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般的恋爱

HD中字

主演:菅田将晖,有村架纯,细田佳央太,清原果耶,小田切让,押井守,户田惠子,岩松了,小林薰,韩英惠,中崎敏,小久保寿人,泷内公美,森优作,古川琴音,篠原悠伸,八木亚里纱,佐藤宽太,冈部崇,萩原实里,福山翔大,萩原利久,片山友希,宇野祥平,佐藤玲,水泽绅吾,穗志萌香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2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3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4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5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6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3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4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5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6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7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8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19花束般的恋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花束般的恋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山音麦 (菅田将晖 饰) 和八谷绢 (有村架纯 饰) 因错过尾班车而相遇,在深夜咖啡馆聊起文学、电影和音乐,喜好竟奇蹟地相似,二人瞬间坠入爱河。他们毕业后开始一边兼职工作,一边开始同居生活,更一起养拾回来的街猫,最大的目标就是维持俩口子的日常。 但时日流逝,不想改变也得改变。他失约于《牯岭街》, 她独赏郭利斯马基黑色幽默。五年盛放,世上唯一的花未必结果,爱情若只如初见。《垫底辣妹》《借着雨点说爱你》导演土井裕泰联同《东京爱的故事》神级编剧坂元裕二,强调真实生活感的浪漫,菅田将晖和有村架纯衬到绝合演,谱出这代最揪心的爱的故事。豪斯医生第七季失宠2020篮球之心罪后真相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游泳池1969夜色中的地球第一季时间旅行少女:真理、和花与8名科学家疾速追杀雨中的女人全员死刑13号驱魔记忆传授人宇宙先锋 OVA家事如天天使的选择京城十二时辰第二季三国志:关公(上集)拉利内阿:危城困境魔奇少年金色索玛花枪火2014逃跑的新郎服从2012愤怒的红色星球业余爱好者1994嫁给百万富翁美丽心灵逃离双焰宇宙 真爱陷阱宽恕2020英国版北洋残案 第一卷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黑白潜行 粤语版怪谈2015电影是我的情妇莫扎特!热烈2023惊世猛兽爱丽丝·朱尼奥尔女武神驱动

 长篇影评

 1 )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

他和我一样喜欢穿匡威的开口笑。

他的耳机也总是打结。

他和我一样喜欢收藏电影票根,夹在书里当书签。

我们喜欢的作家也一样,他家的书柜简直是我的翻版。

一起去看木乃伊展览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穿了牛仔外套加连帽卫衣,连帆布包都一样,鞋子还一样都是那双开口笑。

回家后我不想任何人打扰这个氛围,躺在床上想着要是有一首适合现在听的歌就好了,关于我们俩的歌。

我帮她吹头发

她对我说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她喜欢我的画

我们一聊天就停不下来,穿上外套准备要离开餐厅的时候提到感兴趣的话题又脱下外套坐下继续聊天。

我问她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她笑的很甜说非常愿意。

她告诉我她不喜欢男朋友穿白色牛仔裤,所以以后我不会穿。

趁着等红灯的时候我第一次牵了她的手,第一次亲了她。

我奇怪怎么红灯这么久,她才告诉我这是行人自助红绿灯。

我们找了一家离车站步行30分钟的出租房开始同居生活,每天下班都会一起走回家,那30分钟是超级美好的时光。

他的工作很忙,不能陪我一起去看舞台剧,买了switch也没有时间一起玩,我们喜欢的作者出了新书,但是他已经没兴趣了。渐渐的他陪我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想和她结婚所以我要努力工作,漫画一直在更新但是我没有时间看,出了新的书我也读不进去,我们约好要一起去看舞台剧,但是因为工作我不得不毁约。她放弃了现在稳定的工作找了一个像是“过家家”一样的工作,在我看来她一点都不成熟,还和学生时代一样......

后来我们分手了

分手那天他说我们结婚吧,过大多数夫妻一样的幸福生活。但是我不想,我们已经回不到那段美好的过去了。

最后我们都觉得已经足够了,这段回忆已经足够了。

没有什么比这段如花般的恋爱更美好的了。

我们把这段恋爱的回忆装束起来,让它如花束一般随它散去芬芳或是逐渐干涸,但是它盛开时的美好永远不会忘记。

💐太喜欢这部电影了剪了一个视频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新人up٩(˃̶͈̀௰˂̶͈́)و 谢谢大家

【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哔哩哔哩】

【电影|爱情】我遇到了一个想法和我完全契合的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

今天去电影院二刷,这一次看哭了:-(

 2 ) 太聪明的人没有能力享受爱情

看完《花束般的恋爱》,我的心被坂元裕二拿小针儿扎穿了。

顾城有首著名的诗说,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花束适合用来比喻一切灿烂而短暂的东西,坂元裕二也是这么做的。

编剧坂元裕二23岁就写出了《东京爱情故事》,后来的作品《四重奏》在国内也颇有知名度。从父母辈开始,他一直以情感话题赚取我们的眼泪。

太聪明的人没有能力享受爱情

用耳机听音乐时,音轨设计分左右声道,所以耳机才分左右。

爱情片里那种一人一只耳机听歌的行为,其实非常损害音乐人的原意。

男主角菅田将晖和女主角有村架纯都是这么想的,这也是他们认识的场景。

恋爱后,女主角送男的一副降噪耳机;在感情冷淡时,男主角拿那副降噪耳机压住了对方的说话的声音。这里太巧妙了:我用你送我的礼物隔开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影片末尾两人在餐厅分手时,看到一对高中生,也在用耳机分享音乐,开心得像俩傻子。

一个人拿两只耳机听歌是最爽的,如果分一只耳机给别人,自己对声音设计的体会就要减少一半。

傻子才这么做,所以傻子更容易感觉到爱。盲目是我们能够继续爱的前提。太聪明、太自恋的人都没有能力享受爱情。

细节中开始琐碎中消磨

今天是2022年2月22日,《花束般的恋爱》在中国大陆上映了。

这是最普通平常的爱情故事:两个原本很合适,能在一切说一切话,一切看电影看小说,一切分享网抑云歌单的人,在工作和同居后被琐碎的日常消磨,逐渐远行,最后留着眼泪分别的故事。

现在,你面前有个很喜欢的人,假如你明知道五年后会分开,也还要开始现在的感情吗?

五天、五个月、五年、五十年,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能目击的最远的尽头就是死亡。会不会有人说,爱情会消亡,结束会痛苦,我们会死,别开始了吧。

《花束般的恋爱》没有什么主情节,男女主角甚至没怎么吵过架。正因为这部电影用琐碎的情节对应了我们人生的琐碎,那种感情里逐渐暗淡下去的光才让人如此感同身受。大家都没做错什么,但就是行不通了。况且也不会真的有人指望一场爱情能解决整个资本主义的结构性问题吧?

