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第一季

全10集

主演:拉米·尤素夫,阿马尔·维克德,穆罕默德·阿米尔,西娅姆·阿巴斯,莱斯·纳克里,莫莉·戈登,普娜·贾甘纳坦,以利沙 亨葛,亚利希斯·扎尔,安娜·康克尔,迈克尔·切鲁斯,杰克·莱西,塔拉·维斯特伍德,乔伊·奥扎纳,乔安娜·阿德勒,Dave Merheje,梅·卡拉美维,Steve Way,Caroline Basu,Rosaline Elbay,Shadi Alfons,Salwa Mohamed Ali,Saeed Abbasi,让·布拉萨尔,James DiGiacomo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1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2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3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4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5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6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13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14拉米第一季 剧照 NO.15

 长篇影评

 1 ) 乱七八糟的想法

看前面几集男主的pov还行,看到第六集换成女主的角度一个一个的trigger让我要窒息了。看到结束我在不停回想过去两年里我以自己亚洲人的身份在面对白人时候的言行举止,想我还要问我前男朋友asain fetish,然后在得到否定的答复的时候的放松感。但是我明明这么在意想要不在乎种族,以global citizen自恃,表现出来还是会时时刻刻留着周围的其他种族的人胜过亚洲人,因为自己是亚洲人是中国人而极其self conscious. I am nothing more than another ignorant white guy.太令人失望了,太难了

另外我再bb一句,如果所有的影视剧是男主和是女主的比例调换,我可能会比现在要更痴迷影视游戏小说等等无数倍。虽然这剧的其他几集也很inspiring,但都比不上妹妹和妈妈那两集给我的powerful的感觉。因为就是当人们有一个相同的身份的时候,理论上来讲不管体裁如何,总是能更加相通。而可惜的是当主角限定为女生的时候,似乎一下子选题就有了局限性。

男主的表亲拉他去party的时候给男主讲的话真的好让我有同感。是不是所有非主流(美式、西方)的社会和文化在被主流审视和理解时一定会被那样对待。like how american values and american norms are supposed to be universal, talk about inclusive when yall are ignorant as fuck How do people dare to ask others to join revolutions, and judge those who choose not to because they wanna keep living. You are not the one risking your lives, you don't know nothing about lives in a country where speaking is a crime, come and revolt yourself or please just shut the fuck up

最后,男主喝tap water喝到拉稀太逗了嘻嘻

 2 ) 別用你的刻板印象跟歧視來評論任何人 。

如果你已經看過《SKAM》,且對穆斯林感興趣,你會喜歡這部美劇。

它,就是一部徹底說明穆斯林在當今美國的日常。

Ramy自編自導他的生活日常,他是一個在埃及出生,在美國長大的千禧穆斯林。

劇情輕鬆愉快,每一集只有25分鐘左右,你可以看到圍繞在他身邊的故事。

宗教信仰如何深植他們的內心、他們如何在信仰與開放的社會中拿捏分寸(劃線)、男女之間的差別對待更加明顯、許多事情都沒那麼肯定,更顯得生活及人性。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貌,每件事情的理解都像瞎子摸象。

像是很討人厭帶有歧視女性跟猶太人的舅舅,一副暴發戶樣,面對路上有女性被男友施暴時卻下車制止男友,一下子讓Ramy跟我們都傻眼了。

Ramy說 "你改變不了什麼事情,那個女生還是上車了那個男生的車。" 舅舅說 "At least we did the right thing. 我們之所以保護女性,不是因為我們不信任女性,而是因為我們不信任男性。" 再次令人驚訝。

劇中不少令人反思的對話,衝擊著我的大腦,刺激我們去思考。

非常有趣。

每個人都跟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不要貼別人標籤。

在21世紀的今天,戰爭一樣持續發生,套一句《SKAM》中的話 "戰爭不是因為暴力才爆發的,而是因為誤解和偏見。"

📺Ramy 拉米/拉米在美國 (2019)

 3 ) 我们,漂泊的“穆斯林”

在时间序列上,我父母属于第二代城市移民,但思想上,他们远远滞后了。从世纪初我降生,至今近20年,工作,社交,娱乐,他们都停滞在城市边缘的这一个小小的房间里。母亲最好的朋友是楼下大她十余岁的老邻居,父亲唯一的事业是消遣时间,而我,随着升学的水流,缓缓地激烈地从这个静止的世界剥离。

