间出来辟谣更在当时令人生疑。2013年说到《天注定》里改变的周案时,我还觉得这个周克华案仿佛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对于周克华的悍匪形象无需多言,由其改编的三儿在剧中我认为也难以和侠义挂钩。亲情淡漠并不能对其抢劫杀人作出合理解释,剧中的三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杀人手法、技巧的娴熟以及杀人后的淡定(这点和周很相似)。如果说大海的动机在影片中有一个合理而完整的解释,三儿的动机与行为则让人疑惑:仅仅是为有意思,就要去开枪杀人抢劫么?此行为和侠义之士之为所差甚远!
       第三个故事,可以说是最和侠义挂钩的故事了。赵涛饰演的小玉遭遇了情感上的失意,随后又被官员用钱打头侮辱,之后其奋起反抗刀杀官员,连出刀时都是刻意的侠女式动作。此故事与其原型相似,颇有“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之意。
       小玉的原型是邓玉娇。邓玉娇案当年在社会上也曾引起极大的反响,从民间到媒体,皆称谓其为侠女。其实我认为邓案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普通命案,在受到骚扰甚至强奸威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应该起身反抗。然而这样一个本应算正常的故事,却因为社会的畸形(根本原因)、两者社会地位与财富权利的悬殊差距而被解读为“侠义”,成为了一个非常事件。其深层原因有二,其一,在许多国人看来,权势之人欺压底层人民,被欺压者却毫无办法,已经是一件再为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一个农家出身的服务员竟然敢刀杀反抗官员?侠!其二,那些交口称赞的人,看似满嘴正义感,实则脱离理性思考,这类人面对不公待遇时往往敢怒不敢言,只能寄希望于同类人群中有人爆发来替他们出这口恶气,因此这样一个被逼到“不得不反”的故事才带上了侠义的色彩。
       第四个故事深化了“天注定”的主题。罗蓝山扮演的小辉在接连遭遇了爱情、生活、友情的打击之后,迷茫的他选择了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影片中对于小辉的心理描写并不如大海的故事那样细致,他在影片中的跳楼也很突兀,但是却又反应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出身低下的人,从受教育开始,其人生的每一步面临的机会与选择都要比中层家庭的子女与二代们少很多,以至于其在选择工作、生活、娱乐方式时脱离不开那个固定的圈子与模式,从而导致了他面对生活时的迷茫。
       另外提一句,影片中关于东莞酒店部分的描述很有趣,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真实东莞的“纪录片”了。
       小辉的原型是2010年到2011年间跳楼的富士康员工。读大学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接触过家乡的一个富士康的工人,闲聊过几句。他们每天基本都过着宿舍—厂房—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所谓加班都是“被逼的”,因为“不主动加班就会被扣除工资“,生活极为单调枯燥,人员流动也很大。对于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个社会的大部分看似荣光的出路,都没有向低学历的他们开放,他们不仅很难有机会出人头地,也比同时代的年轻人更为迷茫,他们甚至连思考自己应该去干什么的想法都没有,而更多的是关心今天明天能挣多少钱。
       对于一个这样的群体来说,在一个年轻却又最着急最迷茫的年纪,能盼的大概就是像《天注定》里单身妈妈莲蓉(三陪女)所说,只求“多做善事,来生解脱”。

       如果说《天注定》的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可以和“侠”有联系,那大概就是虽然他们皆身处社会底层,在迷茫抑或理智失去控制之时,却做了大部分人不敢为之事——大海一怒之下大开杀戒;三儿持枪抢劫;小玉拔刀相向侮辱他的官员;小辉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的故事是否能直接被冠以“侠义”二字,我认为还值得商榷。
       何为侠义?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武艺高强者,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义举,是为侠义。见义勇为是侠义,舍己为人是侠义,杀贪官污吏为富不仁者劫富济贫是侠义。侠义者,为先有济世情怀,而后多为有意而为之。而《天注定》里的故事,更多的是一种被逼的暴力应对,其中透出的更多为底层群体在当下社会中的无奈,而非令人敬仰的侠义之情。
       我想,贾樟柯之所以称这部电影与“侠”有关,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民需要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在政府公信力尽失的情况下,民众需要公平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多数遭遇不公之后只能隐忍,而选择不在生活中隐忍的人,只能选择暴力应对。
       《天注定》的被禁,有点类似于美国电影《电话狙击亭》被延迟上映的背景。昆明事件之后,又为其上映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影片能早点过审,以此来弥补片方的经济损失。
       但是我不认为剧中的故事可以被解读为“侠义”,即便电影与真实生活并不相同,剧中的人物行为,也难以承载“侠义”二字的重量。