25岁之前的我觉得谈恋爱最好的样子就是那样,而被琐碎、时间、成长淹没是无法避免的,中间有灿烂过就好。

但是其实《婚姻故事》那种也挺好的,《消失的爱人》那种疯狂绑定相爱相杀也挺好的,《爱乐之城》那种为了追求各自理想而掰的也挺好的,我们不应该被什么恋爱的理想型绑架。

爱情让人感觉自己的存在有意义

大学的时候我在德国留学,坐飞机去巴黎玩,有个朋友说要来接我。

柏林有两个机场,我兴冲冲地走错了机场,起飞时间还剩一小时,更晚的航班也没有了。我急速飞奔了一路,过安检的时候还因为鞋子上有金属扣被脱鞋检查,心里焦躁得很。

终于到了登机口,发现人们还在排队,飞机晚点了。欧洲廉航总是会晚点的。

我快乐地降落在巴黎,又在圆形的机场绕了很多圈才见到这个朋友。

他说,做我女朋友吧。

我想,假如我错过了这班飞机,我们就没法见面了,我们现在也不会在塞纳河边走路,这可真是命运的安排啊。于是我答应了,尽管我们此前不太熟。

结尾当然是分开了。但是我对于“命运”安排的上瘾可见一斑。

“我们的相遇和相恋一定是特别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总是意味着点什么的吧?有多少恋爱中的人这么想过。

自顾自地给被命名为爱的情感赋予这么多意义,于是短暂的偶然性在整个人生的时间线上被完全击穿。

不永恒的人生

如何获得永恒的爱

对于能感受到非线性时间的人来说,一次离别并不算什么。

电影《降临》并不算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它用庞大的科幻概念和特效陈述了一个关于“爱”(不止于男女之爱)的勇气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这个明知婚姻会破碎,女儿会死去的女主角,还是选择了先与眼前人开始一段感情。

人们如此看重时间的长短先后,是对因果律的追求在作祟。也正因如此,我们喜欢看故事,因为故事的逻辑是因果的;我们如此相信因果报应,似乎结果才让过程有意义。

时间是线性的、因果也是线性的,这种关系容易让人类比自己的记忆和经历,并放置在自己人生的历时性框架中。

于是乖乖女看完一个荡妇的故事也都会觉得,啊,有一部分的我其实也是这样啊;海王看到一段忠贞的爱情故事后也会觉得,啊,其实有一个纯情的我也想要这样的感情啊!

如果人走出了线性叙事的限制,要么会变成超然世外的天才,要么就是近似阿茨海默的症状——记不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了,记忆变成了一捧沙子,一个漏斗。

作为一个民科爱好者,自从了解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之后,我觉得它可以代入任何我们对时间的感受。

它的解释是:对于时间的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

爱情也是这样,它可以是不间断的柔软绵长,也可以是人们不断相爱的瞬间的总和。它可能在突然消失,又会再某个时刻奇迹般地回来。是不断相爱的片刻组成了这个永恒的爱。

所以假如我遇到喜欢的人,我大概会这样跟他表白:我不会说永远爱你,但我相信我会重新爱上你无数次。

提前剧透一下,电影故事是BE结局。和恋人去看也好,一个人去看也好,我觉得爱的开始就是走出固有自我、纵身一跃的那种勇气,它让人永葆年少天真。

爱情在世上不断重复,但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同,故事才有了变奏;在爱情的内部,每一次重新爱上,也都是一次精美的变奏。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圈圈和其他人

 3 ) 爱情很美好,美好又徒劳

01关于日剧与国产剧的碎碎念

看过《四重奏》后,被坂元裕二的剧本所打动。一些影评将《四重奏》《花束般的恋爱》与国产电视剧追求惊天动地、曲折离奇情节相对比,觉得情绪过于敏感细腻,难以捉摸。

然而从文化寻根上来看,日本文化本就善于将目光所及之处落在日常生活,中古时期(11世纪)重要文学作品《源氏物语》,成书于日本平安时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出自日本女性作家之手,紫式部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书写寻常生活和自我内在想法,使《源氏物语》成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也成为“物语文学”的滥觞,而这种“物哀”风格体现的既美且悲,浮现着对生活的敬意与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日本文化的底色。

中国叙事文学溯源要始于《史记》、《左传》等史传文学,历史两个字本身就是波澜壮阔的代名词,那些波诡云谲、荡气回肠自然奠定了中国人对叙事故事最初的向往,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到宋元时代《水浒传》、《金瓶梅》等才开始注重起周旋于市井生活中的细民。

所以有时也无怪于我们今天的影视剧仍然在宏大叙事上挥毫泼墨,除却市场需求导向外、编剧思想与观众的生活体验难能共振,文化源头的截然相异,也导致我们的青春片、家庭剧始终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情绪隔着一层厚障壁。

02 关于故事线:分享真的是爱情的开端吗?

以前看过一段话“最美妙的时刻不是热恋,而是有人忽然闯进你心里的那一瞬间,仿佛拥有了新的世界,叫人相信所有的剧本都是为你我而写。”

古诗词里也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理所当然的美好开端会让人对“人间无数”后面的生活想入非非,女主绢看着自己关注的恋爱博主消失,但是总相信自己的爱情会有所不同。男主小麦也满怀期待地说着“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爱情需要信仰,和生活中大多数事情一样,总得坚信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这样才能走下去。

可信仰到底要从什么地方获得呢?

两个21岁的年轻人,在一个城市中匆匆赶电车的陌生男女,因为错过一班末班车而攀谈起来的一对孤独灵魂,萍水相逢,素昧平生,却神奇般有着共同喜欢的作家、游戏、私藏爱好,对这个世界莫名其妙准则的费解,对生活浪漫主义的遐想与追求,他们不是那些一见面就聊《肖申克的救赎》和热播剧的成年人,而是对方眼中独一无二的有趣的人。

于是将小心翼翼珍藏了许久的灵魂,像从满满的储钱罐里面倒出硬币一样,一点一点打开自己。

而后发现那些自己曾经敝帚自珍的东西也正是对方惺惺相惜的事物。爱情中最匪夷所思的罗曼蒂克花束在这时开始绽开。像打开盲盒一样的概率,遇到和自己共振情绪、共享爱好的人。

可是彼此分享就意味了解吗?分享的欲望和其他欲望的渴求是不是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呢?而且还是更加不稳定的存在。

一开始以为对方会喜欢、会明白、会理解,于是将那些自己认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闪光时刻或者琐碎时刻分享给对方,期望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回应,这种精神回应起初建立在两者互相理解的基础上。

可就像《重庆森林》里所说的,了解一个人并不意味着什么,他可能今天喜欢凤梨罐头,明天就喜欢上别的什么东西。

所以当女主绢看到两个人一起去的面包店倒闭的时候,发给男主小麦,期望对方能体会到的是自己的失落感和对过往甜蜜的追忆,可是恰恰没有,就像对着悬崖大声地喊出一句话却毫无回音,小麦说去另一家的面包店就可以了。

绢的情绪,被忽视掉了。她以为那是一家对她们两个都很重要的面包店,但其实只是她自己的回忆。

包括那些她想要再看的电影,她想要小麦出差时候看的书,想一起玩的游戏……诸如此类的充满期待的时刻,一再被搁置。于是从努力沟通渴望对方改变与回应,变得欲言又止,变得不再沟通,最后变得不重要了,小麦朋友去世的一晚,两个人各怀心事,但又隔着巴别塔,没有沟通但也没有尴尬,因为变得不再重要了。

又是乍见之欢和旧处不厌的两难。没有什么生离死别的轰轰烈烈,就是一地鸡毛的细节,打败了爱情。

就像《四重奏》里面的丈夫说起对妻子的感受,“当然是爱的,只是不再喜欢了。”

没有跟妻子说不要在炸鸡上放柠檬汁,太细节了,太像生活了。不是因为这件事情太小所以不值得说,而是因为这样琐碎的事情太多,无力去说,那本被妻子垫在盘子底下的诗集和被小麦扔在后备箱的书,是那么相似。

