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的电影

HD

主演:李慧英,金敏喜,徐永嬅,朴美姬,权海骁,赵允熙,河成国,奇周峯,李银美,金诗荷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2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3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4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5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6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3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4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5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6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7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8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19小说家的电影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才华不会消失只是转移了。

洪尚秀的电影以前从来没看过,果然比想象中文艺多了。

金敏喜就算是素颜出镜,照样扛得住镜头的大特写。

不是文艺青年的我,说不上有多喜欢这部电影。

不过,这部电影看着不闷也不累倒是很难得。

虽然没讲什么故事但是一直吸引人看到最后,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也是难得。

说起来就是作家俊熙(李慧英 饰)在一天之内,见到了几个交情不浅的朋友。

和这几个人交谈之中,拼凑出了作家过往的一生。

这是简单又不潦草的一生。

也许,在见面之前她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但是,见面之后她有了拍电影的冲动。

这是多么平凡又神奇的一天。

01.

作家突然来见老朋友,那是因为自己决定不再写作了。

书店的老板算是有过相似的经历,自然没有多余的劝说。

徐永华饰演的书店老板是作家关系不错的前同事,离开首尔之后就没再见过。

书店老板也再也不写小说了,作家大概是来找点安慰。

碰到书店的店员会说手语,作家认真的学了起来。

作家专门学了几句手语,一定是想说给重要的人或者是做想做的事情。

在这部电影里,作家就是在和人一起散步——

天色尚早,但很快就会暗下来,趁着白日漫漫,我们一起去散步吧。

春天还没来,天气已经变得暖和起来,路上散步的人也变多了。

没遇到人的时候,作家就是和自己在散步。

去一个新地方,导演想的是说不定哪天会出现在电影里;作家想的是说不定哪天会出现在小说里。

天文博物馆遇见认识的导演,互相恭维反倒令人不适。

原来导演一开始躲着不敢见,是因为之前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看的出来之前是不欢而散,导演才会一直用力着补。

导演说他以前自己太偏执,生活过得一团糟,才会在电影里拼命修补。

后来才慢慢明白,修补生活才会让自己的风格。

聊起他最新拍的电影,有人说变得更加清晰。这个评价真的很模糊。

但是,作家并没有听进去。

错过作家的小说没有拍成电影,是因为导演急着赚大钱出大名。

作家明显和导演不是一路人,所以总是在冲撞对方。

02.

见了作家,导演躲着不敢见,见了演员,导演第一个跑过去打招呼。

碰到隐退的演员,对方是作家的粉丝,自然而然就和导演站在了对立面。

导演走后,演员才彻底放下了戒备心,跟作家两个人话家常。

因为出了汗,让作家来闻她身上的味道,可见对作家真的不设防。

作家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演员的喜爱,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演员的侄子正在学电影,不如就这样拍摄一部短片。

就这样圆了作家的一个人生理想。

写小说的作家,总想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遇到合适的演员,才能写出优秀的故事。

两个人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吃饭就跟着饿了。

看到这条路不错,就决定在这里拍电影。

人生没有那么多预设和计划,多的是偶然和巧合。

侄子迟到了,才会开车来。

他开了车,顺便送两位长辈去吃饭。

即使两个人相聊甚欢,也不一定必须要吃一样的食物。

演员吃的就是石锅拌饭,作家吃的是拉面。

在韩国,任何时候想起拉面都想来一碗。

但是,中途还偷吃了一口石锅拌饭。

毕竟,饭总是别人碗里的好吃。

成年人,都能独立思考做决定。

坐下来之后,作家开始聊自己不写作的原因。

搞艺术的创作者,见不得虚伪的东西。

不写作的原因不是因为失去了动力,而是觉得表达变成了一种炫耀,写作就成了负担。

离开了小说,作家产生了自我怀疑,才会不断否定别人对她的肯定。

03.

