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

HD

主演:容中尔甲,尼玛颂宋,赛却加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藏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阿拉姜色 剧照 NO.1阿拉姜色 剧照 NO.2阿拉姜色 剧照 NO.3阿拉姜色 剧照 NO.4阿拉姜色 剧照 NO.5阿拉姜色 剧照 NO.6阿拉姜色 剧照 NO.13阿拉姜色 剧照 NO.14阿拉姜色 剧照 NO.15阿拉姜色 剧照 NO.16阿拉姜色 剧照 NO.17阿拉姜色 剧照 NO.18阿拉姜色 剧照 NO.19阿拉姜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阿拉姜色:一壶不上头不口干的青稞美酒

因为做了一个梦,俄玛(尼玛颂宋饰)从哭泣中醒来,丈夫罗尔基(容中尔甲饰)被吵醒后,埋怨妻子俄玛。这是开片的第一个镜头,也是一个长镜头。摄影机用固定视角静静地注视着从睡梦中醒来的夫妻,让观众为此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俄玛哭的如此伤心。

俄玛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的结果我们无从得知,她坐在走廊阴影里的剪影,留下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回家的路上,俄玛告诉罗尔基,她决定去拉萨朝圣。

藏族题材电影《阿拉姜色》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道德、信仰与责任的故事。去拉萨朝圣本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叩长头要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煎熬,但却能获得巨大的福报。俄玛拜别亲人,在两位驴友的陪伴下,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朝圣之旅。

俄玛心中深藏着一个秘密,与丈夫罗尔基结婚六年,她一直深受其扰。在漫长的朝圣之旅中,他们相继以不同的方式解决了双方在夫妻情感之中形成的爱与道德、责任与信仰交织的困惑,也得到了肉体与心灵的升华。

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和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都涉及到朝圣题材,《冈仁波齐》讲得是怎么朝圣,《阿拉姜色》讲得是为什么要朝圣,这是两部影片在故事出发点上的根本不同。《阿拉姜色》投资不到1000万,在制作成本上比《冈仁波齐》少了300万。歌手出身的出品人容中尔甲,在《阿拉姜色》中献出了自己的大荧幕首秀,作为一名业余演员,演技完爆同期上映的电影《宝贝儿》女主角——专业演员杨幂。影片的故事缘起容中尔甲认识的一位去世的老人,容中尔甲将老人的故事讲给松太加,后来就有了《阿拉姜色》的剧本。松太加谦虚的给自己的影片打了60的及格分,但事实证明,这部电影的水准绝对在同题材电影《冈仁波齐》之上。

影片的故事简单而富有感染力,导演松太加去掉了所有起伏跌宕的戏剧安排,只留下爱与道德、责任与信仰交织的人物情感。前半段展示信仰下的夫妻感情状态,俄玛在将死之时向丈夫道出了尘封多年的秘密,得到了解脱,将信仰和责任交给了儿子诺尔吾(赛却加饰)与丈夫罗尔基。后半段则是讲述继父子关系的变化以及人物对信仰的坚持,继父罗尔基明白了继子诺尔吾之所以顽劣,是因为自己当年在娶俄玛时不愿接纳诺尔吾的缘故,继子诺尔吾感受到了继父态度的转变,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抛下过往的隔阂,走向了彼此交流与接纳的和解之路,也走上了爱与信仰并举的朝圣之路。

松太加作为一名美术出身的导演,不仅是一位好摄影师,同时具有极高的编剧水准,这一点,在同族出身的几位导演中似乎是最全面的。松太加喜欢用长镜头,但他的长镜头毫不枯燥,也未曾有刻意卖弄之嫌,总是在气氛恰到好处的时候切入下一个镜头。松太加担任过摄影指导,对摄影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加上新近崛起灵气四溢的摄影指导王维华的加持,本片的画面极具看点。

《阿拉姜色》这个片名听起来文艺的要命,但事实并非如此。阿拉姜色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请您干了这杯美酒”,也是嘉绒藏区一首有名的祝酒歌。影片中,这首歌唱了两次,第一次是诺尔吾被罗尔基揪着耳朵拎起来的那天,晚上三个人围着一小堆篝火,罗尔基捡起了一块石头当做酒杯,唱起了阿拉姜色这首歌,俄玛附和罗尔基一起唱着哄儿子,同时也是罗尔基向诺尔吾示好的声音。第二次阿拉姜色再响起时,却只剩罗尔基和诺尔吾二人。这时候依然没有酒和酒杯,甚至唯一维系他俩关系的妻子俄玛也已经死去。但此时二人已经冰释前嫌,他们的心紧紧依靠在一起,相互依偎着取暖。

