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封印

HD中字

主演: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本特·埃切罗特,尼尔斯·波普,马克斯·冯·叙多夫,毕比·安德松,英加·吉尔,毛德·汉松,因加·朗格里,古内尔·林德布洛姆,贝蒂尔·安德贝里,安德斯·埃克,奥克·弗里德尔,古纳尔·奥尔松,埃里克·斯特兰德马克,Siv Aleros,斯滕·阿登斯坦,哈里·阿斯克隆德,本克特-奥克·本特松,凯瑟琳·贝里,莱娜·贝格曼,托尔·博龙,古德龙·布罗斯特,本特·伊尔贝里,拉尔斯·格兰贝里,贡勒格·哈格贝里,托尔·伊塞达尔,乌尔夫·约翰松,乌诺·拉松,伦纳特·利亚,拉尔斯·林德,戈东·勒韦纳德勒,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5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第七封印 剧照 NO.1第七封印 剧照 NO.2第七封印 剧照 NO.3第七封印 剧照 NO.4第七封印 剧照 NO.5第七封印 剧照 NO.6第七封印 剧照 NO.13第七封印 剧照 NO.14第七封印 剧照 NO.15第七封印 剧照 NO.16第七封印 剧照 NO.17第七封印 剧照 NO.18第七封印 剧照 NO.19第七封印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第七封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海滩边,巨浪滔天,英武的骑士布洛克(马克斯•冯•西多 Max von Sydow 饰)与黑衣死神(本特•埃切罗特 Bengt Ekerot 饰)摆下了一盘生死棋局。在下棋的过程中,骑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所见所闻暗合圣经的图景。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期,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民不聊生。布洛克曾遇到过马戏团的一对夫妻,丈夫笃信神明,无比虔诚,妻子则更加现实,唯命是从。他们的相濡以沫让幸福唾手可得。骑士在树林中邂逅了铁匠夫妇。铁匠非常粗鲁,他的妻子很是风骚,他们在树林里对着路人演出双簧,仿佛一对可笑的傀儡。最后,在经历过集体膜拜的祭奠仪式后,武士和他的朋友们再次遇到了死神,曾经的无助与恐惧,愤怒与怀疑,都化作了人生的诘问……  本片获第1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大创业家锵锵行天下 第一季汉纳斯醉打金枝国语杀出个黎明第三季拽妹黛薇儿第四季识骨寻踪第三季齐天大圣·无双神探加吉特国语孩子们2011猎鹰与冬兵第一季自豪与荣耀Re:STAGE! Dream Days♪女巫第一季生死迷局地狱客栈闪婚独宠,总裁老公太难缠至尊计状元才国语版美少女战士Eternal 剧场版 前篇起底组神秘世界历险记3靓女差馆特利迦奥特曼 特别总集篇① 守护和平的力量医仙下山我所有的爱2019德国版你好,普雷马·科斯梅大师春风秋雨1959重燃黄金岁月荔枝光俱乐部混蛋夜半支情国语修罗的游戏一九三六兰州兵变日之丸灵魂~幕后的英雄~遗爱全能战将(国语版)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六季威拉德郁川浮游怒海孤舟霍元甲2019黑太阳731之死亡列车斗罗大陆2019

 长篇影评

 1 ) FIFF14丨DAY5《第七封印》:告诉我,生命和死亡的终极奥秘在哪里?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第七封印》,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芸芸众生们何处而去的评价了!

给艾德林的诗:

上帝已死的可能性证据之一。

飞檐:

人类文明开始出现乱象,上帝权威受到挑战,人面对死神的战斗。

我们敏熙:

在神魔横行,疾病肆虐的大陆上,追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信仰不如爱。

coco:

上帝缺位,对命运的诘问也难逃人间苦难的洗礼,死神的阴影挥之不去,与骑士博弈。

Her Majesty:

中国影迷不学宗教学就别想着看懂宗教电影,甚至不看都行。57真是舞台剧电影大年。

盆满钵满赵+:

瘟疫横行,伪善者当道,人们不知死期将至、彼此迫害,天真的人依旧念着颂歌随欲而安,活像一个符合当下的末日预言。

松野空松:

不知道是不是被大多数人说难懂,所以观看的时候被自己下套了,感觉是一个在灾难面前如何把握当下,快乐生活的方式……所以更深层是什么呢?