 5 ) 好的坏电影

《小武》《站台》《任逍遥》让贾樟柯成了中国地下电影的著名标签。县城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地下状态无票房有口碑,浮出地面何以两者皆空?贾樟柯的迷茫,也是王小帅、娄烨等第六代导演共同的境遇:艺术追求、票房压力和“万山不许一溪奔”的审查体系,令他们无所适从。

戴着镣铐的舞蹈,怎能塑造自由的性灵?作为贾樟柯浮出地面的尝试,《世界》(2004)与其大而无当的片名一样平庸;《三峡好人》(2006)摘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但艺术品质与县城三部曲已不可同日而语,毕竟后者是从他血管里流出来的东西:“拍电影,拍的都是我的间接经验,现实发生什么我就拍什么。”

以胡文海、邓玉娇、周克华、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为故事原型的《天注定》,不乏优点。路过的警车让枪口下态度软弱的会计突然变得强硬,说你打啊,大海毫不犹豫地满足了他;翦除来自外部的强制,打死都不愿挪窝的马跑得那叫一个欢快;十字路口的伟人雕塑和折子戏《林冲夜奔》(官逼民反)、《苏三起解》(蒙冤受屈),充满寓意。

1889年1月3日,一个车夫在都灵卡罗阿尔伯托广场鞭打一匹老马,尼采上前抱着马哭了起来,然后昏倒了;21世纪山西某工地,车夫拼命抽打不听使唤的马,愤怒的大海(原型胡文海)一枪干掉了车夫。

第一个故事如贾樟柯所言:“村庄的政治腐败和贫富分化让普通农民举起猎枪。”因挂号信未写中纪委的详细地址,邮局小妹拒绝受理,大海怒发冲冠,认定权贵的魔掌伸进了邮局;将就别人的碗筷吃面、不讲卫生的大海,不会关心尼采才会考虑的哲学问题,杀掉虐待马匹的车夫,动机何在?就不能鸣枪示警?当众向富豪发难、让人难堪,就不能换一个更有人情味也更符合生活逻辑的方式?

导演试图呈现一个缺乏常识、粗鲁、执拗、冷血和痛恨腐败的复杂人物,但却忘记了,倘若大海如此愚昧、不明事理,绝不会为了公益大发布衣之怒。生活中的胡文海杀红了眼,也曾滥杀无辜,那是在穷尽了包括上访等救济手段之后的绝望,何况,“曾经多次和村民向有关部门检举反映都石沉大海”的他,连写信这样的常识都欠奉,未免太过离谱。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好的坏电影,好在直面现实苦难,坏在无法真切地描述这种苦难。对人物穷尽司法救济的省略与敷衍,严重削弱了影片的批判力量和艺术品质。题材好不等于拍得好,否则,江青(以反抗为主题的样板戏)比莎士比亚还要伟大。

久未张开自由的翅膀,贾樟柯重新翱翔天际似乎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倒换时差。将小玉(原型邓玉娇)设置成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强调她身上的侠女气质,自无不可;但动作场面的水平,与三儿(原型周克华)杀人抢劫的段落相去甚远。

富贵逼人、富贵再三逼人,小玉忍无可忍的正当防卫,居然被演绎成胡金铨式的侠女造型。侠女气质重在气质,用舞台艺术的方式去表现打工妹情急之下的本能反应,无疑是刻舟求剑,令人大有脱戏之感。

加缪认为自杀是唯一值得严肃思考的哲学问题:“自杀是对个体生存意义的否定和对个体所在社会的否定。”尽管自杀事件的细节不无瑕疵,但仍然是《天注定》水平最高、故事最为饱满的段落。为逃避对受伤工友的补偿,小辉跑到东莞一家夜总会打工。充满人性弱点的他,在友情、爱情、亲情方面的挫折和失落,以及繁重、枯燥的工作,令非常突然的自杀显得无比“自然”。相比之下,三儿的暴力犯罪就缺乏足够的铺垫。

“在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并且为那些倒下去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天注定》着力表现这个华丽、苍白、无情的时代,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的压抑、冤屈和愤怒,自有其价值在。放到暴力美学的层面,观众理应有更高的要求。充满死亡的暴力影像,忍、还是残忍之间,有太多的空白等待填补,需要艺术家的提炼和想象,用镜头精准地呈现人物清晰的行为逻辑。





 

 


 6 ) 論賈樟柯的回歸

對我這種99年在學校門口『書吧』裡偷偷看《小武》的觀眾而言,地下地上好幾輪之後,賈樟柯終於回到我們熟悉的樣子,並將他的文藝片做了一點點商業性改良,變得更緊湊,更好看,沒那麼文藝。
99年看完賈樟柯的《小武》頗受震撼,我知道那天在『書吧』看地下電影的人裡,有一個從建築系退學,去了法國學電影---當然,家裡有錢想怎麼折騰都行。這位帥哥曾經是我校『劉德華模仿大賽』一等獎得主,後來我從他手上拿到過金基德的《漂流欲室》去看,再之後就得知他去了法國,現在十幾年過去,沒見到他的作品,地上地下都沒有。