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好的一场戏是在影片的结尾,父子俩于拉萨城外休息几日后,在吉祥日清洁身体,准备入城朝圣。好奇的小毛驴用嘴撕开了诺尔吾的背包,罗尔基斥退了小毛驴,也发现了在妻子俄玛留下的“擦擦”盒中,被诺尔吾粘在一起的父母照片,那张照片原本被罗尔基撕开后贴在了给妻子做法事的庙里。诺尔吾的秘密被继父发现,他对罗尔基说,他不想自己的父母分开。罗尔基突然理解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他站起身继续给诺尔吾剪头发并且告诉他,等朝拜之后,把俄玛和她前夫的照片贴在甘丹,电影到这里结束。

故事结尾干净而利落,导演没有再继续交代之后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罗尔基真正接纳了这个曾经想要和母亲俄玛一起跟着自己生活的孩子诺尔吾,完成了妻子,事实上也是自己的朝圣之路;诺尔吾完成了母亲的遗愿,帮她走完了朝圣之路,二人都得到了救赎。

《阿拉姜色》虽然是一部小众影片,但它绝无拒观众于门外的意思。如果你真的喜欢电影,那不妨留出30元的预算,花上109分钟的时间,喝一壶有关爱与道德、责任与信仰的美酒吧。

 2 ) 母亲死了,母亲不死

期待《阿拉姜色》很久,终于在昨天的路演中看到,导演也亲临现场,和观众做了交流,好奇心和疑问,都得到了满足,一点点心得,也都得到了印证。

已经看过了太多“向外”的,或者“外向”的电影,而导演松太加说,《阿拉姜色》是“向内”的,他的其它电影,也都是“向内”的。不再借着外面的目光打量自己,也不再急于呈现自己身上,那些可以被当做奇观、景观的部分。

奇观和景观,其实也是一种语言,一张名片——我送上你愿意看到的部分,看得懂的部分,作为相见时的善意,但投桃终归是要报李的,人情是要往来的,将心终归要比心,但以自身的奇观取悦对方,多半是没有下落的,那是用对方的语言说话,以对方的眼光打量镜子里的自己,对方未必知道你是否为此扭曲了自己,或者压制了自己最细腻丰盛的部分。在对方的立场上,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所见即所得。

所以不如向内看去,自说自话。《阿拉姜色》就是一次自说自话,但这自说自话,反而获得了最多的理解,最多的尊重。所以说,按照别人的语言说话,本来就是错误的方式。语言传递过程中,有无数的丢失,何况是非母语的传递。

倒不如直接给出眼神,给出表情,呈上生活,呈上最原始的痛苦与哀愁。就像我一个只会《英语900句》的导游朋友,在心惊胆战、刀锋边缘游走一般地带队去了欧洲几十次后,得出一个结论:“人和人交流其实是不需要语言的。”玄妙吗?也不玄妙。

因着自说自话,《阿拉姜色》处处让人意外,却也处处让人心领神会。电影里有藏区的风景,但因为导演把目光引向人的生活,风景消失了,人成为比风景更大的存在;电影里有藏族的风俗,有朝圣和磕长头,但因为导演讲述的是朝圣者的过去现在未来,磕长头也不存在了,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把它用生活中所有那些艰苦的工作、漫长的修行进行替换。

没有了风景和风俗的障碍,没有了奇观和景观的磕绊,我们反而更顺畅地看到了人的心相,也由此看到了风景,看到了风俗。心也在,风景风俗也在,算是双赢。而一开始就起心要让我们看到风景和风俗的,多半是双输。

在这多种意外之中,最意外之处,是女主人公俄玛在故事进行到二分之一的时候,就已经死去了。修行没能帮到她,甚至主角光环也没能帮到她,剩下的漫漫故事,该如何打发?一个在故事中间就死去的主角,还能算做主角吗?

然而故事这才开始,然而俄玛终于获得了比一整个主角生命更漫长的生命。她死了,她却变成了整个故事的结构,作为结构,她结构起了三个人,前夫和现在的丈夫罗尔基,还有她和前夫生下的儿子诺尔吾。

他们因她而汇聚在一起,前夫未完成的心愿,得到了讲述,得到了延续,现任丈夫和儿子的感情,得到了弥合。

她死了,她却变成了整个故事的情感。她选择前夫,她如此惦念前夫,必然是有原因的,他和她有相近的血缘,她选择现在的丈夫,她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和盘托出,原意把自己的心愿交付给他,也必然是有原因的,他和她有日久天长的生活里培育出的血缘。她的儿子,更是和她有血缘的。

这三个男人,因为她的选择,成了有血缘的,他们只要走到了一起,不管他们中间有多少秘密,多少隔阂,最终都会达成谅解,建起情感之桥。

她虽然死了,却以另外的方式,汇入了他们的血液,在他们的记忆、情感、为人处世的方式里活着,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顾忌她、参照她、延续她,接过她递出的线头。诺尔吾给罗尔基冷眼,像是抱怨,却也像是撒娇,诺尔吾已经知道,罗尔基无论如何都会承受他的抱怨。