03 天造地设的一对,只是童话吧。

有时候觉得自己遇到了soulmate,仿佛命中注定一样,电光火石之间,故事发生了。

可是爱情发生太迅速,危险就是带有太多错觉,神秘感不过是因为不了解,起先是想要爱一个人,心上人的出现成了第二个步骤,于是在想象的空间用自己的渴望堆铸起来对方的形象,本就是一个创造出的幻影,当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不断的去怀疑这个幻影,怀疑一个虚假东西存在的真实性。这个时候爱情就不堪一击了。

fall in love 的前提不仅仅是灵魂共振,还有就是对彼此茫然无知。

《四重奏》里的丈夫被妻子拉小提琴的样子所吸引,两个人相谈甚欢开启婚姻,而直到离婚时候才知道妻子只是想要一个家人的原因是因为童年时候的伤痛,而自己婚后仍然想要想恋人一样相处的方式也是对方所不能体会到的。

女主绢不能明白三个月没有一起做爱的男朋友是如何提出结婚这种话的,男主小麦不能理解明明在一起这么久了,都已经工作了却还要保持学生时代的恋爱状态。

起初的聊得来只不过是一个起点,一个不算很坏的起点,可我们总擅长把一手好牌打烂,或者说其实彼此兴趣相合也不意味着什么,其实两个人想要的东西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不是生活、工作或者诸如此类的现实压力改变了对方,而是一开始就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是,没有天造地设的一对吧。

绢想要的是很细节的东西,她曾经以为可以和对方在耳机里面分享同一首歌的人一定能理解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吧,以为喜欢同一个漫画的人也可以明白自己不为人知的小情绪吧,以为会穿一个款式帆布鞋、卫衣的人也会和自己喜欢很多相似的东西吧。坠入爱河时候的任何言行举止都有了潜台词,这些潜台词溢满了生活,给本来无聊的生活平白增加了不能承受的深意,生活也美好地不真实起来了。

因为相遇时候彼此契合的起点太高了,于是落空的可能性就越大。

04 虽然默契还在,但爱情还是一样会破碎。

男主和女主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地决定要在这晚离别之前向对方表白。两个人打算分手的时候,也一样都在心里这样默念。

最让人唏嘘的也无过于此,相处时候最浪漫的约会就是在一起的时候和分手的那次。电影真实到完全真实到每一处细节里面,两个人在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刻,心里却都做着分手的准备,但是男主却说,“我们结婚吧”,心里做着分手的念头,但嘴上却说出了结婚,爱当然是很爱的,可是女主想要的点点滴滴的细节上的在意,而不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看似豪言壮语实则漫不经心的承诺。

再次遇见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地背对着彼此挥手再见,默契仍然还在,从来没有变过,只是两个人最想要的东西不一样。

一个人想要落在细节处的重视,情绪的共振,持续性兴趣的分享;另一个人觉得朝夕相处的陪伴已经足够好,这样在两个轨道上面行驶的爱情可以长久吗?

如果两个通过语言进行漫长又富于趣味的跋涉去了解彼此,那么也同样面对这种方式的巨大风险,就是当袒露自己的欲望,却被忽视掉时的失望;当分享自己喜欢事物时候,却被回以无所谓口吻时的失落。

但即使这样,坂元裕二的剧本还是让人会看到爱情里面最美好的样子,最无可奈何的样子,既美又悲,美丽又徒劳。

电影中动人的默契和唏嘘也都在细节之中展开,这成为日本电影中独有的叙事敏感。

而尽管可以捕捉到这些细微的情绪,但对于爱情,我,一无所知。

 4 ) 当爱情不再可靠,新的情感语法有可能吗

首发《北京青年报》

文/淹然

距离上次执笔电影(《西游记》剧场版),已过去整整十四年。出人意料的是,著名的日本脚本家坂元裕二回归银幕的全新作品《花束般的恋爱》,竟将笔触伸向二十岁年轻人的情感世界。

三十年前,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横空出世,这是一部完全属于年轻人的作品。彼时,坂元24岁,两位主演——铃木保奈美25岁,织田裕二24岁,是年轻人联手打造了这个不朽的青春物语,而整个日本也正绽露着泡沫经济最后的蓬勃活力。仿佛,坂元也将与这部名作一起,永远年轻。

不过,他已经很久没将目光投向年轻人。2016年的《追忆潸然》后,坂元孜孜经营着他独特的大人世界,那里往来着一些带着隐秘伤痕、被迫面对失败的三十岁、四十岁的都市男女(《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与三个前夫》)。

所以,这回的《花束般的恋爱》,尤其引人好奇。故事开篇,男女主人公尚未从大学毕业,这样一个标准的青春设定,坂元可以写出怎样的时代新意呢?

#百分之五十的纯爱

“两人胸口陡然颤动,并且明白:她就是我的百分百女孩。他就是我的百分百男孩”,村上春树曾在小说《遇见百分百女孩》里描述了这样一对百分百恋人。《花束般的恋爱》也铺展了一段相似的爱情奇迹。女孩看到男孩的书架说,这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啊。他们有着一致的兴趣,喜欢相同的诗人与音乐家,都会用电影票当书签,穿同个品牌的白球鞋,甚至有着倒影般的命运轨迹,他们都刚巧错过了同一场天竺鼠展览。两人还对生活生出一样的困惑:石头剪刀布游戏里,为什么脆弱的布可以战胜坚固的石头呢?

这就是百分百的纯爱电影的模样啊。人们可能已经忘记,当初那部轰动一时的纯爱大片《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脚本一栏的名字正是坂元。纯爱电影始终延宕着爱情的真正到来,最动人的永远是恋人间的暧昧。这时候,巨大的外部灾难就必须出场,只有癌症或空难才能定格不稳定的爱情,擦掉残酷的生活真相。

坂元当然不可能重写一次《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百分百女孩遇见百分百男孩后,生活的负担接踵而来。这不再是一个真空的纯爱花园,主人公要遭受生活的缓慢行刑: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兴趣没法养活自己,业余时间被公司买断……渐渐地,两颗星球的运行轨迹不再一致。女孩还是那个女孩,漫画、小说与游戏仍是生活的重要篇章,男孩则完全变成了工作的俘虏。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下映,如果男孩看了这部电影,一定会认同片中女主角的人生观点吧: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人只能跟随生活顺流而下。

死亡的阴影一早出没在电影里,只是并不以癌细胞的面目。在充满柔光的纯爱场景里,女孩与男孩漫步沙滩,但此时响起的女孩旁白却流露不祥之兆。她诉说着自己关注的恋爱博主自杀的消息,想起博主的情感提示:爱情就像一场派对,总有一天要结束。

百分百的爱情终究消亡, 哪部纯爱电影会以主人公和平分手而落幕呢?坂元就是要拧着来,就像他当年延续《东爱》原著的路线,将男主与女二结婚的惊愕结局,大喇喇摆出来。

但是,对纯爱类型的有限度反叛,好像并没有让《花束般的恋爱》显得出挑。这是一部编剧碾压导演的电影。电视剧出身的导演土井裕泰缺乏新鲜的视听表述,镜头里的种种是如此纯净而绚丽,但比照纯爱片的流行语法,又是如此稀松平常。唯有坂元,让一切变得不同。

