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1975

HD中字

主演:姜大卫,狄龙,陈观泰,钟玲玲,丹波哲郎,李修贤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7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荡寇志1975 剧照 NO.1荡寇志1975 剧照 NO.2荡寇志1975 剧照 NO.3荡寇志1975 剧照 NO.4荡寇志1975 剧照 NO.5荡寇志1975 剧照 NO.6荡寇志1975 剧照 NO.13荡寇志1975 剧照 NO.14荡寇志1975 剧照 NO.15荡寇志1975 剧照 NO.16荡寇志1975 剧照 NO.17荡寇志1975 剧照 NO.18荡寇志1975 剧照 NO.19荡寇志197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荡寇志197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梁山好汉浪子燕青(姜大卫 饰)经名妓李师师引见,得到皇帝赦免,梁山伯全伙接受招安,前往南方征讨方腊。梁山军一路连克郡县,同时诸多好汉阵亡。大军攻打杭州城,军师吴用派出张顺(李修贤 饰)、燕青、史进(陈观泰 饰)、李逵(樊梅生 饰)、石秀等七筹好汉先行入城埋伏。李逵在城内打草惊蛇致使杭州全城戒备,燕青使计脱身,石秀为了给义兄报仇与敌将石宝同归于尽。城内其他人活捉方腊之子方天定,史进断后英勇战死。杭州城外,燕青力战南方相扑高手司行方,返回梁山伯大营。大军计划以涌金门为突破口进攻杭州,武松(狄龙 饰)等将领率军攻城,讨伐方腊终成替天行道大业。卫国保家儿子我女友与青梅竹马的惨烈修罗场老友记第九季讨债人大清后宫破产姐妹 第二季血腥魔卡清明酒家大鸾——周恩来童年读书的故事李小龙如何改变了世界血色星期五超能联盟之极品天使偷情先生情义心星际旅行:下一代 第五季啼笑皆非女子警察的逆袭中央舞台杀手卡利鸡兔英雄与暗黑仓鼠宵夜江湖第2季正义狙击真救世主传说 北斗神拳 托奇传黑神驹土拨鼠之日女王短剧版燕云台夜惊情大决斗宅时代危情普什卡一路长大铁血莲花霸道学姐爱渣男永不分手状王之王国语机动杀人今晚开放麦第二季这白月光我不当了冰雪奇缘(粤语版)这!就是世界波办公室的故事太极拳新:一夜暴富

 长篇影评

 1 ) 武松和燕青为什么是cp?

6.9分

老实说,把武松和燕青凑成cp挺莫名其妙的,原作一个反对招安,一个主招安,估计分歧挺大的。武松和鲁达关系好点,燕青和卢俊义关系好点,不过电影中鲁达和卢俊义只是露了一个头,可以说是亳无作用的龙套。。。

电影槽点很多,吴用再怎么也不可能派李逵去执行这个任务的,果然也像灾星一样接连坏事。燕青不用说了,最后强行送死,武松更是傻兮兮地断了一臂,我整个人都看傻了。

强行便当
方腊这台词傻乎乎的

同为农民起义,方腊这一方都被设计成怂样,导演格局小了。

顺便提一下地笨星,除了拿着狼牙棒感觉剩下的都不符合原著人设,死的也跟小兵一样,亳无存在感。。。

《荡寇志》原本是清朝俞万春写的三十六雷将剿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古典小说,这里却被张彻用来作为一百零八好汉剿灭方腊起义的电影名,感觉有点讽刺。电影唯一的优点就是将方腊的南国四大元帅都拍出来了,可惜人设却不对,苏州八飞骑,江南十二神,皇侄方杰,小养由基庞万春这些人还是没有。相较于小说魔改较大,李逵、武松、燕青都战死了。

那个拿狼牙棒的龙套是秦明
最后南国四大元帅镇楼。没错,那个光头是司行方,不是邓元觉。邓元觉拿了方杰该拿的方天画戟。石宝最先便当,被石秀杀了。厉天润被史进打死,司行方是李逵人头。邓元觉死于燕青之手。

