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2019

HD

主演:古天乐,宣萱,张继聪,谭耀文,姜皓文,李灿森,安志杰,刘心悠,薛凯琪,凌文龙,吴肇轩,颜卓灵,陈国邦,张松枝,蔡洁,徐广林,周祉君,张文杰,胡卓希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2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3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4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5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6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3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4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5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6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7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8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19犯罪现场201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黑暗中的罪与罚

继《花椒之味》后,《犯罪现场》可以说是近期内地上映的又一部“纯正”港片。其实,香港回归后,香港与大陆的电影行业互相渗透,香港纯粹的“本地制作”已经少之又少,许多“纯正”港片的“纯度”也大为降低。相对于《花椒之味》的故事发生在两岸三地,《犯罪现场》算得上是更为“纯正”的港片,影片中几乎看不到内地演员,整个故事也与内地毫无关联,幕后主创也是本地班底为主。

正是因为与内地毫无关联,《犯罪现场》中的“黑暗中的罪与罚”才能够原汁原味地在内地的大银幕上呈现出来。在影片中,“公义”最终得到伸张,但“私刑”的过程,却也是难以被内地的主流价值观所接纳的。在某种意义上,《犯罪现场》算得上是一部“黑色电影”,因为它所呈现的“罪与罚”,主要是在“黑暗中”进行的。

“谁杀了徐慷(影片中的劫匪之一)?”影片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个“疑案”。这奠定了影片的悬疑推理气质。甚至,在抛出这个“疑案”的时候,金培达(本片配乐)用音乐向希区柯克致敬了一把,更加确认了这种气质。当金铺劫案“闪回”时,影片的“疑案”其实已经解开,此后的剧情走向,大多数观众都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了。过早的“释疑”,削弱了影片的悬疑推理气质,不过,后面的剧情发展及细节处理,总的来说还算缜密,没有出现明显的漏洞。

在汪新元(古天乐 饰)这个人物身上,导演冯志强倾注了太多的“复杂性”,以致于他不得不人格“分裂”,一如他在影片中的“精神分裂”。汪新元是悍匪,讲义气,也冷血,但他最终却以非常“温柔”的方式“献身”——种种迹象表明,林法梁(张继聪 饰)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最终倒下无异于自杀。

很难想象,与丁喜悦(宣萱 饰)短暂的相处,能够给汪新元带来如此彻底的改变,这几乎是影片的黑暗基调中童话般的一抹暖光。与其他劫匪有着简单粗暴的“需求”不同,汪新元抢劫不为享乐,不为“照顾”家人,只想干完这票“好好睡一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我想,冯志强也许应该给汪新元拍一部“前传”,为广大观众答疑解惑。

当然,古天乐和宣萱这对TVB史上最佳CP之一(《寻秦记》2001),他们在十八年后再次相遇,擦出火花也是理所当然的嘛。

既然说到TVB,不得不多说几句。观影过程中,我还真觉得《犯罪现场》挺TVB的。影片中的那些面孔,不少是TVB的熟面孔。相对简单明快的叙事节奏(对观众的智商不够信任),也有点TVB的影子。甚至,“我给你煮碗面吧”这个TVB梗,在影片中也不过变成了“我请你喝碗糖水吧”。其实不奇怪,导演冯志强算得上出身TVB,曾是TVB经典剧《创世纪》的编剧之一。

冯志强是编剧出身,曾任星爷的《长江7号》(2008)、《西游降魔篇》(2013)、《美人鱼》(2016)等作品的编剧。编而优则导,冯志强不是一个新导演,他在2012年就执导了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悬赏》,此后,他又导演了《超级经纪人》(2013)、《大乐师.为爱配乐》(2017)等作品,但反响和口碑都很有限。

据说,《犯罪现场》是冯志强十年前就成型的本子,为了等一位明星的档期,耽误了几年。这次是尔东升出马,挂帅监制,更拉来古天乐主演,才成就了这部影片。《犯罪现场》不无瑕疵,但可以肯定,它是冯志强的心血之作,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好的导演作品。