我继承于母亲的敏感多疑,让我在平庸的人生轨迹中偶遇了“知识”这潭幽泉。除了同龄中产孩子热于关注的敏感话题,我不自觉地痴迷于“宗教”和“边缘”。从购买一本圣经,到高三自习与同学讨论王明珂汉藏边缘理论的美妙。我学着用“他者”的眼光观察,结果得到的是痛苦和麻木反复。一天天发现自己身上的堆积的社会印记,身份印记,记忆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边缘”的祛魅始于自我身份的认知。而当我与片中的拉米共鸣时,恍然醒悟,我向往犹太教,企图成为基督徒,希望生来是一个穆斯林的根源。我心中充满了碰撞,紊乱的禁忌准则,他们陈腐过时,他们又维系着若有若无的“美好”。没有明文戒律,没有箴言,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为自己锻造了独特的枷锁。身份感的自我约束与现代性的道德破坏力打破了我们的虚假的外壳,我们像一群嬉皮一般,挂着鼻环、舌环,人人各异,又相互疏离。所以,我在寻觅一个家园,它约束我们,又让我们互相依靠。

无限制的外在解放带给了我们什么?当我们高举后现代的旗帜欢呼时,我们将前往何方?

 4 ) They are humans too

最近在看Albert Schweitzer(阿尔伯特·史怀哲)的《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对于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更熟悉高中课本上的《敬畏生命》。目前还没有看完,但是其中一句话,我看的特别深刻,“Romain Rolland I met for the first time around 1905, and in the begining we were merely musicians to each other. Gradually, however, we discovered that we were humans too, and we bacame good friends.”这里史怀哲说的是他在三十岁时候在巴黎认识的朋友Romain Rolland。他们先是以音乐结识,但是后来也觉得对方也是有自己生活、有血有肉的人,逐渐成为了朋友。听起来可能觉得很荒谬,但是却是真实存在的。2018年的时候,我去北京,那个时候北京在开会,安检比较严格,当时我背着包,需要检查,安检人员看到我包里的英文书,她笑着说,英文的呀。我当时就心里一惊,连忙说是的。安检人员也会笑呀的思维立即浮上我的心头。我们通常都是刻板的认为我们粗略接触甚至片面了解的人,就是真正的人,然后就不在继续了解呀,甚至敬而远之,其实他们是和我们一样有着价值观,有着亲朋好友,有着自己的烦恼的普通人。They are humans too

电影中也是处处体现着这样的事情。美国白人眼中的穆斯林,在911发生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忽然间,平时似乎了解你的邻居,都会觉得你会不会是恐怖分子,面露面试,为了所谓的表忠心,男主的父亲还要买国旗放在自己家门前。而男主角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也问出来你是不是恐怖分子的问题。虽然男主角极力的辩驳,但是他们依然让他通过打飞机自证清白,结果来看他们也并不关心他是不是真正的打过飞机,或者没有打过,他们只是不再相信他了。他们的友谊也就这样散了。

在男主角的妹妹和那个男的交往的时候,也是有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刻板印象,甚至于那个男生觉得都可以‘后入’来保持男主角妹妹的所谓的‘Virgin’。这样诡异的逻辑都来源于对于穆斯林的不了解,甚至于说不敢于了解。最近美国一位黑人被警察误杀,引起了全美的大游行。可见这种对于黑人歧视的根深蒂固和黑人对于歧视本身的感同身受。同样的歧视也存在穆斯林中,穆斯林在美国或者其他非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也都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但在普通穆斯林地位之下的是穆斯林女人她们不仅面临着社会对于穆斯林的歧视,更面对着对穆斯林女性的不尊重和对于这种不尊重的视而不见,通过清真寺里女性祈祷地方条件的恶劣也可见一斑(虽然剧中没有展示)。

就和剧中男主角与清真寺服务人员的对话一样,他的那种迷茫可能存在于很多人。无论于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说不能婚前性行为之类,然后还有其他诸多的行为准则,但是现实中有太多的诱惑,怎么才能保持自己能够遵守其中的每一条呢,在看史怀哲的那本书的时候,我有了一个答案,其实和剧中答案类似,就是,应该更多的拥抱《圣经》或者《古兰经》文字后面体现的上帝的爱,而不是纠结于遵守每一条戒律,抑或者纠结于应该遵守那一条不应该遵守那一条。怀着一颗爱别人、爱世界的心,行着爱别人、爱世界的事,才是学习这些经典应该有的一种境地。

