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2016

HD

主演:李家福,夏锦菊,陈小凤,曾宪春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生门2016 剧照 NO.1生门2016 剧照 NO.2生门2016 剧照 NO.3生门2016 剧照 NO.4生门2016 剧照 NO.5生门2016 剧照 NO.6生门2016 剧照 NO.13生门2016 剧照 NO.14生门2016 剧照 NO.15生门2016 剧照 NO.16生门2016 剧照 NO.17生门2016 剧照 NO.18生门2016 剧照 NO.19生门201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生门201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中南医院妇产科,形形色色的故事上演从没有停过,5万块钱能救一大两小三条人命,手里只有5千元的丈夫,借钱、贷款、抵押房产此时都行不通,“拯救小凤之女”变得不可能完成;李家福——“拆弹部队”首领,面对夏锦菊保住子宫的请求,露出艰难而犹豫的眼神。心脏两次停跳,换血2万毫升,他如何剪断“炸弹”上的红蓝线,她又能否在“鬼门关”前转身?命悬一线之际,“生死时速”让人目不转睛。年轻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引产似乎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李家福团队却提出实施刨宫产,抢救微弱的性命。救,可能倾家荡产,一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救,可自己的骨肉,如何走上内心的审判厅。年轻的爸爸该如何踏上这段产房的“釜山行”。万亿女王不好惹赤裸性追缉爱情起床号第二季妈妈在等你扑克脸第一季哈利波特7大宋提刑官那就是我的世界2023生死劫杀1946俗世乐土第一季萤火侠国防生粉雄救兵 第八季决案迪多小子卓娅毒战2小太医爱上大白领青蛙王子战舰波将金号1925永生之地法式火锅男人们的恋爱千里姻缘一线牵皮雷的慷慨破产姐妹第六季特警90国语版火种杀人者唐斩塔巴德金手指 粤语版这个少侠有点冷历史人物系列:黄巢之死绝录求生生逢灿烂的日子历史那些事第二季北佬参军记NANA TOUR with SEVENTEEN庞蒂雅娜的复仇摔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曲倾情英雄战警怪兽训练营魔幻陀螺第二季新灰姑娘2

 长篇影评

 1 ) 生而为人,一定要善良。

几乎是哭着看完全程,不到十分钟的时候看到农村的那家因为没钱男人在哭的时候整个人就不行了。还好家里有个大哥撑着,大哥大嫂真的是很仁义的人。农村那家对比那个四眼仔,真的是同样都是人,对待生命对待妻子的差别看着真是让人心寒。农村那个男人在小孩出生以后还是站在产房门口等着老婆。那个死四眼仔孩子出生以后一家三口全都跑去拥孩子,产房门口一个人都没有。这种人真的是活该。电影上面写着小孩不幸夭折,是真的不幸么??就是男的一家人不想救而已。对比那个农村的夫妻,真的想说善良的人可能老天都在帮助他。而那个戴着两个大金戒指还不愿意救自己孙子的人真的是活该。电影最后陈小凤的丈夫去儿科接两个宝宝的时候,下意识把衣服脱下来把孩子裹里那个小心翼翼又喜悦的样子真的是让我泪奔。

 2 ) 生命下的私欲之门

文/梦里诗书

作为一部将镜头聚焦产妇的纪录片,《生门》用4个不同家庭背景的产妇故事,为人所见的并非仅只是母爱的伟大,而是在新生命诞生这个本该充满喜悦的生之门面前,中国现实社会的残酷与普世价值的愚昧下人性的私欲,真实的力度使电影犹如一面镜子,审视着我们的生活。