冯志强是从电影产业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导演,他的浸会大学同学刘浩良也是。刘浩良和冯志强几乎同期入行,熬了大约15年,才于2015年拍出了《冲锋车》。和他们经历类似的还有袁锦麟,也是熬了十多年才获得独立执导的机会——《风暴》(2013)。这三位导演的“成名作”都是警匪类型片,各有特色,而且表现都不错。可是,今年上映的《素人特工》让袁锦麟几乎成为了行业的笑柄,我也没想到他的第二部会和第一部落差这么大。刘浩良的第二部还没有出来,那么,冯志强的下一部呢?他们有可能接班麦兆辉、庄文强这一拨,成为香港新生代类型片导演的中坚力量吗?

 2 ) 关于《犯罪现场》的一点个人见解(含剧透,慎点!)

最恐怖的犯罪现场,是在脑海里。 片头的蚂蚁侵袭、蜘蛛被围困致死,其实已经暗示了结局。恶人总有恶报的道理亘古不变,汪新元最终失败,无非是为曾经犯下的一桩桩滔天劫案而买单。但真正打败他的,是心里关于兄弟无数沉重的回忆,是许久不曾感受的来自陌生人的温情,是对长期提心吊胆的生活的崩溃。 他的确坏到杀人不眨眼:抢劫现场对警察一片扫射,背叛组织的人也绝不多留一刻。但他也不是没有半点感情:誓要找出杀害兄弟的幕后黑手,为善良的女房东留下他唯一能付出的,是自己的眼角膜。 电影保留了港片最经典的兄弟情谊,又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剖析了人性感情的复杂。观众为什么能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除了在拍摄场景上大用真枪实弹外,汪新元的心路历程之坎坷更加有代入感。耳边时刻闪现死去兄弟的怨语,尸身上的蚂蚁似乎也无休止地出现,提醒他没找出凶手不能放下包袱一走了之;整日被警方通缉,不停地吃镇静剂强制入睡,始终还是双目圆睁难以安眠;提防着身边所有人,甚至出现幻觉差点错杀女房东。 逃亡生活的惊心动魄一点点侵蚀着他的精神支柱。面对Joy的拥抱和宽心话语,汪新元不知所措的表情和笑中带哭刺痛了人心。 还要提几个电影中戳心的小细节: ①因为被流浪猫救下一命的高利贷主,入股流浪猫场,林法梁的欠债也被一笔勾销。他说得很对,人心真的很难捉摸。 ②可能有人疑惑,为什么一个警察五次三番反倒被罪犯恐吓,还弱鸡到被铐住,这可能是来搞笑的吧?但剧情交代过,林法梁是马仔出身。所以有些许当小混混臣服于大人物的阴影,还算合理。更深一点的意义,他也算是改邪归正的一个人物剪影。 ③手作仔对汪新元有无尽崇拜,但又只敢做点小勾当,一遇强敌就服软,这才是社会上更多的坏人的面目。 ④贯穿整部影片的鹦鹉,才是犯罪现场实实在在的见证人,最恐怖的影象定格在它的眼中,因此它见到真凶慌张惊恐,又印证了心理压力对人的强烈压迫。 ⑤女房东的名字叫Joy,她的租户是三个可爱善良的老人,他们生活的平静悠闲,更加衬出汪新元这个亡命之徒的心酸。 ⑥本以为汪新元的礼物真只是那一张维港的明信片,但最后才明白,当Joy双眼重见光明带着他的眼角膜来看维港夜景的那一刻,他兑现了诺言,送出了最珍贵的一份礼物。(到这我真的泪目了!!) 而汪新元和Joy之间的感情,我更愿意理解为陌生人之间的关心,到逐渐升温成为朋友,而不是爱人。有时候自己的痛楚对最亲的人才最难讲出口,他们偶然相遇,Joy能给的不过是让他在苦日子里加点甜,这样的帮助已经足够。 最后,不足之处也要一提: ①整部电影的几次反转虽然看起来津津有味,但也有几分套路的影子,并不算惊艳。 ②汪新元捐赠眼角膜一举,足以惊动警方,但影中丝毫没有提及这点,稍有欠缺。 ③结尾太过仓促,汪新元或许无可留恋要拼死干掉对方;但何兆东已经结婚,尚有瘫痪的妻子要照顾,犯不上暴露自己和对方比谁出手更快。 或许我的看法依然带有些许粉丝滤镜,但古仔2019年的几部影片上映以来,质量都有肉眼可见的提升。之前看尔冬升监制坦言,为了撑起香港电影行业,古仔真的付出太多了。而片尾鸣谢的公司中,天下一ONE COOL出现了好几次,配音、制作,样样都占。感谢拍出《犯罪现场》,我也不能分担其他什么,但支持你的电影票还是能买得起,以后的每一部电影,一定会去看。 我会一直记得你说的:这个世界没有劳模,只有珍惜当下。