他们一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纠结。整体也反映了他们身在美国心境的那种孤独(不过后面看到,即使在埃及,也有很多人是迷茫的)。虽然父亲的角色并没有很仔细的解释,但是他只身来到美国,白天读书,晚上工作,希望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谋求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承担和牺牲。而母亲就是前面所谓的穆斯林地位之下的穆斯林女人,没人听她说话,她那接受美国教育的儿子女儿不听,她的丈夫工作了一天,也不会听。她的生活即使到了美国竟然也没有很大的改善,依然只是买菜做饭,她想通过工作改变自己的境地,但是社会的残酷让她怎么也融合不进去,不知道FB那个好友申请是谁发的?她也没有急于看。

男主角的妹妹,也是挣扎的人群中的之一。她努力表现的很强势,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父母和兄长,但是内心却是驯服的,到了二十多岁还是处女。她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和他怎么样,但是那个人却是更喜欢她的国家或者种族而不是她自己。更可笑的是,那个人竟然还抱怨做个普通白人是多无趣呀,做一个少数族裔是一个多么特别的事情。可他可曾想多少人想要做普通而不可得,多少人想要无趣却总被针对。他很喜欢聚光灯的舞台,但有种聚光灯不是耀眼到羡慕,是歧视到极点。

电视剧在搞笑中说着残酷的现实。穆斯林禁令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抗议,但是剧中却通过男主角的“not all Muslims”都不走运来调侃,女孩也说自己不用让出房间了。女孩父亲的性教育也挺有意思“Girls, no boys. Boys, no boys”。简单明了。而另一个方面,在男主角和其父亲关于和有夫之妇乱搞关系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性关系在穆斯林中的压力。目前看来,不管有信仰还是没信仰,不管什么种族,同性相恋都是存在的,只是多少问题。

对于后面的TRUMP的问题,也是很奇怪。我的一个同学,在美国做研究,是个博士,最近和他聊天,他也表达同样的和电视剧中男主角埃及老家的叔叔们一样的想法。他认为特朗普能够连任,觉得特朗普做的很好。认为他是美国的总统,他当然要为美国考虑了。反过来,他觉得民主党很虚伪,生活都不好了,还谈什么民主。他之前挺喜欢默克尔的,觉得她很厉害,德国也治理的很棒,但是现在他也不再喜欢了。我对他印象很好,他表达这样的意见,我很诧异。不过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想法。

 5 ) This is about Ramy and every other immigrant.

This is such a brilliant show I really appreciate it.

First thanks for using actors with disabilities to play a role that has disabilities.

Secondly I really appreciate the different languages that get to use inside the show rather than most the TV shows just do different accents.

Third I love the fact it use such a Sarcastic way to show the Stereotypes that people have against Muslim community. Also it shows within the Muslim community there are stereotypes against others too. Such as to Jewish people and queer community etc.

Also, I want to talk a little more about the character Steven, h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best park of the show. The evil, mean, demeaning Steven. Instead of feeding audience disabilities Porn, the creator gave a real character and a real human.

Isn’t it always about this? The lost stages of life. And no one can help us to finding who we really are? With the society always defining who we are.

 6 ) 单口喜剧

看完第三集才明白男主演员的名字就是Ramy,一个单口喜剧演员,电视剧讲的也是他本人的故事。因为剧贴着喜剧的标签,但是真的不好笑,我甚至觉得只是你很难说清楚它究竟算什么类型,而主创又是做单口喜剧的,干脆说这就是喜剧。

想到他的单口喜剧怎么也得比剧好笑一点,打开第四集前我先去看了feelings,剧里用到了很多段子元素,“girl, no boys; boy, no boys”,以及展开讲了叔叔“我们保护女人是因为不相信男人”的经典台词。这几天逛社会性死亡小组,里面所有提及性的女孩都被猥琐男豆油骚扰,跟他的段子也算是前后呼应了。

看完911对还在上学时的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回头再看第四集,一种前三集都没法让我入戏的真实感砸到我脸上。因为在Youssef描述他的对讲机之前,这集还是个虚构故事,我用不着去共情一个明显不是白人长相且一无所知的小男孩。