扯這麼遠其實是想說不要高估觀眾對文藝電影的接受程度,更加不要把觀影的熱情變成做導演的能力。
再次被賈樟柯震驚,是畢業後看《站台》,是那麼粗糙,原始,卻充滿詩意與激情。《站台》我陪著不同的人看了不下四次,這部長片記錄一代人的青春歲月,無數個那時看似閒筆的鏡頭(雙卡錄音機、流行音樂、大篷車劇團、單車斜陽、百無聊賴的農村文藝青年)如今已經被作為經典的文化符號,《站台》很長,卻充滿惆悵的詩意,雖然惆悵卻並無絕望,只是平淡如水日子裡一點點的漣漪,漣漪過後,將平淡如水下去。

我是從《三峽好人》開始對賈樟柯失望的,《好人》在我看來是一部被過分褒獎的作品,包括那部紀錄片《東》。到賈樟柯給上海拍那部宣傳片(就是採訪了韓寒的那部),出了影院,幾慾罵娘,當年的賈樟柯哪兒去了?一轉眼,不見了。

後來我沒再看他的作品。深感這麼早就結束自己的創作生命實屬可惜。
直到看到今年的《天注定》。

在《天注定》裡,不但曾經的賈樟柯榮耀回歸,而且融合(或者學習)了製片人北野武的商業操作後,失去少少原始感,而將電影變得更加大眾化---相信《天注定》是個普適的商業片,不是像《站台》和《小武》那種,普通觀眾看了後覺得『啥稀奇,有啥意思』的文藝電影。

三個故事中,做的最好的是第一個(根據胡文海案改編),因為新聞本身淋漓盡致,賈在處理時也很乾淨、簡潔,可謂惜墨如金。若隱若現的背景音樂之外,是大段大段的死寂,北方蒼黃的天空,天空下蕭索的村鎮,辛苦麻木的人民,然後還有血,很多血。全片的結尾又回到最初這一段,人們靜靜的湧向城門樓下,聚在一起,入迷的看戲,就想一切都不曾發生過,一切都是天注定。葉卡同學說這個場景是不是魯迅寫過?是的,魯迅寫過,人們湧去看槍斃革命者,那場景和氣氛,都非常相似: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周克華案的故事也不錯,傻根在演了許多年傻根兒後,終於高大上了一回。後面兩個故事講的一般般,只是賈樟柯普通的水準加上商業的修飾。從《三峽好人》始,就覺得每次趙濤的角色都稍嫌多餘,她最好的表演,當然還是在《站台》。那時,她還不是賈樟柯太太,只是個鬱鬱不得志的中學教師。

這段由鄧玉嬌案改寫的片段 ,故事非常棒(賈樟柯把官員改成了攔路收錢的村幹部),但角色選取是有偏差的,趙濤完全沒那種氣質,那段殺人也拍的像武俠片而有點兒超現實,事實上自《站台》後每次賈樟柯都把趙濤拍的很帥---但有時候是不符合情節設定的。即便沒有個真實故事做參考,這個角色也是表情做作,略顯浮誇的。同樣選角失敗的是張嘉譯--我在東莞工廠裡工作六年多,期間也去過好多其它工廠,沒見過一個張嘉譯這樣氣質的主管,最離譜的是張嘉譯那一口北京話---在東莞出現的可能性非常低。這個角色選擇失敗,令工廠戲的感染力減弱不少,加上對自殺原因的膚淺理解,所以這個片段太過倉促,是完全失敗的。小輝的選角倒是很準確,氣質很相符,蓮蓉同樣沒有東莞小姐的氣質,一點兒也沒有。選角失敗。而賈導本人客串的土大款,詩人韓東客串的老幹部,都挺不錯的。

雖然本片有這麼多缺陷,但瑕不掩瑜,記錄歷史還是抒發情感,這片子都做到了,還原歷史上它像部紀錄片,抒發感情時,它像一篇雄壯的社論,尤其是第一段,電影語言精簡到沒有一處閒筆---這是大師氣象。
當人生陷入絕望,洗脫冤屈抒發怨氣就只有靠鐵與血。霰彈槍射殺貪腐的暢快,水果刀手刃淫官淋漓(鄧玉嬌案發生時,蘋果日報的頭條標題:烈女殺淫官,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對當世都是一個警告和啟示,你不給人民一個說法,人民只好給你一個說法。

然而,中國人民是全世界最好統治的順民,多年文治武功的馴化,像胡文海這種仍保留著原始熱血的人是少之又少了,如今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因恐懼而產生的得過且過。我猜這個片段才是本片被禁的主要原因。