他的母亲已经在他们两人之间架设了桥梁,正在鼓励他们从两头走向中间。他要显示他小小的不满,但这不满,是迈向桥梁中间的第一步。

罗尔基也最终接过了她递出的线头,迈向了桥梁中间。当他说出“作为男人,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当他给诺尔吾剪头发的时候,他已经接过了教育孩子的任务,也接过了传递她精神的任务。

她始终笼罩着他们。

她甚至让罗尔基、诺尔吾和那头小驴子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她刚刚死去,那头死去母亲的驴子出现了。她死去的时候,诺尔吾似乎是麻木的、无动于衷的,但当他遇到那头小驴子的时候,感情却决堤了。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相当常见的一种情形——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但当另外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却被触发了。

移情,投射。

那头不知道自己担当起了如此重任的驴子,也就顺理成章地加入了他们。

她死了,她也成了这三个人和这个故事的精气神。她死在朝圣的路上,她的心愿未竟,是不是接过她的心愿,就成了一个重大的悬疑,重大的选择,接过她的心愿,就等于接过了一次重大的理解,重大的弥合,甚至重大的洗礼。

罗尔基和诺尔吾,面无表情地,接过了这个其实无比重大的任务。风中的绿树,日光下的荒草,静默的黄土墙,因此都有了意义。这是只有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刻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西藏”消失了,却因此变成了更加强大的存在。

有没有抵达拉萨,是不是朝拜了圣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这个故事,在主角死在中途之后,连故事的动机,人物的目的都消失在了接近尾声的地方。但所有的事,却都已经悄悄地、不动声色地完成了。

母亲死了,母亲活着。母亲死了,母亲不死。母亲消失了,母亲永远存在。

 3 ) 没有秘密的日子,也要过下去 | 赛人评《阿拉姜色》

文/赛人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我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阿拉姜色》,也是我看的十几部最新华语电影里,最好的一部。于我,算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压轴。

在经历那些没有日常、没有张驰、没有将心比心的影像之后,松太加的这部新作,让我意识到电影与人的关系,一旦真的建立起来,是很难疏远开的,这话对华语电影尤其适用

松太加的电影,我算是一路看下来,一部比一部有提升,一部比一部更能解决问题,也更能提出问题。这其间的一问一答,不是为应试而作,所以,他也就不必那么紧张,那么急于获得某种可供昭示的站位。它只是让挥之不去的郁结慢慢的散开,到后来,解铃与系铃之人,在不在场,都不关乎要义,于是目的与过程有了并置的可能性,这是最令我欣喜的一点。

松太加 2015年《河》 剧照

这届上影节,最热的电影是戛纳金棕榈的新贵《小偷家族》。它所要讲述的是家庭的组建,与先天的血缘并不构成非如此不可的关系,它与后天的彼此取暖、共赴劫数倒容易十字相扣。这与《阿拉姜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小偷家族》在表达上更旷观一些,血浓于水也好,萍水相逢也罢,这两种家庭组建形态的破灭,只是证明“家”乃概念的产物,至于什么样的事物能如影随形的服务于心灵,是枝裕和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缄默。

《阿拉姜色》所描绘的也是一个临时家庭,是怎样一点点组建起来的。那对准父子,他们之间基本不使用亲人的称谓,而在他者的眼中,他们是再正常不过的父子俩。这种被凝视的视觉状态,将尴尬化为无形,将润物细无声的默默接受,表现的既温婉又幽默。

而那头失孤的小驴,当苍蝇逐血的嗡嗡声响起时,我刚看时,以为是在画蛇添足。而当这只小驴负重前行时,它成为了这场朝圣之旅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时,便深觉这牲口,是这沓无人烟之地,惟一见证父子和解的目击者,心下释然了许多。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群生命在靠近、在移动。

父子情感的递进,除了最常规的父救子而落水为转折外,更深切的契机,是对遗志的继承,朝圣的理由也在于此。

当圣地就在眼前闪亮之时,还需有一个良辰吉日去应对你需安放的心境。在那一刻,时间与空间开始了对话。它比另一些纯为打扮心灵的膜拜,有了更为开阔的可能,目的与过程有了合二为一的契机。而对我这样一个无信仰的人而言,只能从世俗的角度去理解。我坚信,只有人才能证明另一个人的存在,才能让他在天地间真正的有所屹立

男人的父亲患了绝症,他即将孤绝,孩子刚刚失去双亲,他们都对无所依靠的仪态不抱兴致。在展示冷漠时,孩子比父亲更积极,但也更畏惧有所失去。个人化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历程,惟一能告慰先灵并顺带勉励自身的,就是前仆后继的延续。影片全部的表达大概就在于此。

从剧作上来看,《阿拉姜色》的前半段,也就是女主生前的那一部分,假如说后半部分是种行走的力量,那么女主的“拼将一生休”,则更具葡蔔的意味。拉萨只是个具体的所指,更多的还是这位美丽的藏族女人反复念叨的“命运”。