概括起来,这个从校园迈向社会,持续了五年的爱情故事,放在任何国家的制片人面前,都可能被刷掉。这时候,坂元的魔法开始施展。按他的说法,他喜欢在奇怪的非日常里描写日常。坂元就是有本事把非日常渲染得浪漫之极。故事起于奇迹,终于奇迹。电影伊始,男孩欣喜地在谷歌实景地图里发现了自己的身影。五年后,爱情不再,两人曾流连的面包店也已歇业。此时,男孩又一次从实景地图里遇见奇迹:他和女孩行走在面包店前。消逝之物似乎仍未死绝。

坂元怎么写女孩的世界观呢?当橙黄的吐司掉在地上,女孩说,这是她觉得世界最具实感的时分,因为吐司永远会在抹完黄油后摔落地面。他又怎么写恋爱的晕眩呢?经历了与男孩的一夜邂逅,女孩清晨返家,径直关上卧室房门,全程不和家人说话。拉起窗帘后,她一头倒向床铺,将自己泡在暗沉沉的斗室里,以延续昨晚的甜蜜余韵。她心想,要是这时候有一首适合自己听的歌,就好了。

别致的细节,让看似普通的故事长出了不一样的毛边。是的,坂元是细节的大师。

#亲密关系的新轮廓

日本富士电视台周一晚九点的播剧档期,称为“月九”。日剧黄金十年,月九是收视的金字招牌,响当当的《东京爱情故事》《101次求婚》《悠长假期》统统是月九出身。月九为观众持续输出都市爱情神话,而当年的幕后英雄却纷纷出逃。《东爱》之后,坂元还写过另一出月九:《最后的圣诞节》,但他不再想写悬浮的浪漫。

他说,“我是写偶像剧出道的,那些故事里不会有什么大事件,但是我之前看到一张男女接吻的照片,他们的背后,有一辆车正在燃烧。我突然顿悟到,哪怕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只有男女双方是无法成立的,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在他们之间发生着作用,反过来说,男女之间的事也对社会发生着作用。”坂元笔锋一转,写反映校园霸凌的《我们的教科书》,写关注加害者家属的《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巧的是,和坂元同为月九出身的野岛伸司更早地转型社会派,写出了《人间·失格》《未成年》等一系列暗黑经典。

所谓直面社会,就是呈现事物更复杂的样貌。《花束般的恋爱》里,坂元会去剖挖情感里更幽微的褶皱。就像台词里说的,用耳机听歌,左边的声音和右边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编剧不断让男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形成左右对撞,卸掉生活表面的平静波纹。当男孩提到结婚,女孩疑惑的是“和三个月没做爱的恋人谈结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男孩奇怪的是“我不太明白,她想持续学生时期的感觉到什么时候,她是不是没想过要和我过一辈子”。

在男孩最后挽留女孩的时候,坂元甚至直接挑破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这层神话。他没有让男孩说“我会改正”或“我会一直爱你”的保证,而是直言,“这世上的夫妻,不都是会慢慢忘记恋爱的感觉吗?”

在坂元眼里,爱情会减淡,而情感的破裂源于彼此的错位期待。《花束般的恋爱》里,女孩仿佛还停留在学生期,而男孩在努力融进打工族状态,漫画《黄金神威》的进度永远停留在第四卷。这种样态基本重蹈了《四重奏》里的婚姻悲剧,丈夫希望对方永远是恋人,而妻子则希望对方变成真正的家人。

从《花束般的恋爱》看,坂元赞赏的是好聚好散式的起承转合,而对他来说,完美的爱情模型,是两个人榫卯般的相契,但又如花期般短暂。在坂元的爱情词典里,似乎不存在相互妥协、彼此让步的空间。

如果爱情是不可靠的,人与人的亲密关系还能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呢?坂元这几年来反复尝试着给出不同的答案。《最完美的离婚》里,离婚的夫妇仍可能朝夕共处。《四重奏》里,虽然主角们之间存在着食物链般的单恋关系,但他们仍可以组乐团的契机生活在同一屋檐,以介乎爱情与友情之间难以名状的情感联系着彼此。《大豆田》里,女主角可以和三任前夫一起痛饮,而她的闺蜜虽然遇到了心动的对象,但因为觉得恋爱麻烦,还是断然将爱情剔除在人生清单之外。要是跳出爱情的范畴,《Mother》则会告诉你,诱拐犯与女孩之间的非血缘亲情,有着无比动人的光泽。

▶ 公号图文版

 5 ) 坂元恋爱指南:如何和100%合拍的人说再见

《花束般的恋爱》让我大哭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台风暴雨的午夜看完合上电脑,第二次是吃早餐时刷到七年前《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短评,第三次是这篇影评写到最后的时候。 豆瓣友邻@锦 在影评中说:这几年大荧幕上展现的爱情故事,要么是混沌时的冲动,要么是成功后的犒赏,我们不知道如何讲述爱情在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中生长。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所描述的,似乎就是那个被忽视的「动荡破碎的人生阶段」。

一、豆瓣友邻的爱情纪录片

《花束》在国内有很多别称,比如《豆瓣er定制电影》、《友邻恋爱纪录片》、《文青恋爱模板之坂元为什么偷看我谈恋爱》...

这种龟毛的基调似乎在开头第一幕的时候就奠定下来了:两个人在餐厅吃饭,同时对隔壁情侣使用一副耳机吐槽——因为左声道和右声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如果各听一边,听到的不是同一首歌。而音乐家费尽心思制作出一首歌,被如此对待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想起今年上影节的时候,豆瓣一个影迷群里聊到屏摄。有人说「如果时间不是特别长的话也可以」。马上招来了排山倒海的反对声「屏摄绝对零容忍,还几秒」,有人吐槽说「我这是在影迷群么?该不是什么小区业主群吧」。

对于一些人来说,世界就像一个喧嚣繁杂的小区。人们坐在一起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标榜「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说到喜欢的电影却是《肖申克的救赎》。你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想着为什么押井守就在眼前,他们讨论的还是真人版《魔女急宅便》这样无聊的东西。

无聊,好无聊,这个世界简直无聊透顶了。

你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想比划的手放了下去,闪烁的眼睛暗淡了下去。算了,懒得去解释,解释「有趣」可真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趣」的事情啊。于是你圈了块地,躲在里面自娱自乐。直到 —

「刚才那是押井守吧!」

绢转身奔向麦,眼睛放光笑靥如花地说出这句话。

像是两个小怪物,在茫茫人海中识别出了同类的气息,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触角,又用一句暗号对上了电波。眼波流转、刹那触动,两个人的脑海里都同时炸开了一朵烟火——这是一种「是你啊」的惺惺相惜,是一种「被懂得」的巨大慰藉,是发出「微小共鸣」的爱情瞬间。

他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这句话的力量会如此之大,它将凝聚成一个由两人构建起来的、足以抵御外界一切恶意、困苦和无聊的小世界。

两只怪物手舞足蹈、跌跌撞撞地回了家。当绢站在书架前,眼睛亮晶晶地说「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时,我想起了豆瓣去年那则被转发很多的广播:

结婚之前,我们把两人三地书搬到了一起,书架上出现了许多一模一样的书。 从今以后,再也分不清彼此了。
(附图是许多相同的书)

想起豆瓣有个功能:点进一个陌生人的主页,可以看到交叉的书影音记录。读一样的书,看相似的电影,似乎成了豆瓣用户的关注/择友/恋爱标准。

所以这条带有强烈豆瓣式浪漫色彩的广播《一模一样的书架》,也受到了无数人的喜欢,被官方编进了豆瓣2020年度社区故事。上面说:

结婚之前,他们把各自的藏书搬到一起。书架上那些一模一样的书,似乎印证了彼此精神世界的契合。在她的笔下,两株精神藤蔓相互依偎缠绕,正在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不拘泥于琐事,不依附于世俗」,是他们共同的信条。
豆瓣社区故事

二、遇见百分百女孩,爱是「一瞬の夢」

穗村弘的诗、押井守的电影、蘑菇帝国的歌、今村夏子新出的书、新宿重新上映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绢和麦的爱情是构建在这些文学作品上的。

麦在接绢下班的间隙,靠在一个柱子上认真读书。远景里笑着跑向麦的绢,让我想起《最完美的离婚》里结夏写给光生的信--

我在过人行道的时候,看到你站在约好的地方,一副很冷的样子,把手插在口袋里。我一想到这个人正在等我呢,不知为何就觉得很开心,就想一直远远看着你,因为你的身影可比电影好看多了。

和剧里一样,都是21岁开始的一个故事;说的第一句话是「咦,你也喜欢西泽保彦吗」;见的第一次面,是在小西天的是枝裕和见面会;下班的时候手牵着手,捧着牛奶冰沙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冬天的时候窝在被子里追toda的《大恋爱》,不时在黑夜发出甜腻的傻笑。

我记得某个夏天的周五夜晚,在家里一起看行定勋的《剧场》—— 我们因何相爱,又因何受到伤害?又吉直树的编剧总是带着极丧的黑暗基调,又在缝隙里燃起一星半点的希望。

影片玩了一个叙事性诡计--前一个小时一直是男主视角,他自命不凡、敏感、神经质,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面部分是整部电影的高潮 -- 骤然切换成全知视角,将理想与戏剧的想象融合在了一部大型剧场里面,观众也从中得知了女主的心声和独白。

《剧场》

又吉直树应该很想念前女友吧。

他曾经在谈话节目里提到过交往时间最长的女孩,是22岁的时候在一座神社前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在一棵大树前,两个人发现了谁都不会注意的掉落的青涩果实,这让又吉产生「她应该能理解我」的感觉。

今泉力哉在《爱情是什么》里面诠释,爱是「一瞬の夢」。拥有了一瞬,就是 soulmate 的精准时刻。

如果说,掉落的果子是又吉直树的「一瞬」,押井守是麦和绢的「一瞬」,那西泽保彦和是枝裕和就是我的「一瞬」。

只是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想到,《剧场》无疾而终的走向似乎也在冥冥之中预示了我们的结局。

最近在整理写过的文章,在一个叫「未完成」的文档里,看到了以前写的信。

......
这封信写于2020年9月26日,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这个日期里发生了什么。我们逛完熙熙攘攘的淮海路,然后在陕西南路坐上了两趟相反的地铁。我回到家,包里还有半个云腿月饼,衣服上残留着部队火锅的油渍,垃圾桶里是凝成一团团的纸巾。这漫长的一天,总算过去了。
是我今天格外敏感吗?.....(略)
早上起床的时候,你看到我坐在床边哭。其实是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我起床找拖鞋的时候,看到你的一只蓝色拖鞋,和我的一只粉色拖鞋摆在一起。其实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了,你好像穿了错位的拖鞋去洗手间。如果是我平时这么做,你一定会对这种粗心大意的日常无奈摇头,但是昨天晚上你自己却做了这样的事,但谁都没有在意。那时我想到,如果从今天起你不会再来我家,这双蓝色的拖鞋就会规规矩矩被挂在鞋架上,它们应该永远不会被穿错位了。还有你家棕色的绵绵鞋、粉色的毛毛鞋,它们是不是会被永远收在鞋架最下面,积灰、变脏,然后有一天搬家的时候被扔掉?
这封信最后会送出去吗?我不知道

信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三、未完成的爱情,破碎的人生阶段

那封信的标题叫「恋爱变成了生活,生活变成了喜悦」。它也出自坂元的日剧《最完美的离婚》,分手后光生给结夏写的信:

和你结婚后,我懂得了很多事。洗手台上并排着的牙刷,被窝中碰到的脚,不知何时消失掉的冰箱中的布丁,先下楼梯,和在你的后面上楼梯……恋爱总有一天会变成生活,生活会变成喜悦。

文章所在的文档名叫「未完成」,放置的都是写了一半、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写完的文章。想起心理学上有个「未完成情结」,指既往情境中那些创伤或艰难情境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在当事人心里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记。于是我顺手去查了这个词在日语里的意思:

  • 説明①:未完成,まだ完成していないこと。还没有完成的事情
  • 説明②:未熟だ,物事や人格が熟達していないこと。不成熟,人格还没有成熟的阶段

未完成,不成熟,不成熟,未完成。在这六个字里来回切换,逐渐分不清了谁是因谁是果。

我羡慕现在还在看这些的你。
-- 那你也看不就好了?休息一下不就好了?
我已经读不进去了。靠爱好活下去,这种事情,只会让人觉得你在小看人生。
-- 我们明明因为互相喜欢才在一起,为什么现在张口闭口就是钱?
因为我想一辈子都和你在一起。

男孩要长大,要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要野心勃勃地计划着和心爱的女孩度过一生。这个宏伟的蓝图里有过去,有未来,但是没有现在。他奋不顾身地向前奔跑,女孩也在渐行渐远地离去了。

发生了什么?是谁的错?为什么变成了这样?

无数的问题在两人心里发酵。但没有人有错。只是在那个动荡起伏的人生阶段里,爱情变成了一只迷茫的野兽。我们只是太年轻,还没有学会和这样复杂的状态共处。

分手后,在剪刀石头布决定猫咪的抚养权时,麦出布赢得了游戏的胜利。绢问「你为什么会出布」,麦蹦蹦跳跳地说「因为我长大了」。

爱情是「一瞬の夢」。学生人向社会人这个过渡阶段,是很多破碎和心痛的开端,似乎也是上天给所有男孩女孩的一份成人礼。梦醒了,我长大了。

能明白《小妇人》里为什么jo趴在妹妹膝盖上说「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也能明白《老友记》里Monica说「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 」。

也是在今年渐渐懂得,爱情既不是混沌时的冲动,也不是成功后的犒赏,它只是人生阶段的问题。不用再去纠结过去和对错,很多事情没有结局,就已经是我们当时力所能及最好的结局。

四、我们与一些人吃住,与另一些人醉酒做梦

看完电影第二天早上去吃早餐。清晨的肯德基冷气开得很足,我点了一个蛋烧帕尼尼、一杯热豆浆。左前方一个女生把手压在臀部下面,两条腿一前一后晃着,带着些百无聊赖;外卖员一手拿手机一手拎着袋子,带着一身湿漉漉的雨气在大门里穿梭。

看到首页在转《卡拉马佐夫兄弟》七年前的一条书评:

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与音乐么? 还是说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