看過一篇賈樟柯的訪談,很早他就開始和北野武合作,像北野武學習運作電影公司。《三峽好人》也是中日合資,東方人更能理解東方人《三峽好人》在日本得到非常高的評價,賈樟柯的電影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有大師氣象。


 短评

10月份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贾导,业界良心

8分钟前
  • 悲剧森林
  • 力荐

虽然这部电影可能会在中国成为一部被官方禁止在院线上映的“禁片”,但这不意味着这是一部好电影。两个小时讲四个故事,结果是四个故事都没讲好。只有一堆噱头和隐喻,片中人物没有灵魂,不接地气。在四个故事中选一个,好好拍,更有可能拍出一部经典电影……

9分钟前
  • 丁小云
  • 还行

难得的直面现实,但有佳句无佳章,对平民暴力成因的探讨也流于潦草,属于一勇遮百丑的电影。这种给逼人上梁山的体制既得利益者定罪的电影,被追毙实在太正常了,能让出国参赛已经很给面了,没人会为影片上映所产生的后果负责的。

12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活在天朝,你可知罪?有着胡金铨的墙纸,贾樟柯珍藏的模特模型,侯孝贤老在背书的那套传统戏剧经验,至于高度戏剧化的凶杀场面,有人说是北野武,是吗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刚看完天注定,转头就看到昆明的消息……整个人都不好了。2014年3月1日 立此存照

19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布衣之怒,天下缟素。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2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与宣传的一样,本片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仍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尤其华语电影对当前社会事件的缺席,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影片吧。但也仅限于此了。从电影本身,贾樟柯甚至失去了早期电影的魅力,让影片陷入符号当中。各种概念与事件的生硬插入。其中,东莞小男小女的交流最有生命力,赵涛表演最可怕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姜武凶猛夺命虎,宝强冷血无情杀。韩东东莞扮嫖客,赵涛挥刀变女侠。和谐社会靠大家,一人一星不打架。

30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贾樟柯使用中国最主流大众们的故事,做出了一个不会被最主流大众们关注的电影。

34分钟前
  • 卡林
  • 力荐

贾樟柯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只能演电路故障机器人的老婆?

36分钟前
  • KREJERK
  • 还行

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天注定》,而不是更多的《长津湖》和《中国医生》。

37分钟前
  • 张翔森
  • 力荐

导演说打三分,因为三分天注定

40分钟前
  • Molly Zheng
  • 推荐

结构、表演和后期制作都相当有水准,结构尤其好,细节关联明确。缺憾在于部分情节节奏安排过快,比如第四节的富士康,缺乏细节支撑,与人物性格不吻。动物寓意主题先行,符号感过于明确。王宝强的故事最为简炼黑暗,印象深刻。贾的社会关怀依旧,瑕不掩瑜。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第66届戛纳电影节# 看过《天注定》:导演贾樟柯将包括山西胡文海杀贪官、周克华抢劫杀人、邓玉娇刺官、富士康员工跳楼等中国重大社会事件进行汇总,以各个当事人物的视角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寒彻入骨的揭示,令人不胜唏嘘。四个故事主人公侠骨凛然,借暴力成全自己。「当代武侠」名副其实。

42分钟前
  • 黄灿灿
  • 推荐

还是贾导有骨气,该怎么拍就怎么拍,管你呢。睡着也好离场也好,看到最后的一定全体起立鼓掌数分钟。这片子很奇怪很震撼,业余的东莞小哥演得真好。

46分钟前
  • 谢谢
  • 推荐

片中一个个狠角色,想杀就杀,想死就死,都挺利落的。只是导演没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或者说为什么到了非杀不可、非死不可的地步,人物情绪并没有铺垫足够,在4个30分钟的故事里,观众也就很难感染到同样的愤怒和绝望。

4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只需做到两点:1、国内上映;2、一秒钟都不删。我就一定去电影院支持,这是把微博上的真像搬上大银幕的史无前例的力作,要不然国产电影就像看新闻联播一样索然无味!

52分钟前
  • MIKE王叔叔!
  • 力荐

完了完了,冷酷杀手的设定下,我竟然有一两个瞬间觉得王宝强也有一点点性感了!遗憾的是服务站那段他怎么没冲进来把赵涛张嘉译一枪一个直接打死,赵涛那段就不用演了。我一直没看贾樟柯的原因就是实在迈不过赵涛这道槛,今天奋力一迈还是感觉抬不动腿,全世界除了贾樟柯谁会想跟赵涛轧姘头?谁会往她脸上拍打着人民币非要艹到她??没有人吧?没有人啊!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摄影太好了!如翼添虎!人物也走得比较深,最后一段嫌生硬。这才是电影阿,就算没有票房也比大票房的电视剧式电影强!

58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考验审查的时刻又到来了

59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