 2 ) 土匪就是土匪

    如果我上梁山,日子久了还是会讨厌这些人的。

首先就是李逵,我对金圣叹说他是上上人物总不喜欢,他把朱仝照看的小孩子扯成两半怎么就那么算了?以前听人说他好杀总不知道什么意思,在张番茄酱的镜头下就觉得人命岂是可以这么鲁莽的。何况是所谓兄弟的性命,我是史进,一棍子先打杀了这黑厮。

当然,电影这样拍好看,但为了好看,水浒中人个个凶神恶煞,杀别人都是替天行道,被别人杀就是义愤填膺,草寇就是草寇的味道实在太浓了。记得看白龙庙聚首救宋江的时候还是看得热血沸腾的,到了大名府卢俊义就有些逼良为娼的感觉,到曾头市已经觉得曾家才是英雄,到征方腊,石秀你别走,你们难道不是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吗?

中国的书大抵都是先造反后招安,哪吒悟空梁山泊,而且造反的时候总是齐天或者破天,皇帝、爸爸都赶杀遑论贪官,好官还不是想杀就杀,一招安就是剪去羽翼“去势”,《水浒传》开始这批强盗被杀,总想起当年他们当年杀人的快活。

也许是运镜的关系都是步战,像霹雳火秦明也是站在地上抡镔钉狼牙棒,哪还有五虎将的风采,只是樵夫打柴。布景里的那座桥又出现了,就是经费有限,换个山坡牵匹马又多花多少钱,省用点番茄酱不就是了。

这个里面有点意思的是孙二娘张青夫妇死的时候也要躺在一起,乱世儿女所求不过如此了。快活林初见,其实在乡下卖卖人肉包子不是比参加什么大部队好。被人排遣不免替人牺牲。

李修贤演的张顺如水神般跃起,算是替水军头目“透”口气了。

小乙和武松bl得有些过了。

 3 ) 哀书终章

在水浒,这是“至情哀书”的“哀”

离水泊,下临安,

为的是与自己的镜像决斗。

涌金门水战一其实很精彩,

但没有作为重心

(全片才1:41:00)

剧本把故事压缩到入城七人队

的逐个陨灭

连上杀太子,出城入城,

破涌金,擒方腊,

提住一口气杀下来,

就像燕青那样,

根本来不及想自己已经受了

致命的伤。

李逵被骗相扑的那段,

有荒诞和滑稽的感觉,

把团团大战的节奏打破了一下,

然后再痛极。

拍这部,意头真是不太好

水战二

便与兄同下松岗去

便与弟托体共丘坟

这两个的结局都改写了。

燕青本来要逍遥在海外,

武都头要独臂痛独居。

那么,说不得是改了痛快

—————以下小姜咯

枪棍双刀随手格

飞纵跌扑青燕名

真·能登秘术·徒手绳索过城墙

这个和飞刀杀敌

的惊艳程度我无法排列

武指们太有创意了

而主演、助演的完成度又那么高

双人对战拉个大全景

自信到不用剪辑

爽快

相扑必须单列

天下第一没办法

没有李安那么先锋

(他说120帧最好还不是拍动作片,是拍剧情片)

但发现24帧就是这么模糊/动感以后

在痛快截完图以后

自己拆个台:

不该截图

连续动作美如画

动作明星就该在连续动作里

电影就是电影

邵氏佳片

天亮干活,这一轮

还有大银幕的《新独臂刀》

在压轴

 4 ) 一些经不起推敲的小念头

    首先声明,我没看过《荡寇志》的小说,听说是清朝的人写的,听说是一部反水浒的小说,这些听说都是从鲁迅先生小时候的故事的注解中得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然是“反小说”,当然先得说说正本小说《水浒传》。
    《水浒》里,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本应都是洪太尉误走的妖魔,但是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内承担了特殊的历史任务——人都是带着任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还记得《杀气总动员》里琼斯演的那个2B杀手的名言么?)。所以本该是土匪的一百零八个人,成了替天行道的英雄豪杰,成了代表广大民众的正面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心目里燕青让姜大卫演再满意不过了,武松让狄龙演也更合适无疑,李修贤版的张顺则是个惊喜;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看到《水浒》中征方腊的章节时,我们的胸中大多是痛惜的,痛惜那些“无谓”的牺牲,处处弥漫着英雄的悲歌。以至于我一直都不忍心再看一遍那些章节。
    同样的故事,到了《荡寇志》则换了一副模样,虽然还是那些悲痛的故事,可已然觉不出那么多悲情,更多的是为朝廷尽忠、为国捐躯的壮烈。这种壮烈中少了悲情,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光荣感。仿佛死亡并不可怕,那只是进入天堂修成正果的必经之路。这就是我看了电影的唯一感受。(我暂且不吐槽其中的cult之处,仅从一种直观的感觉来说。)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如果原小说也是这样一种风貌的话,我真是觉得有那么一点害怕。媒体人真的可以很可怕。
    在报纸等平面媒体并不发达的古代(清朝有报纸了),诗词、传奇、小说成了媒体的一种前身,是各路人马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媒介。既然施耐庵可以用《水浒》唤起民众的反抗意识(他老人家有没有这么想不重要),余万春就可以用一部《荡寇志》来强化自古以来忠君爱国的思想传承。当然,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要做的事情就是笔锋一转的那么几下,一个绿林好汉瞬间变成了为皇帝忠心卖命的奴才,罗生门也就这么练成了。或许历史上的宋江一伙,只是一群普通的土匪,在水泊梁山过着普通的生活,有一天他们觉得水泊梁山的日子实在不稳定,决定考个公务员,结果还真促成了,不用政审,人人有官当。后来听命于国家的调遣,完成了特殊的任务,有些人牺牲了,仅此而已。但是施、俞两股势力,为了各自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写出了两本秉性截然不同的小说,表达了貌似一致却又不尽相同的思想,不得不让人佩服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更叹服于人类自身的复杂性。转眼想到了当今的世界,当今的媒体中所传播的各种文字。某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事情的客观事实本身,而是某个人告诉我们的包含他们思想的信息。所以,有时我们被利用、有时我们被出卖、有时我们被迷失。所以,有时候我们缺乏信仰,我们畏缩不前,因为我们无法永远让自己处于被蒙蔽的状态之中。
   好吧,其实我觉得我扯的有点儿多,已经快没有中心思想了。不如就这样结尾。
    PS.不吐不快,田青你装个死人能敬业一点么?!难怪你演一辈子配角!方太子是被勒死好吗!死人是不会用脚走路的好吗!即便是僵尸翻生也不能叉开腿走路好吗!

 5 ) 《荡寇志》还是不如《水浒传续篇》来得恰当

      《荡寇志》实为清朝文人于万春所写的与原著观点对立的小说,而看完本片会明白事实上还是施耐庵版《水浒传》的基调,我大胆猜测一下张彻大导演的想法——他应该是借用了《荡寇志》的书名,这“寇”应该指的是方腊,他的意思是梁山好汉受招安后扫平方腊。
    比起1972年那部《水浒传》,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更多,且场场见红,这应该是张彻导演的强项,所以从电影的可看性上来说,这部事实上更精彩。尤其是奉命进城探听消息以图里应外合的七位梁山好汉(孙二娘就当爷们看待了),最后全部战死,且每一位都死得很壮烈
    ——石秀临死前杀死了原著中堪与卢俊义竞争全书第一高手的大将石宝(这个改编得太夸张),
    史进一人赚得南方两位大将(也稍显夸张),
    张青、孙二娘夫妇为提醒燕青免遭包围力战而死,
    李逵杀死南方一位大将、唬得南方守军将士胆战心惊,
    张顺则是成为了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手、用自己的性命换得了大军的顺利攻进城门,
    而燕青则是杀死了南方元帅邓元觉,并协同武松一起活捉了方腊,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武松和燕青——张彻师傅对这两位弟子太厚爱了,本来原著中好好活着的两位因为张导演的意思,居然最后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死得英勇、死得基情,武松的那句:“小乙”让我想起十多年后《英雄本色》里大哥那句:“小马”。武二郎啊武二郎,你的臂膀是为小乙而断呀,你的出现就是为了陪小乙一起英勇牺牲的啊。。。。