交谈之中,演员接了一个电话。

仔细听声音,很像是书店老板。

一个电话打来,两个人又回到书店。

没想到,这位诗人还是熟悉的老朋友。

诗人说话的时候一直说攻击方,作家一直在防守方。

诗人又在一遍又一遍地说作家是个有才华的人。

作家听多了,内心反而觉得是一种讽刺。

认识演员,作家又有了写作的冲动。

诗人也附和着说自己想到了一个故事,作家立马让他闭嘴。

做人不剧透,日后好相见。

这个故事就是为演员量身而写。

王家卫拍电影一向主张,故事情节都是从人物身上发展出来的。

故事不重要,人物才重要。这是一种“现象学推力”。

有人格魅力的人做什么都会吸引人。

交谈的过程中,另一位作家一直在旁听,几乎没有插嘴。

所以,她很快发现这两人关系比她想得亲密。

回到之前的那条小路,拍了电影。

电影里,老公并没有出现,一起来演的是书店老板。

手捧一束花,唱着结婚进行曲。

在电影短片中出现了几分钟的彩色镜头,花更好看了但是人没变。

只存在于电影短片里的美好,看得见抓不住。

因为作家设置了提醒,在电影结束前五分钟会回来等演员。

当然,也期待着她的评价。

但是作家没出现,要么是电影没播完要么是作家不想下来。

如果是没看完短片演员就冲出了播放厅,看起来神色凝重但是转头又恢复了平静。

这种反应应该不是对电影的喜爱有加,但是不一定是负面评价。

如果是作家没有按时回来,那看来是她不急于得到演员的评价。

作家上个天台,思想觉悟都上升了,任何评价都不重要了。

有道是只有不创作的人,才不会创作糟糕的作品。

作为导演的侄子,只是说了这个电影短片有点不寻常。

这似乎不是一个烂片该有的评价。

PS: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起了伍迪·艾伦的《纽约的一个下雨天》,这一天发生的事儿可真多。

 2 ) 因为我爱你

因为我爱你,所以拍了《小说家的电影》献给你,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我要拍一部对那些不懂我们爱情的人来说是酷刑的电影,让他们饱受煎熬,昏昏欲睡。

因为我爱你,你是所有人的缪斯,小说家看到你就有灵感。我们独立制作,小成本拍摄,兜兜转转总能遇到朋友帮忙。我们要给工业电影大商业制作电影大狗屎圈钱电影一记响亮的耳光。

因为我爱你,我要证明这才是真正的电影。等着吧看我拿奖吧。

因为我爱你,拍摄让自己有拍摄欲的人物拦都拦不住,私人化什么的全都不在乎。

让大多数人挑刺吧被虐吧破口大骂吧反正我爱你。

我和你在一起,从不玷污电影两个字。

 3 ) 谈《小说家的电影》的尴尬、狭隘与封闭

星期五言:此前对韩国导演洪常秀和他的电影一无所知,更别说他那些移情别恋史与花边新闻了。这样也好,至少在看片时能没有太多先入为主的意识干扰。加之近来不止一两个人推荐这部《小说家的电影》,于是便找来一看。

总的来说,以本人浅薄的电影素养和愚钝的思想感悟力实在看不出这部电影的过人之处。倒是对电影里人物那尴尬的对话、狭隘的视野以及封闭的朋友圈记忆犹新。

而在我看来,片子境界高低便取决于导演是要主动表现出这些尴尬、狭隘与封闭从而达到一种批判讽刺效果,还是完全无意识的反应。

(注: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阐述,只做借鉴参考,尊重异议)

文:太虚宫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

一、 尴尬对话的根源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感觉到了片中人物对话的生硬与尴尬。当然,你可以说小说家偶遇“导演夫妇”那场戏的尴尬是电影导演有意为之,毕竟角色双方之前有些矛盾。但其它部分就说不准了——比如开端小说家跟店员学手语,老板娘在一边尴尬地跟着比划;比如小花园里碰上女演员后几个人站在那里半天的互赞;再比如说小说家给俩人讲了半天连对方都没听懂要干什么的电影构思……

大家看出来这尴尬的根源了吗——这群作家、导演、诗人、演员凑在一起,基本上全在说“客套话”,打“龙门阵”,唯独就没聊电影、艺术、文学本身。换句话说,他们聊天没有主题,更别说还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张力与观点思考了。

(唯独那次在小花园,小说家对导演奉承女演员怀才不遇的一顿痛斥……可大家设身处地想想:几个人都不是太熟,多年没见,况且是在户外公共场合,难道导演说几句客套话有错吗,好家伙,小说家冷不丁劈头盖脸一顿骂,还当着人家老婆的面。

就这样,人家导演还是和和气气地回敬。

至于小说家你说她有个性吗,不然——导演夫妇走后,她不还是对着女演员一通“我很欣赏你”、“你是我所喜欢的演员”之类奉承客套话!)