那集用了跟单口喜剧一样的手法,轻描淡写,避重就轻,落点居然放在了jerk off上,歧视者霸凌他的手段是靠逼他去小树林里jerk off,荒诞得令人想笑,从合格喜剧的角度来讲,又悲哀极了。他噩梦里成熟、阅历广、恐怖的“叔叔”在发表完那么一段演说之后拿“你根本没有jerk off过”收尾简直是艺术。

草莓那段讲得好极了,拿最浅显的语言向一个孩子讲述了某种深刻的本质,他把这一切最终都怪在美国头上(当然跟美国脱不了干系),但还有很多别的原因,总有什么更多的因素,我观看途中在想。但我再次打下草莓这两个字时,我想到墨西哥的大麻田,哥伦比亚的古柯碱。墨西哥在几十年里都宛如地狱,我也能把视线从美国移开吗?当然,他讲笑话,只用向大家指出来房间里确实有头大象——Angela的妈妈不该死,Fatima的妈妈也不该死。

爸爸在房前挂上美国国旗,12岁的男孩在成人聊天室被灌输对Muslim的仇恨看得人心里好难受。

读Trevor的born a crime也一样,听到他每天生活着的那个南非、他和母亲的相处、对教堂的体验,才醒悟过来:他在单口喜剧里讲的原来不是段子。

那是真的。

(这剧在某种程度上好像娃娃脸…面对朋友又怂又蠢的主角、自我探索…)

 短评

很喜欢,每集都很短,没负担一下子就刷完了一整季,但是每一集讲的内容都挺深刻的其实,尤其是911那集,确实是作为局外人从来没考虑过的事情。感觉男主还是挺传统的,或者说他在现代社会中很迷失所以想去传统文化里寻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姐姐和妈妈的两集女性视角有一点但不多,妈妈那集更好,希望后面能多一些女性视角,能让人看到更多性别和种族信仰交织产生的复杂东西。PS.埃及女孩都好美啊,而且为啥都是爆炸头呀?

9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还可以吧。但横向比比不过high maintenance跟Atlanta,甚至连master of none都差点。

11分钟前
  • Coralineee
  • 推荐

Bojack Horseman for Muslims

15分钟前
  • ⸜( ˙-˙ )⸝
  • 力荐

怎么这么会写 操 每一个故事的完整性荒诞性人性台词对话都绝了 最重要的是讲了一个只有他能讲的故事 除了最后一集剪辑和脑洞对不上以外几乎完美 感受到了塞金花当年看fleabag看一半觉得全美国编剧都要失业的心情

18分钟前
  • F
  • 力荐

在当下这个节点有这样一部消除好奇,打消误解的剧集何其重要;更多少填补了仍然处于风波中的《无为大师》那样“可爱/跨文化老男孩认识自己看世界”类型剧集后留下的空缺。不仅仅是头巾、斋月和清规戒律,更是“Muslim Tinder”、存在危机和普通人的迷茫。剧集始终保持着一个平和的角度去观察Ramy和家人背后的两个世界--那个仍然作为他文化根源的单一世界,以及在如今充斥着各种价值观与分歧的现代世界。妹妹为性别权利苦恼,母亲为自我价值思考,而他本人更是年幼就曾面对过自己的身份。这让这样的讨论跃过了角色自身,更远远超过了“只是人设”的简单设计。最令人难忘的是喜欢的小演员Elisha Henig领衔的第四集,更多人记得那个充满着悲恸、思念与被阴谋笼罩的一天,却还有它对一个被放置于“对立面”平凡人的影响。

1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男主虽然很可爱,但长得太像前男友了,很想揍他一顿。

23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这真是近期看过最有趣的美剧了。美国穆斯林年轻人的生活面面观。

26分钟前
  • Clairvoyant
  • 力荐

孩童時期那集最喜歡,躲在學校廁所正想擼一發飛機便撞向雙子大廈,妹妹的性對象是《同義詞》的和諧版,母親那集太能預計但是情緒就是抑壓。不斷的尋找,從破戒中認識。we are cousins。

28分钟前
  • DullBoy
  • 推荐

有种穆斯林版《亚特兰大》的感觉。画风极其相似。E6看得我太有共鸣了,我家长也是因为我是女生,就晚上几乎不让我出门玩、出门了还有宵禁、连环夺命call、需要随时知道我的位置……OMG,leave me alone!I‘m fucking 27 and still a virgin!