虽然不免要流于直白,但女主那张不甚戏剧化的脸庞却有种别样的说服力,让我们安然的去敬服她的甘心和甘于。前半部分吸引人的,自然还有它的悬念,好在它并不一味的和我们玩猜谜的游戏。它从女主不可言说的梦境讲起,然后是女主的病情,然后缓缓带出女主的另一段婚恋。

我多年前胡乱写过一些长短句,其中有一句是“没有秘密的日子也要过下去”,这句话是我对所谓起承转合的犹疑,同时,也是我对戏剧性究竟伸展到何步的期盼。《阿拉姜色》迎合了我对故事本体的,某些可能是大而不当的索求。也就是说,当妻子的秘密全部大白之后,叙事并没有就此而框定,而是多了许多随时准备拐弯的迹象。一句话,这样的故事是活的,是能够运动的。

很多人看《阿拉姜色》会泪流满面,被那些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的情殇所触动。好比那张撕开又被粘贴在一起的照片,也在暗示,你进入他人的生活,你就得在他人的阴影下完成你的余生。

我看时,泪腺保存的还好。真能让我在心底涌出暖意的是,妻子跟丈夫讲起她前夫的过往,并吐露要继承其夙愿的决心。丈夫听到这儿,异常缓慢也异常温柔的躺到了这个心可能早就被撕在两半的女人的身边。第二天,这个女人撒手人寰。

《刺客聂隐娘》里张震向她的姬妾讲述他对聂隐娘的思念之情,《阿拉姜色》也是这般,只是性别互换了一下。

在这里,秘密消散之后,嫉妒和随之而来的独亨也在朦胧的夜色的逐步隐去,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痛惜和深深的感佩。这是我所向往的生命的高级仪态,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对最爱的人,毫不避讳的陈述:我更爱的是谁。太多人的生命,都是被圈点,被设定。而《阿拉姜色》的这对伴侣,他们之间的情义是清澈,却不急于见底的

 4 ) 如父如子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阿拉姜色》是一首传唱在康巴地区的藏语祝酒歌,也叫《阿拉呛色》、《阿拉呛色儿》、《阿拉羌色》等。

祝酒歌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海内外,大多以衷肠之歌,应和美酒,表达欢迎远方来客的情绪感受。不仅是藏族,像蒙古族和彝族都有祝酒歌流传。作为一首当地祝酒歌,阿拉姜色对不善表达情感的电影主人公来说,更是起到了抒发内心的作用。

电影海报

男主演容中尔甲,是出生于四川阿坝州的一名藏族歌手。上大学以前,成长记忆中,总能在中巴车上,听他唱《神奇的九寨》之类的歌曲大碟。声音亢亮,山高水长。不过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机会去过阿坝州和九寨沟。可以想见的美好景象,只能寄身在歌声之中,祝愿着远方的朋友,赶紧出发。

这次的藏语电影,出走青海的安多藏区,由川西的康巴出发,目的地还是拉萨。电影画面温润,颜色饱和,主题曲情感充盈,《阿拉姜色》与之前藏语电影的地理背景,有着一眼可见的显著不同。

它被描述为“一百块钱可以回去”的地方,更靠近汉民族的农耕文明。

容中尔甲

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血缘命题的世俗情感。你不用惊讶,从日本的是枝裕和,到香港的年轻导演,不同国家地域下的人类家族,一直在重复演绎相似的聚散离合。

相比松太加前作《河》里讨人喜欢的“小周迅”,这次的小孩,面目并不亲爱。还有一句台词提及,他在学校总是跟人打架,犟得一副愠容,眼神是那种被抛弃的愤怒。他第一次出场,躲在门后不见人,我还以为,这个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

帐篷内

这个世界怎么不欠他?

这个世界欠他很多。孩子是为了我们而来到这个世界,但许多父母,根本却没有准备好。《阿拉姜色》的认同障碍,同样会发生在东边世界。

不待见妻子带来的儿子,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参与一个孩子在失去亲生父亲以后心理建设的状况,这也是困扰无数现代都市家庭的难题。这个康巴汉子,自然也是不太懂。

电影说的,是需要时间,放下亏欠与偿还,他们彼此都需要的,是互相陪伴,走在路上的时间。《阿拉姜色》把心灵鸡汤化的人生道理,脚踏实地,化为了一条让人望而却步的漫长道路。

后来,在看到拉萨时,小孩已是衣衫褴褛,长发蔽目。之前埋下的买剪刀细节,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类似小处着笔,电影还有很多。