而就数量而言,这绝对是一部“语言类”电影了——聊天对话占了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长。试想:90分钟内人物一直在互相说着“我欣赏你呀”、“我读过你所有作品呀”、“我是你的粉丝呀”之类客套话,角色能不尴尬吗!演员能不尴尬吗!观众能不尴尬吗!

你当然可以解读成:人家这个圈子就是这么说话的,人家都是素质很高的文化人!总不能都学那种欧美电影里小痞子的说话方式吧!

对此“星期五文艺”曾做了篇“语言类电影”的推荐文章,大家可找来其中的电影对照鉴赏——可以说那些电影基本上也是对话占主导,但对话内容主题观点与矛盾冲突很清晰(昆汀式对话例外),最多客套话也就起个转场过渡作用。

回头再来看此片——如果说电影有一条逻辑故事线,那自然是小说家到访小城后的经历了,说白就是她碰上的那一系列人串成的情节线。而正是这些人的身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暴露出了小说家的“视野”和圈子。

二、 小说家碰到的人决定了其视野

小说家的视野是个什么东西,以及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此我们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

电影中,主观视角下,小说家的世界里只有那些作家、诗人、导演、明星演员,最多再加上个书吧里的打工文艺青年。

反过来讲作家看不到其他人,比如说工人、农民、混混、盲流等人士,她只能看到自己圈子里这些人。

有人会质疑:你这是强词夺理。人家导演这是极简主义,象征手法。

极简和象征这两点我完全同意——删选人物本身就是一种极简做法,而导演在片中反复强调的人物身份(作家、艺术家、演员等等)也是象征的体现。但请大家注意:

美国导演贾木许的电影也是人物极简,但其所选取的人物身份绝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多元阶层;(贾木许电影同样以主观视角展示情节,以主角+经历的每个人为节奏与轴线。参考《低成本大导演典范:谈贾木许电影的极简主义与极不简单创意》)

中国作家鲁迅的几乎每篇小说都是象征性的人物选取(而非个体写实),但要知道这些笔下人物均是放在一个批判讽刺的位置上。

那么,这个《小说家的电影》导演用意何为呢?导演把小说家乃至他那个圈子放在一个肯定还是否定的位置上呢?

说实话,赞美、树立、标榜迹象犹在,但讽刺与批判,本人看不太出来。

又有人会质疑:你说小说家视野就局限在作家、诗人、导演、明星演员那些个人里。不对!片中还有个在窗外看眼的小女孩儿呢!她可能没有身份吧!

的确这个角色更为抽象,但导演意图不难看出——他借演员表情台词表达了出来——纯洁、可爱。

要知道,这个纯洁可爱可是跟女演员捆绑在一起的额!加上之前导演夫妇的反面色彩树立,综合看来,导演赞美这个群体圈子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或者说:电影中小说家的狭隘视野是导演无意识暴露出来的可能性更大

三、 人物的职业标签与话术之于现实

退一步来说,即便人物视野是片长和其它元素所限,导演无法在90分钟内把文学、电影乃至艺术本身说详说透,但人物自身的矛盾与虚伪性仍显露无疑,比如说片中那个学电影的男青年和女演员,前脚还在对小说家的电影构思表达出兴趣和认同,后脚却处处表现出了没明白小说家想要拍什么;小说家自己前脚说自己会有个基本的故事框架(声称那不是纪录片),可后脚却说自己还没想好故事是什么;女演员前脚说戒酒了,后脚就喝醉了……

这可跟现实中的那些“艺术家”、“文艺青年”太像了——他们对作品说不出哪好,没有什么观点,就是喜欢;在生活上总是把事情挂在嘴上,比如说我要戒烟戒酒,我要怎样怎样,以此增强仪式感;

就连话术都一模一样——“我是你的铁粉”、“我看过你所有作品”、“见到你太荣幸了”、“你的作品对我影响很大”……说来说去就是不说为什么喜欢,影响在哪,没有异议,没有理性与专业批判。