那条广播下面无数人「借他人短评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有个男生,我可以和他一边喝酒一边聊到凌晨3点半,聊音乐聊哲学,我听他讲克里希那穆提,看Queen几十年前的现场,能走在午夜的街上随便接下他抛出的昆汀的梗。但有些人就只能做朋友,你可以很喜欢很喜欢他但爱好不代表爱人。那时候他嘴唇亮亮的眼睛带着光,我好喜欢他。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我们不合适。那种怦然心动是雪中送炭,而那些不管是克氏陀氏什么氏,永远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这让我想起最开头那个2020豆瓣社区故事,上面说「两株精神藤蔓相互依偎缠绕,正在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条广播下却有人说,「曾经想要的是和一棵小树根缠绕、枝交汇、叶成片、一起快速成长,兴奋的伸向天空、探向丛林;现在想要的是一棵大树,已有的阴凉和宁静,滋养我也能够平静下来」。

想想还是不要跟soulmate谈恋爱比较好,有些星星不适合抓在手里,就该让他挂在天上。我们总是会与一些人虚度光阴,与一些人吃住,与另一些人醉酒做梦。

五、结束的恋爱是必然,不结束是偶然

绢在海边说:「我没打算将这段恋爱,变成仅此一晚的派对。虽然爱情的存活率很小,但我的爱情会活下来

麦倚着栏杆说:「和你相遇两年,全是开心的事。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想起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里写说:

“我爱你”是一种宣言。从个体而言,是要将生命中的一段偶然(与他或她相遇)变成必然,变成命运。所以,每一句“我爱你”,其实是在说“我会永远爱你”。实际上,爱的宣言意味着,从此在偶然的相遇出发,去追求和抵达永恒,把瞬间变作永恒。

这本书一度是我的恋爱观圣经,但一向不太同意上面这段。我更倾向于说,不存在真正持续不断、连绵起伏的爱,只存在一瞬间、一瞬间的爱。爱情是一个个「发生了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也就是说,「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是一个瞬间的感觉;当你说我会永远爱你的时候,也是一个瞬间的感觉。」

于是一开始,我们共同积攒起的一个个瞬间让爱情产生了宗教般的虔诚,我们相信自己的爱情是独一无二、至死不渝的。但这都是「一瞬」的想法,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这件事情本身。我们满怀希望,然后一次次失望,又一遍遍被生活的巨大惯性推着走,最后就这样渐行渐远。

房子外面有个栏杆,往外一点是一条河流,男主叫麦 — 这个相似的设定让人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夜以继日》,导演滨口龙介也非常擅长捕捉女性在爱情里无法被定义的那种状态。电影最后一幕是朝子和麦搬到了新家,麦对着出轨回来的朝子说,“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了。”两个人靠在栏杆上,空洞地望着前面的河流,中间是消除不掉的隔阂。

河水那么脏,却那么美丽;我还是爱你,但我一生都不会再喜欢上你了。

这部电影可以和《花束》形成一个对照:上面《花束》色调柔软轻快,代表恋人刚在一起时的温暖梦幻;下面《夜以》的氛围阴郁鬼魅,代表两个人产生隔阂后选择继续在一起的妥协和让步。

似乎是在说,如果绢和麦结婚,「花束般的恋爱」也会变成「夜以继日」的龃龉和芥蒂。

恋爱般的花束
夜以继日

《花束》里分手的时候,麦提出了结婚。

结婚后一起过日子吧。
这世上结婚的夫妻,都会慢慢忘记恋爱的感觉。不是也有结婚之后,继续这样过日子的人吗?
不可能一直像以前一样喜欢啊,如果要追求这种事就无法幸福了。
现在成为一家人的话,生个孩子,孩子管我叫爸爸,管你叫妈妈。
三个人或者四个人手牵着手,一起去多摩川边散步吧,
推着婴儿车一起去逛高岛屋吧,买一辆车,去野营,去迪士尼乐园,花时间,一起过完这辈子。
我们变成这样的关系吧,结婚吧,一起变幸福吧。

绢当然知道,这是那个喧嚣繁杂的“小区”生活范本:恋爱谈不下去了,就结婚吧;婚姻维持不下去了,生个孩子吧;孩子也不行的话,那就凑合着过吧。反正爱情会变成亲情,不都这样么?

人生就在一道一道程序里走过这一生,一次次地降低标准,不断妥协,一直让步,用一个黑洞堵住另外一个黑洞,直到自己也迷失在无边无尽的黑夜里。

这里我看到影评,很多人和麦一样不太理解(画外音: 为什么有人可以拒绝苏打的求婚)。

但其实坂元早就借小田切让之口解释了原因:

两个人的寂寞更让人难受。

绢是会一直一直把《宝石之国》追下去的女孩,是宁愿分开也不要一次次降低标准的女孩,是对爱情保留了最初的天真和坚持的女孩。所以面对麦诚挚恳切的求婚,即使哭着也会拒绝。

成长就是一个意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事情。麦长大了,一点点去学习和接受外面世界的规则,学会了在石头剪刀布中出「布」;绢接受成长,但宁愿输掉这场游戏,也要坚持自己最开始的原则。

这不是任何一方的错,人生中存在太多力所不能及的无常。结束的恋爱是必然,不结束是偶然。

想起之前《夜以继日》的导演见面会,有观众提问:

之前看过您的《夜以继日》,想知道为什么您总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脆弱无常的、不确定的,但在今天很多爱情片或者其他片里,人和人之间都很甜蜜,会一起做一些铭记一生的事情。 但您的电影中都是脆弱无常的关系,我想问一下为什么?

滨口龙介回答:

您看的确实没错,我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会直接反映在我的片子里。我并不是想要吓唬大家,但是大家真的确信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很确定的关系吗?这其实是我想要问大家的问题。

六、你将如何想起我,带着笑或沉默?

“他太普通了,普通到叫人发笑。”很多年后,世之介大学时期的女友谢野祥子回忆起来,带着微笑、无限幸福地搜索枯肠,只找到这样一番形容。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相遇,电梯一前一后,彼时身边已经挽着新的恋人。

麦头发梳得很整齐,看起来已经变成了一个立派的大人。他一边吃着拉面一边喝啤酒

今天,碰巧遇到了前女友 / 蘑菇帝国停止活动 / 《潇洒的夜晚电波》完结 / 今村夏子荣获芥川奖 / 对这些事她是怎么想的呢

绢坐坐在家里吹头发,外面下着雨。像是一开始那个夜晚,雨丝也被昏黄的灯光切成了一段一段。

今天,偶然碰到了前男友 / 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 / 他帮我吹了头发 / 那天也在下雨 / 烤饭团很好吃 / 公寓附近面包店的那对夫妇现在怎么样了呢 / 还能买厕纸吗

旁白在说最后一句台词时,绢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微笑。啊,多年后想起这段恋情一定会微笑吧!(村花可以去拍一部《追忆嫣然》了)。

《追忆潸然》

那一刻突然想到了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影评: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珍贵礼物,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你现在的女朋友可以像我当年那样和你聊这些书于音乐么? 还是说这一切其实并不重要?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爱情的最终指向从来不是婚姻。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不会再谈风华和雪月,但那些读过的书本,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它们早已融入了我的血与肉,塑造了我的现在,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看到最后的时候大哭不已。这是一种这是对「一瞬の夢」的短暂留恋,对理想爱情的消逝无以复加的悲伤。也许多年后在人群中相遇,背对背挥手是我们对过去最轻盈的告别。

结语

故事会翻篇,生活会继续。

绢喜欢的恋爱博主说「开始是结束的开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但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麦在google街景上看到了他们热恋期的样子 -- 麦手里拎着面包袋子,绢捧着花,两个人吃着炒面面包、手牵着手漫步在河川边,走向那个一起生活的小窝里。