蝠蝠:

神迹显露的那一天也是魔鬼现身的日子。真理,真理从来都不在光明之处,和死神谈判才能获得真理,把上帝当信仰只会陷入自我填充的满足感中去,人类的历史周而复始,一直如此。

子夜无人:

仍然有疏离和隔膜感,类似于《小丑之夜》,像是翻开故纸堆看到的“别人的过去的故事”,和《假面》《呼喊与细语》《豺狼时刻》《冬日之光》包括《野草莓》这几部比起来,多少缺失了一层更私人化的移情力量,而这又正是我看任何电影最强大的动力。死神与骑士的棋局对弈,并没有去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藐视苍生,而是把作为生命个体的尊严还给了他们自己。暴风雨的天空下,他们手拉手站成一排跳舞;远处牵着马车目送的人,最后在微笑着。

米米:

混沌的人间,荒唐的世界,“死神”他来了。 理想主义的骑士和“无知”的死神开始了对话。从丧失了信念的毁灭,到对生的继续探索,这是一个矛盾和痛苦的过程。 而看似看破一切的随从,则选择了“玩世不恭的冷漠”,有时也会发自内心的“狭义”,却摆脱了“道德”的束缚。他选择了随遇而安的“逃避”。 不难看出伯格曼对其他角色的隐喻,但是这种“赤裸裸”的解刨真的太痛苦了。 “真相会伤害到我吗?” “你自己会。” 信仰真是一种刑罚,就像你爱一个人,而那个人总躲在暗处,任你怎么叫唤,他就是不出来。于是有了“单纯的:约瑟夫,米亚,米克尔”一家,那随手可得的“信仰”。

欧.尹:

骑士诘问上帝的沉默,以黑白棋局抗拒死神以求索;随从奉行着正邪的准则,行走坊间见证却死亡降临时人性本恶。小丑台上,流浪艺人;教堂顶下,堕落神父;悲悯孤女,铁匠夫妇,火刑架上将灵魂献给撒旦的“女巫”。一行人终跳着庄严的死神舞步,走向黑暗的国度,拥抱死神,死神与上帝、魔鬼三位一体,这是生而为人对死的最终思考。影片可供解读的内容太多,短评如何写皆是挂一漏万。最喜欢中段小丑剧戛然而止,大队的人群行进来,自我鞭笞、匍匐呼号,而伯格曼的摄像机冷酷地记录着这卑微图景。影片的最后,唯有纯真的一家人逃过了审判日。中世纪与黑死病,此刻看来,竟如此应景。

Pincent:

大全景、阴沉气氛的开场里,骑士就如尸体一般躺在海滩,开启寻找意义、寻找回答的“归家公路片”,人们总是在现世虚无中不能停止追问,而神迹又无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伯格曼式主题/谜题。骑士在基督像下忏悔、追问那场戏的拍摄机位角度和光的设置非常有趣,半明半暗,骑士被信仰所囚禁、折磨,死神总是在摇镜长镜头中默默出现,铁栏杆造成黑白色调强烈对比,正如黑白的棋子、棋盘,在片中有不少类似的视觉呈现。除了舞台剧的场面调度特征,以及线条清晰、古典绘画一般的视觉(高级的年代感),最后归家打开圣经朗读第七封印的场景有各种宗教圣象画一般的镜头,接受审判,接受死亡收割,接受和解慰藉,见证尘世神性,对应圣母一家的马戏团篷车一家最后微笑,黑云之下,面部有光。《哈姆雷特》里说,没有人从死亡中归来。

#FIFF14#DAY5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艺术史角度下的第七封印

其实也不是什么长评,只是因为短评放不下了......