 3 ) 鹦鹉、蜘蛛和蚂蚁

都说“港片已死”,但香港电影却以它熟悉的犯罪、谍战等题材以及稳定的产出向我们宣告,它还活着。

十一档余温未消,又一部港片悄然来袭——《犯罪现场》。

你没看错,主演又是古天乐。

没记错的话,这已经是今年上映的第五部由他主演的电影。此前的四部是《反贪风暴4》《追龙2》《扫毒2》《使徒行者2》,无一例外,都是IP续作。

从这四部的成色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唱衰《犯罪现场》。

但看过后我想说,它并不差,甚至是近两年古仔主演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尽管它问题不少,比如剧情的bug、人物不够丰满等,但亮点也同样明显,只可惜不在古仔身上。

影片讲述的是一桩扑朔迷离的案件。

珠宝店抢劫案发生后,抢劫团伙的三个成员相继离奇身亡,只剩下头目汪新元(古天乐饰)一人在逃。

所有人都猜测,是汪新元因为分赃不均杀死了同伙,但种种证据又表明,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随后,影片分为两条线叙事。

一条是汪新元踏上追凶之路,企图为死去的兄弟报仇;另一条是警官林法梁不断逼近真相,但他所能依靠的,仅仅是一只“鹦鹉”。

这是影片比较有趣的一处设计。

犯罪现场的唯一目击者是一只鹦鹉,于是林法梁想要训练这只鹦鹉说话,告诉他谁是真凶。

相信看过《巴别塔之犬》的人一定想到了,这个创意正来自于这部小说。小说中的妻子独自在家中身亡,爱犬是唯一目击者,于是丈夫想尽办法教狗说话,告诉他真相。

但不同的是,《巴别塔之犬》通过一只不会说话的狗,实际在隐喻着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而《犯罪现场》中的“鹦鹉”则是另一种存在,它所暗示的并不是沟通的艰难,而是推理的艰难。

难在哪?

难点在于,我们寻求“客观真相”的唯一手段是“主观推定”。而两者之间的落差,却一再让我们犯错。

从这个角度看,你会发现“鹦鹉”这一意象的运用,是很巧妙的。

“鹦鹉”是什么?

其实,“鹦鹉”就是“犯罪现场”。

它不会说话,却装下了所有的事实。而探案人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说话,让它说出真相。

但问题在于,当鹦鹉真的被训练说出了人话时,它所说的到底它真的想说的,还是我们因为自己想听而教给它的呢?