热恋期的现实里
分手后的google街景

绢手上捧着的那束花,永远定格在了这张照片里,也点到了《花束般的恋爱》这个影片名。坂元仿佛是想通过这个告诉我们,即使爱情的花束会凋零,但它还是用力地、无比绚烂地绽放过。

所以在这篇影评的最后,我想用《爱你就像爱生命》里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

别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们先来让它存在。


后记:第一次正儿八经写影评。要讲自己的故事很简单,要去复述文本也不难,但当把读过的书、读过的电影、爱过的人融进这个文本里去,就变得异常艰涩。

文中提到的《夜以继日》、《爱情是什么》,还有一部《你的鸟儿会唱歌》,是摄影师滨田英明的 2018 年邦画top3。

对于我来说,2019年看过最好的爱情片是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2020是行定勋的《剧场》,2021(可能)是坂元《花束般的恋爱》。而《最完美的离婚》又是我最爱日剧top3,巴迪欧《爱的多重奏》是我见过对爱情最好的诠释,豆瓣是我最喜欢待的小角落。

这篇影评里,我像是拿到了很多食材,却挠着头苦恼着怎么把它们炖在一起,又不至于让菜变得太腻味。就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说,「像一个细心的厨师,他留意不让语言变稠,变粘。」

还好用了三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写完了。

坂元、苏打、村花(以及生日会花絮里的奥山由之),都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人,感谢他们带来了这部作品。也感谢阅读到最后。在台风过去的上海夜晚,祝大家都勇敢有所爱。


首发于公众号:Hayami

👾 微博:@早见Hayami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Podcast:余生皆假期

🌏 个人网站://hayami-blog.typlog.io/

✍🏻 Telegram ://t.me/hayami_kiraa

 6 ) 像花束般的恋爱虽不永久,总好过没有

大概只看了一会儿,我便忍不住按下了暂停键。

然后去问朋友:《花束般的恋爱》是不是在拍我的日记?

因为错过末班车而临时凑在一起喝东西的四个陌生人,看到邻座坐着著名导演押井守,男主难掩惊喜的神色,同样认出来的女主也捂住了嘴,而对面的一对男女却一脸迷茫。

“你不看电影吗?”

对面的男人回答:“当然看啊,人家都说我是狂热爱好者。”

旁边的女人好奇地问:“你看什么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

听到这个答案的我,和男女主有着一样的反应:

男主在内心默默吐槽:为什么大神就在面前,他们俩还在聊真人版《魔女宅急便》?

与此同时,女主也开始对旁边的陌生男孩产生了兴趣。

在喧嚣的人群中,你与这个人构建起了独属于彼此的精神空间,甚至不需要任何话语,就已经产生了无言的交流。我们称之为,共鸣。

所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中,这大概是文艺青年最向往的那种开始,所以《爱在黎明破晓前》才能如此经久不衰。侯麦尤其喜欢刻画这类人群,在他的电影里,寻寻觅觅的女主角在车站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能遇见对的人。

但实际上对于我们这种人,库切写的大概才是真相:

“他走到哪儿都在口袋里放下一本诗集,有时候是荷尔德林的,有时候是里尔克的,有时候是巴列霍的。在火车里,他卖弄地把书拿出来,全神贯注其中。这是一个考验。只有非同一般的女孩才会赞赏他所读的东西,也才会在他身上看到非同一般的精神。但是火车上没有一个女孩子注意到他。”

几年前的我看到这段,只能说有被内涵到。

然而一旦真的遇到了,也还是会像女主那样追上去,“刚才是押井守对吧?”

“你认识他吗?”

“先不说喜不喜欢,一般人至少都应该认识他。”

“他是世界级的。”

“是的。”

两人走进深夜的居酒屋,在交谈中偶然发现彼此身上越来越多的共同点。比如穿着同款小白鞋,耳机线总是会打结,都喜欢用电影票根做书签,甚至买了同一场天竺鼠演出的门票,但意外地都没能去成。

“这个就是为了让我们今天在这里相遇的门票。”

来到对方家中,看着一排排书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我家书架的翻版啊。”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无数偶然性的相撞,让彼此更为确信,自己好像是为了遇见这个人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些从天而降的巧合,就仿佛是爱情的入场券。

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这样解构恋爱中的偶然性:

在整个恋爱过程中,出现在恋人脑子里的种种情境是没有任何次序可求的,因为它们的每次出现都取决于一个(内在或外在的)偶然因素。碰到任何一个与之相关的偶然事件(一下子“落到”他头上),恋人总是出于自己想象的需要、快感,而身不由己地去挖掘自己的情境储存(或宝藏?)。

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常年无人问津的精神世界里,突然闯进了一个人,是更为罕见的存在。那些小心翼翼被藏起来的,不被看见的部分自我,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而得以重见天日。这种激动不只是巧合汇聚而成的想象,而是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闪透出光来,然后一整个世界都被照亮。

那些自己默默喜欢的东西,是别人眼里百无聊赖的事情,只有他听完会会心一笑。那些不曾说出口的想法,穿越吵闹的人群,在各持己见的争论中猛然相撞,仿佛终于听到了宇宙的回音。那些不需要说太多就能理解的心事,埋在过往的经历里,撬起每一根血管的脉搏,毫不费力就嵌合在了一起。不只是荷尔蒙作祟的悸动,是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一个自己,和他隔着时空也能体会到同样的快乐,看着他失意也像顾影自怜。

爱情就是这么开始的。

一起去看天然气储罐,在亮着红灯的人行道上接吻。在三月一个风很大的晚上,中途放弃了一部很无聊的电影,第一次做爱。开始同居生活,打工结束后一起走路回家。圣诞节交换礼物,看漫画哭成一团。除夕夜大扫除,吃跨年荞麦面,捡到一只猫,给它起了名字。

而女主却总在恋爱快乐的间隙中隐隐开始感伤:“开始,是结束的开始。”

“你看,相遇总是伴随着离别。恋爱就像派对,总有一天会结束。所以恋爱的人,总是喜欢将迷恋的东西夹在书桌里,再分享他们的爱情。”

我以前也写过,人与人的亲密大概只有这么多了,再走下去也只是下坡路。喜欢会耗尽,好奇心会消失,那些默契如果没有转化为坚定的依赖,也只是海市蜃楼一场罢了。

真实生活中的爱情,没有小说和电影里那么多急转直下的情节,大多还是消磨在悄无声息的改变中。男女主毕业走入社会,找工作受挫,只好放弃梦想,去做自己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工作之余依然坚持着爱好的女主,和投入工作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男主,渐渐失去了当初相遇时的默契。

男主在想要升职加薪的压力下,开始觉得放弃过去的生活方式是理所当然,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 女主觉得婚姻不应该是这样,没有理解和爱意的生活,多过一秒都让人感到窒息。两人虽然还睡在一张床上,却已经奔往截然不同的方向。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不是原罪,更重要的是,在被催促着成长的年纪里,人生观随时随地都在经受动荡,今天的我都不一定能理解昨天的自己,两个不同的人又怎么能做到一直都惺惺相惜呢?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从来都不相信永恒的存在。

在我看来,哪怕建立在精神共鸣上的恋爱,本质上也只是一种情感投射和价值互换。两个人在一起后,就是开始不断探索对方、享受对方身上的价值。而当你发现对方的价值已经被挖掘得所剩无几了(或是已经消失了),好奇和迷恋就会渐渐褪去。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分手的时期,有的情侣转化成了依赖和陪伴的价值,真正建立了独一无二的亲密关系,就可以继续走下去。