因法罗岛电影节二刷

在宗教的外壳之下隐藏的是对电影,或者广义的艺术创作者的高度自反。我不同意第七封印文本压过图像的论点,两者必然是相辅相成。

影片开始骑士能认出死神的相貌是因为死神的长相和那些“壁画”“书”的描述相同,此时已经肯定了艺术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和“Beyond-Human”(超人)的精神所吻合,也就肯定了文本和图像之间的互译关系(ekphrasis)

小丑角色的演员在树下看见圣母玛利亚和耶稣的圣像,但是他们在舞台上也尝尝耍一些魔术师的把戏(使得球悬空,后半段的刀子把戏使得人死而复生),这样的安排使得“扮演”或者“演出”和最高尚的“神迹”和“显灵”在外在表现上对等,观众即可以按照故事所表现的认为神迹实际并不存在(骑士:我不需要信仰,而是知识),也可以反向认为电影或其他饱含剧场化的和视觉效果的艺术的地位和神迹类似。

许多镜头中有死亡相关的形象不起眼地隐匿在背景中,即便是骑士食用野草莓喝牛奶所找到一些生活的充实感时,骷颅头面具也时常挂在树后,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Memento Mori(死亡象征)相类似。

影片鲜少使用完全正面的特写镜头,唯有在驱赶疾病恶魔的列队中用这类镜头给予骑士,和最后面对死神的赎罪,其实饶有趣味,这类正面特写在宗教画中往往只可以被耶稣所使用,其中微妙值得细品。

许多例山羊羔羊之类的简单隐喻已经不值得我额外赘述。文本含义完全被解读则需要论文体量了。

 3 ) 《第七封印》:探寻上帝存在与人类生存的意义

    写这篇影评有2个原因,第一之前看过很多网上的影评,但觉得自己还有些话想补充的;第二,最近看了几本电影理论的书,想借此做个记录。

    很长一段时间前看的《第七封印》,现在全是凭印象写下这段影评,而且第一次写影评,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这是一部笼罩在死亡、瘟疫、恐惧、饥饿阴影中,基调阴沉的电影。理想主义者Block,怀疑主义者Jons,快乐的Jof一家,伪善的僧人,粗鲁的铁匠和他水性杨花的妻子,上刑架的女孩,恐惧的人群,宗教与信仰,上帝与追寻,死亡与恐惧,影片中出现了很多主题,让人一下子拿不准这电影到底在讲什么。我想有一层肯定很多人都看出来了,那就是赞颂Jof一家对生活的热爱,单纯地信仰上帝。

    那么《第七封印》到底是在讲什么或者说思考些什么。我们先从影片开头出现的字幕谈起。“他擦去他们眼中的泪水:死亡不再,恐惧、尖叫与痛苦不再,因为古老的世界已经离去。”用做封印的第七枚印章被毁。此处是参照了圣让的《启示录》,于是影片也蕴含着《启示录》的意味之中。(《启示录》展现了:爱情,源自上帝,战胜死神的折磨。)影片可以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骑士Block的旅程,另一条则是Jof一家的旅程。其实这是代表着两种方式,骑士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虔诚信徒,他对抗死神,追问上帝,企求获得知识。Jof则歌唱生活与爱情,把生活中的困难转化为诗歌。他也信仰上帝,但仅是单纯地信仰上帝,每天感受着平和、天真的快乐。Block饱受烦恼和怀疑的折磨,最终没有战胜死神。Jof一家在Block的帮助下重新踏上光明的旅程。