就电影来说,《生门》可谓比很多剧情片都要来的更为有张力,4个不同产妇故事的交织,有人命悬一线,有人捉襟见肘,有人取舍两难,有人执于生男,这部记录片虽然也对母爱有着动人的记录,但爱让人不经感概早已不再是这部电影的主旨,它更深层次让人洞察的是不同背景不同层次在这个本该写满爱的新生中人性的私欲,如若不是在危急时刻执于保留子宫,那么夏锦菊不会命悬一线,如若能正确客观面对生活的境况,而不是在极端贫穷下还要执于生孩子,又怎么会有这样陈小凤这样悲惨的境遇,如若不是因那非要男孩不可的重压,亦不会有曾宪春的赌命怀胎,而李双双的故事则更是显而易见的将金钱与生命,至于了人性私欲的拷问之下。

就观感来说,这是一部让人看后心态尤为复杂的作品,它既有着生命的动容,但也有着如鲠在喉的深痛,其实每个人谁又敢说自己没有着已自我为核心的私欲?只是这个聚焦于医院产房的这四段故事把这种私欲最大程度的呈现了出来,其所写照的是处于时代变革下,传统的生之欲与现代理性文明间激烈的对撞,而在一个尚无法实现免费医保,甚还不能将生命高于一切的口号在医院变为有法可依的中国现实制度中,这种对撞亦形成了电影深刻的内在纵深。

可惜于也正是这种深刻的内在其实反成为了这部作品个人认为最大的败笔,这在于结局处那尤为明显的将电影止步于刻意拔高的母爱,而并没有用更为出色的角度,赋予这部意蕴深远的电影能与之内在想媲的收尾,而当我们能抛开那个刻意去着点的价值观,《生门》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个人的私欲,如何不让这种悲剧的覆辙在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的身上重演。

个人的力量或许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问题,一部电影至少在中国也不可能去改变何般制度的缺陷,但至少我们能以爱之名,真正的去珍视生命的诞生,去珍惜我们的所爱之人,而不是将生命沦为自我的私欲之门。

 3 ) 大型三甲医院妇产科的缩影

第一感觉:不敢评价里面的价值观。可能导演也只能歌颂母爱伟大,也感谢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第一触动的镜头:电影版里,我就只为一个镜头一直落泪——夏锦菊生完孩子,其他家属都在忙着为新生命的喜悦,只有他的父亲一直焦灼地守在产房门口,一心只有自己的女儿。摄影师说恭喜他,孩子平安。他说,我没顾得上看。最后,我在医院真的见过太多因为没有定期产检,而错过医疗帮助最佳时机的家庭,也见过明知自己生育凶险却依旧要生一个孩子的家庭。许多人背后的故事一定是我害怕经历的,他们在生育这方面的骄傲和尊严我也不敢随意苟同。我认为在现有医疗情况下,专业权威医生建议不生育的家庭,依旧要生孩子,是悲哀且愚钝的。这种故事若我们只说母爱伟大,不看到里面对医疗资源的无情消耗和浪费,不看到对女性和对医疗工作者的绑架是麻木且悲的。我只能勉励自己,作为女性争取不让家人担心。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人,我只能抱有希望地奋斗,对我未经历的故事多一些体谅与同情。作为医疗人员,我们争取努力掌握更娴熟的技术,有更高的素养和情怀,让原本就艰难就不易的生命安全,让这世上更多人可以有机会获得最后的稻草。愿新生命一路平安,愿那些母亲平安。