不知道,也无从判断。

这正是影片通过“鹦鹉”这一意象想要表达的,即真相在很多时候会因人的偏见和短视而被歪曲。

尽管犯罪现场不会说谎,但人会。

当然,我也只能说,这个创意的原点是好的,但很可惜,它并没有延续下去。

随后的故事,又进入到我们熟悉的追凶模式。

你一定也猜到了,它势必会经历多次反转。这也从事实层面证明了通往真相的不易。

可是,不得不说,影片的反转设计实在太生硬了。

为了强造反转,编剧们甚至不惜以生产bug为代价。

我随便说两个例子吧。

一个是警官林法梁提着鹦鹉去找嫌疑人何兆东,结果他的上司叶sir也在现场。这时鹦鹉开始大叫“救命”,于是林法梁开始怀疑叶sir。

表面看这没什么问题,镜头交代也很清楚。

但你仔细想,从最终的反转中我们得知,鹦鹉实际同时看见了两个人,当它大叫“救命”时,林法梁会第一时间怀疑自己的上司吗?

不会的。

他一定会先把怀疑指向何兆东,因为他提着鹦鹉来找的人正是何兆东,鹦鹉叫了,岂不正印证了他的猜测?

而影片之所以先让我们怀疑叶sir,不过是想生造一个反转而已。

再说一个bug,就是最后真凶们合谋除掉叶sir的戏码。

这个设计也太蠢了,完全不合逻辑。

试想一下,真凶们复仇杀人都是在叶sir默许下进行的。后来他们见财起意,私吞了珠宝,叶sir得知后想一起分赃,他们会选择杀死叶sir吗?

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的。

叶sir可是唯一知情的警官,能够给他们提供庇护,让他们杀人、敛财依然可以逍遥法外。

这帮真凶再傻,也不会为了少分一份珠宝而把这么大个庇护伞干掉吧?

说到底,还是那个原因。编剧之所以这么编,就是为了弄死叶sir,这样当所有证据都指向叶sir时,他好抛出叶sir已死的情节,再生造一个反转出来。

这确实太糟了。

老毛病,为反转而反转。完全不顾故事逻辑和人物心理的合理性,并企图通过带节奏蒙混过去。

但这等硬拗的噱头,明眼人一看便知。

接下来,我们聊聊人物。

这部电影另一个比较大的亮点,是塑造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警察林法梁。

哪不一样?

恰恰是区别于以古仔为首的那些港片里常见的正义警察形象。

林法梁从一出场开始,就是一个“犬儒主义者”的人设。

他在警界摸爬滚打了多年,没有升职,所以也就不再拼命,只把“探案”当作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平日里把心思都花在养猫上,借钱还不上,就东躲西躲……

这哪是什么正义的人民卫士呀?

完全就是个混日子的小人物。

直到影片最后,你以为这个小人物会有什么高光时刻,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吗?

完全没有。

至始至终,他都没做成任何一件事,也没有救下任何一个人。他在片中开的唯一有效的一枪,实际也是对方利用他完成了自杀而已。

这个人物设计,是很不寻常的,当然也很大胆。

如果要是放在大陆刑警身上,多半会过不了审。

但与此同时,他又很鲜活,很真实。

他存在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独具慧眼地看透真相,而是为了告诉我们,真相是如何一步步远离我们的。

正如影片开始时,上演的那个莫名其妙的桥段。

一只蜘蛛从结的网上跌落在地,被一群蚂蚁蚕食。

很显然,这是一个寓言式的剧透段落。

它讲的是什么?

首先,它讲了真凶就像蚂蚁一样贪婪,而且不止一个。

其次,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法网之外”的事件。

最终,这个故事的“正义”并没有通过“法”来实现,而是在法网之外,试图用“私刑”的方式获得。但这样做的后果,又必定会衍生出不可控的新的罪恶来。

于是在整个故事里,“法”是失效的,捍卫“法”的体制也是失效的。

警官林法梁最终发现了真相,但整个过程,他就像是看了一遍真人出演的新闻事件一样,他只是个看客,始终被剧中人牵着走。

这无疑是个略带讽刺的事情。

所有观众在无形中也都做了回林法梁。

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是盲目的。直到影片最后,我们才换上了新的眼角膜,得以看清整件事。