    影片中有一处画面很动人,夕阳下骑士品尝牛奶和野草莓,在Jof一家身边感受到了少有的幸福感。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但另一方面也我们想到其实骑士原来的生活并不快乐,他不断追问、怀疑上帝,而未能得到答案。他其实是一个生活在精神困境中的人,无法在现实和他所渴望的和谐中找到平衡,无形之中为自己打造了镣铐。在这里伯格曼认为人的命运注定必须接受折磨,悲苦磨难是人生的本质,而真正的折磨并不是外在的体肤之痛,而是内在精神的磨炼,骑士也正是饱受这样的精神折磨。然而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精神困境呢?关于生命的问题,伯格曼曾经说过:“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幻想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终于能够看出事物本然的面貌,再也没有“上帝,为什么?”或者“她,为什么?”这一类问题,一个人若不自杀,就该接受生命。自杀和接受,二者择其一。我现在选择的是接受。”现在我们不难得出影片正真的主题,实质是探寻上帝存在与否与人类生存意义的问题。Jof虽然不富裕受人欺侮,但他与生活嬉戏获得心灵的愉悦,在烦恼和孤独中追寻与祈祷,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影片的最后,随着“哑巴”一声“一切都结束了”,Jof看到Block一行人在远处与死神共舞。这不正在告诉我们:没有死亡,而只有对死亡的恐惧。

    我想起了伯格曼晚年说过:“当一个人功成立就之后,坐享天下的财富,拥有他所想要的任何东西,然后他会发现万事皆空。最重要的是,人必须努力去克服人性的限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今生今世注定受层层限制,并非外在的环境限制,而是我们自身内在的“禁忌”!伯格曼在这部影片中借宗教这一基础,大谈上帝的存在与人生的意义。梦幻般的情节,深刻的内涵,都透着生命的哲思,无疑是发人深省的作品。

 4 ) 与死神下棋

    应该说在开始看《第七封印》之前,我的心里是颇为紧张的,因为据说这片巨难懂,还有人说要看过《圣经》后才能很好的理解此片。当然,事实上没这么夸张,我不敢说按照导演的意图理解了此片,起码我有了自己的理解。毕竟,看电影是件很私人的事情,如果一部片子让我能从中受到一些启示,一些触动,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说就是很不错的片子了。比如这部《第七封印》,我喜欢这样的片子,在一种宏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揭示着人性,思考着生命的价值。
    对于“死亡”,哲人们总是不懈的思考,在面对死亡时,人类的本性和情感往往得以充分的展示。在这部影片中,“死亡”以死神的形象出现,这样它便不是一个被思考的受动者了,他成了仲裁者,成了拷问者,以第三者的身份冷冷的观察着人们在一场灾难中的表演。了解那场给欧洲造成巨大创伤的黑死病的人都可以想象那场灾难的惨象,死亡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上帝在关键时刻把人们抛弃了,人们的信仰动摇了,地狱不再可怕,因为人间就是地狱。该片不是要展示那段历史的史诗片,而是一部有着深刻思考的影片,影片一开始那位骑士布洛克便面对死神的仲裁,他和随从的生死取决于他和死神的一局棋。与死神下棋确实是伯格曼在这部影片中为我们设计的一个颇为有深意的意境,人生就如棋局,充满了变幻,在布洛克和死神的第一局棋中,他作弊赢了死神。死神是个可怕的形象,但是那一刻,布洛克的求生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敢于跟死神作弊。而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不时“作弊”,人类社会这盘棋有它的规则,但是总会有人为了“赢”作弊,在求生时,这样的“作弊”更是无所顾忌,一位有着高尚情操的骑士敢于为了生欺骗死神,那么人间的芸芸众生在一场灾难中为了求生又会顾忌什么呢?
    在一场灾难面前,道德总会出现危机,尽管事后,人们往往去从中寻找些人性的光芒,但是,但凡闪耀光芒的“光源”总是强烈但是稀少的,它照耀的永远是后人,当时的人更多的在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绪中绝望的狂欢。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道德沦丧的情景,而在灾难中,绝望的人们进行这自残和残他的仪式。片中有段情节颇为震撼人心,在一群人围看小丑表演时,一对行进的“苦行僧”般的队伍打乱了困局中的欢乐气氛,带队者一番世界末日般的讲演结合队伍中人们痛苦绝望的哀嚎看着很是悲惨,一幅末世情景让人心悸。在灾难前,人们容易失去清醒与冷静,理性的光芒在这个时候容易被躁动所掩盖,于是人们要为上帝降下的惩罚寻找罪人,他们或者靠自我的拷问与惩罚求得宽恕,或者如片中那样靠惩罚“与恶魔通奸的女人”寻求寄托,残忍的寄托方式透出的是人们的绝望。
    从历史来看,灾难总会过去,当很多人陷入上帝的最后审判就将到来的惊慌时,总有人怀着希望艰难的生活着,等待着云开日出的一天。片中,约夫和妻子米亚便是这样的人,而他们的孩子米雪更有生命延续和寄托的美好象征意义。约夫显得很卑微,很弱小,但是却又带着一丝无忧无虑的乐观,他和妻子没有末世的罪恶邪念,也没有沉重的心灵拷问,他们的心灵倒显得最为纯净,最为坦然。而在最后,正是他们一家得以幸存,约夫在幻象中看着死神带着一些人跳舞,他和妻女牵着马车,继续他们的旅程,而男人、女人、孩子也仿佛是一种完整的人类的组成,这个家庭继续他们的生活,人类也历经灾难后,继续着未知的历程。
    这部伯格曼的经典作品确实充满了思考,在艰险的环境下人究竟该怎样才能生存下去,人又该怎样的生活,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犬儒主义者;是在灾难中作恶狂欢,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是平凡而安然的生活,还是痛苦的去追寻救赎的道路。死神冷冷的看着人们的表现,他仲裁着,他带走了一个又一个人,但是带不走全部。约夫一家还是快乐的上路,继续着他们的人生,为这部带着阴郁气氛的探讨型电影留下了一个亮丽的结局。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145130.html