 4 ) “何不食肉糜”,你需要这样的片子

12月6日19:00,我在百老汇电影中心观看了纪录片《生门》的超前点映(12月16日公映)。
影片以“命悬”“筹钱”“生男”“引产”四个主题,交叉讲述了产房中四个危急的故事。
“命悬”讲述的是,产妇夏锦菊生产时大出血,面对她要保留子宫的恳求,主刀医生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夏锦菊在手术中,心脏两次停止跳动,最终被医生救活过来。这个故事中,我印象较深的对话是,医生对夏锦菊说:“你丈夫真爱你,听说情况危急,立马从广东飞了回来。”夏锦菊情况好转后,医生说:“你这辈子不会忘了我,我这辈子也不会忘了你。”这句话听起来怪怪的,但却是情理之中。另外,夏锦菊恳求保留子宫的时候说:“我才32岁,如果是四五十岁的话,也就无所谓了……”我想,如果不是她这么恳求,后来的情况可能还不至于搞到心脏两次停止跳动那么危急。
“筹钱”讲述的是,怀了双胞胎的产妇小凤,面临早产难产的危急情况,手术费至少需要5万元,而她和她丈夫的家庭是没有多少经济来源的农民家庭,手上只有5千元。一大两小三条人命,医生也想尽快救助,可是不缴费,患者资料都无法联网,更何谈手术。正值村里所有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都是没有什么钱的老幼妇孺,借钱很难。小凤的丈夫以及丈夫的哥哥,走遍了村中的每一户人家,大家把手上的钱大张小张连同钢镚都掏出来了,借到的钱仍然远远不够。其中还有2万块,是20天后某村民就要给儿子娶媳妇用的钱,也借出来救急了。想去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可是至少有两套房才可以抵押贷款,只有一套自住房是不可以抵押贷款的。至于无抵押贷款,需要做过信用评级才可以,这条路也行不通了。最后,还是民间高利贷应急了,但是利息真是不低啊!看到种种这些,我都忍住没哭,知道最后,临床的家属一位大妈,走之前还塞了红包给小凤的丈夫,我就忍不住流泪了。
最终,手术费凑齐了,双胞胎也平安出了危急监控室,一家人高高兴兴回家了。但是,那些债务怎么偿还呢?影片没有说。
“生男”讲述的是,产妇曾宪春已经生过两个女儿了,这次风险很大的生产,因为是男孩,所以一定要冒死生下来。她说:“我们农村和你们城里不一样,如果家里没有一个儿子,哪儿一定会被看不起的。”时至21世纪,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严重,而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引产”这个故事中,产妇李双双的家庭是经济情况看起来比较好的,但是他们面临的情况是,优生科医生建议他们将孩子引产,妇产科医生建议他们保留孩子。孩子生下来了,情况不妙,救的话可能人财两空,不救的话,该如何面对今后回想这一线希望时良心的拷问?

在影片结束后的主创交流提问环节中,有个男生对“筹钱”那个故事产生质疑:“现在还有这么穷的人家吗?就几万块钱能把他们愁成那样。我除了去云南的时候看到过一些贫穷的人家,其他的不会这样吧……”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听到他这番话,心里想,又是一个天真地问“何不食肉糜”的蜜罐中的孩子。导演回答,陈小凤正是来自云南,而且她的丈夫是大龄未婚,很艰难地才从云南将她娶过来,婚后还没来得及办新农合医保,就迅速怀孕,并且还是双胞胎面临难产。如果他们家之前办了医保,那么情况会好很多。
我心想,即使有医保,但是在报销之前,也需要自己垫付资金的。在农村,几万块真的是可以急死人的,因为大部分农民的经济来源十分有限。在北京待久了,真是会经常忘了,其他地方还有那么贫困的情况。我甚至很多时候都忘记了,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中文系一年的学费才4800元(远远低于现在某些幼儿园一个月的学费),然而我和我的父母根本交不出这笔钱,幸好有助学贷款,我才得以读完大学四年,也幸好我考上奖学金,幸运地读完了三年研究生。
看了“筹钱”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我觉得,“何不食肉糜”的我们,非常需要这类影片。
今天我又刚读到梁文道《味道》一书中的《贪食恶之首》,其中讲到我们浪费粮食与非洲饥民有什么关系:“难道我把饭菜吃完了,地球另一边上挨饿的人就能吃饱了吗?”