但别忘了,那是杀手的眼角膜。

我们之所以能看清,仅仅是因为杀手不想再逃亡了而已。

于是他在临死前,说出了全部的真相。

于是他永远获得了解脱。

 4 ) 想讨论下古宣剧里这对cp

你想看维港夜景,于是注定横死的我在走之前签定了器官捐赠,我会送你一对眼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但是临死前我仿佛在星空中看到了你,我很开心。

她眼睛不好,但装作自己看得见,守着套房子收租为生,和自己的房客-----八十多的八妹,九十多的九哥,以及马上要过百岁生日的百有,不管外界生活变迁,一屋子的岁月静好,其乐融融。 他是匪,抢劫,杀人,阴差阳错之下成了她的房客。略老套的相遇,没有人知道随着故事的发展,李先生租房生活的这段生活,成了他生命浓墨底色中的难得的一抹亮色。如同屋子里各处的灯,昏黄,却温暖。 是什么时候情绪暗生?深夜的端来的一碗糖水?一口气喝下去,应该从嘴里甜到了心里吧。神经永远绷得如钢丝般的他,脸上表情岩石般冷硬的他,在喝下这碗糖水后,岩石也有了裂缝,松动了。 又或是英雄救美后,糖水,买药都是有偿服务的她,第二天早上主动帮李先生煮了一碗米粉,说到免费时,脸上不经意流露的那一丝羞怯?李先生也难得温情,笑了:“我打那个人,只是因为他挡了我的路。” 哦,可是这一切还是远远不够。现实的残酷就在于,他是匪,他会抢劫,会在自己感到危险时,毫不犹豫地伤害对方。于是误会产生了。上一秒温情过后,下一秒他因为误会差点杀了她。现实中的腥风血雨衬得这短暂的温情就像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百有的百岁生日party终于快到了,在大家的簇拥下,她不好意思地敲开他的房门,邀请他参加。到时候大家要交换礼物。“年轻人,不要小气。来参加我们,一起交换礼物吧,你也活了大半辈子了,如果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九哥说如是。百有笑嘻嘻地凑过来说悄悄话:“你要是不想买礼物,也可以带她去看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哦。她以前最想去看这个了。”…… 百有的生日party他最终没能参加。仔细地给枪里装上足够的子弹,环顾四周,带走该带的东西,最后,拿出维港夜景的名信片,写上李先生,轻轻放在桌上。这么快,就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吗?那么,不要说再见,让李先生留在你朦胧的记忆中,好么? 在一部警匪片里,作为匪的我,最终结局早已注定。可是,不要遗憾呵,party上要交换的礼物,其实我早已给你准备好了。从此以后,你可以一直一直一直看到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看到这世上的一切,美好的,又或者不那么美好的…… 全剧终。 《犯罪现场》一个不是影评的影评。

 5 ) 每個人都有犯罪的理由

為了古天樂我多打一星。如題,戲中那4個人表面上都有著不同的原因去犯罪,但其實都只是為了放不下三個字。

有一個是為了殉職的卧底所以犯罪,對通輯犯恨之入骨。有一個是為了半身不遂的老婆而犯罪而且更有了貪念,把賊贓偷了,還用藉口催眠自己,有一個就是因為媽媽被通輯犯的槍聲嚇死了而報仇,最後一個卻是因爲自己下半生也不能再走路而犯罪。

犯罪的人總有藉口,但卻是每個人也住著心魔,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自己,漸漸的只會泥足深陷,即使手刄仇人又真的可以解脫嗎?明顯是不能,但卻要繼續自欺欺人。這是可悲的。某程度上也是可憐的,因為恨的情緒太多,令自己也迷失了方向。

死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死是脫罪、是解脫、是結束恨的感覺,但亦有人是死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而這個人真的最後可以安安樂樂的睡一覺了。

而繼續在世的人卻要繼續一生的責備,殺了人不是不需要負責任,坐牢只是最表面,內心的不安才是一輩子的,可能那一刻不是這樣想的,但夜深人靜的時候,良心會不安、責備一輩子,因為放不下而做壞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6 ) 不要为了公益而看古天乐的电影,这些人物同样值得关注