在路上

有人因小朋友角色,批评了《阿拉姜色》,但包括容中尔甲的小心眼、舅舅的直性子等一类呈现,反倒更见真实——

他们是有性格缺憾,活生生的普通人类呀。

想要朝圣的妻子,只因一个遗愿,就想去实现。她的做法,对被抛下的丈夫和儿子,显然都不太公平。她一旦上路,背后的家庭就失去了运转能力。

《阿拉姜色》没有表现这个家庭的过往矛盾,但在舅舅对待外甥的手段招数上,不难理解孩子的叛逆、反抗与愤恨由来。

经过《冈仁波齐》的票房发酵,藏民转山磕长头被放在了一个崇高的位置上,经过提纯想象,有如一帮钢铁意志、百折不饶的圣人。而《阿拉姜色》所透露的是,那些完成朝圣的,并不是被幻想的完人,而是带有一己心愿、私情未了的平凡人。

容中尔甲哀悼亡妻,却一番情感拉锯,把妻子跟前夫的合影撕掉,分贴在了墙上。藏语电影的老熟脸金巴,好像轮回一般出现,这次扮演的,是路上的热心人——

“兄弟,不用多说了,以前我也不理解父亲……”

原来人生真有一个阶段,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是不会听的。

父与子

前往拉萨的漫长路程,就如同偶遇,被带上路的小驴。人与人的情感,在这两个男人之间,无法用准确、妥当和理性的言语,去进行沟通——甚至根本是无法出口。因为有了小驴的加入,孩子与之建立感性的情感,并很快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同时又需要什么。

这个过程中,《阿拉姜色》既有表现小孩子的成长,也有较为隐秘的,关于大人的成长。容中尔甲终于习惯,并承担了一个父亲的应有角色——他一直渴望却未能实现的人生责任。行走千里,超越了血缘。

电影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磕长头去拉萨的路,有环境的艰险和突如其来的病痛与死亡,却也强化了人的情感信任与意志达成。

两个男人走上了路,一个失去了妻子,一个失去了母亲。他们因为同一个人,决定去往同一个地方,又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他们本是父子。他们最终成为了父子。

这条路,就是人生路。

一条名叫人生的路

 5 ) 美丽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亲情。

荣获上海电影节最佳编剧和评委会大奖的电影《阿拉姜色》终于上映,之前并没有怎么了解,本来以为又是一部《冈仁波齐》,看完之后,却觉得这部比起《冈仁波齐》更加动人,甚至比起绝大数今年的中国电影都更加打动人心。 电影一开始便呈现出家庭的氛围,为电影奠定了基调,从母亲俄玛开始朝圣,又让我想起了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充满了纪实风格,但实际上情节仍然在围绕着这组重组家庭的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着,后半段,在母亲死后,剧情更加像一部关于亲情的家庭公路电影,两个并非有血缘关系的人,因这次朝圣,关系愈来愈好,仿佛进入了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探讨着血缘与感情的关系。 电影中的许许多多的镜头都在户外拍摄,美丽西域,风景无限好,但是一个个美丽的镜头里,却依然装着亲情的力量,美丽的风景使得这种力量更加纯粹,更加自然向观众流露。场面调度极佳,不仅仅是因为演员的优秀,还有导演技巧的精良。很多长镜头,并没有长大空的缺点,反而很好的辅助叙事,让观众看出了导演的精心安排,实在令人佩服。 电影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细节和视听语言也十分值得品味:开头出现的冲不出房间的飞蛾,从开头一直到在酥油灯里烧死的飞蛾,导演在向观众暗示,母亲俄玛的死是必然的,她的死渐渐冲破了剧情中后爸与儿子的隔阂;还有父亲跳水救儿子一段,充满了暗喻,那清澈的湖水,仿佛象征儿子纯粹的心灵,父亲怎么抓也抓不到,电影也呈现父亲一人默默流泪,共同象征着感情中爱的隐忍;打光是电影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它不仅仅可以在电影里暗示人物的内心变化,将其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还在父亲给儿子包扎脚一段中,象征着父爱一般照射着自己没有血缘的孩子身上。电影还有很多细节都值得观众细细感受。 由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并没有把故事单纯的框在一个讨论信仰的故事里,而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探讨着血缘与感情的关系,他让观众见到西域的美,也让观众思考着主题。结尾的处理像极了一部冰岛电影的结尾,它是一部电影的结尾,但更是两个人感情关系新的开始。推荐家庭电影爱好者,西域地区向往者观看。

 6 ) 阿拉姜色:一杯献给命运的美酒

刚从藏区回来,就受朋友邀请去看了上海电影节的最后一场,本届评审团大奖《阿拉姜色》。

工作日晚上十一点才开始的片子,一半位置都空着。想来评审团大奖的名头也无法让大家大半夜跑来看这个名字不知所谓的影片吧。

然而主创团队居然出现了,穿着干净朴素的藏服。在门口电影节的背景板那儿拍照时,周围有人小声惊呼:啊,原来是藏族电影啊!

可想而知,有些观众并不清楚影片背景。所以当主创团队齐齐站在台上,主持人微笑着问大家对他们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台下有人不满地吼了一句:片子还没看呢,哪儿来的问题?