再长大一点,我才晓得祖父母那一辈都是经过战乱的人,就算自己没有饿过肚子,也见识过灾荒。如今我们不仅吃得饱,且犹有余裕看美食杂志,寻找最新最奇的饮食信息,恐怕很难想到我们这几代香港人是何其幸运。读一点历史,就知道几十年没战乱没灾荒,大体上没人饿死的时候和地方实在不多,而你和我恰好就活在这样的年代和地点。

全球食物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因为供不应求,我们高价买回的食物,若都是必需的,那还叫情有可原。

每一餐我们吃不下的食物,每一天厨房里过期的菜肉,每一晚超市丢弃的卖剩的货品,全是我们用十亿贫民和许多国际救援组织付不起的价钱抢回来的。如果我们只买自己需要的分量,食物或许不会那么贵,那些濒临死亡的灾民或许就能多活几天……
情况就像一个穿着皮衣的富人和一个赤身露体的穷人在争购一匹布,富人买下了那块布,却在冷得全身颤抖的穷人面前好整以暇地放一把火将它烧成灰烬。

关心现实世界不同境况中的人们,其实就是关心我们自己。“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认清现实,才能更好地认清自我。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影片虽然是纪录片,却有着故事片般的惊心动魄。
导演陈为军曾受BBC、NHK邀请导演纪录片,他的作品《请为我投票》于2007年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另一作品《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曾在海外多次获奖。
剪辑更是由著名的电影剪辑师萧汝冠担纲,萧老师因王小帅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获台北金马影展最佳剪辑提名。
强强联合,这部影片非常值得观看。只是,观看的时候,需要勇气,以及纸巾。

现实生活远比想象中复杂与残酷,精彩与令人感叹!
母爱是勇气。拍摄制作这样一部纪录片,也是勇气。
我已有勇气看完这样一部记录片,你有勇气看吗?

 5 ) 生为女人

原先在大象点映买了票后来因为部门活动没去,今天好不容易找到资源,看着不知道哭了几次,没有一次是因为感动。 从来没有这么深切的感觉到我学医,确实是因为害怕。因为害怕自己和家人的未知天祸,很脆弱的承受不来,所以来学了医,寻求缓冲与安慰。 纪录片,和滤镜画面的电视剧剧情完全不同。前几天看急诊科医生,讲到女主建了基金给偷自己东西的孩子治病,而现实中的医生看到只有五千块的病人一家,只是说,有钱两个都保,没钱你就选一个吧。那个父亲在医生第n次催完走后,边给媳妇擦身边抹眼泪。五万块钱借了几十家,混着五块十块,别人结婚的钱,高利贷的钱,拼凑来救命。当时说那一句:孩子在肚子里多一天好,肚子总比温箱便宜。这句话实诚的让我反应不过来,有点想笑又觉得说的在理,但是伤心。 政策什么的没帮上一点忙,医院有自己的文件要求,信用贷也有自己的文件执行,没受过教育的农村人,遇了急事两眼抹黑。医生生活没那么多电视剧情节,也是技术挣钱谋生存,没有那么多同情,同情当不了钱用。 凌乱的头发,水肿的脸眼,在床上插着管子,不能动弹。有丈夫在外地的,父亲签着病危书,大把年纪捂着眼哭,几个小时焦灼。产后家人重心放在婴儿身上,面对走形的身体,缺乏关怀,产后抑郁的也很多,然后是哺乳带来的一两年的个人生活乐趣的剥夺。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年轻人,无法理解本来活的好好的,非要生个孩子或者本来有孩子非要生个男孩,而因此面临危险倾家荡产几次病危,真的值?为什么要为一个“传宗接代”豁出女方自己?是有皇位继承吗?爱情是一回事,但现实中有多少孕育的是自己的爱情而不是其他条框。 那个畸形儿的父亲一家冷静的可怕,孕妇躺在床上肿胀着眼睑静默的哭泣,丈夫一家对医生重申着不想人财两空,一点泪没有掉过。医生说剖宫产几年后才能再生,会后悔放弃这个选择。丈夫不说话,或许到时就会离了婚吧。最后的字幕上说,“医生和家人尽力救治,但孩子最终夭折。”背景是那对夫妻向走廊尽头走,孕妇走路还蹒跚,丈夫大步走着,没有牵手也没有搀扶。因为年轻,因为看的都是书中情节,所以幻想的太多?所以感觉现实残忍。 听说很多情侣一起去看,可以设为婚前必看纪录片。关于怀孕的三观到底一不一致,其影响是大于其他所有的。