 5 ) 那个,给没看懂的大家一点小背景.

就是说,我挺早在国内就听说伯格曼得而立了以后才能看,就一直没敢沾过。直到今天电影史老师郑重讲到伯格曼~~但我们最后看的是shame,第七封印只看了开头一段。

但老师讲了一些关于伯格曼的事,让我完全改变了在国内时候对他敬而远之的看法,趁没忘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伯格曼在美国是一挺有争议的电影人。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都觉得丫是最牛逼的(不像同年见死神的安东尼奥尼)。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伯格曼电影最注重的是表演(他在戏剧的成就和电影相当),所以很多影评人就觉得他不够cinematic,说他对空间没有那么好的把握。

第二,这点我觉得特逗,就是好莱坞制片和放映分家以后,他和黑泽明是头两个被引进美国的外国导演,相当于最先吃螃蟹的人,想想小时候中国刚开始引进好莱坞大片儿那会儿大家的狂热就可以知道伯格曼为什么在美国那么出名。

最逗最逗的是,在那会儿好莱坞大这片场之间有一个协议,规定了好莱坞电影的很多限制,比如已婚的夫妇必须睡在两个床上,荧幕上接吻不能过多少秒等等(事实上比中国审片制度还严格)。而伯格曼那会作为引进的电影并不受这个协议的限制,他只要遵守美国法律就成了。所以他早期电影基本被当成三级片来推广的,呵呵。总结一下就是牛逼也得敢对时候才行。

伯格曼刚登陆美国以后让大家看到了电影成为艺术的可能性,一度成为最流行的符号,我老师说他上大学那会第七封印开头是大学生短篇论文的最爱。想想也是,又死神又海边又下棋,似乎有无限讨论隐喻的可能性。

但是,六十年代初的时候伯格曼曾一度因为新浪潮的出现而过时了~大家觉得和戈达尔特吕弗的疯狂相比,在海边摆一死神然后架构一堆大隐喻似乎有点土。伯格曼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拍了persena,结果把大家都震了。

我说错了别骂我,这只是一课堂笔记而已。我挺感慨的是电影永远不会仅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尽管有时候他很艺术。所以在解读的时候就产生了那么多其它的可能性。

 6 ) 第七封印---生活态度的选择

    昨天,从BT 上下了这部影片,虽然是黑白片,但挺清晰的.
     