33分钟前
  • 人间情感观察员
  • 推荐

超喜欢妈妈那一集!以及谁能做个这剧的片尾曲歌单啊啊啊!!!

34分钟前
  • 雯公子
  • 推荐

从最近的Shrill到Special再到这部,反倒是川普时期这类白左duo元主义百花齐放:肥、残、基、绿……

38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还行

确实 需要更多这样的电视 姐姐和妈妈那两集太好太真实太relatable了 好喜欢 亚非一家亲吗 白人 白人青少年感受不到

41分钟前
  • THRILLHO
  • 推荐

一个在美国的穆斯林寻找身份认同的故事,在各个方面深有同感想说的太说了

46分钟前
  • neverland
  • 力荐

好适时 好深刻 好好玩。。。居住埃及及美国的人才联合出品 // 剧中、现实中Ramy阿拉伯语真好,为我打气。 // 第一周出来的时候就和W看完了 他和我都从中获得了一些反观 虽然我和他的角度不一样 但一起看别人的故事 然后讨论分享 也是成长的一部分。酸甜苦辣人间冷暖,Ramy自知。

51分钟前
  • Kavya
  • 力荐

是只有从创作者共同遭逢的身份认同迷茫困境出发,才能写出的苦涩内核少数族裔现状思考。适应流媒上载的形式,各种流派的影视交杂呈现着,时而喜剧段子,时而文学独白的流动观感,恰如其分地契合了后911时代对立仇恨的民族偏见重负之下,挣扎在多重价值和观念碰撞冲突后留下无法愈合裂隙间的移民丧失茫然心境。编剧团队女性作者的参与打破了男性主角单一视角的局限,散点观察延宕的讨论幅度更是由美国穆斯林社区的表层深入到普世的个人存在危机以及灵魂安放的位置。在寻找「标签」和「名片」的迷途中,回溯和流浪都不是指向答案的出路,作为不被传统和现代,模糊成符号的遥远故土和相处半生却依然陌生的美国,两个世界和文明中的任何一个完全接纳的旅人,认识自我的破壳只有耗费比「无色」的白人青年多千万倍的痛苦,不断在掐灭错觉的负疚忏悔里深潜。

55分钟前
  • 嵇澹
  • 力荐

身份政治,永远是身份先行,因为我是个穆斯林,所以我要怎样怎样,所以别人觉得我怎样怎样,不管好坏,最典型是第六集,我想和你在一起,不是因为我喜欢你,而是因为你不是白人,充满异域风情

59分钟前
  • 走马
  • 推荐

写出了混合身份(埃及裔美国籍穆斯林)的迷茫。这种多重身份引发了身份认同问题,他有点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了,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纯粹的穆斯林。重点是,他发现每个人都不是那么纯粹的穆斯林,这更让他迷惑了,到底自己是谁,要按照哪种方式去生活。很喜欢最后一集的那个情节,他爷爷说我要告诉你我的经验,还没听到,爷爷发生了意外去世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要自己寻找。还有一个比较有感触的,拉米回来就是为了了解历史,因为他想感受纯粹的穆斯林的一切以帮助自己解决身份危机。但对于那些在埃及生活亲历历史的人来说,她们不想记得,她们想忘记,所以派对吸大麻,希望可以忘记痛苦。这个视角的错位,很喜欢。

1小时前
  • 不忘
  • 推荐

Holy shit. We need more shows like this!!!

1小时前
  • 瑞尔
  • 力荐

A24牛逼!成功复制《无为大师》的路子,喜剧节奏很好。草莓杂志那一集实在是厉害,讨论穆斯林问题必然避不开的恐袭话题,用这么一个手法处理实在是聪明有效。男主的角色发展也挺有趣的,自我身份的认识越来越迷茫,道德上却越来越放纵,收在了一个很危险的结尾上。对宗教和个人身份的讨论很值得回味了。

1小时前
  • 610
  • 推荐

妈妈这一集超神。看得想让人去当迷你剧导演,然后也用半小时的时间讲一个平凡个体的故事。

1小时前
  • 豆友59884224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