那么为什么都是这些客套话呢?最大的可能是:他们是一个圈子里的互益者。圈子里的互赞能强化他们的身份与存在感。

四、 互相点赞与朋友圈背后体现出来的封闭

但凡提到圈子,那就是一种封闭空间,这个封闭空间能起到扬长避短、互帮互利以及遮丑的功效。一旦开放式,比如说索伦蒂诺《绝美之城》里男主对行为艺术家创作动机的刨根问底;比如费里尼在《甜蜜的生活》里让男主去妓女贫民窟里过一夜;再比如安东尼奥尼在《夜》里让男主一夜沙龙聚会后坐在户外长椅上哭泣,那些作家、艺术家、中产精英的华丽文艺表象就会成为一种讽刺,成为导演视角下的批判与反思。

如此,这部《小说家的电影》从某种程度倒是演绎出了朋友圈的实质。

五、 日韩文艺片

纵观近些年来国际上拿大奖的那些日韩文艺片,我认为其中很多都多多少少流露出了一种小资、精英、文艺式的自命不凡(或者说无病呻吟)意识与狭隘视野,包括前些年获奖的《寄生虫》,包括今年的《驾驶我的车》(即便角色被贴上了“底层”、“工薪”、“屌丝”的标签,但他们的思维却是小资、精英、文艺式的)。

至于这些流露出来的感觉是导演有意还是无意的,是标榜还是自嘲,不得而知。

 4 ) 看到最后才发现又是一部女同片

洪导的电影是近来我一直的关注之一,因为一直没怎么看懂他的套路。我也不想去百度别人的解读,毕竟作为一种非常个人的体验历程,偶尔出现的挑战往往又兴奋又好玩。同时,我又隐隐感觉到洪导的强烈的个人趣味隐藏在幕后非常享受的聆听着观众的解读。当然类似这种的猜心游戏在其他电影作品里也有,可是洪导的片子又不属于推理型的烧脑,好在他在本片中借着小说家的口表达了一下他的电影观 ——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演员、有一个很随意的故事,然后在演员几近本色的表演当中延展出无限种可能的解读、或者说是演绎出意想不到的情绪升级对立矛盾。上面所有的情节发展都没有脱离剧本里本身非常平淡无奇的故事框架,但是剧本里没有描述的情绪升级对立矛盾又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却合情合理,这就好比泡茶,温度、水流、静置时间乃至饮者的心情,都左右的一口茶下去的感受和接下来每一口下去的感受。特别强调的是,洪导的片子不是纪录片、也不是伪装成纪录片的电影。洪导的电影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的外在的平淡无奇和内在的可被无限解读的张力,即使是老作品,每次看都有新发现新感触。这么说来,洪导的电影和金敏喜注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的艺术作品,目前看除了金敏喜没有其他女演员、或者男演员可以深刻的领会导演的意图 —— 她懂得不可以影响整体是一部洪常秀风格的作品,但是又必须要发挥,根据自己的体会甚至是临场的灵感把这个故事的精妙之处激发出来,这些发挥很可能不是导演事先设计好的,或者说洪导的脑子里朦朦胧胧的有这么一种想表达的大概,是金敏喜把这个大概用自我的表演给展现出来,恰到好处又不突兀。他们两个的组合实在是难得一见又难能可贵。 回到这部电影的本身,我觉得金敏喜之外,扮演小说家的李慧英也表演的非常好,一点也没有被金敏喜的风头盖过,两个人的对手戏真是精彩。影片描写了一位才思枯竭的小说家的一天的行程,以一个书店开始、最后又回到了书店。她遇到了曾经是同事但不再与她联系的书店女老板,遇到了曾经要将她的小说拍成电影但又向市场低头而放弃打算的导演,也遇到了当年的酒友和发生过一夜情的老诗人,当然最重要的是遇到了女演员并达成了拍一部短片的共识。这一天下来小说家的情绪不断起伏,埋怨、哀伤、愤怒、兴奋还有欢喜,她最大的收获是在和女演员一起散步的过程中、在公园的洗手间里发生的对话和达成的共识,洪导很狡猾的隐去了这一段重要的对话,我们只能猜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许胡思乱想)。小说家可以说终于在这一天活明白了自己,她之前的负面情绪、和男人之间的各种纠葛与无结果(片中的男导演和老诗人),和女人之间的依赖与反依赖的对峙(女店主), 等等,于是她把自己的总结拍成了一部短片。金敏喜手里拿着一束非常随意编织的从路边野花中摘出来的花束,温婉动人无比妩媚、特别是眼睛眯起来的那种让人坐不住的俏皮,小说家拍出了女演员的从来没有未被发觉和发现的美,这种美只能从情人的角度发掘。短片的前半段的黑白影像与后半段的彩色影像形成了强烈对比,世界上怎么能有这么可爱的女子。注意到那部短片里没有女演员的丈夫,这也可以说明作为陶艺家的丈夫对妻子的美既忽视又无动于衷,或者说在遇到小说家之前女演员周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她美在哪里。这也是为什么女演员并没有看完这部短片就跑出来了,因为她被震撼到了,她被这个发现震撼到了,金敏喜演绎的恼怒又倔强的样子背后是另外一种无约无束的主张、又纯又欲。我无法推断女演员面对小说家之后的故事,洪导在这里结尾再次坚持了他的无开始无结束的人生和人性的无限论。 我期待在洪导的下一部作品里寻找答案。