     1 理想主义者
     布洛克是理想主义,当理想幻灭时,理性的要寻找人生的意义,我以前应该是理想主义,或者大多数人刚开始都是理想主义,但随着人生的经历,人们开始变化.
     2 犬儒主义者--玩世不恭
  布洛克的随从雄士,是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其实他还是个不错的朋友,有些正义感,过的也挺快活,现实中这些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心肠也挺好,还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雄士偶而会显出侠义心肠,但是未必是因著什么深沈的道德理由。犬儒、玩世不恭的迎接所有的命运荒谬。
  
  
  3 伪善投机者
      以神学院毕业的博士拉发为代表。在世纪末死亡浩劫中,失去理想的拉发,以前是教士,现在是善用机会欺骗图利的伪善者,正在村庄四处打劫,剥除死人身上的首饰好拿去卖。拉发完全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没有诚实,但是他却以其伪善搧动有理想的人去追逐一场欺骗,使他们历经沧桑理想幻灭回来。这种人在当今很多人是成功者,也后投机未成的失败的.
  
   4 .混噩度日者
      混噩度日的人,则是只要还活著,就吃吃喝喝、为琐事劳烦,边传说著种种与黑死病有关的消息,从不多想远一点。这种混噩,柏格曼透过铁匠普洛、铁匠的妻子、和戏子史卡的三角闹剧表现出来。 混噩之人也没什么特别的,迟早会与死神相遇。
  
   现实中,大部分是这种人, 每天只是过着,但你也不能说他不好,
  
   5 受苦者与承担罪责者▲
   这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是受苦这,就像中国的农民.
   
     6 承担罪责者
        现实中这些人也很多,因为群体是愚蠢的,当社会有些舆论导向时,有些人就成了承担罪责者,比如:当前医疗改革中的医药工业,和医药代表,包括可怜的一声成了老板姓看不起病的众矢之的,而真正的灾难制造者:医药监管改革部门,却大言不惭地说:我们不要争论医改是不是成功??? 一定要严管医疗腐败.可笑,公务员工资低,但官僚腐败是正常的,医生每月那么少工资,收个红包就不正常了?
     就像教士凶狠的喊着,就是她带来了灾难!!! 哈哈
  
 
  7 日子天天都无比的好 积极心态享受人生的人
  一对夫妇约夫、米亚和他们的孩子。这对夫妇从头到尾贯穿整场电影,在他们身上,柏格曼放了最多的与布洛克的对比,他们也是最让布洛克感动、并让布洛克决定营救他们脱离死神的人物,
一、日子天天都无比的好约夫、米亚和所有人一样,活在弥漫死亡气息的世纪末中,但是约夫、米亚和一般人、或当时的教会界面对的态度很不一样。
  
   约夫米亚就充分享受了生命的欢愉。
    
   「你看起来很不快乐。」米亚说。
  
   「对。」「你疲倦了吗?」
     「是的。」「我....觉得自己很无趣。」
      米亚说:「我懂了!」
      布洛克怀疑:「你真的懂吗?」
      是的,我很明白,我也常问自己,为什么人都爱折磨自己,你说是吗?」
      而后,约夫回来,布洛克看著他们夫妇间孩子气的亲匿对话,温馨、欢快、充满爱意的互相抚慰,约夫把头靠在米亚肩上,叹了口气。
   米亚说:「这样真好!」布洛克答:「只是暂时这么好。」米亚提出她不同的生命观照:「几乎永远这么好。今天跟明天一样好。夏天当然比冬天好,因为夏天不怕冻,可是最好的是春天。」约夫于是去拿琴,想唱首他自创的关于春天的歌。原来约夫也爱作歌谱词,只是都以歌颂生命为主,不像雄士,充满讥讽嘲弄玩世不恭。雄士原本兴致盎然想对比彼此的创作,被武士一瞪,便说:「我现在好像不宜唱我的歌,会让人难受。」
     当约夫谈唱时,布洛克说:「信仰真是一种刑罚,就像你爱一个人,而那个人总躲在暗处,任你怎么叫唤,他就是不出来。」米亚完全听不懂:「我不懂你的意思。」布洛克:「我跟你夫妇坐在一起时,所说的一切好像都毫无意义而虚幻,顷刻间,一切都变得毫不重要。」布洛克像分享爱筵一般,小心的捧起碗,喝了几口牛奶,然后说:「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刻,这份宁静、这份霞光、这碗草莓和牛奶....我会珍惜这份记忆。这些就是足够的启示了!这些就足够了!」
       布洛克从这对单纯的夫妇中间,看到不可言喻的生命的喜悦,对生命的珍爱与信赖。那是他在死亡虚无中,看到的启示。这个复杂的人,竟然从最简单孩子般的人身上,看到他寻找呐喊呼唤寻找已久的启示!