 6 ) 它本可以是更锋利的剑

孕6产2的产妇夏锦菊,体重仅有50公斤,为了要一个儿子受尽了磨难,嘴上说着“管他是儿子是女儿”。她在手术台上出血2000cc,眼看生命垂危,仍然不愿意切掉自己的子宫。她说:“我只有33岁啊。”虽然年龄与是否保留子宫并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她心脏停跳两次,总共出血13000cc,相当于全身的血换掉了四次。自始至终,她的爱人都没有出现,这位消失的爱人“在广州有重要的生意”,似乎比自己的妻子还要重要一点。

云南来的产妇陈小凤,孕30周,胎盘前置,医保办不下来。她满脸麻木地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丈夫不停地抱怨借不来钱,哥哥东奔西跑,送来了手术费。大夫问:“你情况这样艰难,双胞胎生下来怎么办?”丈夫笑笑:“慢慢来吧,养大了不就好了。”好像孩子是见风就长的神童。为人父母的责任,做一家之主应当准备的条件,在他这里仅仅是一句轻飘飘的“养大就好了”。很难想象他的双胞胎女儿日后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怎么样的窘迫与困境。

孕5产2的曾宪春,胎盘前置,疤痕子宫,子宫内壁像纸一样薄。生了两个女儿,非要一个儿子不可。“我们农村习惯必须要个男孩。”曾宪春的丈夫说:“想当初我后悔不应该要这个第三胎,我觉得我媳妇好苦。女人太辛苦太可怜了。”丈夫眼泪汪汪。曾宪春非常幸运,手术顺利,母子平安。看见曾宪春的儿子,曾宪春的小姑子泪如雨下:“我哥之前只有两个闺女,一直以来想生个男孩。家里面就我们姐妹(兄妹)两个,为了保这个小孩,我们一家都好辛苦你知道不。”曾宪春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孩子多了就穷,可是没办法。还是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最好。”至于为什么“没办法”,为什么“最好”,曾宪春没有解释。

李双双来医院,最初的目的是打胎引产。28周的胎儿,地方医院的优生科曾经下过不是很理想的判断。李双双的丈夫与婆婆坚决要求引产,放弃孩子,认为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不健康。李双双沉默着流泪,丈夫十分不屑:“别哭了,哭什么!”孩子被剖腹产拿出,医生咨询家属救治意见。李双双的丈夫满脸的不情愿。李双双的公公说:“我怕人财两空。”丈夫说:“按常规性的抢救吧,就看他自己的命了。”大概孩子的命真的不怎么样吧,李双双的儿子不幸夭折。

看尽人间冷暖,如此残酷又血淋淋的纪录片,最后话锋一转,落脚点竟然是“母爱”。讴歌伟大的母亲,赞颂女性对孩子无私的爱。可以说是十分讽刺了。

明明有那么多需要表达的。然而,在现实地反映了一切之后,把调子定在了“母爱伟大”上,不得不说这是《生门》最大的败笔。原本这部纪录片可以更坦诚、更锋利、更掷地有声。然而,它软绵绵地兜了一个圈子,走上了煽情的俗套。温情的音乐和每一个家庭洋溢的笑容,仿佛预示着他们经过了这次生育,会就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事实上,这些家庭大多是已经生育了几个女儿的,如果这样具有性别偏好的母亲对儿子怀有的是无私的爱,那么之前她们对于自己的女儿是否怀有这种情感?是谁给了这些可怜可悲母亲们和她们的家人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如果说因为性别歧视而遍体鳞伤的母亲们是观念的受害者,那么她们未曾出现的女儿难道幸免于难?