“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

《反贪风暴4》里张继聪回答古天乐为何出去没多久又回到监狱的疑惑,因为房价物价太高了,坐牢才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个选择。

▲《反贪风暴4》张继聪对古天乐吐槽房价

当然,这只是一句俏皮话,角色用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无奈罢了。不过,荧幕外的我们也能够因此产生共鸣,尤其是对于当下生活在大城市租房的年轻人而言。

除了这句话,在以往的影视剧里,张继聪也是金句频出,像是“一夜夫妻百二蚊(元)”等,久而久之,金句王也就成为他的标签之一。

▲张继聪金句

这些金句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讽刺又好笑,尤其是从张继聪嘴里说出来,哪怕是普通的笑话,也会变得格外好笑。

在《犯罪现场》里,张继聪饰演也是一个不求上进的角色,似乎这样的角色特别适合他的气质,没有胸怀大志,没有事业心,却总是关键性人物。

▲张继聪问号

哪怕他这次饰演一个警察,也是属于混日子的那种,各个小组都不要的“垃圾”,而且还因为养了一屋子猫而负债累累,最后却能够幸存下来。

影片虽然是一部犯罪悬疑片,然而除了悬疑推理之外,搞笑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

可能你觉得搞笑和悬疑从来就不适合放在一起,因为搞笑会将悬疑辛苦营造的紧张氛围给一扫而尽。

然而,在本片中搞笑元素并不违和,相反,还使得原本中规中矩的犯罪片变得“可爱”一些。

▲《犯罪现场》张继聪拿枪指着古天乐

例如片中古天乐跟张继聪的对手戏就很有笑点,身为警察的张继聪看到古天乐跟贼看到警察一样,拿着枪对准古天乐时还被一把夺了过去,完全没有一副警察的样子。

但就是这样的角色反串,使得影片变得有趣,也是区别于一般犯罪片的一大亮点吧。

十八年后的“复合”

除了张继聪之外,大家可能还会注意到那个视障美女丁喜悦。

▲《犯罪现场》古天乐摸头杀宣萱

也许你会觉得古天乐跟她的那段互动比较奇怪,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港剧迷的话,那么他们两的这段情愫可以说是粉丝的一次愿望上的满足

饰演丁喜悦的演员叫宣萱,无线的头牌花旦,《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夏香,代表作品有《天地男儿》、《宠物情缘》、《寻秦记》和《憨夫成龙》等。

▲古天乐跟宣萱早期合影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她跟古天乐的合作的几部作品,像《宠物情缘》里古天乐饰演的警员戴展硕就和宣萱饰演的邻居阿文在一起过,再回过头来看同样是邻居的两人,是不是感觉像喝了双皮奶一样很甜呢?

▲《宠物情缘》宣萱和古天乐吐舌表情

《寻秦记》古天乐跟宣萱也是一对CP吧,而《犯罪现场》是他们两时隔18年之后的合作,据说电影版《寻秦记》也是剧版原班人马饰演,如果明年上映的话,那么我们又有机会可以重温两人之间的故事,是不是感觉甜上加甜呢?

▲《寻秦记》宣萱和古天乐

所以在《犯罪现场》里看到他们两人好笑又甜蜜的情感戏,真是老父亲的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为何一部犯罪片这么好笑?

此外,看完电影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好奇为何一部犯罪悬疑片会拍出犯罪喜剧片的即视感呢?

而当我看到导演是冯志强的时候,我就没有那么惊讶了。

冯志强是谁?