   我发现自己的生活态度越来越像约夫,知道理想实现也不过如此,自己理想可能对于别人来说毫无意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也微不足道,但人生是真实的,在追求自己目标过程中,享受生活的整个过程,发现生活的乐趣, 例如在豆瓣发帖子,本质毫无意义,但自己开心就好了.......
  
  
  
  
  

 短评

the silence, the twilight, the bowl of strawberries, the bowl of milk. Your faces in the evening light. Mikael asleep, Jof with his lyre. I shall try to remember our talk. I shall carry this memory carefully in my hands as if it were a bowl brimful of fresh milk.

5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推荐

伯格曼代表作,与[野草莓]同年上映。影片通过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Block在黑死病肆虐的欧洲乡村的见闻,展示了不同人面对死亡时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对信仰与理性、生命的意义与上帝的存在性作了探讨与质疑。高反差影调与奇诡诙谐的情节使本片兼具娱乐性与哲理性。与死神对弈和死亡之舞很经典。(9.0/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伯格曼强就强在兼顾了故事、影像和哲理的统一。另外有一段特别像元杂剧《老庄周一枕蝴蝶梦》以及后来《大劈棺》之类的故事,我就知道元杂剧和明传奇绝对是个大宝库。

14分钟前
  • 江上
  • 力荐

看过一遍,并不大明白。等我把圣经看完再对付你。

19分钟前
  • 2013
  • 力荐

真的没看懂

21分钟前
  • 犀牛
  • 还行

伯格曼最有名的作品,大约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最容易被认同的作品。”对观福音书“时期重要作品,影剧传统,跟[假面]之后伟大的形式实验简直差好远。怎么看都是民俗传奇剧。Gunnar Björnstrand扮演的仆人好萌。

2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灵魂的庄严之舞

25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因此死,并非死神,第七封印里身穿连帽黑袍跟骑士下棋的死神。而是俯面朝着我的,生。

26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编排特别精彩,甚至可以当做中世纪公路片来看:见天地、见万物;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3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对于这类出自殿堂级名导且彪炳电影史册同时又相对晦涩难懂还比较闷的电影,在交流与审视时可能需要调整一下心态。一方面要认识到既然被影史如此推崇势必有它优秀且独道的地方,切勿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口味或者暂时无法理解就直接轻易地否定,并草率地认为别人也肯定看不懂,提起也只是为了装逼。另一方面也不用过于迷信权威,多数经典电影其实反映的只是少数影评人、策展人或电影学者的品位,只是他们掌握了话语权,从而获得了定义电影优劣的资格,进而影响了普罗大众。回到这部电影本身,首先因为宗教语言年代的三重隔阂,造成了当下的我们在理解层面的巨大鸿沟,但透过细致的观赏也应能大致体会到导演通过这群人表达的对于死亡、爱情、宗教等命题的观察与思考,其中针对上帝是否存在的诘问充满力道,深得我意。进行高级的哲学性思考总归是宝贵的。