 5 ) 洪常秀阐述创作过程的元电影

柏林电影节已成为了韩国导演洪常秀的福地,从2017年《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初次入选竞赛单元,并为金敏喜拿下影后大奖以来,他的每部新作都能顺利入选竞赛,而且奖不离手,从2020年《逃走的女人》获最佳导演奖,到去年的《引见》获最佳剧本奖,到了今年更是凭《小说家的电影》拿到迄今为止份量最重的评审团大奖,距金熊奖仅一步之遥。

作为实验电影导演出道的洪常秀,他相当擅长设计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故意混淆现实与梦境的情节,制造出耐人寻味的影像。不过,近年来他似乎有意淡化这些叙事实验,去年的《在你面前》就有返璞归真的倾向,而这部新片《小说家的电影》算是他近年来最直白明了的故事,没有变换人称的口吻,也没有跳跃断裂的时空,大部分情节像是截取自平常生活的记录片段。

▲片中最离奇的一幕

故事讲述了小说家俊熙远道而来拜访旧朋友的书店,之后遇见电影导演夫妇和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她和女演员一见如故,并说服后者一起拍电影短片。这部新片延续了导演钟情的黑白影像美学,全程过度曝光的画面像是日本导演黑泽清惯用的手法,不过这并不是惊悚恐怖片,洪常秀用此在日常的现实环境中制造出梦境的效果,比如小说家和女演员吃饭时窗外离奇出现的小女孩。

影片叙事一如以往,所有场景由喝咖啡、吃饭、喝酒、聊天的场景组成,要么是见面时互相赞美,要么是彼此尬聊,洪常秀的影迷对此并不陌生。创新之处在于,导演借片中小说家之口,道出自己的创作观与创作过程,摇身一变成为了洪常秀阐述自己作品创作过程的元电影。正如影迷所熟知,洪的作品总是将镜头瞄准了日常生活的琐事,免不了带有纪录片的质感。片中小说家解释,自己要拍的并不是纪录片,而是有故事的影片,要在虚构之中展示出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一点在洪过去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佐证。

▲小说家和女演员一见如故

小说家更坦言要遇上自己喜欢的人才会去拍摄,这一点无疑是洪常秀在暗示金敏喜的灵感缪斯地位,他在遇到金敏喜之后确实创作力爆棚,每年以两三部的拍片速率令人咋舌。当然,这也可以解释他近年来所有影片都在沿用同一批演员:权海骁、徐永嬅、李慧英等等。

不得不提,金敏喜与洪常秀合作的这些年来,受到了不少非议和社会压力,而洪常秀同样借小说家之口给予反驳与辩解,最出色的莫过于针对朴导演(这显然指的是朴赞郁,金敏喜拍完他的《小姐》后没再接拍其他商业电影)的“浪费”说辞。此外更顺带表示出对金敏喜的爱意,在最后一幕戏中戏里,他破天荒以声音出演女演员的丈夫。这些种种细节似乎都需要结合现实中洪常秀与金敏喜的绯闻来理解。这些在他以往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只不过此次表现得过于直白,略微让人不适。