这个人是香港编剧和导演,但特别地低调吧,一般影迷估计也不是很了解他。

但如果提起他的一些编剧作品,你可能会感到诧异。

▲导演冯志强参与周星驰电影的几部编剧作品

像《创世纪》是有他的贡献,还有周星驰的几部电影,如《少林足球》、《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都有他的一些贡献。

我们且不说他对于这些作品在剧本方面的贡献有多大,影响有多大,但从他参与的这些作品来看,确实都是偏喜剧的。

反倒是以前的作品影响了他的创作,当他担任导演的时候,里面的搞笑片段似乎就找到了依据,不过这一切的效果也跟监制尔冬升和演员的发挥有关。

▲导演冯志强

尔冬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什么拍摄手法我不管,也不会一直在现场,基本上都交给导演。他主要还是起一个协调作用,主要是市场和审核方面,当然他也参与了影片的终剪。

不要只是为了公益而看电影

来看《犯罪现场》多数人还是冲着古天乐的,原因也不外乎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古天乐确实演的戏都还不错,不能算特别好,但也不算差,刚好及格又可以适合消遣放松心情。这说明演技还是很重要的,不然某些演员这么一搞,迟早把自己给消遣光了。

▲豆瓣网友评价《犯罪现场》

其次,我们都知道古天乐特别热衷于做慈善建学校,这都是实打实的事情,所以我看到他饰演的电影评论下方总会有一群人嚷着说看电影是为了支持古校长建校,感觉就跟自己做了慈善一样。

今年古天乐堪称劳模一哥,有7部电影上映,除了本片外,还有《家和万事惊》、《反贪风暴4》、《追龙2》、《扫毒2》、《使徒行者2》、《九龙不败》。

▲劳模古天乐2019年的电影和之后的排期

从口碑和票房上来看,大多数是及格作品,其中《扫毒2》票房最高,斩获了12亿。

这几部片子带鱼先生都看过,综合评价来看,我的排序会是《犯罪现场》最佳,《九龙不败》垫底。

支持古天乐无可厚非,但如果每部有他的电影都要因为建学校一事来讨论的话,就显得没什么劲了。我们恐怕还是要以电影的角度去评价电影。

▲《犯罪现场》拍摄现场

当然这里我个人也无意要求每个人都要如此,只是希望每当我们谈起古天乐的电影的时候,不单是他的慈善事业,还有他在片中角色的表现情况,以及电影的其他亮点。

像《犯罪现场》这部片除了古天乐之外,一些久违的港星是一大看点,张继聪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里面一些细节也是值得肯定的。

■往期回顾:

不被看好的《中国机长》为何能成功突破重围?这几点很关键!

《友情以上》口碑失利不是三观不正,而是缺乏创意

《小小的愿望》:彭昱畅这版的愿望尺度确实没有韩版的大

《罗小黑战记》:不同于哪吒,或许是未来国漫的另一条通行道

《深夜食堂》:梁家辉这版果然不够美味,但有一点戳泪

关注「电影观后感」,一个记录个人观影的地方,可能真实,也许主观,但一定不是影评。

 短评

设定其实挺有趣的,抢劫额悍匪却陷入其他悬案当中。这让整个查案过程多了些乐趣。古天乐这个角色也挺好玩的,亦正亦邪,而且战力很强。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重温童年cp成了抢劫犯和包租婆,岁月真是猪饲料。反方行动自由比警察还像警察,古仔的角色仿佛自带jojo光环,见人就是欧拉欧拉。剧情比笑点好笑,太浮夸了。

10分钟前
  • 疏灯灯
  • 较差

一个很值得包装的故事创意在最后被导演处理得稀烂,什么鹦鹉目击者,什么悍匪查案都只不过是一个老套的复仇悲剧的烟雾弹。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真正传递出来的悬念感少之又少,警察查案基本上也靠蒙和巧合,角色塑造和故事发展其实都非常奇怪,尤其是古天乐的角色,明明花了这么多时间扯闲篇构建与女房东的感情,却没有空间说说这个角色心魔如何而来,最后的结尾说教味浓到让人作呕。

11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悬念犹如东方快车谋杀案,执行一片乱麻麻,节奏不行,几条线乏味,没有感染力,薛凯琪好看。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古天乐今年的几部犯罪题材作品中,《犯罪现场》算是整体质量最好的一部了,虽然故事缜密性仍然不够,bug太明显,中间有条线强行设定,但作为警匪片态度是认真的。