可惜的是,关于性别歧视的反思并没有出现在产妇及其家属的对话范围内,拍摄者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对“没有儿子要受歧视所以必须要生儿子”这一观点十分认可的交谈。除了在陈小凤的哥哥去贷款时借村里人的口说出的“制度应该宽松一点”之外,全片关于医疗保障问题的相关也涉及甚少。讴歌伟大母爱这一盒万金油被用在了电影结尾,仿佛春晚小品结局响起的“啊这个人就是娘”。母亲,这个在制度、习俗、生理上处处碰壁的受害者,被冠上了“伟大”之名后,就被迫将其收到的一切苦楚与迫害捧上神坛,也使其受害变得理所当然起来——这是源于神圣的母爱啊!并没有人把她们从性别歧视的死循环中拉出,或者试图将生育看作一种给女性带来负收益的牺牲,所有人,甚至包括产妇们自己,都惯于说:女人,都是这样的。这样的受害者伟大论,就如图受害者有罪论一样可怕。

难以理解为什么如此优秀而现实的纪录片却有一个如此拙劣的落脚点。即便仅仅是述而不评,也比这样的论点高明。“母爱”的立论,在将这些孕产妇的苦楚展示完毕后,又毫无顾忌地将下一批受苦的母亲推向一种生育迫害的悬崖,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来警醒或劝阻。

《生门》很现实、很残酷。它展现了我国大多数人可能会面临的生育困境,把血肉模糊的真相展现在观众眼前:产妇肚子上巨大的血洞,带着满身鲜血、连着脐带的婴儿,一个个产妇的痛苦与挣扎,一个个家庭的矛盾与贫穷。这很好,非常好。但是我想说的是,它其实可以更不平庸,可以更好。

 短评

我如果是在生孩子之前看这个影片,我是绝对不会生的...这一扇血淋淋的门,可能通往新生,也可能是通往死亡,回想起来以“上下五千年所有的女人们都能生,我也能生”给自己打气的我,真是年少无畏啊,后怕。

6分钟前
  • 开开!
  • 力荐

迟到四十分钟。生而为人之前就已经很痛苦。

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相信本片能够培养出一批恐婚族,中国式传宗接代实在是太可怕了,口头上说母爱是多么伟大多么充满光辉,然而为奴隶的母亲们却以如此毫无尊严毫不体面的方式迎接新生命的诞生,让人不胜唏嘘。诚然社会在呼唤男女平等,但从性别决定的那一刻起,人生就充满了不平等,没有子宫的男人永远也无法理解女人之殇

11分钟前
  • Tina
  • 力荐

生育是一扇门:有人拼命想推开,从此我一辈子忘不了你,你一辈子忘不了我;有人死活也推不开,能在肚子里多呆一天,总比在温箱便宜一点;有人想尽办法破门,农村素质低,没有男孩人家就欺负你;有人进了门又想出去,你们拿人性劝我,好像我的道德低人一等。看到新生刹那眼泪奔涌,但太像电视民生纪实。

15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人这一生啊,总要做点什么困难的事。

20分钟前
  • 连辰晓
  • 力荐

这种片子越多走上最大众化的荧幕 那种短视近利戴着金戒指要引产的傻逼就越少

21分钟前
  • S
  • 推荐

期待了一年终于看到了,没有想到小小产房里外如此多的故事,生之伟大,也有命悬一线。母亲确实不容易,生一次孩子犹如重生,全片克制隐忍,但仍然有不少紧张刺激甚至泪点,也有不少极具现实意味的内容,农村的生育观,产房外的人性时刻,人情冷暖战胜金钱

2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在中国没有钱真是活的太艰难了。

27分钟前
  • 壁鹿
  • 力荐

说到底是没钱…但为什么没钱,太复杂了,电影打开了一个疑问的缺口,照进了这个国家最底层的部分 @2017-06-28 21:33:06

30分钟前
  • 薯片只要原味的
  • 力荐

生养不过是本能,神圣伟大个屁!心跳停跳两次都要保住子宫,都他妈6孕2产了还要生,父亲从头到尾都没见人,要生!没钱凑钱,要生!没有儿子,要生!所有女人都失能失智一样躺在病床上麻木或抹眼泪,没有一个女人能为自己说一句话,做一个决定,坚强镇定的说:对我自己生命有危险的事,我不干!