尽管如此,这并非是一部夹带私货、自恋自大的作品。洪常秀借助小说家之口来表示自己“江郎才尽”,在创作上遇到瓶颈,带有一种自嘲的幽默感,同时,他继续向观众展示创作过程中导演、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刚才已提到作为导演,他的基本创作理念(在虚构中展示真实),以及对演员的要求(与喜欢的演员合作),那么他对观众是什么态度呢?影片结尾似乎留下了答案。

正当观众以为戏中戏的落幕为这部影片真正结束时(画面上已出现片尾字幕),之后却跳出虚构的戏中戏情节,看到女演员在放映结束后独自一人黯然的表情,而身为导演的小说家则在天台上抽烟。这似乎表达出洪常秀的心思:一旦作品完成后,不需要太理会观众(片中女演员)的反应,应留给观众自行理解与评价,不论他们觉得难看也好,开心也罢,都与自己的创作没有太大关系。不出所料,这部影片的开放性结局也秉持了这种创作态度。

 6 ) 抛开私生活,聊电影本身。关于内在感知的找寻。

这是一部关于创作的电影,关于创作者的电影。一个去找寻的过程。再记忆的回环中,一开始是听觉,到视觉,到嗅觉,再到味觉。电影的女主人公,小说家,最终在金敏喜的脸上,在纯粹现象学意义的脸上获取了她对生活的全部感知,全新的创作灵感。

洪用黑白电影的形式,去表现了一开始小说家内心的,内在的空洞。也是小说家生活最直观的展示,人与人都如此的贫乏、空洞。人与人之间充斥着虚伪的客套,伪善的言辞。在影片的最后,彩色才显现出来,伴随着的是金敏喜纯真而又富有灵气的脸,就是在这张脸上,小说家获知了关于生活的色彩,洪也获知了关于自己的色彩。

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场实验,一场关于感官的实验。电影开头,在那个书店里,小说家请教女店员手语的过程。她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假装聋子,画面突然失去了声音。面对寂静的,同时还有观众。观者也在想象着无声的世界,声音不在,但意义还在,双手不同姿势的变换之中,意义在不断的生成。这是一个关于听觉的实验。我们只能在无声处去觉察声音,去觉察意义。

紧接着,是视觉的实验。小说家对着一台望远镜向外望,一种纯粹的视觉的延伸。同时,视觉的不在此处意味着一种逃离。面对导演夫妇的陈词滥调,虚情假意。小说家借由望远镜,抵达到了别处,企图逃离这个平庸乏味的场域。从而完成了一种在场的不在场。

然后,是嗅觉的,在公园,对着远处在公园饮食的游客。食物的气味激发了拥有敏锐嗅觉的金敏喜,但小说家并没有获取这样的感知。金敏喜敏锐的显然不仅仅是嗅觉,她敏锐的是她的生活。她是一个具有如此生命力的人,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感知的人。而小说家所缺乏的,所寻找的正是这种对于生活的敏锐。

最后,是关于味觉的。金敏喜与小说家在餐馆吃饭,金敏喜出去与门外的小女孩对谈,小说家轻轻的用勺子在金敏喜的碗里挖了两口饭,送到自己嘴里,细细品尝起来。去感知一种别样的滋味,一种他人的感受,小说家迫切的想突破自身,去感受他者。

正如前文所说,小说家在金敏喜的脸上找到了她所要寻找到的一切。这可能也是洪所想找寻的和找寻到的。毫无疑问,洪借着这部电影在回应着自己的生活,对金敏喜的爱。

我们在评价洪的电影时,往往会陷入一个陷阱,由洪自己为观者搭建的陷阱。我们评价洪,往往不能在单独的一部中去做评价,我们必须得把作品放入洪一整个作品序列中去估值,而洪自身也在有意识的去构建自己的电影宇宙。在某种程度上,洪的电影只在自己的宇宙中显现价值,而我们去妄想把握他,也只能被他牵着走,进入他所创建的宇宙,受他摆布。