20分钟前
  • 昆仑有人衣青衣
  • 还行

不想看到古天乐在冷面僵尸🧟♂️演技上越走越远,可不可以戏路宽一点。

25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较差

开了个好头,看到自编自导以为导演憋了个什么高概念,结果都是老朋友。从张继聪停职开始就崩了,整条古天乐内心戏的线都是废的,你都以为要有搏击俱乐部了,结果啥也没有,连带着萱萱线也没什么意义,建议向阿加莎克里斯蒂谢罪

26分钟前
  • 帕帕多普洛斯
  • 较差

“一个人,可能是好人,也可能会犯罪”,编导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创作(杜撰)了该片。明明是个凶残的劫匪,却塑造成有情有义有爱心还温情脉脉的“好人”,颇为牵强。而其他一些人物的行为动机也缺乏说服力。且一些情节同样牵强,比如古天乐在片中作为杀人通缉犯居然敢完全不加伪装就随便出门逛街;又如买了一堆空气清新剂,因为屋里杀了个人……另外,无论警还是匪不时穿插的情感文戏过多,也打乱了这部犯罪悬疑片的节奏,略嫌拖沓。影片悬疑部分意图效仿《东方快车谋杀案》,但却没有共谋者的巧妙配合。结尾则是拙劣地致敬了一把《柔道龙虎榜》吧。整体上,就是一部小格局的港产流水线警匪片。。。

30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还行

全场最佳,鹦鹉

35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还行

一定要选个好的影院,第一视角的镜头都值得看

38分钟前
  • 自由人是
  • 还行

20年前徐飞第一次见俏君,她也是看不见的;20年后,依旧虐恋。

40分钟前
  • 阿牛
  • 推荐

3.5 今年古天乐的六部片都去影院看了,这部算得上是最佳,但票房估计不会好。剧作/视听都不是如今浮躁电影市场里的常规大路货,而是小而精、夹带不少私货,令人一直处在有点小惊奇的观感里。看时一度以为第三幕的剧情会崩,没想到最终的结局又残忍又温情,黑色的宿命感有些许银河映像的余味。另外张继聪饰演的蠢萌猫奴警察,可爱分加太多。

4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今年在院线看的第五部古天乐主演电影。古仔高产似……但真心觉得还不错,也可能是因为前几部太难看。有剧情,人物有刻画,叙事清晰有条不紊,单从这几点来说,就足矣甩开近年来一众流水线港片。结尾反转还有点《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意思,剧本用了心,编剧做导演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48分钟前
  • 发条橙
  • 还行

编剧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53分钟前
  • 较差

哈哈哈哈哈这部电影应该叫《一只鹦鹉的查案故事》!

57分钟前
  • 迷你欣欣
  • 较差

60/100 放到二十年前,《鉴证实录》一集的故事可能都比这个要好。但本片胜在在内地的院线居然上映了一部为罪犯树碑立传的华语影片,一时不知道这算是漏网之鱼还是别有用心。

60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为了公益,再烂我都会去影院贡献一张电影票。其实,我就是古sir的脑残粉(捂脸)

1小时前
  • 疯狂榴莲蛋
  • 还行

我说句实话,我仿佛是在看贪玩蓝月。电影水准无限逼近贪玩蓝月水准,游戏体验是真的爽啊……爽过之后就没什么了

1小时前
  • 还行

吴肇轩和古天乐那两场戏,是香港新演员对古天乐的告白

1小时前
  • 薛玉茗
  • 推荐

剧本不错,人物内心和悬疑线底子都很好,可惜就是典型的“会编不会导”,想表达的东西我都能get到,但拍出来的成品实在有点低于预期,人物没打透,悬疑部分因为沦为副线也缺了足够的冲击力,最终也都归于绵软无力。唉,实在有点可惜啊。三星鼓励港片加油。

1小时前
  • 正义B胜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