 6 ) 死亡群像

我想写写荡寇志的死亡群像,不是因为梁山好汉们死的多么悲情壮烈,而是因为他们的死法各有各的cult,和十三太保的车裂独角戏不一样,荡寇志的里面主角的死法算是平分秋色吧。我没看过张彻后来拍的上海滩十三太保,大概看过那个之后也可以写写里面的死亡群像,据说那部片子和陈可辛的十月围城很像,想必比这部cult片更加热血。 最好看的当然是史进,那段打戏非常经典,美中不足的是邵氏的美工没把史进的纹身画好,我个人感觉美工参考的是陈洪绶的水浒叶子里面的纹身,但那个纹身作为版画的平面作品是合格的,画到陈观泰的好身材上就没什么存在感,不够动态,不够虎虎生风。

浪里白条张顺在钱塘门站着死了,站着死大概是张老湿比较喜爱的梗吧。 石秀,李逵都拍的不错,李逵戏份吃紧,如果打方腊不死就要等到打完方腊了,为了剧情还是死了好。 武松那段也不错,至少让狄龙也玩了一次独臂刀的梗,美中不足是武松追方腊的戏码删减过多,小说里面更带感一些。当然很快燕青也挂了。 扈十娘和王英挂的比较诡异,大概是看书总觉得扈十娘是宋江送给王英的,潜意识里面觉得这夫妻两感情不怎么样的关系,不应该手拉手死在一起。 电影开头那一段的感觉很好,李师师虽然没有姜大卫貌美但也还蛮有说服力的,宋徽宗居然是张扬演的,开头那段打光,布景都做的蛮好看,但我总觉得梁山好汉就这么齐心合力接受招安去打方腊本身简直难以置信,大概时间限制好汉内部是不能有矛盾的。 诸如此类的情节很多,虽说张彻的电影不能细心琢磨,但太过粗糙的剧情很难不引人反感。 就电影本身而言,节奏感,配乐,打斗,演员什么当然还不错,但是文本挖掘上面比较差,水浒传打方腊有这么多可挖掘的题材,最后却又一次变成了邵氏cult武侠片,宋江一句“可惜这损我一班兄弟”就完了。

 短评

分不清是武侠片还是战争片。

4分钟前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还行

燕青自杀小分队,先是石秀跟石宝拼掉半条命被围住自尽而亡,然后史进为了抓方天定被围殴而死,紧接着张青孙二娘夫妇中埋伏寡不敌众捐躯,李逵为了争取涌金门开门时间以一敌百战死,张顺开涌金门而死,燕青追杀方腊伤重而死,全程消失最后突然骑马赶来的武松一来就被砍掉左手,然后单臂擒方腊后坚挺而死

5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推荐

每个主人公的形象都是如此饱满生动。

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服,真真服了,同人大大可能都不敢这么写。一仗征方腊,燕小乙和武松几乎全程没什么对手戏,却也要在结尾双双赴死,而且死前还相视一笑,那缠绵劲儿比片里那对真正共赴黄泉的夫妻还要动人。别人都喊小乙哥,便就狄龙的武松喊着一声小乙,又是断臂又是死;所以说同台戏少怕什么,导演私心起来谁都比不过。P.S.拍得有那么点群英会的意思,但张彻本子的糙,真的是,英勇都要成坑爹了。

9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本片是张彻导演【水浒传】下集,主要讲述了梁山好汉征方腊的故事,张彻继续发挥张家班男儿好汉的特色,阳刚味道逼人来,形象突出盘肠大战,死伤枕籍;每个英雄之死,都令人难忘悲壮。