归根结底,爱情都是会消逝的。除非双方都能一直保持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让对方都有可探索的空间。否则只要一方厌倦了,基本上爱情就不存在了。

于是男女主耗尽了彼此最后的默契,在同一天向对方作了告别。

去年我还在说,我们会和一个人恋爱,其实只是他正好满足了自己某些需要的特质,这种人在世上还会有很多,所以不存在什么命中注定的唯一的爱情。但是在那个时刻,你就是遇到了他,而不是什么别的人,这可能就是缘分。这并不意味着就真的非他不可了,哪怕之后感情走不下去了,我们应该知道还会遇到第二个、第三个人。

然而真正身处其中却发现要做到洒脱并不容易。我总是说,不要留下遗憾就好。后来才发现,大概无论怎么选择都还是会遗憾。遗憾未曾开始,或是遗憾没有结局。哪怕在一起了,也还是会遗憾爱情的消逝,遗憾一段关系的终结。

我为曾经轻视那些在失恋中难以自拔的人而致歉,或许这并不软弱,也不应该被责备。人海茫茫中能和另一个人建立起联结并不容易,我不应该否认这种偶然性的难得。更何况恋爱从来就不是换一个更好的对象就能完成的事情,能够被替代的只有恋人这个角色,而不是那个人。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一段记忆都无法被复制,也不可能会重来。

但是如果让我再选一次,大概还是会追上去,哪怕最后的结局只是背对背招手。

就像容祖儿在《蜃楼》里唱的:

沉迷一睡不醒的白昼 宁愿恋爱散失后 至少可内疚 无论是化身是化灰总算是华丽理由 能怀念到永久
美丽 在骤眼间会没有 到底都得过镜花的享受 我相信蜃楼 相信荒谬 从来憧憬的都不永久 总好过没有

这就是我们“花束般的恋爱”。

 短评

靠消费主义维系的恋爱是抵抗不了资本主义秩序的。

7分钟前
  • 雪山夜叉
  • 力荐

爱情就像耳机听歌一样,不要一左一右拿来分享,这样两个人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曲调。在爱里,应该双方分别戴好自己的耳机,只要知道此刻眼前的这个人和我在听着同一首歌,类似于这样的陪伴就够了。不要求什么,只学会接受,把每一项馈赠当作生命中的惊喜来接受,并且有能力给对方同样的馈赠和同样的惊喜,不抱任何奢望,不做丝毫强迫。总之就是“自由”而已。

11分钟前
  • 帷野久
  • 推荐

爱具体的人 不要爱抽象的人 要爱生活 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13分钟前
  • 09
  • 力荐

“进入社会就像进浴缸泡澡。”于是真的有人在浴缸中死去。

16分钟前
  • 4__real
  • 推荐

又名:和百分之百合拍的人说再见。

19分钟前
  • 库索
  • 力荐

原本也就觉得还可以,但结尾那一挥手,真是哭死了。作弊一样的桥段,太好哭了。坂元裕二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会写这种戳人的点了。梦想与现实,恋爱与结婚,这对男女大概就是一体两面吧,从相同的点出发,却终将面临选择,走向岔口,开始各自的人生。此外,文艺青年大多孤独,想找个有共同话语的人很难,由之,才会更懂前半段这对男女发现彼此之后的激动。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太痛苦了吧,我在切鸡胗,锅里还在炒生菜,听他们最后聊分手那段,苏打说要不就结婚吧!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我想坂元你太残酷了。爱最后肯定是消亡的,所以更多人在消亡前结婚了,以为那还是爱,其实那变成了恩爱。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讨论爱,是在讨论我到底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25分钟前
  • 秦夕然
  • 力荐

@新宿toho 2021年的冬天我在电影院爆哭。京王线恋爱物语,剧本无限贴近真实,每一个即将踏入或踏入社会没两年的大学生都会感同身受。男女主相遇的明大前就在我家右拐十分钟,熟悉的高井户高架桥。热衷过小众文化的年轻人们最后都会变成对肖申克的救赎高谈阔论的社会人们。。

26分钟前
  • SaoirSe
  • 力荐

如果追的漫画没有完结该多好 如果喜欢的乐队没有解散该多好 如果那家常去的面包店没有关门该多好 我想我们的恋爱是不是就可以再久一点 拥有赏味期限的爱情令人伤心失落 为什么布能赢过石头 为什么现实能赢过所有喜欢和心动

27分钟前
  • ☂fish
  • 力荐

这种合拍其实还挺肤浅的,人们可能总是高估了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29分钟前
  • scenel
  • 推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可能并不是“越合拍的人越没法在一起”这种日剧截图道理。而是靠消费主义(即使是披着文艺外皮的小确幸文化)也并非对抗资本主义对爱情异化的良药。“要用你的生活来定义浪漫,不要用浪漫来填充它”,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也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34分钟前
  • SJL豆瓣酱
  • 推荐

文艺青年社会化全过程

39分钟前
  • 松崎海
  • 力荐

我们都快忘记的事,Google街景还记得。

41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文艺青年能想到的最浪漫的爱情,在初识的雨夜奔跑,文艺爱好百分百合拍,告白后在红灯前拥吻,在出租房连续做爱一周,在有大阳台的房子同居,在新年参拜捡到一只猫,然后因为长时间的消耗和平分手,在旧地缅怀过去,还会在下雨时候想起你,像极了渴望爱又不相信爱的人们的幻想。

44分钟前
  • TOKO
  • 推荐

看完以后全场人在鼓掌,真的好好看。开始意味着结束,世界上最稳定的关系依旧是 没有关系。

47分钟前
  • DAWN
  • 力荐

书影音没法支撑恋爱,建议豆瓣把该片挂在开屏。

49分钟前
  • #鼓鼓#
  • 推荐

所以说上班这件事基本可以杀死全世界99%的故事

54分钟前
  • 拽拽歪歪&YY
  • 推荐

这部电影将成为我最喜欢的爱情片,他拍出了我想要的,也拍出了我失去的,还拍出了我恐惧的,更拍出了我坚持的。

56分钟前
  • 日出Sunrise
  • 力荐

始于同好共鸣的文青恋爱死于柴米油盐。(坂元裕二好懂

1小时前
  • Manatsu
  • 推荐

你的男朋友,本来读诗集,现在翻成功学;本来玩塞尔达,现在玩消消乐;本来豆瓣骨灰级别用户,现在永久退出豆瓣,加入 996 大军并且被成功洗脑 996 赛高;而你还在读诗歌还在玩塞尔达还在刷豆瓣 —— 所以怎么可能不分手呢?穷是原罪,多少烦心事不都是生活所迫。最喜欢的一处是村花看到苏打在工作于是调低游戏音量,苏打想让她尽兴地玩、叫她调大音量,自己戴上了耳机,最后村花直接关了游戏。明明都是想照顾对方的感受,但最后两个人都不快乐。最好的爱情或许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全力满足自己的快乐,而对方恰好出现在每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径里。要的就是那个“恰好”,不做任何刻意的努力。PS1. 苏打村花真好嗑 PS2. 片尾我都认真看完了,因为漫画真的很有爱 PS3. 即使最后要分手,谁不想拥有爱情里最美好的部分呢。

1小时前
  • ○Ⅴ○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