是啊,真想知道观众的想法,不应该等放映结束再出现吗?还是他们也想早点回去休息?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出现呢。

恼人的创作者们离开了,留下他们的作品供人细细观赏。但这个小插曲还余音未了。我一开始很难入戏。不是演员们演技不好,而是当他们的真实形象先于角色出现在了你面前,而且还正正好就是在电影放映前这个点,真是很难不把他们的真实形象和电影角色混淆在一起。仿佛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你:这都是假的,别进去。

总之,以上那么多字只为说明:主创团队,尤其是演员们,千万不要在映前出现。

映后欢迎。

回来继续谈谈片子本身。

坦白讲,影片一开始我是有些后悔的。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整体基调太沉重了。这种片子更适合一个人在阴雨的夜晚,一个人在家边喝酒边看。午夜时分跑来影院和这么多人一起看,身边还有个认识的朋友,不太自在。担心某一个自我在脆弱的午夜按捺不住,喷薄而出。

可是来都来了,总得看完啊。好在片子是部好片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影片讲的是嘉绒藏区一家人去拉萨朝圣的故事。情节不算复杂,女主的前夫生病住院的时候两人曾说好要一起去拉萨朝圣,但并未实现。前夫去世后,女主嫁给了男主,但男主不想接纳她的儿子,于是儿子就留在了娘家生活。结婚六年后,女主梦到前夫来找她,要她跟他一起去拉萨。而后女主去医院发现自己得了绝症,隐瞒了病情,安顿好家人,带着前夫的骨灰和结婚照去拉萨朝圣。

但这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朝圣之旅。先是一同出发照顾女主的两个同村小妹中的一个跟遇到的帅哥跑了,而后男主发现了女主的病情骑着摩托车追来,央求女主跟他去医院,被拒绝。再然后,剩下那个小妹也离开了,女主的弟弟带着她那叛逆休学的儿子来了。在弟弟离开后,这变成了一家三口的朝圣之旅。

这也是三个人头一次这样子朝夕相处吧。三人间其实各有间隙。女主对男主坦白了来朝圣的真实目的,男主很嫉妒,但还是深深爱着女主。儿子依恋母亲,却又无法原谅他们俩"抛弃"自己的行为,这恨意又在女主去世后完全转嫁到了男主身上。

当然,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在朝圣的最后得到了消解。

影片最成功之处应该就在于呈现了这些相遇和情感的升起与消弥。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所有的相遇都是缘起,分离都是缘灭。这个重组家庭的相遇是缘分,两个姑娘的加入是缘分,一路上遇到的司机、村民、小毛驴甚至蚊子都是缘分。缘分升起又消失,大家聚了又散了。

片中的每一个人最终也都接纳了自己的命运。并不是没有过抗争的企图,只是最后都在命运面前臣服。妻子在一开始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数度悲痛哭泣,可也仅止于此。她擦干眼泪,默默而细致地安排好两家人,遥遥磕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转身踏上前往拉萨的不归之路。丈夫在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难接受,试图说服妻子去医院。但曾经在医院陪伴插满管子的前夫长达一年的妻子心知这样的抗争是徒劳的,人总是要死的,她想以自己的方式离开,丈夫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儿子也抗争过,他不接受母亲改嫁后自己只能跟外婆舅舅一起生活的结果,以叛逆休学的形式发出自己的不满。他也不接受才和母亲相聚没多久母亲就离世的结果,可这一次,他开始学会接受命运,除了将墙上被男主撕裂的照片偷偷取回来粘在一起珍藏,他明白了自己是没有资格和命运讨价还价的。他也默默地接受了继父,允许他拿着剪刀在自己头上剪头发,共同准备迎接此行的终点拉萨。这场剪发,像是一场成人礼。

最终,这一家人,以这样的形式,抵达了拉萨。

阿拉姜色是一首祝酒歌,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在片中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儿子对男女主还有怨气的时候,男主在火堆旁为了示好,唱起此曲。女主也附和着,温柔美好的歌声和真挚的感情,逐渐融化了儿子的心。第二次我记不太清了,应该是在女主去世过后,男主一个人唱起此曲。

缘分到时,请干了这杯美酒。缘分散尽,互道珍重。

除了女主离世前一晚对丈夫道出自己来朝圣的真实原因,片中人似乎从来不需要解释什么。女主没有解释过自己对前夫和男主的感情,男主也没有对儿子解释过自己当初为什么不想接受他,两个小妹离开时也并没有解释就走了……一切就是那么顺其自然就发生了,人类除了接受,并没有什么能做的。解释何用?