13分钟前
  • 听见流星的声音
  • 还行

张彻拍水浒后征方腊的故事简直就是一场"阳刚美学"的暴力意淫,梁山108好汉够他挑着捡着杀掉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是他用摄像机一翻玩味后的大逃杀。姜大卫-浪子燕青,眉一颦,嘴角一翘,李修贤-浪里白条张顺,看起来神似李小龙,樊少皇的爸爸樊梅生-李逵,还有打酱油的狄龙-武松。还行+

17分钟前
  • 非想
  • 还行

虽然名字叫荡寇志,其实和余万春写的《荡寇志》不是一回事,这个主要是写征方腊的,而且着重在杭州之战,邓元觉(不是和尚了)、石宝、厉天闰、司行方四个元帅全部登场,也算是热热闹闹了。

18分钟前
  • 联合帝国
  • 还行

荡寇志,英豪之死写就的手札;虽然改动较大,但是每一位的死法,较之原著更为悲壮;谷峰老师的黑宋三,自带城府

22分钟前
  • 祖萌无双
  • 力荐

武松能和燕青死在一起,估计天底下也就张百万一家了。

23分钟前
  • 喵喵凝
  • 推荐

看到武二郎骑马飞奔而至,张老师的首本名句顿时涌上心头:“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28分钟前
  • 阿眉
  • 推荐

#1080p#狄龙姜大卫又㕛叒叕秀恩爱了,又㕛叒叕殉情(雾)了!原著里武松和燕青关系有这么亲密无间嘛~武二哥莫不是长了千里眼顺风耳,连千里之外燕小乙有难都能及时策马赶到拔刀相助,可惜刚下马就被断臂了,算是遥相呼应新独臂刀吧,最后又战死在了一块儿,完全把原著魔改了一通,啧啧

29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尼玛张胖子居然让李逵燕青武松全领了盒饭!

33分钟前
  • 求诸己
  • 还行

别人叫他小乙哥,你叫他小乙。

34分钟前
  • Zatoi Zha
  • 还行

好壮烈,好惨烈。。。。全片从头杀到尾。这阵容真豪华!基本当年邵氏的精英全来了,冲着阵容真是不枉梁山好汉威命也!!!张彻导演对原著好汉们结尾改动真大。。。。。。

37分钟前
  • 昵称不好取
  • 推荐

敢情这荡的是方腊之寇。女追男隔层纱,想看看哥哥一身好花绣。给了李修贤颇多戏份,真的跳过水关,帅气逼人。借武松之身狄龙断去一臂,与小乙哥契克契克恰,而荡气回肠反而是孙二娘夫妇。两场相扑设计别致。小乙别怕,铁牛来啦,黑旋风这无条件效忠哥哥的义士战死是一种美,被兄弟毒死是一种叹

41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每个好汉出场都很有型。死的时候pose都很带感。

43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一个好男子,从生到死,应该有事情是能被记住的,比如赤膊血淋淋地大杀四方。我觉得这是剧中人和导演的想法。

45分钟前
  • 小匈奴人
  • 还行

与原著相比改编不少。一如既往的一个接一个的死亡,却不知为何都如此迷人,让人一遍一遍地重温。石秀的剖腹,史进的临别一语,张顺的魂归涌金门,李逵最后如孩童般的一扑……看张彻我总是不爱深究细节,就只想一次次地感受那些死亡带来的震撼。

50分钟前
  • inezhynes
  • 推荐

武二郎和燕小乙明明是征方腊后难得善终的两位啊,张导你不能为了CP大业就生生把人家拍壮烈了呀……

54分钟前
  • 风雨暗花
  • 还行

一直觉得水浒传就是古人的b级片,血腥暴力,大肌肉男,各种江湖混名和神功,简直太适合张彻了。之前看张彻访谈说到他对水浒传的理解,特别正点,水浒传就该这么拍!

58分钟前
  • 去皮红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