影像在洪那里,作为自由的书写,俨然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短评

敏喜和导演互道i love you 的时候我要甜晕了,我不管就是十级主观的给打满星

10分钟前
  • Ducournau
  • 力荐

抗疫先锋洪尚秀。疫情期间拍电影不忘提醒影迷戴口罩

12分钟前
  • 揭小車🐬
  • 推荐

虽然老洪的电影传统就是说金敏喜好漂亮,看多少次还觉得,啊她好美。

17分钟前
  • 终归大海
  • 力荐

金更大气、自然、生动了,洪也更温柔、更包容、更随和了。大概是因为相爱。相爱总是好的。也顺便探讨了一些电影与故事,骂了一下爹男们。

20分钟前
  • Vic
  • 推荐

Start a YouTube channel and do blogs with classic music, plz

23分钟前
  • 高峰秀秀子
  • 很差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啊 全天下還有誰不知道洪金如膠似漆情比金堅的話 這就是他的死刑

24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8999. 2022柏林评审团大奖。洪常秀柏林获奖三连。7分。这部齁得我这个洪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招大概都是前面用过的,聊得东西也有点浅。而且一部电影非得结合八卦看,不然理解不了剧情,是不是就有点太过了自我沉溺了……不过新东西还是有,比如洪常秀的片很少这么火气大;以及用换影像材质破次元壁(洪常秀亲自声音出场),用彩色破黑白,那个时刻的情感浓度很强也非常有效,包括结尾电影院这个几重套娃处理(金珉禧扮演的角色看自己出演的电影)和出字幕的方式其实算是《剧场前》和《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一次有效升级。

2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屠狗太过分了必须扣一星以表愤怒,微笑着听对方讲话并附议“好有趣哦”当然对谁都奏效,洪尚秀真是大俗人。不过结尾金敏喜那个微妙的神情,也是对秀恩爱的一种讥讽?夸有灵感的人、貌美的人、有才华和天赋的人,平庸之辈不值一提,他们的嫉妒也要直接忽视——好残忍的一个视角啊。

27分钟前
  • 蓝詹
  • 还行

洪尚秀的手語則在一次次重復後無限放大了一個簡單的語義,讓平凡而美的小事具象成動作,使整個房間籠罩著想象的光輝,如此質樸卻動人(而濱口的手語玩味了語義在交流中的位置、凸顯其他超越性的部分,像運用準確的計算公式得到意圖中「宏大」的東西)。這是本片我最喜歡的部分。觀眾的身體被教育,如冥想前的重復淨化,再一次分明地說出「電影是身體的」,还有那些走路、健康與疾病。極強的自我指涉,一套自己的電影方法論:拍那個讓自己有拍攝欲的人,兜兜轉轉都是認識的夥伴,喝酒閒聊中企划就出來了,最後電影拍了什麼甚至不重要,背向一切他人的評價自己抽煙就夠了。變小的望遠鏡就像如今微縮到不真實的攝影機,那個演員也在影院中如夢初醒,不知是從他們的生活中走進了電影,還是從電影走進了生活中。

32分钟前
  • 白石春子
  • 推荐

像滨口龙介那样开始( Drive My Car的手语🤚),像李沧东那样结束(Peppermint Candy的小白花❀)。

3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Berlinale72 If I gotta be brutally honest (and I will), 我对洪尚秀实在喜欢不起来,也感受不到金敏喜在本片里美/出彩在哪里。看洪尚秀的电影很像高中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你隐约觉得那些突然的推拉、结尾黑白转彩色、导演介入、「关于电影的电影」等等这些小设计是有点意思,但是挠破脑袋,你也想不到/写不出所谓标准答案(aka各位装逼豆友)里洋洋洒洒、赞美溢于言表的深刻赏析。要说他创造了什么新的、独特的电影语言,或者在探索电影的形式上贡献了真正的实验性价值,那也就算了,问题是如果要认真横纵向比较,洪也并没有。So is it really fair that Berlinale gives him credit every year?