亦没有强迫。男主和家人尽管担心女主,但都没有勉强她留下来;母亲没有勉强儿子跟着舅舅回家。大家都那么尊重别人的意愿。

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有意思。片中的藏族人没有人质疑女主的行为的,即使她病重躺在帐篷里,附近的村民也只是默默地让孩子送来奶茶和“需要时叫我一声”的关心。反而是一个汉族医生,语重心长地把男主拉到一边谴责说:你婆娘都这样了你怎么还能让她去朝圣呢?不知道导演是否刻意,但我认为这里体现了汉族人和藏族人的巨大差别。地广人稀的藏区,人人都要有独自生存的能力,人人都要为自己负责。他们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施舍的司机,送茶的小孩,随时伸出援手的村民……),但不会干涉或随意质疑他人的决定。而高度相互依赖的汉族人,总是习惯于去给别人提意见和发号施令的。

对藏族人而言,生死问题也就是个因缘问题。女主去朝圣不仅仅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也是自己与人世的告别。她离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回得来。藏族人里是有很多生病了不去医院而选择去看活佛或者去朝圣的,外人总认为这是迷信。诚然,是有迷信的成分在。但在这部片中,我认为女主的选择是基于她对自己病情的足够了解(源于与医生的交谈)、对现代医学的疑惑(源于她前夫的经历)和对自己清楚的认知后得出的理性结果。事实上,汉族人以及欧美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绝症时拒绝治疗,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离开。藏族人的这种行为尤为受到关注不过是因为他们大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朝圣这种方式。但这事儿到底算不算一个纯宗教范畴的问题,还值得商榷。

藏族人对于生死的淡定还表现在丈夫发现妻子离开后的冷静克制上。他守着尸体过了一夜,第二天虽然明显地由于悲痛导致状态不佳,仍旧冷静地按照习俗处理好了丧事。村民听到女主离开的消息也只是惊讶了一下,毕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想到那么快,然后迅速提供男主需要的一切帮助。他们的内心固然是悲伤的,是有复杂的情绪的,但每个人都选择安静地消化自己的情绪。毕竟,这都是个人的事情,命运是不会理睬的。

命运之河不息地流淌,缘分似波浪升起又幻灭。一曲阿拉姜色献给你,干了这杯美酒吧。

 短评

作为汉族观众,看西藏题材难免会带上猎奇的心理,特别是那些藏区风光片和藏区带着神秘主义色彩的故事,把信仰拍的很魔幻,反正我是难以理解,更难以共鸣,喜欢不起来。到了这部电影里,虽然前半部分也是朝圣,但导演却是用纪实式的手法,从人物的心理逻辑出发,让人看到真实的藏区人民,从朝圣到生死,从信仰到如父如子的亲情关系,这种克制却又丝丝缕缕关联的亲情关系非常动人,让人看到有血有肉的人和那种朴实且普世的人类情感。

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藏语电影出走安多,由康巴出发。原有隔阂的一家三口,从四姑娘山下的嘉绒出发,磕长头去往拉萨。与被冈仁波齐化的信仰等大词相比,《阿拉姜色》关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类的人类世俗情感。这次的小孩,面目不亲爱,带着愤怒眼神,直到长发蔽目。漫长的路程,变成了人生的陪伴。后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泪

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冈仁波齐的另一面,小偷家族的中国版,也还有人说这是藏地北野武和菊次郎。虽然看哭了并不一定是一部电影的最高评价,但这的确是这个秋季大银幕中最暖心怀的青稞精酿。

9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和《小偷家族》一样是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有隔阂和分歧,也有和解和包容。进藏的确不能净化心灵,朝圣的确不能不药而愈,信佛也的确不能万事如意。但是,一条川藏线使他们的内心得以连通,也使他们的血液得以融合。西藏之行让前夫如愿以偿“去了”西藏,让俄玛完成了遗愿,让罗尔基开阔了心胸,让诺尔吾学会了如何与他人(驴)相处,让村民弥补了曾经的幼稚,还让罗尔基和诺尔吾化解代沟,重新上路。一个人从吃醋“情敌”、不理解妻子、和养子没有共同语言,转为可以坚持走完妻子没有走完的路,可以放下嫉妒和狭隘,可以和“情敌”握手言和,也可以对“别人的”儿子视如己出……他最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不是因为佛祖,而是因为妻子,因为养子,因为帮助过他的村民,更是因为他自己。

1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最难得是刻意淡化了表现磕长头的神圣感,选择用更多篇幅展现信仰和死亡构成的特殊家庭的关联。当藏区电影几乎都在用风景、用民族风情表现纯净淳朴的时候,这部电影少有的用温和日常来表现。另外,听到敬酒歌歌词的片名时,非常感动,导演有心了。

16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生命痛苦,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理解不了它的复杂性。

2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本质是个藏地公路片,没有一贯的神秘色彩十足,而是用纪实的手法去反映朝圣。母亲俄玛未完成的三步九叩首,由罗尔基父子去继续她的梦想。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拉萨朝圣过程中,熊孩子与继父,却逐渐产生羁绊。母亲重病去世,只剩他们相依为命。不是亲生,但浓郁的父子情,却依然打动人。容中尔甲演技还挺好,细腻而不浮夸。虽然有些平淡,这种题材无法大红大紫,却有着独特的价值。7分