3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经历过战争,遇见更先进的拜占庭文明,还目睹这瘟疫带来的死亡,骑士迷惘人生,怀疑上帝,他的信仰遭受到挫折,向死神寻求验证,这也注定他最终死亡的命运。信仰是单纯的事也是快乐的事,有了信仰,人才活得快乐,才能获得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09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哎,这才是电影艺术啊。

40分钟前
  • 江绪林
  • 力荐

8/10。以黑暗的气质艺术化了存在主义追问,骑士目睹了文明的浩劫,沙滩的岩石边横卧着腐烂尸首,他怀着对上帝的忠诚却对着伪装成神父的死神告解(十字军东征、烧死女巫都以上帝的名义替死神做事),上帝的存在变得虚无,与死神博弈的双手是自我存在的唯一确定。伯格曼抨击了盲从上帝的愚昧,地狱般的忏悔仪式打断了约夫夫妇美好的歌唱表演,愚民面对十字架上的耶稣像和披着死神黑色长袍布道的修士,鞭打身体、嚎啕大哭、请求上帝饶命,逃避死亡的虚假忏悔就如假死的马戏演员,演员用弹簧刀的特技哄骗了抡起板斧捉奸的铁匠,但哄骗不了死神锯断他的生命之树。约夫一家代表基督的爱,酒馆里被迫舞蹈的约夫本已身心受辱,却和妻子用满怀爱意的野草莓款待骑士,令怀疑里迷失的骑士从内心深处感受家庭的温暖,结尾新生的约夫一家和死神牵引之舞成为经典画面。

4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第一部伯格曼。看了半小时我就决定放弃思考和猜疑,像对待商业爆米花一样藏起脑袋去对待它的镜头艺术,结果仍不见其亮处,所以不仅没碰着它的“好”,退一步也没觉得“好看”。倘若有日缘分成熟走过一遍《圣经》,我还会回来见你的。

47分钟前
  • Ocap
  • 还行

我始终认为,对于这类片子,只看剧本或者读一本哲学书更好。

50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当骑士在草坪上看着周遭的暮色黄昏、享受草莓与牛奶之味,觉得信仰似乎无关紧要了,这也是我对存在主义的注脚:英雄和神圣与我无关,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做一个人。最后死神轮舞与走向新生并行,为这永恒的诘问留有余地。奇异美感近黑塞诗句:“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背着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54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2018年6月重温#“跳着庄严的死神舞蹈,去往那个黑暗的国度”隐喻度极高,各角色分别指代各阶层,在瘟疫弥漫、人性丧失的黑暗中世纪,无一幸免难逃死神(上帝)之手,唯有代表纯真、良善的演员一家走入澄澈的光明,这点在以后作品中也时有体现;集伯格曼风格之大成,人类终极拷问,恐惧吞噬灵魂。

5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8.7/10 最后一次下棋,骑士故意弄翻棋子,死神后来摆的和先前的不一样,你们说是穿帮镜头,我看是死神在作弊。///补充下,其实就是穿帮,因为早在弄翻棋子前,两个正反打镜头里的棋子排布就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一开始就是穿帮……当年还觉得自己挺独具慧眼,惭愧惭愧。

60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力荐

如果《野草莓》是孤寂老人晚年生活里对过往人生的回溯,那《第七封印》则是血气方刚年纪里对生命的探求和死亡的反抗。不曾想,伯格曼的电影竟是奇幻的,《野草莓》里梦境与现实的融合,《第七封印》里死神的忽隐忽现;而两个片子开片的台词对接下来的故事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只是我并没很享受的观感。

1小时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我祈祷,只有死神倾听。我告解,只有死神赴约。我有智慧,与死神博弈总能胜出,但为什么?上帝总向我隐藏?他总是躲在半真半假的承诺和无法实现的奇迹背后?我输了,最终我只能身不由己的跳着死亡之舞,在黑暗中渐渐远去。留下那些从来不问问题的人,在温暖和光明中享受上帝造物的甜美。

1小时前
  • 亚比煞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