38分钟前
  • CosmoCandy
  • 较差

洪常秀新作的柏林评审团大奖私以为不算实至名归,毕竟本片并未带来多少实质上的新东西——不再玩结构(仅有最后的放映与戏中戏段落属于明显的跳跃与断裂,其余时候以强连续性的长镜头为主)与那个作家女主透过望远镜观视的主观镜头(可以看作老洪惯常拿手的突兀推镜的另种风格化呈现,引出金敏喜的女演员角色)也并非什么新颖之处。不断的偶遇、尬聊,以及创作上的瓶颈危机与文学—电影的跨媒介关系也都是炒冷饭级别的发挥。倒是口罩的加入及戴—脱的不同样态颇有意思,不仅直指后疫情时代的境域,更以此为契机延拓了对肢体语言与微表情的运用(和女主学手语再完整表演一遍构成了奇妙联结)。当然,每年看看洪常秀就这么夫子自道、摆弄互文与秀恩爱也已成为部分影迷的固定仪式了罢。(7.0/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he did it again❤️‍🔥 金敏喜在電影院看她在戲中所飾演的角色在電影院看她所飾演的角色的電影首映

43分钟前
  • 粥豆
  • 力荐

作为非洪粉,甚至洪黑,三星都给敏后了。太逆天了,这真的是在拍电影吗?还是在秀恩爱?洪在摄影机后面和敏后互相表露爱意,为了敏后和她手中的花而将影像转为了彩色。像室外等所有高光区域全部过曝这种问题,是铁定的技术瑕疵啊,虽然我知道他也不care… 从电影节抢人的角度来看,那柏林是相当成功了,为自己争夺嫡系作者,从而建立稳固关系,按照近几年柏林这么疯狂的给奖,下一次还不得给洪金熊?另外洪的这种创作方式和制作模式在疫情的大环境之下确实体现出了优越性。

47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还行

此前还觉得是在看洪尚秀的电影,近年来,则愈发觉得我是在阅读洪尚秀本人,这部就更直接了,感觉就是他私人日记里的几页纸,写了他对电影创作的一些理解,对金敏喜的表白。作为观众,你可以觉得这种私密性质拉满的电影很无聊(干脆你拍完只给金敏喜一个人看好了?我为什么要花一个半小时就听你说这点东西?你和她的表白我又不在乎。)你也可以认为这样的电影很甜蜜充满着爱。薄弱或轻盈,见仁见智。而我呢,我是介乎二者之间,反正你拍,我就会看,每年一部已成习惯。我只希望我不会因为这种惯性而失去对你的作品的敏感。

51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还行

洪常秀三板斧:生活巧妙变虚构;创作观念大讲堂;公然炫耀金敏喜。一再把自己和盘托出,虚构也许永不枯竭,但内里那个洪常秀已经差不多要被穷尽了。

5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所以金敏喜是加入了一种名叫“爱情”的一神教吗?爱一个男人,与之携手人生,和接拍其他导演的电影,彼此之间是互斥关系吗?女性的爱情生活,牵连到她的事业也具有排他性吗?在女作家的怒斥下,半途灰溜溜败走的男导演,大约代表了洪尚秀在臆想中打败的悠悠众口吧。可是,sorry,我也觉得金敏喜浪费才华与生命。爱一个人,不是会给TA更广阔的天地吗?“女性为了爱情与家庭,自愿、自主放弃和牺牲XX“的美丽叙事打动不了我,这是另一种对女性的精神PUA,是巧言令色的禁足。

5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都不用记者问,现在洪每年都会以电影角色分身自反,主动报道和金敏喜的相处进展,最新现状是:洪在戒酒了,现在改抽电子烟。洪看不惯那些为金的表演事业感到可惜的言论。连路过街边的小女孩都被金迷住了。他们在公园拾叶补办婚礼超浪漫。

1小时前
  • 柯诺
  • 还行

前面部分也喜欢,但最后真的是太next level了。首映看到真人走出屏幕但如此自洽又是加强版体验,也可以说是一种元宇宙了...

1小时前
  • Methy
  • 推荐

所有人都爱我的女神。她去小公园遛个弯,一不小心就成了小说家的缪斯。我的缪斯光芒万丈,卑微、自恋、才智平庸的创作者都只能苟且在自己的小阴影里。为了爱她,我要把自己藏进摄影机,藏进玻璃后面小女孩的眼睛,藏进黑白镜头里一束雏菊与狗尾草的缝隙。从那里仰视她的下巴,鼻翼,和扑朔迷离的一双眼睛,那是宏大宇宙在这个逼仄世界里唯二的美丽入口。

1小时前
  • cassettem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