23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还行

4.5 很难想象这是容中尔甲的首度表演,个人认为这是21世纪华语片中最好的男性表演之一,极度复杂又极度纯粹,日后一定会因为这个角色反复观看这部电影。电影日后再理性评价,后半段看得情绪崩溃了,没怎么看进去。在不动声色中撕心裂肺,感觉自己连日的无力感,都在这对父子的互动里,一点点倾诉着。

24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说什么是缘分,带人家去西藏, 结果是让小毛驴背了一路的行李

2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真正能和阿拉姜色对标的其实不是冈仁波齐,而是图雅的婚事呀。相比之下朴素的羁绊是有的,但表演还是欠打磨,该流露的地方大都叉劈,不该流露的地方又打不住,全片从情感传达上给人一种无法忽视的滞涩感。不过必须得说,松太加有一条描绘西藏的独特路径,他不需要蓝天,也不需要群山,他不把信仰和世俗对立,也搞天人交错的奇观。他只需要一个家庭。一种在地化的永恒。

2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朝圣只是缘由,真正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俄玛对生命的恐惧、罗尔基盲目的嫉妒、诺尔吾的无法融入,这个没有血缘的家庭在朝圣之旅中重新建立他们的情感纽带,公路之旅更是心灵和精神之旅。不过讨论重心有点失衡,俄玛的死放在开头或放在结尾都可,它放在了中段。

2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比冈仁波齐好看一百倍!同为讲朝圣之路,并没有过多讲神啊佛啊念经啊,而是更多着墨于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小孩不可爱,丈夫不帅,妻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美。很多粗砺不完美的人物关系,但又自然夹杂着一些特别打动人的小细节。真的可以说是今年新片惊喜了。五星好评

33分钟前
  • ishine
  • 力荐

从河到路,松太加描绘的家庭关系都在一条纽带牵系下打碎又弥合,一直变化并一直向前。相比于河完全自然生发的内在力量,这一部像路一样多了些人力驱使的作用痕迹,稍弱了些。7/10

37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3.5 最精彩的表达是朝圣主体转换的不露痕迹又合情合理。朝拜本身的去魅化处理也是此类题材罕见的珍贵品质。

41分钟前
  • LOOK
  • 推荐

摄影师出身的松太加,当了导演之后,从不炫技,他的片子一直以来都很朴素、沉着,很少有匪夷所思的民俗奇观。《太阳总在左边》《河》《阿拉姜色》三个片子加起来,可以算是“家庭三部曲”了,三个片子,感情浓烈在逐次递增。这部《阿拉姜色》,亲情范围已超越了血缘关系,松太加显然是个善良的自然主义者,在他的故事里,有怀疑却没有憎恶,有嫉妒却没有伤害,有死亡却没有绝望,有失去却没有一无所有,他只是顺着日常生活的脉络上,提炼出一些令人难忘的情感、气氛和细节,它们的纯净度就像中途帮助父子两人处理母亲后事的那一家人,以及那家人院子里一盆盆美丽生长的天竺葵,简单,纯粹,极富生命力。

4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难得的是没有以流俗的藏族风情堆砌奇观或刻意营造朝圣的神圣感,全片的关键词便是「日常」,以温情而不失真实的笔触描摹流淌在那块土地上的涓涓细流,有家庭成员间温暖的支持,亦能直面矛盾涌现时的逃避与隔阂,情感的内敛与迸发皆较自然。公路片范式下的各人成长,以一个家庭内部的变故表现藏民达观的生死观,叙事主体的巧然切换,暗指生命的传承延续,死亡能分离我们的,爱却永远不会。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女人身负病体在远行前对着故土三拜叩别,母亲慌张别过脸去拭泪任盆中的水倾地;男人将妻子的残照和一绺束发悬于寺墙,掩过头去伏身垂泣;孩子望向围着亡故老驴打转的小驴仔,流下不明所以的忧苦的泪来;眼泪是最软弱的东西,也是最敲打人心的东西;离开西藏五个月后,一再回想起拉萨。

51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木卫二傻逼。无法移情片中任何一个角色,这让人非常恐慌。作为一个男人,不能总跟在别人的后面。作为一部电影。要么只讲故事,要么只讲感觉,要么用故事讲感觉,三样都没有是干啥呢?要生活感就别给音乐,要戏剧化就把情感给到位,不然在干嘛呢?故作高深的拍了个极其弱智的故事。

53分钟前
  • 叶宁
  • 很差

《冈仁波齐》一亿,《阿拉姜色》五亿。

56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剪掉的头发,不应该乱扔,而应该把它放在别人踩不到的地方” 嘉绒到拉萨,一千多公里的朝圣,太可怕了,这一路的信仰接替,隔阂化解,目的地已然不重要…“这也是一种缘分”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