34分钟前
  • feifeiRun
  • 还行

我是含着泪看完的影片,每时每刻无不在惊叹于导演捕捉到了这些无比真实、生动、动人、震撼的影像,从中能感受到了医生的、家人的、宝宝的、陌生人的、以及创作者的温度,这些一同构成了影片的温度。这份温度,是创作的意义,也是生活的意义。

37分钟前
  • 第四公民
  • 力荐

有人看出母亲伟大,有人看出制度落后。但作为女性更多的是恐惧。陈为军是拍过《请为我投票》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导演,我真诚地不相信他的三观有那么“正”。明显反映出你国两性观和生育观很大问题,片尾一转“母爱光辉”,没有人试图哪怕说一句“这样不对”。受害者有罪论和受害者伟大论一样可怕。

42分钟前
  • AsuraHu
  • 还行

通篇看完,感受到的不是母亲之苦,而是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之苦,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之苦,制度的不完善之苦,普世价值愚昧之苦。在钱与命之间的苦苦权衡,是是时代之苦社会之苦,是如此社会中的穷人之苦。

46分钟前
  • 大豆
  • 推荐

每个人都是被动来到这个世界的,家庭除了考虑自身条件,也要想清楚当下的社会制度、环境和时代的阶层固化。对女性而言更多的是要承担育儿之苦甚至面临死亡的风险。反正我的建议是谨慎要孩子,尤其是二胎。那种不管几个非要男孩不可的都是TM的神经病。最后,致敬片子里的母亲和医生,以及制作。8.8

4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若要论院线大银幕电影的尺度,《生门》无疑是近几年现实主义电影里走得最远的。这个庞杂国度惊人的社会分层、医保体系的滑稽、乡间村落的凋敝、人伦道德的反思,甚至延伸出银幕前观看与被观看的伦理探讨。他同样也是一记对现实版“罗尔事件”的响亮耳光,煽醒整天沉醉于朋友圈自我谄媚的伪中产情怀。

52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完美的谨慎婚育教育片,现实意义大于电影本身,没有血腥的镜头,可我中途被吓哭很多次。贫穷和繁殖本能交织在一起,我没有看到任何伟大勇敢,我看见的只有不幸和悲哀。片子里,产妇不切除子宫就可能保不住性命的时候,她居然还让医生保住子宫。简直太基霸吓人了!关于生孩子,你生我支持,让生我不生。

56分钟前
  • 暴脾气的唐抓抓
  • 力荐

挑的例子够典型,可见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取原始素材。剪辑的手法也好,把孕产医护拍出了故事性。全程不置入观点(片尾什么情况?)不进行评述,冷静而克制。李主任小天使。PS:前几天才听了一个女方拒生二胎而离婚的故事。同事言“何苦在垃圾堆里找老公”。我问“你指给我周遭哪里不是垃圾堆?”

1小时前
  • 小斑
  • 力荐

做丈夫的都不够格,第一个开始有生意走不开,老婆心跳停止了才赶过来?第二个没钱,先斩后奏…第三个怕人才两空,还真应验了…第四个家里就是想要个男孩,生了第三次了, 太多荒唐的事情,表面人性的善面,母爱的光辉掩盖不了存在的问题,女性是伟大的,丈夫请呵护自己的另一半,对每一个生命负责。

1小时前
  • 拂晓/ty
  • 推荐

整个片子看得非常揪心,因为你知道这些都是真的。生活二字,生与活都很难。同时,又透过生,去看到更多的东西,由于大家立场不同,经验不同,每个人也会得出很多不同的感悟。若说不满足,就是音乐太刻意煽情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着看着看哭了,哭完之后想了想,还是多挣点钱好

1小时前
  • michaelchao_cc
  • 推荐